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
作為經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歡迎參考!
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一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作為中學階段的文學鑑賞教學,既不能像大學的文學課那樣進行教學,也不能只把它當作語言學、文章學的例證來進行教學,真正的文學鑑賞教學雖不排斥對作品語言的揣摩,對篇章結構和寫作特點的學習,但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和實現文學的社會作用,給學生的情趣、才華、品質和思想造成一種優良的深遠的影響。它既要落實語文課聽說讀寫的基本目標,又要志在長遠,給學生一塊感受生活、體味人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園地。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首先就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就是說,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使學生逐漸掌握語文工具的過程中,同時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貫穿著“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學理念,採用由“感受”到“領悟”這種漸進發展層次,透過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散文的語言,並透過語言感知作品中呈現的物象,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記得上這一顆時也正值秋天,當時的環境使學生能很快地進入教學情境。我用了一個課時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鑑賞。開篇的音樂和我的聲情並茂的導讀奠定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鑑賞慾望。學生們爭先恐後起來,課堂不時碰撞出火花,一些不愛說話學生也搶著發言,氣氛相當活躍。教師的真情獨白深深的打動了學生,贏得全班熱烈的掌聲,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整個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透過這次教學,我思考著在高中的散文教學中,如何透過美讀引導學生鑑賞,如何在文學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等,探索出高中語文新的教學模式。我的幾點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學習中注重美讀
詩人荷爾德林曾說:“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語文教師最大的職責應該是讓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對接,讓語文活動成為學生的精神活動,讓語文的詩意充盈學生的瑰麗人生,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而語文教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不落幕的舞臺,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找到最適合於釋放才能的契機。我認為,美讀可以點燃學生介入語文的熱情。美讀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獲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徑。它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躍出紙面,形成學生的立體思維,從而感受到審美物件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語感論》中對美讀有過確切的詮釋:“美讀就是用心地讀,只有當學生的心靈完全沉浸於言語作品時,聽讀類的輸入型語感圖式就可以得到開拓與改造”。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往往忽略了教師的美讀的示範、感染作用,而只僅僅通過錄音材料,或個別朗讀較好的學生的表演來點綴。而我在教學中,強調了教師的美讀。在精心挑選的貼近課文感情基調的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對課文片斷的朗讀,很快感染了學生,使學生進入到文章營造的氛圍裡,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每個個體再獨自進行美讀,就能初步體驗到文章的精微與高妙之美,為後面的探究創新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在合作探究時,將“品”與“讀”結合。
當然這個讀不僅僅是單純地教師的讀、學生的讀,而是透過大家的合作學習,將“品”與“讀”結合,將品析景物,揣摩語言與學生的美讀結合起來,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賞其中的景物描寫,我選擇了從審美的角度讓學生品賞出景物描寫的精彩細膩。學生透過個體品讀,歸納出那一幅幅北國的秋景圖,都是作者調動了各種感覺來描寫的,給讀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寫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體而形象,能喚起大家豐富的想象。我改變了用提問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而是鼓勵學生,讓他們合作探究,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充分釋放。他們透過品讀,抓住某些關鍵詞語、句子品析作者筆下的秋,並融入自己獨特的情感 體驗。學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獨特的感受,再讓他們自己美讀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品一品,讀一讀,在品中推動朗讀,在朗讀中加深品味。課堂氣氛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大家爭相起來談看法,談體會。這裡的發言,沒有固定的模式,標準的答案,有的是一個百花齊放的舞臺,每一個個體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展,就連平時特別膽小說話就臉紅的一個女生居然兩次主動舉手和大家交流,當時確實給我一個驚喜,同學們也都投之以欣賞的目光。教學中這種給老師、給學生的異外驚喜,也是推進學生自我主動發展的潛在動力。而另一位同學對落蕊圖的細膩體驗以及她感性、動情地對她所喜歡的幾個句子的美讀,贏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形成了這節課的第一個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養創新品質。
在這篇散文中,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著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學生透過品讀,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見,在這種氛圍中,他們不僅能理解作者對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從文中體現出的人文精神,更為可喜的是,他們由此延伸開來,有所發展、創新,結合自己的生活,談到了對作品的獨特見解,甚至有不同於文字的聲音,儘管有的觀點淺顯甚至模糊,但它們都是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是創新精神的萌動。課堂氣氛的輕鬆自如,為大家敞開心扉提供了機會,就是平時對語文不是特感興趣的幾位男生也爭取到發言機會,談到自己對秋的感悟。這種氣氛特別容易讓人激動,也營造了師生互動、對話的平臺,我也即興談到了自己對秋天的感悟。伴隨著我的生活經歷和真實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淚,全體同學為我的真情所感染,報以熱烈的掌聲,形成這節課的第二個高潮。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為這一環節事先沒有準備,也無法準備,當時我特別感動。
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當教師與學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詠品味,受到感染的時候,當師生的思想感情與作品的思想內容融為一體,並進而引發新的聯想,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感悟的時候,語文課就會成為師生互動的學習過程,共度的情感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開啟感情的閘門讓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們的課堂,讓真情在我們的課堂恣意流淌,所到之處,必將鮮花盛開,風光無限。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還有很多的不足和遺憾,但它體現了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種執著,即希望在課堂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合作探究,從而達到一種完美的教學境界,為此,我一直追求著。在我看來,完美的教學必定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那就是深刻與真誠。所謂“深刻”意味著能夠給學生匠心獨運,別一洞天之感,能夠喚起學生的驚異感和想象力,能夠使學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當然,所謂“深刻”總是相對的,這首先需要教師對教學物件有充分的瞭解,使教學的目標是透過學生的努力可以達到,即“跳起來就可摘到桃子”。而所謂“真誠”,意味著師生之間坦誠率直,彼此都盡情地表露瞬間的感悟和態度,意味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內心真實的感受,所表達的一切都是從心靈深處流溢位來的切膚之感,沒有故作姿態,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奈與空洞,有著自然、真切與和諧之美。實踐證明,當老師以真誠的自我對待學生,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時,學生就會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真實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師生之間這種以誠相待,彼此不斷進行各方面、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了教學生機勃勃地開展。我相信,學生一定能從中感受到人性之美、人倫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學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類心靈的博大與深邃,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的燦爛與輝煌;一定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柔情,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樂觀、正直的期待,能以新的眼光審視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創新是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賦予教育的品格與內涵。它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挑戰,它要求我們關注每個生命質量的提升,關注每個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我們重新定位教育的價值追求,從教育方式到學生的學習策略,從師生關係到同伴關係,都需要有助於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精神與品格的人的充分發展。
確立這一新的教育觀念,將有助於我們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自覺反省、檢討我們以往的教育,有助於我們只爭朝夕地克服應試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壓抑,對創新能力的摧殘,對創新型人格的蔑視,有助於使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確的方向,有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
故都的秋的教學反思二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係,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
但作為經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
首先我先和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透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接著設定五個總綱性問題:① 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② 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說說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③ 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④ 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⑤ 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定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否則,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絕非是一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著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能成為活的課堂。”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在備課中多設想學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傾聽學生的意見, 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