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燕子》教學反思(15篇)

《燕子》教學反思

《燕子》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燕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燕子》教學反思1

  《燕子》一課中,著名作家鄭振鐸將燕子寫得十分傳神。這篇文章描繪了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回的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天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借讚美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從燕子入手,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第一段從近處看燕子:烏黑的羽毛、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合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第二三段由遠處看到的燕子各種飛行姿勢。最後從遠處看到像音符般的燕子。

  學生對燕子並不陌生,可是像作者這樣從多個角度去觀察燕子,描寫燕子,學生是做不到的,所以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有意識地滲透習作的教學。我帶領學生按順序學習完課文後,適時地引導學生根據本課的描寫方法,來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剛開始,大部分學生都用很簡短的語言來描述動物的外形,最大的缺點是說的不全面,語言也不夠準確。我出示燕子圖片,讓學生觀察,然後對照課文第一段的內容,看一看作者是怎樣觀察燕子,描繪燕子的。再出示一隻小狗讓學生觀察後用語言描述,這樣一來,學生對小狗的描述就生動了許多。

  教學中我還指導學生把燕子和春天的景色聯絡起來觀察,想象燕子給春天帶來了什麼?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喜愛燕子是因為燕子是春天的代表,為春色增添了勃勃生機。同時我指出描寫小動物也要結合平時的生活,不僅要形象地寫出小動物的外形特徵,還要描寫關於它的具體事例,從生活中來感受小動物帶來的樂趣。

  課後我佈置小練筆:模仿《燕子》寫一寫熟悉的小動物。有了課堂上口語練習的基礎,學生仿寫的非常成功。

《燕子》教學反思2

  透過《燕子》兩課時的教學,讓我感悟到在教學散文時,還是要回歸課本語言,讓學生一遍遍地去讀、去品讀、從讀中他們自然會有所悟。在朗讀中,讀出春天的美麗爛漫,讀出燕子的活潑機靈。而在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上,我過於放手了,假若能夠第三自然段我來引導,然後讓學生學習到品讀的方法,從而自己去品悟第四自然段,這樣子教學應該會更加流暢。至於多媒體的運用我覺得也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豐富教學的形象性,避免一些枯燥乏味的分析,圖文結合,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讀好課文、讀懂課文、讀悟課文。

《燕子》教學反思3

  《燕子》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作者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色,讚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學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嚮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緻觀察、豐富的想象及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情匯入,激發興趣

  燕子,一說起來,學生就興致勃勃,都非常喜歡。因此課前,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插圖再現課文裡的春光美,增強教學的形象性,把學生帶進充滿生機的春天,並巧用課文插圖,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二、檢查預習,瞭解學情

  上課前,我首先檢測學生認字詞、朗讀課文情況。在檢測過程中,我發現有少部分學生的課前預習不到位,如個別生字還不認識,課文朗讀疙疙瘩瘩,很不流利。理解課文內容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的,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還得加強教育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

  三、研讀感悟、以讀促情

  為了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以讀促感。教學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透過朗讀,體會文字。如抓住第一和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到小燕子的活潑機靈、飛行速度快。並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四、豐富想象,寫作指導

  結合課堂作業本上的小練筆,我讓學生在學習第一自然段之後,模仿課文的寫法,嘗試描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學生們有的寫小金魚,有的寫小白兔,基本能抓住動物的主要特點。

  以上便是我本課的教學過程,自認為整個過程是比較清晰的,設計也還算合理,因此學生學得還是比較投入的,也算是學有所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是在教師語言表達方面,還是有待學習和改進,如果感情更豐富一些,相信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燕子》教學反思4

  我曾經在小學時學過《燕子》這篇文章,我也曾經看過特級教師執教的《燕子》實錄,我也曾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表《談燕子一課板畫的運用》一文。

  教學這一課時,我多次用了板畫。如學習第一節小燕子的外形,就很熟練地畫出一支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學生們立刻被吸引住了;指導背誦第二自然段,就隨手在黑板上畫出了綠柳紅花嫩草;學習第三節小圓暈,就在黑板上畫出一圈一圈的小圓暈的形象;尤其是寫燕子的“休息”的一段,畫上一段五線譜,學生立即理解了這個絕妙的比喻,彷彿聆聽到演奏美妙的樂曲……

  喜愛畫畫!課餘時間尤其喜歡畫卡通人物,喜歡黑白搭配的黑白畫,清晰的線條,對比鮮明的色彩,真是一種享受!學校開會時常常偷偷畫上幾筆,自我欣賞一下,心境平和而愉快。而當我發現,在課堂上,有時隨手畫上幾筆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引來陣陣歡笑。在批改作業時,在學生的本子上畫上一個大拇指,一個笑臉,對我來講更是一件愉快的事!學生常常捧著我的畫說:“劉老師,你當美術老師吧!”我想如果有機會讓我當美術老師,我一定乾得很出色!

