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精選9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1
三角形邊的關係是在認識了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點主要是探討: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圍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邊的關係”得出“較短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我不急於給學生答案,而是經過討論驗證後用“任意”代替“較短”,這樣學生更清晰。本節課我主要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先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實踐應用的過程。我在教學中,關鍵是抓住“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引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現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再次由學生自己找出原因,為什麼能?為什麼不能?初步感知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接著重點研究“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透過觀察、驗證、再操作,最終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一結論。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既增加了興趣,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我這樣設計主要體現了以下三點:
1、創設問題情景,以疑激思。
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因此,課堂一開始,我是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四組小棒,讓學生動手擺一擺並提出“是否任意三條線段就一定能圍成三角形呢?”設定懸念,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對三角形三邊的關係產生好奇,引發學生探究慾望,從而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
“再創造”是指創設合適的條件,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歷一遍發現、創新的過程,即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它是數學學習活動的靈魂。因此在教學中,我有意設定一些動手操作,共同探討的活動,儘可能多些時間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思維的空間和時間,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如這節課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拼三角形,小組討論三角形邊的關係,透過實踐操作、觀察、思考學生親自體驗“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一結論的普遍性。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機會。
3、密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本節課我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學生熟知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情境,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樑,使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輸血,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透過讓學生自主在活動中進行探索,在拼擺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失敗,自己推匯出三角形三邊的關係。但是本課也有幾個地方沒有處理好,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自主推出三角形三邊的關係,在這個環節,我設計的是發給學生兩根分別長3釐米和5釐米的小棒,然後想想再配一根多長的小棒就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了。學生列舉了一些資料,其中比較有爭議的就是8cm、2cm、1cm了,1cm。透過演示,學生很清楚的看到1cm這條線段是圍不成三角形的,中間還少了一段。那麼對於2cm的線段能拼成三角形嗎?有人說能,也有的同學說不能,於是我讓學生們透過自己畫三角形或者擺小棒來進行判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全班上引起了爭論。有人說:老師,我畫的三角形可以畫成功啊!也有人說,我用的小棒也成功了!於是我告訴學生,小棒或者線段可能會存在誤差,但是依然有學生存在疑惑。為了後面的教學內容,我只能讓學生到此打住,告訴他們:用2cm、3cm、5cm的線段是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有疑惑的同學可以課後繼續試試。然後就繼續我下面的內容了。但是因為這裡有的學生不是很信服,所以感覺後面的教學效果不是十分好。
課結束後,自己又對這節課進行了思考,對於這個地方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週三數學組教研活動,老師們都幫我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如果這個地方,能夠讓學生先思考,然後動手擺、畫,最後再透過展示(展示時讓學生先猜測,這兩條線段會重合嗎?然後慢慢的移動,最後發現兩條線段的端點是挨在了一起,但是卻沒有組成三角形,因為它們和最下面的線段重合了。)這樣進行,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思考的過程,不會讓知識的出現顯得太突兀。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3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主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討論的活動中,經歷探索三角形三邊關係的過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本節課是讓學生以同桌活動動手操作的形式充分感知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和我的教學設計是相符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關注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的一個突出特點就在於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上,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環節:一是動手操作,發現問題,讓學生利用桌子上的紙條擺一擺,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結果有的學生圍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學生沒有圍成三角形,此時,老師接過話題:這是為什麼呢?能否擺成三角形估計與三角形的邊的長短有關係,這樣很自然地就匯入下一個環節的教學。二是同桌合作,探究規律:讓學生根據自己實驗的三張紙條的長度填寫表格,這個過程必須得學生親自動手,在此基礎上觀察、分析、發現、比較,從而得出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教學中,我有意設定這些實際動手操作、共同探討的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又讓學生在濃烈的學習興趣中學到了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二、關注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本節課我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學生熟知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情境,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樑,使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如:由老師上班的路線圖匯入,教學新知後我再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釋為什麼老師上班走中間這條路最近?練習中的“用花盆擺三角形花壇”等都是從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將“猜想—驗證—歸納”貫穿始終。
