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反思範文

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反思

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反思範文

  音樂作為心靈的語言,是音樂家透過現實生活而發出的感受,並用音樂語言傳遞給人們。因而,教會學生欣賞音樂,讓他們用心靈從音樂中領悟喜、怒、愛、恨、哀、樂等情感,下面給大家分享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反思,歡迎借鑑!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1

  音樂是動聽的歌聲、優美的樂曲、美麗的鮮花,流淌的小河,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用音樂來表現,同時喜、怒、哀、樂也都將用音樂去渲染。很慶幸我和我們教研組的夥伴們都是把音樂帶給孩子們的使者,我們與音樂與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多年來,我們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專案標。以教師為主體,以學校為主陣地,透過有計劃、系統的研究活動,解決課程中的多層次問題,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理論研討,在“碰撞”中拓寬工作思路。

  透過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集體教研活動,集中了教研組集體的智慧,強化了合作意識,資源共享,做到了優勢互補。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從不同角度研討,集思廣益。既有相互間的合作,又有教師個性化的發揮,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頻頻碰撞。這樣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廣泛切磋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

  二、教學研究,在實踐中提高專業水平

  (一)、教研促進

  ①結合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比較明顯這一特點,我們在一年級開設了彩色譜、彩條譜的課程實驗,透過在同一年級五個班的實驗,我們發現彩色譜效果要好於彩條譜。彩色譜是把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展示,彩條譜是把五線譜的五條線變成五種顏色。我們透過實驗發現學生十分喜歡彩色譜,透過有趣的遊戲,輕而易舉的認識了各個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決了識譜難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使識譜教學成為一年級學生的樂趣。我們將使用彩色譜的實驗,並將逐漸推廣。

  ②中高年級先唱歌后識譜的教學嘗試,對於中高階的識譜,是難度較大的曲譜,我們摒棄了以往先識譜、後唱歌的學習,大擔地實驗,對於識譜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們是這樣嘗試的:部分歌曲採用先識譜、後唱歌,而對於較難的歌則採用先唱歌、後識譜的教學。透過實驗,我們歸納出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透過讓學生分析歌譜、識譜、填詞唱歌等過程,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歌曲的演唱更加準確,達到能淋漓盡致地表現音樂內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後識譜是先讓學生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透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視同兒戲中解決歌譜中的難點,在學生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透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識譜、後唱歌,還是先唱歌、後識譜,其教學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透過提高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來完善他們的演唱水平,只是為達到目的而採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透過先唱歌、後識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識譜難度,提高學生學和教師教的效率,既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又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訓。

  ③小組合作嘗試創作的樂趣

  從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起,我們就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展開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從小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一、二年級的唱遊課:透過歌舞表演來表現出歌曲,讓學生邊唱邊發揮想象力,使學生的音樂思維透過歌曲儘量的展現。同時,我們引導嚳一採取小組合作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為歌曲創編動作,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開發了智力,並使學生體驗了合作的樂趣。

  中、高年級則透過節奏練習、節奏創作、自編旋律來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多數班級以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生樂於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數小組以音樂能力強的配以稍差一點的同學,這樣搭配進行,使學生樂於參與。尤其是音樂興趣差一點的同學,他們大多數樂於參與,且提高很快。

  (二)、優勢互補,在合作共產黨同進步

  在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各教開組之間的合作,直接關係到一所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只有最佳化教研組團體,才能最佳化團體中的每個個體——教師。

  我們音樂組與美術組構建了特色小組。

  (三)、與時俱進,彈奏音樂教育的新篇章

  我們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鼓勵與支援。

  1、每次評選優課,每堂課教務主任都耐心指導,反覆聽評,提出好的見解,讓我們精益求精。

  2、在課件的製作方面,校領導給我們提供最優越的條件,籌備購置硬體,製作軟體。

  在音樂校本教研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轉變觀念,讓教師從感情上接納校本教研,這是校本教研的前提;建立制度,完善機制這是校本教研的保證;創新形式,讓校本教研充滿活力這是校本教研的關鍵,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推進,新問題會層出不窮,我們會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不斷改進我們的做法。將做到目標、內容、管理、課程四落實;計劃、措施有方;普及、提高同抓;藝術教育與德育相互滲透,創一流成績。

  音樂,是心靈飛翔的綠地;歌聲,是心靈飛翔的翅膀。讓歌聲放飛希望,唱出我們的熱情,在第二小學這座瑰麗的百花園中;百花齊放,人才輩出。我們要讓學生的甜美歌聲唱響遼陽古城的每個角落,使這朵奇葩愈開愈豔。我們願意永遠做音樂的天使,給孩子們傳播快樂!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2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定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裝置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線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3

  轉眼間,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又渡過了忙忙碌碌的一學期了,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成績,也有一定的不足。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您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涵著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種溫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一片灼熱的情懷。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透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概述

  在教學中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並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寬鬆愉悅的音樂氛圍中學習和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和鑑賞能力,併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方面

