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三顧茅廬》教學反思

  《三顧茅廬》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深受學生喜愛。對於學生來說,故事情節不難理解,因此,我把整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特點”上,引導學生透過“琢磨課文、推敲言行、體會情感”的過程,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讀,並給予學生提示,帶領學生一遍遍地讀劉備到諸葛亮家後種種行為,一次次地深入,一次次地誦讀,一次次地體會,一次次地昇華,將劉備的求賢若渴躍然紙上,刻在心中。

  劉備的誠心換來了諸葛亮的感激,反之用諸葛亮的感激更能襯托出劉備的誠心。在課上,我出示了諸葛亮的《出師表》,讓學生找出文中寫三顧茅廬的句子,雖然是文言文,學生不易理解,但寫三顧茅廬的句子一眼就能看出。考慮到學生的`學情,我沒有一味地拔高,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出師表》,最終也為學生感悟“尊重帶來感激”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整堂課下來,也存在著欠缺。學生學習積極,課堂雖活躍,但有四份之一的同學可能還不能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中。一瞭解才知道,有的孩子根本沒讀過《三國演義》,因此上起課來,頭腦一片空白。由此我想到我們應該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積極引導學生加強課外的閱讀。課外閱讀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最簡捷的方法,誰能把學生引導到書的海洋中,久而久之,書的無窮魅力自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後進生,應讓他們起點於課外書,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越是後進生越要引導其多讀書,而不是重複性的枯燥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