  規劃我的人生,有一條就是學習繪畫和設計,相信不久的一天,我就會開始做!

《燕子》教學反思5

  第一課時我們要解決的就是讓學生讀通課文,瞭解大意,理解生字新詞。平時,我的教學模式是比較單板的,雖然學生都是比較配合的,但是自己感覺課堂死氣沉沉的。這節課,我就嘗試了一種新的學習形式,用比賽的方式去學習。學生一聽到要用比賽的方式學習,個個都打起了精神。一看到學生這幅興奮的模樣兒,我自己也熱情高漲起來。緊張激烈的比賽,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在比賽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四年級學生的競爭意識逐漸增強,擁有了競爭意識,學生才能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但是,我們應該培養學生良性的競爭意識。就拿這節課來說吧,雖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了充分的體現,但是場面稍微有點失控。在課前,我預設的結果是平分秋色,因為這樣不傷和氣。但一到課堂上就不受我的控制了。一開始,四組的水平不分高低,但是進入第三、四回合後,一下就分出了高低,我就給落後的組多一點機會,但是他們自己沒有積極爭取(平時舉手發言的人少),我是想幫也幫不上忙,結局就很明顯了。結果一出來,學生之間就開始爭論。我聽完他們各自的理由後,就告訴他們有競爭是好事,因為有了競爭才會有進步,但是這個競爭是良性的競爭,是能夠讓你們每個人都進步的競爭。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要靠自己去爭取,光坐著等是等不到的。看到別人獲勝了,應該為他們感到高興,同時自己也要下決心向他們學習,而不應該在那裡說三道四。聽了我的這番話,那些學生都低下了頭,我相信他們知道今後該怎麼做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慢慢地培養他們的良性競爭意識,使他們在競爭中共同成長。

《燕子》教學反思6

  【教學片斷】

  師:這一節中還有兩個字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

  (生認真默讀課文)

  師:請讀讀第二句。

  (生仔細讀第二句。一會兒,有人舉手)

  生:這裡的“痕”字用得好。

  師:說說理由。

  生:我查了字典,“痕”表示顏色很淡。說明電線顏色很淡。

  生:我有補充,因為電線在遠處,又有點高,看不清楚,所以……

  (生一時語塞)

  師:體會很好。但是意思還沒表達完。再用心讀讀課文,看看插圖,你一定會說完整的。

  (生看書沉思,其他同學也在思考,有的已經舉起了手。但老師仍在等待他。過了一會兒,生終於舉手了)

  生: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裡只留下了一絲痕跡。

  師:體會得真精彩,如果鄭振鐸先生在世,一定認你為知音。請你讀讀這句話,讀出它的精妙和韻味。

  【教學反思】

  此教學片段中,我非常重視教材,積極引導學生多次接觸文字,認真閱讀文字,觀察插圖,並在學生思維堵塞時適時點撥,疏通,學生終於領悟了“幾痕”一詞運用的精妙與獨到。粗粗一看,你也許覺得此教學片段很是平淡,學生更多的時候在讀書思考。交流時,也沒有出現那種智慧火花頻頻迸射,奇思妙想紛紛湧現的高潮,但這貌似平淡的課堂,卻實實在在地在學生心中留下了形象,留下了情感,留下了語言。

