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魯迅自傳教學反思範文

魯迅自傳教學反思

魯迅自傳教學反思範文

  篇一:魯迅自傳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體會自傳的一般特點和從語言中體會感受魯迅,這是我這節課設計的宗旨。

  魯迅的文章歷來是中學語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魯迅的文章時,我們往往是從思想、主題的角度切入,來安排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組織教學活動,而《魯迅自傳》又是魯迅自己介紹生平和思想的最重要材料之一,涉及的背景材料點多面廣,因而教師更容易從魯迅人格入手,增加背景介紹,使學生重點了解魯迅的經歷和思想。

  但是,我認為,這篇文章首先是一篇自傳,魯迅首先是一個文學家。魯迅的人生經歷、轉折固然重要,思想固然深刻,但學習這篇課文,我覺得主要不是瞭解魯迅的深刻,也不是去了解魯迅的轉變過程,而是要突出這篇文章的傳體特徵(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自傳,從教材的使用來看,把《魯迅自轉》作為自傳的範本來學是更為重要的。),是要看魯迅的經歷和思想是如何被敘述、如何被表達的。換句話說,自傳的特點和魯迅思想的深刻是透過語言表現出來的,這是魯迅作為一個文學家的獨特的地方,也是魯迅文章作為教材的主要價值之一。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流程時,試圖以經歷為主線,以語言為入手,讓學生透過一篇文章的學習,體會自傳的一般特點和從語言中體會感受魯迅,也就是從這點來體現“具有語言學習價值的魯迅”。

  突出傳體特徵,那麼魯迅的形象是不是不重要了呢?不是的。我們可以透過研究經歷和傳記特點的時候,帶出對魯迅思想的思考。如我在分析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章寫作者的經歷,有詳略之分嗎?那為什麼有些要想寫有些要略寫?”這個提問自然就可以使學生明白棄醫從文是祥寫,為什麼要祥寫呢?因為這是魯迅最重要的轉折點,從而引出棄醫從文的原因和魯迅的為人,這樣就可以結合附文《<吶喊>自序》來分析。魯迅的形象初步得到體現。同時在分析時,又扣住了自傳的一個特點“詳略得當(重在祥寫表達自己思想的內容)”。另外在分析語言時也是一樣,既要抓住本文語言簡潔凝練的特點,又要突出本文語言思想內涵豐富的特點,這樣自傳的簡潔特徵和魯迅的思想也就都得到了體現。同時我還把本文的語言和七年級上的《風箏》一課的語言作了一個簡單的比較,希望學生能明白魯迅作品語言更多的是“形象化的表達”,但這篇是自傳,所以,魯迅沒有過多的修飾,而是選擇了凝練簡潔,這是為了做到言簡意賅的需要。這一點的設計還是落實在了自傳的特徵上面。

  當然,這樣的設計都是老師的預設教學,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一個好的課堂,還應有自然生成的東西。為此,我主要在分析語言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他們自由的發現和表達,而老師不過多的干涉,尤其不強加給他們教參上的東西,他們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就是什麼樣的水平。顯然,這樣的教學,魯迅的思想不是很突出,這是這堂課設計的一個侷限,而課堂生成的東西也不夠深刻。但我想,隨著他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對魯迅的進一步的瞭解,他們是可以更深刻了解作為思想家的魯迅的。

  總的來講,學生能夠接受我這樣的設計,和老師的配合相當好,從學生的反應來看,也基本瞭解到了自傳的寫法特點,可以說是達到了預計的效果。但是因為公開課的原因,我試圖上一個完整的課,我對學生的討論時間進行了限制。這顯然是不符合生成性課堂的規律的,也是得整堂課內容過多,再加上老師的語言有些囉嗦,佔用了不少時間,使得學生的參與時間大大減少了,也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從《魯迅自轉》的文章特點和教學設計容量來講,應該有兩課時。這是我今後要改進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自我認識和反思,請大家多多指正。

  篇二:魯迅自傳教學反思

  於語文學習,在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我們一直崇敬的偉人魯迅先生已經成為學生“怕”的物件,想來實在可怕。

  為什麼學生怕讀魯迅的文章?筆者為此曾經做過一次題為“我眼中的魯迅”,學生髮表了不少“高見”,但普遍的認識是:

  魯迅太偉大了,偉大的讓我們難以接近。

  魯迅的時代離我們太遠了,我們感到異常陌生。

  魯迅的作品語言艱澀,主題深奧,實在難以理解。

  而且,除了課文,絕大多數學生不讀魯迅的其他作品。

  魯迅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魯迅作品的價值勿庸置疑。但他的著作的讀者卻越來越缺少,甚至對進入教科書的作品望而生畏。現行的各種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中,雖然篇目有所不同,選用的魯迅作品有一般在20篇左右,約佔到講讀課文的10%。我們在教學中也總是吧魯迅作為重點,但結果卻不怎麼樣,反而學生越來越疏遠了魯迅,實在需要我們反思。

  學生越來越疏遠了魯迅,有諸多原因,但從中學語文教師的角度,實在也需要我們反思。

  一、不要“神”的魯迅

  魯迅是偉大的,但偉大不是難以親近的同義詞。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魯迅在中國就成一尊神“五四”新文化運動旗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從我知道魯迅開始,實際上就有點“神”的味道,隨著不斷的學習,就愈加“神”了起來。魯迅的每一句話雖然沒說頂一萬句,但總是名言。甚至在我讀大學時,凡是魯迅批評或批評過的人都時反動的,魯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成了階級鬥爭的工具,批林批孔要魯迅,反擊右傾翻案風要魯迅,揭批四人幫要魯迅……魯迅先生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標杆,這不是神又是什麼?

