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關於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可愛的鼠狐猴》教學反思及分析

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可愛的鼠狐猴》教學反思及分析

關於北京版三年級語文上《可愛的鼠狐猴》教學反思及分析

  我講的是《可愛的鼠狐猴》第二課時,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在引導學生體會鼠狐猴特點的同時滲透寫作方法,為本單元的習作做準備。孩子們喜歡小動物,所以特別地愛學。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積極回答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課堂氣氛活躍。我認為本節課在設計和講解的過程中有以下優點。

  1、激趣匯入,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願望。

  孩子們沒見過鼠狐猴,只是在第一課時中透過文字對鼠狐猴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時,當活潑可愛的鼠狐猴圖片出現在大螢幕上時,讓學生與鼠狐猴打招呼,一下子就緩和了課堂上緊張的氣氛,孩子們就喜歡上了這隻小巧、靈活的猴子。就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

  2、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能力。

  三年級課標中明確指出:“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在教學《可愛的鼠狐猴》這課時我緊緊遵照課標的要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體會鼠狐猴的小巧玲瓏,靈活無比。讓學生先找重點句子,而後讓學生抓重點詞語。如:“鼠狐猴一會兒蹦到桌子上,一會兒蹦到櫃頂上。”這兩個“一會兒”表示的時間短,說明鼠狐猴非常靈活,而且調皮可愛。“鼠狐猴一蹦1米多高。”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身高理解。“一隻、幾個、折騰得滿頭大汗,無可奈何”感到鼠狐猴真的是小巧玲瓏,靈活無比。又如:對比“剛生下來的鼠狐猴很小,體重4克。”“剛生下來的鼠狐猴小得可憐,只有花生米那麼大,體重才4克。”兩句話等,讓學生比較那句好,為什麼?抓住“可憐、花生米、才”等詞來感受鼠狐猴的小。

  3、在講解時滲透寫作方法的介紹。

  如第二段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寫法是先概括後具體。又如“剛生下來的鼠狐猴小得可憐,只有花生米那麼大,體重才4克。”拿鼠狐猴與花生米得大小作對比,使學生在頭腦中對鼠狐猴的大小有個清晰地表象。再如:“剛生下來的,體重才4克,長大後,體重50克”這種數字說明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而後教孩子怎麼用。

  4、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有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

  學生對鼠狐猴還是很陌生的,基本上沒有見過,所以本節課出示了大量的`鼠狐猴的圖片,如:介紹樣子時,讓學生邊介紹邊看鼠狐猴的圖片。在如:三天過後,它可以在人的大拇指爬上爬下。給了學生深刻的印象,也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課文。

  但是本節課在講授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本節課,師生之間的交流較和諧融洽,生生之間的交流較少。生生之間的交流放在突破難點上就好了。在突破難點時由於學生對炎熱多雨印象不深,想象打不開,只停留在一點上。

  第二,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處理上只注重了靈活無比,而忽視了小巧玲瓏的處理,學生理解小巧玲瓏很難,我如果把“小巧玲瓏”透過三個意向讓學生結合上下文選出意思來就更好了。

  第三,在假如你是小導遊,你會怎樣介紹動物園裡的可愛鼠狐猴呢?教學環節中,如果學生和教師都參與到活動中就更好了,在前邊的小導遊比較拘謹,缺少老師的適當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