  浙江省著名特級教師錢正權也說:“在強調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時候不要忘了文字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我想,面對語文課本中一篇篇經典範文,我們應該沉下心來,組織學生原汁原味地讀,認真反覆地讀。真正做到基於“學好教材”上的“超越”。全國語文教育專家崔巒也說:我們教師要正確處理用好教科書和引進相關資源的關係。教師要否定“課本為中心”不應把教科書適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但教科書仍然是教學的重要憑藉。要用好教科書,落實教材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要適當引進相關課程資源,重視學科間的聯絡,做得好,會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促進語文學習。更要用好教科書,憑藉教材培養各項語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警惕出現課文還沒怎麼研讀就把教材甩在一邊,過早、過多地補充其他內容(包括濫用多媒體)或花樣翻新地過多安排與語文學習關係不大的活動的做法。用好教科書,可以落實課程標準的基本目標,做到“下要保底”,可謂雪中送炭,這一步首先要做到;美國流行一句話,讓老師回到黑板上來。在這個基礎上,適當的引進必要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多學一些,學得更好一點。做到“上不封頂”,可謂錦上添花。加上我們的國情決定了,一些地區和學校不同程度缺乏引進課程資源的條件。因此,老師們要用好教科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課改呼喚返樸歸真的教學。

《燕子》教學反思7

  1.感受燕子活潑可愛的特點和春天光彩奪目的景象,

  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課文特點觀察,按一定順序描寫的方法。

  3.學習文中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瞭解課文從哪幾方面表現燕子的哪些特點。

  2.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小燕子》歌曲錄音帶。

  2.觀察大自然變化,蒐集描寫春景特點的詩歌、詞句、美文等。

  板書設計:

  1.燕子

  外形活潑:烏黑髮亮 俊俏可愛 剪刀似的

  添生機

  飛行優美:斜 掠 叫 飛 沾

  譜讚歌

  停歇有趣:落 像音符 (讚頌春天)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匯入。

  1。聽歌曲《小燕子》,你們喜歡小燕子嗎?為什麼?我們在 什 麼季節才能看到 它?

  2.作家用優美的文字,畫家用鮮豔的色彩,為我們描繪出他們看到的燕子。聽範讀,看插圖,初步感受全文。

  二.整體感知。

  1.選擇喜愛的部分朗讀。

  2.小組、全班交流朗讀。

  3.說說你喜愛的部分是從哪個方面描寫燕子的。

  (板:外形 飛行 停歇)

  4.在朗讀中,你發現有什麼不理解的嗎?(鼓勵質疑)

  (如第2自然段寫什麼,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文章最後一句話有什麼含義?燕子有什麼特點,作者為什麼要描寫燕子?等。)

  5.這節課,我們帶著“燕子有什麼特點”這個問題進一步讀書。

  三.讀中感悟。

  1.燕子的外形、飛行、停歇,具有什麼特點呢?

  方法:先讀書勾畫有關的詞語,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其特點,或畫,或剪,或表演,可以找一兩個同學合作學習。

  2.全班交流學習。(相機板書)

  要點:(1)外形美麗可愛 扣住羽毛“烏黑光亮”,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形似剪刀。

  (2)飛行姿勢活潑機靈 扣住“斜”體會姿勢美,“掠”表現速度快,“唧唧叫”表現快樂,“飛”“沾”表現燕子身體的輕盈。

  (3)停歇的樣子有趣 扣住“幾痕”“五線譜”和“音符”想象有趣的景 象。

  3.朗讀課文1。3。4自然段。

  四.鞏固練習。

  1.背誦1。3。4自然段。

  2.體會課後第三題兩句話。

  3.觀察大自然春天景色的變化,蒐集描寫春天景色的詩歌、詞句、美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2.第2自然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文章最後一句話有什麼含義,作者為什麼要寫燕子?讓我們透過進一步讀書來理解。

  二.讀中感悟。

  1.讀第2自然段,想想它的作用。

  方法:先劃分層次,瞭解內容,再對照插圖體會句意,優

  美的句子還要多讀幾遍,展開想象。

  要點:(1)寫了兩層。 “春天來了”和“燕子回了”

  (2)對照插圖,文中描寫了春天柳絲千萬條,帶黃色,很嫩;草、葉、花色彩美麗的特點。

  (3)展開想象,“微風吹拂”下柔柳輕楊的美麗姿態“濛濛細雨”如煙如霧,滋潤萬物,給大自然帶來欣欣向榮的變化的景象以及春天光彩奪目的景象。

  (4)燕子是春天不可缺少的使者,它使光彩奪目的春天更加充滿生機。最後一句有過度的作用。

  2.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讚歌”。

  方法:找出文中與這句話相照應的句子,想想它們在意思上有什麼聯絡。

  要點:(1)“春天的讚歌”是指讚頌春天萬物復甦,大地呈現一片生機的歌曲。

  (2)這句話與第2自然段描寫的春景相照應。

  (3)作者借想象點明瞭寫作目的:表達自己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三.擴充套件學習。

