查文庫>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精選7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精選7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1

  今天教學語文園地七中的《漁歌子》一詞。這是一首唐代張志和寫的寄情山水,抒發熱愛自然的作品。全詞格調清新,色彩鮮明,讀來畫面感十足,無比享受。

  我透過四讀來完成本詞的教學。

  一讀:讀通詞句。第一遍朗讀,我首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要求讀準詞句。然後請學生起來朗讀,注意讀準塞、鱖等易錯的字詞。

  二讀:讀出韻味。在讀通詞句的基礎上,在安排學生進行更高的要求。這時,我讓孩子讀每一句詩的最後一個字,問問孩子發現了什麼?思博同學發現這些字的最後一個韻母都是i。於是我告訴孩子,這就叫押韻。為什麼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呢,就是因為詩歌講究韻律美。於是,我帶著孩子妹妹地朗讀這首詞,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慢慢感受到詞的韻味。

  三讀:讀出節奏。詩歌不僅有韻律,而且還講究節奏。每句詩歌的停頓可能都有所不同。於是,我把這首詞的節奏停頓用豎線標出來,讓孩子們再讀。不停的停頓,相同的韻味,孩子們再一起朗讀,整個教室裡有了美美的韻味。

  四讀:讀出意境。總所周知,不管是唐詩,還是宋詞都有讓人陶醉不已。於是,我讓孩子再讀詩歌,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有的孩子說自己讀出了詞中桃花粉紅,流水潺潺,白鷺展翅,青山隱隱……於是,我趁機告訴孩子,這就是詩歌的意境美。

  再這四讀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再次背誦這首詞,大家輕而易舉就完成了整首詞的背誦。

  其實詩詞教學不是讓學生理解詩詞的意思,而是讓孩子感受到詩詞的美,讓孩子因為覺得其美不可言才會喜歡上詩詞,才會利用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擴充套件到課外,堅持學習。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2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意象一般是對文字所描寫的物象的感受和體會,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圍中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漁歌子》這首詞,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為了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讓學生多讀,引導學生抓住此中所描寫的九種景物,去體會、感悟,啟發學生展開想象,並運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並和學生一起進入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我提了這樣幾個問題引導學生:

  1、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還精通音律,都說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那麼,你從他的《漁歌子》裡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2、不僅僅是景物,還有豐富的色彩,你都看見了哪些顏色呢?

  3、都說“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可是,我似乎聽見了……也聞見了……?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的,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張志和為什麼會在這“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絡詩人的生活經歷來體會。)

  2、將張志和哥哥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狂風浪起且須還”“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於山水的悠閒自在。

  3、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麼呢?

  讀到這裡,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麼“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閒自在……”

  是啊,我們學習古詩詞,第一要能透過詩、詞的文字想象畫面,反覆誦讀;第二要聯絡作者的生活經歷來一同感受。這樣,就能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3

  《漁歌子》是一首傳唱悠遠的古詞,作者運用“寫意山水畫”的方式展示了一幅色彩豔麗、動靜結合的美麗畫卷。“詩言志、詞傳情”,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寄託了作者厭倦官場上的明爭暗鬥,喜愛自由、熱愛自然的情懷。作者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怎樣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

  在確定教學內容後,我沒有像以往那樣抱著教參,加上感覺去確定教學目標,而是先認真讀了《新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是這樣闡述與教材內容相關目標的: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課標年段目標: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透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其中,“激發想象力,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這些目標都是不可測的。必須轉換成具體可測的教學目標。於是,我把“大體把握這首詞的意思”轉換為“能用自己的話表述整首詞的大體意思。”把“體會詩人的情感”轉換為“對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根據這些要求,我初步定下這樣幾條教學目標:

  1、誦讀《漁歌子》,讀出詞的節奏、韻味,能有感情背誦。

  2、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詞的意境,對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

  3、培養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激發他們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

  確定了教學目標後的關鍵問題,就是採用何種方法促使目標達到最最佳化。我沒有像以往急著去動腦設計教學,而是充分閱讀了方智凡教授的《古詩教學新視野之意象與意境》、市教研室劉春老師的《“淺”詩深讀的價值》、區教研室朱xx老師的《從詩歌鑑賞的角度教學古詩》等相關文章,聆聽了特級教師高林生、優秀青年名教師高青對古詩詞教學教法的解讀,網路上觀摩了特級教師竇xx的《清平樂村居》,王崧舟的《長相思》、《楓橋夜泊》等名家的古詩詞示範課,我寫出了一稿、二稿、三稿……在經過我校領導、區教研室領導的指導之後,形成了以上教學過程。

  教學中,我認為本課有兩個成功:

