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認識地圖的教學反思

認識地圖的教學反思

認識地圖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對教學的總結和感悟,透過教學反思,能提升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是認識地圖的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認識地圖的教學反思【1】

  今天在多媒體教室上了《認識地圖上的方向》一課,有成功也有不足。

  做得較成功的地方體現在以下兩點:

  1、教學設計較為合理。本課教學時在充分理解本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從我們熟知的地球引出地球上的國家、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再由“你知道中國的東西南北分別是哪些國家或地區嗎?”從一個宏觀視野引出新課的學習,起到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在新授環節,透過看課件聽老師的話,認識繪製地圖時的規定。再認識地圖上的位置和方向。在這一環節中先認識中國的省份、再認識河北省,也是按照從大世界到小區的順序學習的。使學生懂得方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活動“幫小猴送信”對認識方向與位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多媒體的運用提高課堂效率。認識地圖上的方向與位置內容並不複雜,學生也易於掌握。但如果沒有憑藉物達到這一目標也是有難度的。透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更好地認識了地圖上的方向,從始至終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狀態。

  不足:

  1、老師對學生的表現關注不足。部分學生沒有實質性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不能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只有少部分學生始終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

  2、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本節課上,教師說的多,給予學生的空間就少,在很大程度上,教師的講代替了學生的探索、獨立思考,有老師累、學生乏的感覺。

  3、對某些環節的處理不到位。如在認識“小區一角”時,讓學生說從某地到某地怎麼走,可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因過於放手,學生提的問題跳躍太大,由最易直向最難。老師對於課堂的調控做的不是很好。

  4、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於培養。如: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敢於表達、學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等。

  總之,本節課優點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但我相信,講課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一個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過程。

  認識地圖的教學反思【2】

  “認識地圖上的方向”一課的內容是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初步認識地圖上的方向,並能辨認和用語言描述某個城市或建築所在的方向和位置,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能發現地圖中的其他資訊,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現實原形,與現實生活關係密切,這是我們理解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所以我在進行本課教學的時候,上課伊始透過質疑老師要去省會石家莊,但在那裡哪裡都不認識怎麼辦?請同學們幫老師出主意,調動學生的生活已知,揭示課題,並使學生初步感受地圖的重要性,感受數學即生活,調動參與熱情。

  在引導學生認識河北地圖時,藉助課件的直觀形象性,讓學生辨認和用語言描述某個城市或建築所在的方向和位置,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根據地圖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考一考同學們?”進一步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練習中我引導孩子們進一步走進家鄉,認識唐山地圖應用知識,同時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瞭解和熱愛。學生完成得很好同時興趣也很高。“小區一角”和“小猴送信”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發展空間觀念。

  《課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在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聯絡;“有價值的數學”學習體驗應當極大的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會因為數學學習而感到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

  因此本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上下來這節課之後,我認為本節課基本達成了所期望的目標,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這節課的最大特點是:對地圖上方向的認識都表現為學生的自主探索習得,教師只是起了引路人的作用。我為學生提供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和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行觀察、討論、交流,從而認識了地圖繪製的方向和物體的空間位置。

  2、本節課的評價方式上略顯單一。我對學生的評價多一些,但缺少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雖然在提問題質疑“做小老師”這一環節中,有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價,但評價單一,流於形式,應把評價的權力真正交給學生,及時激勵學生。

  3、對方向感弱、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以後開展同樣形式學習的時候,需要更加細緻深入地加以引導與個別指導,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充分感受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