  1.你喜歡課文的寫法嗎?談談在寫法上的收穫,或者對文中好詞佳句的體會。

  2.你知道“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景象嗎?交流蒐集的資料。

  四.課堂練筆。

  學習課文的寫法,以自然界的一個事物為重點,描寫春天。

  五.課後反思。

《燕子》教學反思8

  教學中體現的深刻的教學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們的閱讀教學留下了寶貴的啟示。

  一、重基礎,“寫字教學”貫穿始終

  目前閱讀教學追求“個性”“創新”成了一股時髦的風,“寫字教學”常常被人們忽視,平時的教學中尚能在課尾提一提並佈置學抄寫默寫,但在“課改”研討課之類的閱讀教學中越來越成了麟毛鳳角了,生怕學生的“創新”的熱情,弘揚的個性受到它的破壞。在老師的課上“寫字教學”不僅受到了重視,而且貫穿在整 個教學過程中。在匯入新課後即板書課題,他是這樣教學的,“請同學們一起看一下‘荷花’怎麼寫的”。隨即在黑板上書寫,“‘荷’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何’字”。“現在我一起讀題目。”這樣的寫字教學一點不刻板又起到了識字的效果,做到“潤物細無聲”,教學過程中的也是這樣。

  老師讓學生把課文中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下來,然後指名學生把自己劃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個學生寫了“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中的“冒”字。於老師相機進行寫字指導。“這位同學‘冒’字寫得很好,很正確。對學生的好的寫字習慣給予表揚,激勵和引導學生注重寫字“‘冒’字的上部的兩橫不封口的不要寫成‘曰’字,隨後又書寫‘帽’字”,“這個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書寫‘目’)戴著一頂帽子(畫個半圓,再畫兩橫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個‘巾’字 旁,這就成了一個‘帽’了”。

  形象的“字理教學法”即教會了學生識字,更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是真正的“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課程最後於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書寫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點,並讓學生認真描紅才結束此課。

  二、讀書要讀出“味”來

  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以“講解”為主,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權利,現在的一些閱讀教學則因追求“創新”和“個性”而剝奪了學生“品讀”“體味”的機會。《荷花》的教學為“呼喚回歸閱讀權”的閱讀教學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老師介紹了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散文語言清淅流暢,平實淡雅,寫景狀物細緻優美,耐人尋味。然後說:“《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們要能讀出他的‘美味’來”。這給閱讀教學下了一個總的要求,然後又介紹方法說:“古人把讀書叫估‘煮書’(板書),書越‘煮’才越有‘味’”。在“煮書”過程中,老師分三步走進行教學。首先是熟讀課文。“現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把課文讀熟(板:熟讀)。”在讀書過程中老師邊巡視邊指導讓學生讀進去,然後指名幾位同學讀文。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老師要求學生再品讀課文。

  “同學們,請你們細細品味文中的語句(板:“品讀”),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或語句劃出來。”“同學們讀得很仔細劃得認真,再請你把自己體會的內容批註在旁邊。”這裡老師提出更高要求,繼續“煮書”,深入“體味”。在“品讀“的過程中於老師讓學把一些好的詞語

  寫在黑板上。當“品讀”告一段落後,讓學生共同交流從劃出的詞語中“體味”到了什麼,並讓學生練習如何把體會到的東西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品讀”逐漸進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來越美了。如: 一個同學在課文第一部分劃出了“趕緊“這個詞,並說到:

  “我體會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時也好像‘聞’到了塘裡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極了。”(贏得了同學們一陣掌聲)。老師繼續引導,“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讀出來嗎?”他試著讀到:“趕──緊──”(“趕”字讀得很急切,“緊”字則舒緩,讚美的讀出)。

