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荷花教學反思範文

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教學反思範文

  荷花教學反思篇一: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讚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風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它的語言文字美,描寫的景物美,產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透過感情朗讀以及對語言文字的體悟,激發學生喜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找出課文中寫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認為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畫一畫,並說一說,由此展開小組討論學習。

  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還結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覆品讀欣賞後,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圖文對照,學生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詞彙的積累,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

  但是,課後,當我靜下心來,再次審視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卻發現了許多遺憾之處。

  首先,課文中的兩幅插圖雖然十分精美,但我卻忽視了這一教學資源。只是讓學生簡單進行了觀察。如果在教學中,能適時地讓學生來說一說圖中的荷花,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荷花。我想學生對荷花的情感定能更上一層樓。

  其次,雖然課堂上注重了對語言文字的體悟和訓練,或者說引導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把握,但是缺乏朗讀的指導,沒有注重學生的朗讀。比如“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備課時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這個“冒”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呢?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冒出來?學生懂得“冒”有長、鑽、伸的意義,我又相機讓學生想象這些百荷花冒出來想幹什麼?引導學生想象荷花不經

  意間鑽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機。學生能有自己的體會,但是我卻忽略了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千篇一律用齊讀的方式扼殺了學生的體會。

  最後,我的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點撥語、評價語等語言設計,必須好好斟酌,應該將教學環節設計的更有針對性,更能兼顧全體學生。 我想,只有認真思考,努力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並加以改進,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荷花教學反思篇二:《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描寫了公園裡盛開了一池美麗的荷花,荷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以及我看荷花時的感受。文章語句優美,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讚美之情。

  在上課之初,我先以猜謎語來匯入,這樣做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藉助範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寫訓練中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受到審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如用課件呈現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態的荷花的照片並播放背景音樂,學生無拘無束、有滋有味地觀看和想象,體驗美感。看後鼓勵學生自由發言,給他們這樣的句式來說:“荷花, !”或“的荷花。”有的學生說:“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樣迷人!有的學生說:“荷花,你的姿態是那樣動人!”有的學生說:“亭亭玉立的荷花。”有的學生說:“芬芳撲鼻的荷花。”有的學生說:“千姿百態的荷花。”??最後再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有個人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聲情並茂,似乎自己也變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激發了學生對荷花的喜愛。

  這節課我覺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課文的留白進行說話練習,學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第四小節中有一處留白:“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我抓住了最後的省略號,問學生,還有誰會告訴我些什麼呢?提醒學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時間和地點的特點,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學生的.回答如下:“蝴蝶飛過來,告訴我附近有一座美麗的花園。”“小鳥飛過來,告訴我去南方旅行的見聞。”“一隻小青蛙跳到荷葉上,告訴我和夥伴一起在池塘遊玩的快樂。”“白雲飄過來,告訴我在天空旅行的樂趣”等等。

  新的語文教學強調返樸歸真,注重學生課內課外知識的積累。在這節課中,學生既有課外關於荷花知識、荷花詩詞的豐富積累,又有課中語言文字的學習積累,在老師的輔導下,學生進行了廣泛的閱讀積累。

  新課程理念倡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節課中,對於疑難問題的解決便是藉助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的

  總之,這節課,我藉助美麗的範文,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在聽說讀的訓練中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收到了教師與學生共同雙贏的效果。

  荷花教學反思篇三:《荷花》教學反思

  《荷花》是葉聖陶先生筆下一篇精美的寫景散文,讓我們領略到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韻,感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文章語句優美,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讚美之情。

  教學時,我注重朗讀感悟,增強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透過口誦心記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文章的第二、三段寫出了生機勃勃的荷葉及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展示了荷花茂盛的生命力。透過“挨挨擠擠、碧綠的大圓盤、冒、有的… …有的… …有的… …”讓學生在解詞、析句、悟情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使學生認識逐漸深化,感情逐漸深入。我採用了繪圖的方法,在學生解說的同時把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圖形象直觀的展現在眼前。

  第四、五段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我採用了配樂朗讀與舞蹈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如果你就是這荷花池中的那朵白荷花。你覺得自己美嗎?”我熱情滿懷的說。“美!”學生異口同聲。我抓住時機,“好!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讓我們一起來釋放自己美的感受吧!”音樂響起,我們大聲誦讀,翩翩起舞又姿態不一,一時間教室似乎就是一個舞臺,把“我”看到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再現得淋漓盡致。

  課外延伸部分,多媒體出示學生平時常見的鮮花圖片,按照《荷花》的方法口頭作文,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本節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學生學會了寫景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進行

  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細心觀察+豐富想象+細緻描寫=精美的文章。在以後教學中應該把這種從文字學習到挖掘文字外資源重新生成的方法加以斟酌、使用,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學以致用。不知之處是,在展現荷花美時,荷花圖應該讓學生上臺畫出學生自己文中筆下的荷花,這樣就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