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

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1

  五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這節課的知識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學這個內容時我讓學生充分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透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在實踐與反思後,我覺得本節課有如下特點與不足:

  一、在情境中激趣,使數學知識生活化、趣味化。

  本課教學,我從學生以往的學習經驗和學生的興趣出發,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情境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使數學知識生活化、趣味化。課的開始,讓學生閉上眼睛猜,不僅立即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讓學生初步感悟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使學生對全面正確地觀察一個物體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緊接著讓學生對課題質疑,既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又使學生帶著釋疑的心積極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正是創設了這樣一個一個的情境,才使學生始終處於輕鬆、愉快並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中,自主地思考探究,有序地合作交流。教師適時地設疑和點撥,真正成為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在一種民主、和諧、不斷體驗的氛圍中,充分掌握了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方法,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到發現的樂趣,學習的快樂。

  二、在多層次的操作活動中,使學生逐步建立起空間觀念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意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從個體體驗到小組活動,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獲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得到的形狀的理解和感悟。不同層次的操作活動,在教師的精心設計和調控下進行得有條不紊,體現了空間觀念建立的層次性和遞進性。

  同時,在課後反思中也讓我注意到本節課還有一些值得改進地方:

  一是本節課我的設計主要是“由物識圖”,如果再多增設一些“由圖識物”的內容,是否更有利於學生對觀察物體的認識,更有利於空間觀念的建立。

  二是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如何更好地利用資訊科技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學習服務。這些都有待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2

  《觀察物體》這節課我採用“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入,並結合日常生活我們是如何觀察物體的,讓學生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透過實驗驗證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讓學生觀察發現,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得出的結果不同,並且讓學生透過觀察一個物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同時教師利用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和球讓學生實地觀察,透過直觀、形象、實地的演示,學生對觀察物體的面掌握的輕鬆、愉快,效果較好。認識到以後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事物不能只看片面,要看全部。

  透過本節課的嘗試教學,我感覺利用高效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優點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是知識的創造者,這樣讓學生親身體驗,要比教師直接傳受,記憶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鍛鍊了學生的聽,說,動手操作的能力,學生樂學,願學,讓枯燥的數學變成有趣的數學,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我想這也正是高效課堂的閃光點。

  課後領導的點評,我發現本堂課的確是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盲人摸象”引入課題,和這堂課的觀察物體由立體到平面,沒有多大的關聯,課前我也想過這個問題,由實際生活中的立體圖形如像一棟樓房,畫出它的平面圖,引入課題,我個人認為太難了,如果能結合多媒體,要好弄一些;二是教學過程中,我提了一個問題,當球體等於或者大於圓柱體時,從側面看到什麼平面圖形?這句話不嚴密,等於的時候還看的到內切圓,大於到底大多少,兩個不同的物體大小能在一起比較嗎?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三是評價學生方面要注意改進,不要專門用時間對學生進行評價,給人的感覺像是貼標籤,甚至對沒得到獎勵的組是一種打擊,學生會認為我這麼辛苦的努力,結果教師否定了我的成績,應該在課堂中隨時出現好的現象進行獎勵,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朝能夠得到獎勵這方面努力。等等這些,我認為專家們提得真是非常到位,課堂的確是這樣,每節課上課前,一定要精心準備,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打算讓學生獲得什麼?我打算讓學生用多長時間獲得,我打算讓學生怎樣獲得?我怎樣知道學生達到了要求?這課前四問能夠讓老師對於課堂有了大概地瞭解,準備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無準備之課。在上課時,應該合理分配課堂時間,什麼時間學生自己學,什麼時間老師開始講,什麼時間開始練,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更應該準確把握課堂節奏,重難點精講細講。把課堂上會出現的情況都要預設進去,否則是一堂很失敗的課。

  從這些來看,我這堂課很失敗,專家們的點評使我獲得了很多,更加堅定了我繼續使用高效課堂的信念,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在今後我會一直嘗試下去,不管成功與否,我想還是有收穫的,我會記下我的點點滴滴。

  五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反思 篇3

  最近中心校舉行有效教學講課比賽活動,我有幸參與其中,執教五年級數學上《觀察物體》一課。上完這節課,我和學生都感到很滿意。課堂上我充分運用教具、創設了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探究的慾望。課的一開始,我以遊戲匯入,從而讓學生理解觀察物體要全面。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但同時我又達到了我的教學目的。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上讓全體學生參與進行動手操作中。課前我準備一個長方體盒子,用此來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是不同的;我為每組同學準備了一組圓柱體與球,讓學生學習兩個物體放在一起從不同面去觀察,並且將觀察到的圖形在說出來,讓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然後採用猜一猜的遊戲活動來鞏固本節課的知識。我發現這個互動參與式的遊戲,學生都很喜歡。看似遊戲的教學設計,其實是一種靈活的練習方式。看似簡單的教學內容,我們更要努力挖掘教材,深入研究教材,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平淡的教學放出智慧的光芒。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這教學中,我也深刻的發現了,其實活動也是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小藥箱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如平時都不愛舉手發言的學生卻在課堂上主動在講臺上來觀察老師帶來的教具,並給同學講他所看見的形狀與同學所看見的有什麼不同等。課堂上氣氛熱烈,活躍,紛紛舉手發言,學生情緒高漲。這也給我了啟發,以後的教學要是能參與各種有效的活動,那還擔心孩子上課不認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