  老師這時豎起了大姆指,然後又帶領大家讀了兩遍。此外於老師還引導學生“品讀”了“挨挨擠擠”、“冒”、“飽脹”、“翩翩起舞”等關鍵詞語及第四自然段中的優美語句。在細細“品讀”讀出“味”之後,於老師再讓學生美美地讀課文讀出“美味”來。(板“美讀”)在學生朗讀的過程於老師給予指導,並範讀,如第四自然段要輕聲讀,用氣讀,帶著想象讀。通過於老師的引導學生不僅自己陶 醉在優美的文中,聽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燕子》教學反思9

  《燕子》這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成功之處:課文第三自然段透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美的飛行姿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覆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美姿態,在感悟之後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加深理解。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景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是這樣啟發學生想象的: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杆上的燕子變成了什麼?那幾根電線呢?再抓住“幾痕”進行理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採用了簡筆畫突破疑難點,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明顯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再出示五線譜,學生就能輕而易舉的理解了這個比喻句。抓住重點詞語,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品味、欣賞,直至背誦,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內化。本來以為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可是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性不高,文章只有幾個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顯得沒有生氣。有可能是開學初,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的氛圍中。就如體會小燕子飛行這一段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能抓住“斜著身子”、“掠過”、“一轉眼“橫掠”……等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快有的也能從中體會到燕子喜歡春天,高興了,還會變著花樣飛行。

  不足之處:課堂中,總有幾個學生是課堂的主導,大部分孩子沒有參與性,如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是我要反思的。透過光彩奪目的春天氣息,表達的情愛情節,沒有體會出來。

  改進措施:多點名,讓大部分學生有參與能力。

《燕子》教學反思10

  上完本課,我很高興學生不僅興趣十足,更重要的是本人認為學生確實學有所獲。哪個孩子的臉上不是喜氣洋洋的,他們感到輕鬆樂學。我回憶了自己的教學思路,從“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上來說,本人是嚴重違反了年段目標。因為三年級學生,本人提前學寫信了,而且是特的認真對待了。理由就是我在課前認真研究了本課的特點。這篇文章是用倒敘的辦法去組織的文字結構的,在加上本組課文都是圍繞“環保專題”來安排的,對於小學生來說,這是人文生存的教育引導,要達到如情如義的境地那是不容易的。如果說按照常規教學程式,難以達到學生能真正理解文字內容。

  本人在設想上,要是能以記者的身份或是書信的方式脫穎突破難點,或許效果真不錯的。於是,課前我破例教了學生學寫書信。但在講述的過程中,本人並沒有過多的去闡述什麼書信屬於應用文之類的文學常識,只是以一種固定的格調或是格式把人物記事活躍於紙上的一種形式,這樣學生並不產生陌生感,反而有興趣。不過在實踐的過程中,我非常地認真,也是嚴格要求的,實實在在地動筆練習了,效果非常好。我用最熟悉的人或事把學生引進自己的教學區域。比如,我讓學生把自己想對媽媽說話,無論是好事,壞事等。都可以用書信的方式寫出來,學生可有勁兒了,近十分鐘的沉默,教室裡一幅幅小深沉的小臉蛋,有女孩子幾個孩子兩手託著下巴,凝視著窗外,最突出的是一個叫盧洋的小男孩兒,只見他臉蛋上還掛著淚珠了,學生都在笑他呢!我特別關注了這一幕,走近孩子,他告訴我,因為媽媽錯打了他,還告訴我那件事的經過,完全是媽媽無禮,“屈打成招”。說著說著還真的哭起來了。我藉機讓學生把自己的心裡的委屈傾注於紙上,給媽媽寫封信。

  此時,教室裡沉浸於一片寫作的場景,一支支小筆頭不停地動盪著,下課的鈴聲並沒有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回到家,我認真批改著學生的作文,沒有一個學生的格式不正確,內容真誠,語言樸實,寫作面也較廣。有的告訴媽媽學校裡所發生的喜怒哀樂,有的把自己第一次受表揚的感覺告訴媽媽,有的是對媽媽的為人方面作了建議,希望得到媽媽的理解。比如,夏年傑是個女孩兒,她寫到:“媽媽,昨天您冤枉我了。因為我有難題,老師講課時我記不下筆記。放學了,老師陪著我,耐心地教我,直到我聽懂為止,做完為止。其實老師還是最後走呢,可媽媽,您在樓下罵我,說我們班還在幹什麼?媽媽,您知道嗎?我生怕老師聽到您的話,就故意和老師大聲說話,其實老師什麼都聽見了。媽媽,您罵我沒關係,您傷了老師的心……”