整個一節課我都採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學生自己猜想、自己驗證、自己歸納,體現了一種新的教育思想:知識老師是教不完的,可是老師教的這種方法卻可以受用無窮。
四、不足之處:
1、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束縛在教材的條條框框中,而忽視了班上少部分同學的靈感和智慧。在課堂中,如果我能及時捕捉這一資訊,並因勢利導,我相信本節課,不僅能找出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還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條線段的最最佳化方法,一定會為本節課增色不少。
2、不太注重教學細節,未能順利的駕馭課堂。如:學生動手操作時,具體要求說得不夠細緻,導致有些同學操作時得不到要領,對學生出現不同意見時的處理,也需提高。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4
《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徵,即“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基於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我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數學遊戲環節,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學習中游戲。在動手操作中,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透過猜想、驗證,在操作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探究出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在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一、設疑激趣,情景匯入
上課伊始,我以做風箏為餌,丟擲疑問,用兩根小棒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嗎?學生七嘴八舌,說法不一,引發學生認知衝突,讓學生自己在原有的兩根小棒的基礎上創造出第三根小棒,促使學生自己思考需要一根多長的小棒?從而把三角形三邊的關係的教學變成學生自己去主動探討的過程,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主動發展。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思維的能動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學生的思索慾望更加強烈了。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遊戲中學習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學習方式。為了讓孩子親自驗證自己的猜想,我設計了用遊戲驗證猜想,小組合作投色子,一人投一次,把資料記錄在學習單中。看看記錄資料能否圍成一個三角形。可以圍成三角形的三邊有什麼關係。最後得出結論,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瞭解了三角形邊的關係,迴歸開始的猜想,你覺得做風箏可以用這兩根竹條圍成一個三角形了嗎?是不是隻要剪了長的那一根,有了三根竹條就一定能圍成三角形呢?此時,學生已經可以輕鬆回答剛才的問題。接下來,透過“尋找好朋友”、“猜猜他是誰兩個遊戲,進一步昇華學生對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認識。
三、練習設計,層層深入
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練習:
1、判斷能否圍成三角形。
2、小灰兔蓋房子。
3、小兔子退木料。
4、在公路上修建一個公共汽車站,讓這兩個村子的人都能最省時、最方便。
評價一節數學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練習得到的反饋。而學生之間參差不齊,為了能兼顧全班學生的整體水平,我在練習設計上主要採用了層層深入的原則,先是基礎知識的練習;然後用三角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最後增加拓展延伸題,讓優等生在這個知識點上的學習更進一步。而每一道題都運用了本節課的知識,每一道題目的呈現方式又都不同。這樣既能讓後進生跟得上,又能讓優等生吃得飽,從而讓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一節課結束了,但留給我們教者的思考卻很多:如何真正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如何為學生後續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鋪平道路?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在我今後的教學中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早上在教學評估活動中,我講授了《三角形三邊的關係》一課,我對這一節課有以下點反思:
1、情景創設要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內容為標準。
數學教學應結合生活實際問題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使學生能在認識、學習和使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絡,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明確知道的拐彎要比走直路遠,利用這一生活經驗,我在這一課的開始借鑑了課本中把學生從家到學校多路選擇的場景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覺更親切自然。但是在這兒我有意識的對課本原圖作了一些改變,取消了原圖中經過商店的一條道路,目的是讓學生更容易把三點之間的道路抽象成三角形,跟本節內容更容易過渡銜接,跟以前教學本節內容時相比,我認為效果還是不錯的.。
2、小組活動要精心設計,力求有序有效、目的明確、可操作性強。
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應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活動中加以理解,透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直接經驗,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增進自信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觀察、操作、實驗、討論、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透過共同的討論交流,從而得出結論。因此,在數學活動中,要充分給予學生動手和思考的空間,同時要保證學生活動的有序性,從而實現活動的有效性。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我在這節課數學活動的設計中,注意了教師引導,在活動中從“有什麼發現”到“為什麼這樣”逐層提出問題,讓學生始終明確方向,有動手的強烈慾望,從而避免了以往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重結論輕過程,甚至直接去課本中尋找結論的現象,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深入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3、彙報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重點,選例有針對性。