  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我利用學科特有的力量來教育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在教學工作中,我認真根據和學生實際情況備教案。極力倡導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應當“以生為本”,把“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作為根本的教育目標,“把學習還給學生”。音樂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在課堂中我開設了“小舞臺”“教你一招”等小欄目,讓學生表現自己的才華,給予了他們充分的表現欲。小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帶有孩子的特徵,音樂的興趣應側重激發和培養。同時我還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培養和積極性的調動,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教師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並讓美的音樂去觸動他們的心絃,讓音樂與孩子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讓音樂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

  三、不足之處:

  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但是,有時候把握不住學生音樂課上總是亂糟糟的,使出渾身解數也“鎮”不住他們。課後我進行了反思,肯定是我的評價語言沒有用在點子上,過於頻繁反而失去了他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備課是沒備好學生,我擔任兩個個班的音樂教學,每個班的情況都不一樣,沒有“備”好學生。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能有所改進。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揚長避短,不斷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4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最佳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後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為我並沒有很好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在上課後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況,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後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老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老師的教學質量。後來我查閱了相關書籍,知道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因此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透過簡短的匯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匯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動畫影片匯入,故事匯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匯入都是相當感興趣。因此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於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剛開始我對這情況並沒有摸著頭腦,還以為是他們偷懶。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因此先唱歌、後識譜與先識譜、後唱歌在教學目的上並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後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並沒有瞭解,如果採取先識譜後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並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透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在講音樂課時,我覺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講,根本沒有留意到學生究竟明白了沒有。後來經過反思,我認為,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捨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輕鬆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為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透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透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這是一個很好鍛鍊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它要求學生透過本身的歌詞,再透過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別的有意思的歌詞套到歌曲裡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讓學生互動,而最終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

  四、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在音樂課中我發現,每逢課上接觸到樂器或者舞蹈,學生們都十分感興趣,但卻是老跟不上節奏。

  樂器和舞蹈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著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著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樂器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透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著歌曲跳動起來。

  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都是旁觀者清,所以應該多觀摩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學模式、管理班集體的能力等等。並反思自己如果這課是自己上,又將會是如何,有什麼相同與不同。這是幫助自己在教學道路成長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在這學期裡,我收穫了很多。音樂課上並不是簡單的彈、唱、跳。它是藝術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只要你經常反思,必竟會讓你的學生和你融在一起,這樣既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能使課堂中一些“熱鬧”現象的不在發生,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責任重大,要善於經常總結經驗與不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音樂課的教學反思5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音樂教學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透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識譜是開啟音樂大門的鑰匙。但在我教小學音樂這短短的半年時間,便有著這樣的深刻的體會:音樂重視識譜教育,但學生最沒有興趣,最弱的也是識唱簡譜.對於音樂識譜教學,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學會“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於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做為音樂老師不能剝奪學生聆聽音樂的權力,一首樂曲要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聆聽去充分體會音樂中美和豐富的情感。重“聽”的教學,強化“聽”的功能。當學生進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讓學生有個無意識印象,但這種欣賞教師是有意指導,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輔墊,這時學生卻在無意中學會傾聽。在真正要學習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賞,這屬於誘導性的欣賞,啟發學生:“剛才你們在進音樂教學時聽到歌曲是什麼情緒的?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誘發學生聯想,指導學生欣賞,從而對歌曲的情緒、節奏、表現的內容等有初步瞭解,同時旋律、節奏,在學生腦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這也是許多老師提出的先唱歌詞再唱簡譜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學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興趣.所以在聽的時候要變化多種形式,在給學生美的感受的同時強化他們聽的感覺.

  二、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為了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又不讓學生厭倦音樂課。首先就是投學生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所以音樂教學不能再是傳統的學習觀,提倡學科綜合,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入手。上音樂課時,我就從學生喜愛的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曲或影視著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感受參與鑑賞。學生主動的參與進來從而老師學能從中,引導學生興趣的去學習瞭解音樂的不同領域。如自己很喜歡這首歌曲就,把你對這首歌的喜歡之情,容入歌曲中讓聆聽者知道你喜歡這首歌曲。以這種教學手段

  引領學生知道音樂不單單只是開口就唱,還要表達人內心的情感。音樂教學要多元化,所以不再是教師教,學生唱。讓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就要讓音樂課堂豐富、多元。充分利用藝術之間的這種相融通關係,充分發揮與運用各種藝術門類的不同表現手段,整合成綜合合性的音樂教學方式,如用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用表演及情節表現音樂情緒,情感,用色彩或線條表現音樂明暗、相同與不同等等。所以培養學生有正確的審美觀與審情趣,先讓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堂。

  三、培養學生的能動性

  學生隨著年齡特點及鄉鎮環境的等因素,造就當地大多的學生行為都非常被動,連提問都是極少數學生舉手這樣的情況,越到高年級就越嚴重。老師上課就像是一個人在自演獨角戲,別說是音樂課裡律動和創編這些環節能讓學生主動參與。看到這樣的情況我首先從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著手,讓學生興趣主動的參與進教學當中來。從這些音樂教學上讓學生知道音樂文化價值的所在。一起探討流行音樂的發展路程,讓學生也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世界多元文化。從而把學生的審美觀、價值觀延伸到音樂教學內容當中來。再讓學生用自己所理解的情感來演唱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從而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音樂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都是為了學生、學校、社會等充分肯定音樂的美育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作為音樂教師應不斷反思,努力提高音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