  今天在上本課時,我引導學生回憶了書信的格式,然後設立了激趣的交流,板書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與問題。學生的問題提得真好,步步拉近文字。比如:燕子有翅膀為什麼時候還用專列送呢?“專列”是什麼意思?燕子要到哪裡去呢?……這些問題已經把學生的興趣激起了。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自主學習字詞。自始至終本人就只設了一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隻燕子,你安全地到達了南方,你會對幫助過你的人們說些什麼時候,做些什麼,想些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討論熱烈,很快舉手的不少。有的說給人類朋友們寫封信,告訴他們自己平安到達了目的地,以此表示感謝……

  本人藉機滿足了學生興趣,掏出本兒替燕子給瑞士政府的居們們或者是給人類的朋友寫封感謝信。學生表現非常好,我巡視了,不會寫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而且在身份與人物語言上合理,字數也不少,哪個孩子都是非顛倒300字以上,信的內容能將文中故事情節用人物的行動表述得很清楚。其中還有一個較為能幹的學生,是以“燕子記者”的身份寫的,感情真誠,符合人物身份,記敘的起因,經過、結果都明晰,我也安排了習作練習“寫一件事,自擬題目,用倒敘的辦法學著寫寫。”

《燕子》教學反思11

  《燕子》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該年級的教學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位於以下幾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3、正確讀寫“燕子、趕集” 等詞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教學難點是: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想象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二、情境的創設在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學生對課文敘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中我在情境的創設上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體驗情境:

  這課要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春天的特點。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或蒐集有關春天的圖片以及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讓學生對春天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可見,學生獲得的體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理解和感受課文。

  2、畫面再現情境:

  根據教材和學科的特點,這節課,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精美的畫面和恰當的音樂,加深了對課文描寫的意境的直觀感受,比如,青草、柳葉、鮮花、小溪流水、青山綠水、燕子、蝴蝶等,讓學生體會到春天的特徵和美麗。由此看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得這些生活經歷有限、生活感受粗淺的低年級學生,不僅眼裡有語言文字,還有相對應的形象畫面,“符號”對應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遺憾之處

  1、學習第三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教學中,我覺得學生能夠很容易領會,沒有帶領學生加以引導或想象,部分學生對對“正待譜寫一曲春天的讚歌”根本不理解,因此對教學效果略有影響。

  2、教學調控不夠靈活有效,教學機智有待提高。今後在這方面要加強學習。

《燕子》教學反思12

  《燕子》這篇文章不僅詞好,更重要的,那燕子被作者寫“神”了。這神來之筆是怎麼來的?那是因為鄭老先生書讀得多。我在上寫作課時我問學生到底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當然答案多是增長知識,讀書能讓自己長大,讀書讓自己高興……學生們也都會背誦“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在學習《燕子》過程中,我說鄭老先生只所以能寫出這麼美的文章,讀破萬卷書,行萬里路,那是肯定的。把燕子寫神了,那些詞來自於平時的閱讀積累,來自於不斷地觀察,來自於多層面的感受,少了這些,怎麼可能有這篇美文?

  學生在學習勞累之餘,唸叨上“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這就是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兩句,身心馬上會輕鬆起來,精神也會好上許多。也許這也是這篇散文魅力表現吧。

  大多數的學生是見過燕子的,他們沒有陌生感,但他們沒有作家那種寫作的衝動,所以燕子不會如此走到他們的紙上,而對於好多學生來說,許多可愛的動物,同樣不能變成文字。這是一種熟視無睹。因此研究這一課,其實我們可以告訴學生不要熟視無睹,雖然我們暫時做不到作家的寫作水平,但我們能大膽把自己看到的一些動物入文,多多觀察,不放過一些細節,多多用自己的雙手記錄,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屬於學生自己的文章也會自然出現。

《燕子》教學反思13

  教學反思:學生在課堂上發言積極性不高。只有幾個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顯得死寂,沒有生氣。有可能是開學初,學生還沒有進入學習的氛圍中。但是,迴響上一個學期,學生的發言還是有些被動。有時,公開課上,發言的積極性也都是經過反覆的鼓勵,甚至是物質性的獎勵所起的作用。就如體會小燕子飛行這一段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只要是發言學生的回答的確令人滿意,學生能抓住“斜著身子”、“掠過”、“一轉眼“橫掠”……等體會到燕子飛行的輕快。有的也能從中體會到燕子喜歡春天,高興了,還會變著花樣飛行。這些固然令人滿意。然而大多數學生當的陪客卻讓人揪心。這也應該是我課堂教學中需要突破的。如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討論,從而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閱讀的理解能力?