每次活動過程中及結束後,必然存在討論交流的過程,這其中包括小組內的交流和在全班彙報交流。彙報不是小組交流的重複,在彙報過程中要看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存疑處適時引發下一次的實驗活動及討論過程。本課在小組彙報實驗結果後,我先選擇不能組成三角形的兩組小棒組織學生討論,並在大螢幕上動態演示,學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導到研究三角形兩邊之和與第三邊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再一次組織小組討論,研究其他幾組能圍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長度有什麼共同點。透過比較分析,學生自然而然地發現了“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規律。
4、練習設計向教學目標層層推進,注重強化知識生成及應用。
練習是數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恰到好處的練習,不僅可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而且還可以啟發思維,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為強化鞏固設計的一般練習題,還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一些綜合性題目和開放型題目,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克服學生思維的呆板性,更主要的是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學習數學的興趣。本節課中,我圍繞“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一性質設計了較為簡單的“練一練”,目的是讓學生正確應用知識;又透過設計“算一算”,目的是讓學生充分理解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會求已知兩條邊,第三條邊最小可以是幾;又設計了“挑戰自己”題目,此題為後面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奠定了基礎(a+b>ca+c>bb+c>a);最後一題設計了“做一做”,這道題目有一定難度,能夠綜合培養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學會有序思考、發展邏輯思維等多方面作用。總歸,環環相扣的練習能使學生熟練正確的掌握知識。總得來說,這節課也留下了許多缺憾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1、學生動手操作、同伴互助不夠充分,學生主觀能動性沒有調動起來,沒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數學所帶來的樂趣;
2、讓學生總結“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時,學生儘管能說出“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就能圍成三角形,但在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說的機會不多,沒能讓更多的學生嘗試說一說;
3、在分小組探討“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性質時,由於擔心耗時過多,怕完成不了後面的練習題目,沒能放手讓學生大膽、自主地探索三角形三邊的關係;
4、本節課我的數學語言不夠精準,說得有點兒多,顯得囉嗦。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6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62頁的內容。本節課的設計,無論從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習方式的變革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運用教材資源。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什麼是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實驗入手,讓學生透過動手圍一圍小棒,看是否能圍成三角形,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大膽猜測、操作驗證、修改完善、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最終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的特殊關係。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增加了興趣,又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操作經驗和研究經驗。
二、引領學生自主探究,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首先,藉助複習什麼是三角形,提出一個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用三根小棒一定都能圍成三角形嗎?”透過實驗發現兩邊之和小於第三邊時圍不成,而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時能圍成三角形。繼而引發學生大膽猜測:兩邊之和等於第三邊時能圍成嗎?透過操作驗證,發現不能。只有在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時才能圍成。有意識的讓學生經歷研究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技能的積累、經驗的積累。
三、密切聯絡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這節課的練習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一個學生熟悉的情景,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讓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生活的需要。
總之,設計意圖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提供給學生的學具(吸管)有些軟,剪成3段後圍三角形需要用手不斷調整,如果再給一段鐵絲讓學生把三段穿進去,去折三角形,便於固定,效果會更好。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7
《三角形邊的關係》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認識圖形》中的一節內容,課標要求學生透過擺一擺等操作活動,探究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這一規律,會應用這一規律解決簡單問題。
我在教學這一節內容時,忽視了“擺一擺”這一環節,而是讓學生自由畫三角形,在比較三邊關係時,也沒有引導學生深入計算,導致學生知識的生成有點模糊。因此,教學難點的突破不是很到位。
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克服以上缺點,積極學習,爭取高效率課堂。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8
在廈門聽了北京的老師上這節課,便想躍躍欲試。不巧,有家長來辦事,耽誤了我製作學具的時間,怎麼辦呢?教學進度也不允許往後推一節課呀,何況明天因為七校聯盟的決賽數學課已經調到下週一了!就這麼辦!
我讓每一個學生任意畫了三個三角形,畫好後讓他們量出每個三角形每條邊的長度,並做好記錄。然後,引導他們發現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有的同學已經預習過了,忍不住大叫起來:“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和大於另一條邊。”在這個學生的帶動下,所有的學生都開始進行邊的長度的兩兩相加並和第三條邊進行比較,他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欣喜。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這樣的規律呢?孩子們重新畫了一個三角形進行驗證。原計劃安排的動手操作、發現探究變成了發現、猜想、驗證、歸納。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很投入、很有成功感!
