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設計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設計

《學會看病》教學反思設計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十課《學會看病》,《學會看病》教學反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兒子獨自上醫院學會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這篇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來敘述描寫。結合本單元的單元教學目標以及本課的閱讀提示,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1. 認識11個生字,學習新詞。

  2. 讀好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親的感情變化。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濃濃的愛子之情。

  因為本課是以母親的口吻寫的,學生在理解上有一些差距,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難點定為:讀好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感受母親的感情變化,體會濃濃的愛子之情。在這裡我為什麼沒有用“理解”而用了“讀好”這個詞呢?(教參上是“理解”)怎麼樣才算是“讀好”了呢?我認為讀好不僅是指讀正確、讀通順,還要讀出課文的味道,讀出情感。所以我覺得“理解”是“讀好”的目的,“讀好”是“理解”的前提,“讀好”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方式,這樣安排教學就利於學生在讀中理解。

  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中我希望能站在“生本”的.角度,透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運用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學習方法,使自己“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匆匆過客”,教學反思《《學會看病》教學反思》。所以這節課我主要透過“讀”與“說”,“讀”與“悟” ,“讀”與“寫”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交流,以對母親和兒子的印象為線索貫穿其中,學生每讀一次課文,就會對母親和兒子印象有所改變,直至體會到母親的感情變化是因為母親有一顆愛子之心,層層深入,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課後,我覺得課堂上還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1.“讀”的訓練仍不到位。

  作為閱讀教學,大家都知道“讀書是第一要務”,這節課中,我安排了很多時間,也採用了不少形式讓學生充分的去讀,從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來看,讀的效果有了,學生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但沒有讀好,學生的感情朗讀沒有到位,課堂上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沒有好好去引導。

  2.課堂的深度不夠。

  在這節課的最後,我安排了一個小練筆,就是讓學生把學完這課後的感悟寫下來。說實在的,我很期待孩子們寫出多角度的、個性化的感悟。因為這是情感的昇華,是由課內到課外,由文字到生活的一個很好的連線,是課堂的點睛之筆。由於時間調控不好,孩子們剛要寫的時候下課鈴響了,我只好把這個練筆留作了課後練習,失去了一次傾聽孩子心聲,領略他們智慧火花的機會,也使得整節課只停留在讀懂文字之中,練習書面表達沒有到位。這也反映出了我對課堂的調控能力還不夠。

  3.對學生的評價、激勵不夠。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一定不能夠吝惜自己表揚孩子的語言、動作,哪怕是一個微笑。這節課上,很多孩子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但我對他們的評價、激勵不及時,或者是語言不夠多樣化,這一點我要向組裡的各位優秀教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