《燕子》教學反思14

  教學過程:

  學習完課文《燕子》,我還有些興致未完,總覺得缺少點什麼。

  檢查背誦課文的時候,愛多嘴的吳迪琛已經有開始自言自語了:“這篇課文這麼短,這麼簡單,還得全文背誦,有什麼好背的?”雖然照他平時自言自語的慣例,這已經是最小分貝了,可是還是被耳尖的我聽到了,雖然我用一瞥使他感到後悔,但是我也深受啟發:既然是疑問,為什麼全班同學不能討論一下這篇課文的價值?於是我把他的困惑向全班同學提出來:“同學們,這篇課文這麼短,僅僅有四個自然段,可是換了幾次教材,這篇課文卻一直保留著,為什麼呢?你能猜出其中的原因嗎?”

  雖然這個問題與課文內容毫不相干,可是同學們的好奇心卻被激發,很多同學說,這篇課文一定有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才會保留至今。“那麼有什麼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呢?”我進一步追問。

  伶牙俐齒的王昭華立刻舉起了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寫小燕子時,從區域性寫到整體,構成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而且介紹的幾個部位分別用一些四字詞語概括了特點。我們寫作文、介紹某一個事物的時候可以運用這個方法。”“你說得太精彩了。”我及時表揚她。王佳佳也不甘示弱,“作者觀察燕子的時候,變換了許多地點觀察,而且描寫它飛行特點的時候,用了許多生動的動詞,像掠,用得很好。”“你也很善於發現。”王曉鴻也舉起了手,:“作者寫燕子這種小動物,既寫了它的動態特點——飛行時的樣子,也寫了它的靜態特點,一動一靜,值得我們學習。”“你的觀察力很敏銳。”在我的鼓勵下,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課文對春天場面的描寫很好,很熱鬧,由場面寫到燕子,更加說明燕子時春天的使者。”“課文用了許多比喻句,說燕子像音符,電線杆像五線譜,很生動。”“課文裡還寫了擬人句,說花兒草兒像趕集似的,很好。”“課文裡有很多詞語用得很準確,比如‘幾痕電線’‘掠過湖面’‘落在電線上’,說明作者認真推敲了,值得我們學習。”……

  大家七嘴八舌,把這篇短文的種種優點分析得頭頭是道,我不停地點頭,給大家種種讚許,這些小傢伙還挺會說的。突然,我話鋒一轉:“既然這篇課文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我們能不能學習這些優點,運用到我們的作文中,寫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全班同學信心百倍地回答:“能!”

  在習作中,同學們把這些方法積極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筆下的小動物活靈活現。這篇課文的學習是成功的,這篇習作的寫作也是成功的。

  教後反思:

  閱讀教學的切入點讀寫結合符合系統科學,讀寫結合強化聽讀說寫系統訓練,克服了過去語文教學中雜亂無序的現象,讀寫結合符合學習遷移定律,讀寫結合符合閱讀心理過程,讀與寫是兩個不同的心理過程:

  閱讀是自外而內的意義吸收,寫作是由內而外的思想表達。就閱讀的心理機制而言,存在著兩個心理“回合”:一是從語言到思想,從形式到內容,從外部到內部,從部份到整體的心理過程;一是從思想到語言,從內容到形式,從內部到外部,從整體到部分的心理過程。前一個“回合”是基礎,後一個“回合”是提高,特別是後一個“回合”又恰好與寫作的心理過程相吻合。因此,就這一意義而言,閱讀教學已包含了作文教學的指導。

  當前,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制訂之後,已加強了改革的力度。在“課標”前言中有一段話:“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說明這一次的語文教學改革,任務是艱鉅的。改革的核心是改教育理念,要在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的系統改革中,都要體現出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教育。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不是那麼容易的,也是長期的。我們的態度是積極的,但做起來應該是穩妥的,要穩中有改,固中求新。