接下來是讓學生閱讀課本,讀一讀、看一看並解決課本中的“哪條路最近”的問題,讓孩子們感受這個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並思考例題3下面的問題,對三組資料進行判斷:哪三條線段可以圍成三角形?孩子們都能用這樣的語句來敘述:因為6+8大於7,8+7大於6,7+6大於8,所以這三條線段能圍成三角形。
然後,我出示了四組資料,讓學生說明每一組資料中的三條線段是否可以圍成三角形。先是獨立思考,接著在小組內交流。我走入孩子們中間,其中有一個小組領會錯誤:3cm—2cm—1cm,他們的結論是有的能有的不能。我未置可否,在全班交流、評講的時候特意安排他們組先彙報,他們一說完,全班一片譁然,反對的聲音堅決果斷。我讓一個孩子幫助出錯的小組,這個孩子言之鑿鑿,條理清晰、富於邏輯,特別強調了“任意”二字。我望了望出錯的小組,他們不好意思地露出了笑容。
是否每一次判斷都要將每兩條線段相加再和另一條線段比較呢?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出現了短暫的沉寂,孩子們都陷入了思考。
我指著“7釐米,3釐米,5釐米”對孩子們說,你是否可以只計算一次就作出判斷呢?孩子們都說:“只要看3和5的和大於7就可以判斷。”
看著孩子們依然在思索,還是沒有誰來“揭秘”。我再次讓他們觀察判斷過的幾道題,這時文麗這個女孩舉起手來,自信地說:“只要計算最短的兩條邊的和,看會不會大於第三邊就可以了!”我含笑地望著課代表和幾個平時發言積極、思維活躍的孩子:“有意見嗎?”他們對自己落於人後似乎有些失望,但是孩子很高興地回答:“我贊成文麗的意見!”好傢伙!
書上的題他們很快就做完了,當我巡視的時候,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把我遞到我的面前,讓我目不暇接。我特別留意了小琛、小琪,她們都能用只計算兩條短邊的和的簡便的方法進行判斷,我對她們豎起了大拇指。
孩子們在總結的時候都說,今天自己的收穫特別大,學得特別好。看著孩子們高漲的情緒,我頓然滋生享受教學、享受課堂的感覺。
激發學生探究的動機,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回答問題的邏輯性應該貫穿於每一節課。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教學反思 篇9
在教學《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一課時,學生在任選長短不一的小棒圍三角形的時候發現並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圍成三角形,這是為什麼呢?引出課題。出示書裡的情境,從郵局到杏雲村,走哪條路最近?為什麼?是不是所有的兩邊之和都大於第三邊呢?學生透過畫三角形、擺三角形驗證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結論。這樣學生容易掌握。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幫助(包括設計合適的活動或作業)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本課教學設計,我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實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科學態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透過動手操作,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完成知識的學習建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開始,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動,在操作活動的基礎上,學生進行反思(為什麼①和②不能圍成三角形?),發現並猜想到: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之和大於第三邊。接著,我組織學生透過在小組內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動,驗證了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活動培養了學生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思維。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2、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調控者的作用。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調控者,應有意留足時空,抓住重點字詞引導學生在“無疑中生疑”,把問題發現的機會提供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進而透過在“活躍”的實踐操作中進行“冷靜”反思,相互討論,舉例驗證等方式主動釋疑。本節課設計了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為什麼①和②不能圍成三角形;另一個,針對“任意”含義的理解提出的,同學們剛才實驗得出①和②不能圍成三角形,而在①中,3+7>4呀,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透過兩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對“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討,注重培養學生協作意識。
本節課,我兩次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是在學生動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動時候,第二次是在驗證猜想的活動時候。兩次小組合作學習,我都提出了具體的活動要求,組織學生分工明確,並且第一次的活動要求比第二次更具體更細化。小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充分享有發言權,並能及時發現自己思維過程中的疑結,修正了自己的不足,同時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我崇尚這種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