  我是喜歡魯迅的,事實上這種認識一直影響著我的教學,我有意無意間也在影響我的學生。在魯迅作品的教學中,對教材、教參機械照搬,強行灌輸的方,闡發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而化之的主題,初時的學生比較聽話,我講什麼他們就聽什麼,但漸漸效果就不那麼好了,到後來,他們可能就不聽了。我一直在想,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問題是在我身上。學生學習魯迅的作品,不是接受一位神,神話的魯迅只能讓學生自覺不自覺地疏遠。

  周令飛說:“魯迅不單是個勇敢的戰士,更是個風趣幽默、可親可愛的長者。”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但也是人,是一個與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神是要供奉的,我們無法接近,而可親可敬的人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心中。林肯的鼻子可以摸,如果我們也可以摸魯迅的鼻子,那時的魯迅就不會被疏遠了。

  我們必須將魯迅從神壇上請下來,然後與大師進行平等、和諧的心靈對話,讓學生親自去感悟其作品內涵和藝術魅力。

  二、不要“政治”的魯迅

  魯迅先生的時代已經遠去了,但遠去了的不一定就是陌生的。

  魯迅先生是反封建的鬥士,是革命的旗手,是勇士、先驅、導師、革命家。政治化概念化的先生,只剩下一張橫眉冷對,嚴峻無情的臉譜。於是,我們無論是教魯迅的小說,散文,還是雜文,都是循著這一概念,語文教育成了政治的宣傳員,至少是一種政治暗示。一談起魯迅的形象,立馬想到怒目金剛、橫眉冷對;一說起魯迅的文章,立馬想到“似投槍、如匕首”。正如周海嬰所說,這是“政治上需要”的魯迅。

  我們且不說文學作品的對人文價值,但這種把人文理解成思想政治教化,而失去了人文的本義的做法,實在是一種捨本逐末。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魯迅失去了真實,政治化概念化了的魯迅作品教學自然也就失去了價值與意義。而且這種做法扼制了學生的思維創新,也極大地降低了魯迅小說深刻的思想內涵。

  今天學習魯迅的作品,如果依然按照老一套的思路來闡釋與剖析。怎麼能讓他們理解魯迅思想及其精神呢。不能理解必然會讓學生感到怕,煩,甚至討厭。一位研究者說:在教學中“只突出‘反抗封建教育制度’的主旨”,尤其是“人為對魯迅加以拔高甚至神化,不允許學生對作品有自己的見解,使原本充滿著人文氣息的'魯迅作品,只剩下冷冰冰一具嚴肅‘軀殼’”,於是,終於使魯迅的作品“在學生中間變得‘面目可憎’”。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的教學不是簡單的讓學生記住“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思想家”,記住“反封建”的主題,魯迅本來就是立體的、多元的,在教魯迅作品的教學中,同樣也應該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多元的解讀與理解,這不正是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思維的需要嗎?魯迅作品除具有極高思想性外,還有許多的“讀點”,經久耐讀,越讀越有“味道”。這不正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嗎?

  三、不要“甚解”的魯迅

  魯迅是深刻的,但深刻的魯迅並不是不可認知的 。

  魯迅的作品,篇篇是精品,字字乃珠璣,其思想的深刻是勿庸置疑的。魯迅的作品難讀,不只是學生感到難讀,有一定閱讀經歷的經驗的讀者,對魯迅的作品大多望而生畏,就是我這樣受過“專業”教育的語文教師也常常需要藉助“別人”。因為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不同於一般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僅雜文,小說散文同樣具有深刻的思想。

  其實讀不懂魯迅是正常的事,時代不同了,社會發展不一樣了,連語言的表述風格都變了。我無法認同魯迅先生的文章“超出了學生的認知範圍”的說法,難讀與超出認知範圍至少不完全等同。

  對於魯迅作品中很多深刻的哲學思想,我們不必心急,可以讓學生可以慢慢消化,以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會。我們不要總是強調魯迅的深刻,學生無法認識到這深刻,於是啟發啟發再啟發,啟而不發,就只能灌輸,結果還是概念,對魯迅的理解沒有任何幫助,對於現今個性獨立的學生們來說反而會令其對魯迅作品產生排斥心理。

  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否可以學學陶淵明,讓學生不求甚解。事實上,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何必強求比我們更加年幼的學生呢?

  陳丹青語說:如果我們從魯迅那一張張目光犀利,很個性化中國化的照片中,能夠解讀到“非常不買賬,非常無所謂,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臉清苦、剛直、坦然,骨子裡卻透著風流與俏皮”魯迅,那時,我們的學生可能不僅願意在周作人的苦雨齋裡消遣、在瓊瑤的《情深深,雨濛濛》中徘徊,也喜歡在魯迅的百草園內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