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體育課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體育課教學反思

體育課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體育課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體育課教學反思 篇1

  本週我和吳老師一起上高三的課,在沒有上之前,我倆心裡都沒有底。後來王主任給我倆分析了高三學生的情況,課程設計、切入點等,當時我們信心十足,可回來後又蔫了,高三的學生心裡認為“體育課就是活動課”。我們能夠改變學生的思想嗎?能控制他們嗎?能讓他們在我的課上享受輕鬆快樂嗎?

  第一節室內課,我有些緊張,但進入教室後馬上穩定了下來。“還記得我嗎?咱們去年的這個時候一起學習的大眾五級動作,時間過的真快啊!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還挺想你們的,記得那時我給你們班做的問卷調查,後來還給你們班一封信。我的那篇論文在組裡老師的幫助下,你們的支援下獲得河北省一等獎!”(掌聲)。當我推開咱們班的門,我的心裡是很沉重的,看一下你們桌子上那厚厚的書就知道現在的學習已經進入的白熱化狀態,你們感覺到壓力了嗎?(感覺到了)

  幾句話,扣到了學生的心裡面,下面的內容就是疲勞的消除、如何“減壓”、大學生的生活等等,最後又強調了一下安全和紀律,伴隨著學生的掌聲下了課。

  室外課,多數班的學生全勤,課上也表現也很積極。一個貼人遊戲讓高三學生玩了二十分鐘,而且積極性還都非常高; 一個“挑戰自我”遊戲讓學生充滿興趣的認真投入,一個足球或籃球讓一個班的男生體驗健康和快樂。我的觀念徹底被改變了,逐漸的體驗到高三的體育課學生的表現是最好的,學生是最聽話的,教師只要做好引導也是最輕鬆的。

  高三學生都大了,懂事了,只要教師合理的引導,與學生真心的溝通、交流,為學生著想,學生是非常能理解老師的。這裡需要教師的充分備課,尤其是備學生,備學生的心理。在這個過程中,感謝王主任的認真點撥,吳偉力老師的同頭備課和實踐的反饋。我又學到了很多東西!

  體育課教學反思 篇2

  由於新課標大大拓寬了原來體育課的學習領域,這對擔任體育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全沿襲原來體育課的教法顯然不能滿足新課準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關注,促進學生運動興趣的保持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教師應該特別注意研究的重點。

  小學的體育教學可根據學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情緒變化較大而身心發育快的特點,採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複式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更要加強對新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的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案例: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和行為;學習目標為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體育活動任務;學習內容為集體合作跑;主要學習步驟為:

  1、教師講解:練習的基本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各種合作跑。

  2、第一次練習:各小組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路縱隊,輪流練習。甲隊練習時乙隊幫助,用繩將參加者的左、右腳分別捆綁在一起。甲隊每人雙手扶在前面人肩上(領頭第一人除外),各組甲隊同時出發,看哪隊能最先“跑”完半個籃球場。甲乙兩隊互換位置,繼續練習。

  3、第二次練習:分組方法同前,但換成橫隊。甲隊練習時乙隊幫助,用繩將參加者相鄰兩腳捆綁在一起。各甲隊隊員可以用手相互搭在肩上,同時出發,看哪隊最先"跑"完規定距離(10m)。

  4、第三次練習:"開火車"(變異一,由"跑"轉成"跳")各小組成一路縱隊。小組的每一個參與者,右手扶在前面人的右肩膀上,左腳向前直腿抬起,前面人用左手接住後面人的左腿,成一路縱隊單腳站立姿勢。聽口令後出發,必須保持隊伍的整齊,堅持跳完規定距離(半個籃球場)。

  5、第四次練習:(變異二)同上練習,各小組全體蹲立,兩手扶住前面人的腰,聽口令後出發,採取集體同節奏的蹲跳方式,先進距離約2~15m。

  6、小組討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合作、默契、協同、節奏、速度……)

  透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練習中,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特別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體育課教學反思 篇3

  透過一節節體育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是現代課程教學中重要的內容。在體育課上,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與其當面指出,令行禁止,不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們透過自己親身體驗,真正認識到在學習中的錯誤並自覺改正。有的同學能夠在課堂上自我發現,並及時改正錯誤,遵守規則,最終獲得真正的第一名,充分說明:體育道德自律作用於人的內心,他更多的透過個人的道德判斷和自我調節來影響人的行為。

  因此,體育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體育學習的全部內容和全過程,對學生的體育道德行為和作風進行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讓學生時時處處受到良好道德風尚的影響,讓他們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學會識別什麼是符合或違背體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為,從而養成自覺維護體育道德的良好習慣。

  體育課教學反思 篇4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途徑,體育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鍊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展。

  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我想,光上好一節課是不夠的,還應與學生們多接觸,發現他們的能力,瞭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教學方式,什麼樣的老師,什麼樣的情感交流。我還有許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在教學過程中提高提前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為學校爭光.

  體育課教學反思 篇5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是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體驗體育的快樂。體育教學是一種藝術,其效果好壞與教師的語言表達有直接關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上得生動活潑,我運用了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來帶領學生投入體育教學中。例如課題為:搶險、2008奧運等。均以情境的形式來完成了教學任務。也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較好地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競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體育課有無興趣,關鍵在於教師的誘導和培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好勝心強,將教學內容融入到生產勞動中,例如課題:“播種”、“豐收的場面”等。使學生對勞動產生間接的興趣。而學生對體育活動直接的興趣來源於豐富多彩的遊戲與競賽活動,無論多大的學生都如此,教學時學生自主地進行遊戲競賽活動,情緒特別高漲,競爭特別激烈,對其生理機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動結束後讓學生還意猶未盡,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鍛鍊意志,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如此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和享受運動的樂趣,也是讓教師從教學實踐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幹,獲得教學成功的喜悅。總之,良好的體育教學是讓學生更紮實地學好技術,在活動中更充分地享受到樂趣和成功感,進而使學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動活潑地發展,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在洋溢著快樂與愉悅的課堂氣氛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快樂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