  1、反覆誦讀,層層遞進。

  誦讀是古詩詞教學的生命,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誦讀中悟情悟境,在誦讀中欣賞抒情。誦讀是詩詞教學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標。初讀時讓學生字正腔圓地讀;擊掌踏歌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感悟詞境後的美讀,要求層層深入,學生在遊戲中、在賞畫時入情入境,熟讀成誦。

  2、感悟詞境,授之以漁。

  詩詞教學中,把握詩詞的意境是個重難點。不講,學生不得要領;講得多了,自然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在此環節中,我緊抓住詞的`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鷺飛”,透過想象閱讀——“什麼樣的西塞山?什麼樣的白鷺?什麼顏色?讓畫面動起來!讓我們聽到聲音!”引導學生把景物一步一步說具體;透過比較閱讀——杜甫《絕句》中“一行白鷺上青天”與“西塞山前白鷺飛”裡的白鷺有什麼不同?啟發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西塞山“雲霧繚繞”、“山色空濛”的特點,使學生明白賞詞也應該像閱讀一樣要聯絡前後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這種方法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描述其他景物,自然是水到渠成。

  上完本節課我還有兩點困惑:

  1、本節課只學了一首詞,內容是否太少?而我又補充了兩首同主題的詞讓學生課後賞析。只在課後進行拓展合適嗎?會不會只是走過場?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容量和落實課後的拓展?

  2、試講時,我引導學生讀出詞的韻味,滲透了詞的“平仄”特點。我告訴學生“平”就是第一聲、第二聲,“仄”就是第三聲、第四聲。讀的時候遇平則聲音拉長,遇仄聲音縮短。區教研室領導在聽了試講後,建議我教學中不要滲透“平仄”的概念,果然效果要好得多。這讓我對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滲透的“度”的問題有了思考。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4

  《漁歌子》是借鑑了民間的漁歌而成。此詞語言清麗自然,寄情與景。詞的作者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因此他筆下是一片詩情畫意。本首詞內容淺顯,生字不多,因此我認為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在頭腦中把文字轉化為畫面,讀中感悟體會詩中意境。

  一、豐富想象,品出詞中畫。

  巴爾扎克曾說過一句有意味的話:“真正懂得詩的人會把詩人詩句中只道露一星半點的東西拿到自己心中去發展”。唐代書畫家顏真卿曾經誇他寫得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因此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詩詞句,透過想象,讀出詞中所描繪的景色的自然之美,和諧之美,柔和之美。同樣透過感知形象,運用想象去填補詩歌中留下的空白,也進一步品味了詩意,走進了詩意。因此在教學中我採取了老師配樂朗誦,學生閉眼想象畫面的方法。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在啟發想象下,學生的思維拓展了。不僅看到了連綿的群山,飛行的白鷺,盛開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白鷺,細細的春雨;聽到了鳥鳴,聞到了花香……學生陶醉的眼神,動情的描述,讓人情不自禁的吟誦一曲《漁歌子》。此時,任何的解釋都是多餘的了。由此可見,豐富的想象不僅可以豐富對詞的理解,又可以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

  二、知人論世,品出詞中情

  孟子曾提出“知人論世”,他認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有所瞭解,這才能與古人為友,才能體會出詩人所代表的思想感情。由此本節課中我給學生補充了詞人生平事蹟,拓展了張志和的兄長松嶺寫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均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力浪起且須還。)並設計了和學生和詩的環節。這並不為拓展而拓展。而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誦讀詞。瞭解了詩歌背景,又是以對歌的形式呈現,此時學生完全被帶入了兩首詩的意境中。我適時發問:弟弟呀!你為何不歸呀?學生答案脫口而出。我又問:“張志和釣到了什麼?”學生立即答到:“釣到了快樂,釣到了閒適,釣到了自由……在此情此境中,學生深刻的感悟了,品出了“釣”中情。

  三、反覆朗讀,悟情悟境

  朗讀時古詩詞教學的生命,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誦讀中悟情悟境,在誦讀中欣賞抒情。因此在整堂課中我都貫穿了誦讀領學。初讀,讀正確,讀流利。再讀,讀得有點“詞”味,指名讀,教師範讀,配樂讀,想象讀,和詩讀,直到最後讀出韻味,讀出節奏,讀出了感情。從而達到在多種朗讀形式中品賞佳句,體味情感,入情入境,熟讀成誦。

  總之,上這樣的彙報課,我真的感受到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感受到對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真的有一定幫助。當然本節課也不足之處,自己的評價語言還不夠豐富,今後我將注重積累,以使自己能將評價語言運用得恰到好處。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5

  古詩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從凝練簡潔的詩句中,馳騁想象,理解詩意,領會詩情呢?以上教學片段,我注意讓學生從詩詞中的餓關鍵詞語出發,引導學生聯絡生活情景進行想象,建構文字意境,在大體把握詩意。感受適詩詞描繪的情境後,又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走進詩詞主人公漁翁的內心世界,體會悠閒自得的心態,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有幾點是做比較成功的。

