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

《頤和園》的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遊記,課文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條理清楚,特別是本課的寫作方法很值得孩子們學習。透過教學,我雖然能夠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透過課後反思,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

  [案例過程]

  在學習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時,我採取的教學方法是喜歡哪句就認真地讀哪句,並把體會在小組中交流。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分組進行協作學習: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章的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導遊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語言的創新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這樣,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思路快的同學都能很快地找出喜歡的句子並在小組中得以交流。然而思路慢的同學還沒來得及在小組中交流,我就已組織學生彙報交流。給這一部分學生留下了遺憾。

  【案例反思】

  1.學生讀的機會太少。

  本節課的教學結束後,我才猛的意識到學生讀的機會太少了。尤其在學生遊覽完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後,沒能讓學生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這是我最大的失誤。如果學生能融情於景,那麼教學效益會更理想的。

  2.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不夠。

  學生在設計完遊覽示意圖後,應讓幾名同學對照自己的遊覽示意圖,向同學們再次介紹《頤和園》的美麗景觀。這樣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想象和創新性思維。

  3.學生的寫作方法的引導還不夠。

  這篇課文還有一個教學目的就是要滲透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到遺憾的是這個目標完成的不夠好。一個是因為時間的`原因,主要還是我在寫作方法的引導上還不夠。我想學生並沒有真正的懂得作者這樣寫的好處,作者寫每個景點的方法。這是我以後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透過這節課也使我懂得教案只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預設,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不可預料的情況,教師必須根據這些情況進行調整自己的教學,這叫課堂的生成性。好的教師不僅僅是將教案設計得很漂亮,他還會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效果。

  可見,每一次認真的反思都是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過程。每當完成一次反思都相當於在成功的道路上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