  我國的語文教學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積累了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在傳統的語文教學經驗中,有許多已體現出語文教學 規律和原理,規律性的東西是不能改變的,原理也是不能輕易改變的。傳統的語文教學很重視語言感受,不大注意語言規律和方法的應用。學習語言不能專靠教師講解,主要靠學生自己的語言實踐。從讀書中學會讀書,從作文中學會作文,從說話中學會說話,從聽話中學會聽話。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學習方法,透過大量的語言實踐,積累豐富的語言,就會大大提高語言水平。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一方面需要學生大量的語言實踐,一方面也需要適當地指點一些語言規律和學習方法,這是使語文教學走向科學化的途徑之一。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處理好語言實踐和學習語言規律和方法的關係。我認為對小學生來說,必須以語言實踐為主,要多讀多寫,但還要適當給予語言規律和方法的指導。所謂語言規律,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句法和文章的結構方法。句法,主要是句子的通順,而不在語言修辭方面;而文章結構主要是給學生提供一些觀察事物、組織材料的方法。重要的是不能抽象地講語言規律和方法,必須結合語言實踐,體現語言規律和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既要多讀多寫,又要懂得語言是有規律的,讀和寫是有方法可循的。學生的語言實踐,必須要有教師的指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語言實踐,就是語言訓練。所以說,合理的語言訓練是不能去掉的,我們反對的是那種機械的、重複的、無效的語言訓練。

  興趣的培養是寫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利用課文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是一條捷徑。

  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作文教學要注意讀寫結合。讀寫結合也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這是不能改變的。閱讀教學的兩個過程,前一過程著重學讀,後一過程著重學寫。當然讀寫結合有各種結合法,一般是自然結合,就是我們常講的“熟讀成章”“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也有根據遷移規律,按不同的訓練專案,使讀寫相結合的,這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是不能丟掉的。大家都認為作文教學難教,學生作文水平不高。我認為主要是在閱讀教學中貫徹讀寫結合不夠,忽視了閱讀課中的寫作指導和小練筆活動。我一直主張作文課不要指導過細,否則,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千篇一律。作文的課前指導就是閱讀課,課後指導就是作文批改和講評。此外,在作文方面還有許多有效的原則和方法,如由說到寫、由仿到創、由放到收、觀察積蓄、發揮想像、條理思路、語言修飾等,都是需要堅持的。

《燕子》教學反思15

  《燕子南飛》是一首短小的兒歌,讀來琅琅上。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除了完成識字和學拼音的教學任務外,還著力於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合作學習的情景,使他們從入學開始就習慣於有事和小夥伴商量。因此,在整堂課中我把合作學習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力圖使這群剛進小學校門的孩子們儘快學會與人合作,有這樣的意識。因此,在教學設計的許多環節中我多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

  在學生字的時候,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自學生字,從字音到字形到字意,在組長的帶領下,用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有效地進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互相交流識字方法,從而確定哪種方法最易記,然後,再互相抽讀,比一比,看看誰讀得有快又準,這樣一來,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我讓學生尋找自己的好朋友,用彼此喜歡的方法來讀課文。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成為好朋友肯定在許多方面有著默契,這樣就很容易達成一致,選擇大家都喜歡的朗讀方式,在熟讀課文的同時,也增進了彼此的友情。同為一組也有競爭,四人小組選出一名同學代表全組來讀課文,就給學生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大家都要這個榮譽那就要去爭取,在競爭中每個人都認真對待,那種迫切、期待可想而知。我想:只要不斷為學生提供一些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不斷適應合作學習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時,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聽清要求的能力。在整體感知課文環節中,我要求學生聽了三遍課文錄音,而每次聽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聽的同時觀察插圖,說說誰幹什麼。第二次聽的時候圈出生字,第三次聽的時候跟著錄音輕聲讀。每次聽的時候都帶著明確的任務,而不是讓學生盲目地聽。這樣學生就會帶著要求去做。這也是一種學會聽的能力。透過這三次聽,使學生對兒歌的內容,兒歌中的生字等都有所瞭解,做到了事半功倍。

  整堂課上完,我覺得上課時要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其實教師也要有這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說話訓練中,學生說得不夠通順的語句,或是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指出。不能讓錯誤的記憶停留在學生的腦海中。所以,教師在上課時要做個有心人,這樣才是真正的耳聰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