  1、創設情境,導學得法。《漁歌子》充滿了詩情畫意,畫面色彩明麗。我先讓學生從畫面上找,再到字詞裡面找,學生找到了方法,體會到了景色的美,色彩的美。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漁翁悠閒自得的生活情趣,我又創設了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走進漁翁的內心世界,以自己的生活經驗體會到漁翁的情感。

  2、藉助想象,讀出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堂上,我大膽放手,抓住關鍵字詞讓學生想象,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絡詩詞去想象,不斷地體會,多次的、多角度的讀悟,做到了想象中理解,理解中想象,朗讀促感悟,感悟促朗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6

  《漁歌子》是唐代詞人張志和所作,描繪了春天秀麗的江南風光,塑造了一位漁翁形象,讚美了田園生活的美好,作者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中,我緊抓情感主線,引導學生深入感悟詞的意境,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發現美景,體會詞中美景

  詞中所描繪的江上漁舟,兩岸紅桃,雨中青山,天空白鷺,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所以在教學時我透過圖片、音樂充分地讓學生進入到景美人愛的意境,讓學生與詩人產生共鳴,更深刻地體會詩人的情感。

  二、師生互動,營造輕鬆氣氛

  課堂是師生一起探究新知的一個領域,而學生學習的精神面貌又取決於課堂的氣氛,因此我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的課堂氛圍,將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動融於其中,不露痕跡卻不忘引導,學生也在笑聲中、沉思中、感動中一起領悟。

  三、談話交流,拓展加深體會

  以往教學詩詞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透過逐字逐句理解意思,但這樣顯得呆板而枯燥,我先讓學生讀詞圈出景物,理解了詩歌的基本內容,再透過想象畫面對詞入座,落實了字形、詞義,整體結合起來,又把整首詩所描繪的景象展現在學生面前,避免了單調地解釋詩意。再讓學生由畫中提到的景物想開去,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讓詞的內容內化為每個學生心中的畫面。透過學生的用心感受,對詞有新的認識以後,再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而結尾的拓展,學生也能比較容易地抓住重點的字詞進入詩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時透過對比也更加深對該詞的理解。

  四、悟寫結合,拓寬想象空間

  一篇教材要儘量大的發揮它在本位上的教學價值,而該詞就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從單調的字面表達到色彩明麗的直觀畫面,從枯燥的文獻資料到詞中對話的深刻體會,這都是學生髮揮想象,讓思想深入其中的過程。為此,我在課上積極讓學生圖文結合,充分展開想象,使每幅生動的畫面內化為語言,很好的鞏固了內化語言的功效。

  然而,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我的遺憾甚多:

  作為公開課,我準備得較為充分,但那天早上,臨陣出了點狀況,我沒有時間除錯好課件,導致該渲染氣氛時的音樂,沒能及時呈現,冷場尷尬,失趣不少。

  再者,我自身存在的一個弊端,上課老是前松後緊,喜歡自由,未秉承章法。沒有做到教而有法,導致延時。加之課間音樂的打擾,讓人不堪其擾,學生也無心聽課,教學效果欠佳。

  總之,詩歌教學為古之經典傳承,用哪種方式能將其發揮到極致,還是我要挖掘和進攻的方向。教學有法,無法而至極致。亟待與各位同仁互通有無,共同進步。請大家對我的這節課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懇請各位不吝賜教,我將不勝感激!

  四年級語文下冊《漁歌子》教學反思7

  《漁歌子》是一首傳唱千年的古詞,作者運用“寫意山水畫”的方式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動靜結合,色彩豔麗的畫卷。在這幅意境優美的山水畫的背後,傳達的是作者對悠閒自在生活的嚮往。教學中,感覺有以下幾點處亮點:

  一、以讀為主,入情入境。

  我在講授這首古詞時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品讀,想象畫面,詞畫交融,進入意境,體會情感。我把詩詞中的景物都呈現在黑板上,這副畫成為學生脫離課本進行半扶半放式的背誦關鍵詞,使學生邁出積累語言的第一步。

  二、藉助資料,展開想象。

  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把詞意說得很美,生動有詩意,我想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已在潛移默化中鍛鍊了。然後再聯絡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指導學生品讀出“不須歸”所蘊涵的情感。此外,我注重學生對課內外詩詞的積累,在教學中適時穿插相關詩句,豐富畫面的同時,也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授人以漁,師生互賞。

  在設計教學環節及上課的過程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併力圖體現“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合作,營造融洽、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教師參與引導,與學生平等對話”的新課程教學理念。使學生感悟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同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十分重視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僅“學會,還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