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1

  設計意圖:

  這是一則很好聽、很好玩,也很幽默的故事。聽後,孩子們會從中得到啟發,要做一個不害怕,不膽小,勇敢的人。另外,我打破了以前的故事教學的方法(分段講述,而後理解、交流)。而這次,我是讓孩子們整體感受故事的情節發展和角色情緒的變化,帶孩子走進這個故事。這時教師要做一個引導者。最後,就是帶孩子從故事中走出來,也就是經驗遷移,進行創編故事。

  目標:

  1、在聽聽、講講、做做中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緒的變化。

  2、能大膽地進行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1、不同表情的膽小先生3個,“膽小”兩字。

  2、膽小先生指偶20個。

  過程:

  1、出示“膽小”兩字,認認、做做。

  你們認識這兩個字嗎?這兩個字是膽小,那什麼叫膽小,你能用動作表現一下嗎?(提醒:你看到什麼事會害怕呢?)你們膽小嗎?可是有一位先生特別膽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膽小先生》。你們猜猜看,膽小先生會怕什麼呢?(讓幼兒發散思維、想象)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一遍,幼兒說說(初步)

  聽完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若幼兒無反映,教師作提問:膽小先生從開始到結束有什麼變化呢?

  3、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幼兒進一步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做一做。

  膽小先生開始是怎樣的?後來有怎樣了?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教師講完後,提問,並根據幼兒的回答,一起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可請幼兒扮演小老鼠、膽小先生。(1)教師扮先生、幼兒扮老鼠(2)幼兒扮先生、教師與幼兒扮老鼠(3)分組演示

  4、經驗遷移,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可複述故事或創編故事。

  這個故事好聽、好玩嗎?可是到了第二天,看誰來了?(出示小狐狸)呀,小狐狸和膽小先生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呢?先想一想,想好以後,我們戴上膽小先生的指偶自己講或講給好朋友聽。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透過遊戲,知道日曆等是記錄或檢視日期的工具;學習檢視它們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絡,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t: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定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裡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絡。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檯曆和掛曆。

  2、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年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傾聽故事,複述故事。

  2、在理解的基礎上,懂得愛乾淨才能讓人喜歡。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豬、小白兔和小白鵝手偶。

  2、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語言·小豬變乾淨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手偶,引出活動。

  教師引出故事名,並逐一出示小動物手偶。

  2、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講故事,請幼兒帶著問題欣賞故事。

  3、用提問的方式幫忙幼兒回憶和理解故事資料。

  組織幼兒討論:小豬原先是不是乾乾淨淨的?小豬為什麼變乾淨了?

  4、教師操作手偶,引導幼兒學習對話。

  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複述對話。

  (1)小豬怎樣對小白兔說的?小白兔又是怎樣回答小豬的?

  (2)小豬怎樣對小白鵝說的?小白鵝又是怎樣回答小豬的?

  (3)最後小白鵝又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小豬洗乾淨後小白鵝說了什麼?最後它們做什麼了?

  請幼兒戴上手偶分主角學說對話。

  5、幼兒邊看教育掛圖邊複述故事。

  活動推薦:

  1、區域活動:在表演區帶給頭飾讓幼兒進行表演;在美工區帶給繪畫材料畫小豬。

  2、生活活動:日常生活中啟發幼兒要愛乾淨、講衛生。

  3、家園共育:在家培養幼兒愛乾淨、講衛生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故事教案4

  活動背景: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而以傳授作品為主的單向性教學模式,往往不能滿足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主表現的強烈願望。教材《蘿蔔兔的故事》講述了一隻愛吃蘿蔔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後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蔔來做一輛車。為了體現以創新精神維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本教學嘗試以情景表演來代替傳統的口頭故事講述,以開放性提問為中介,以激發幼兒積極思維,自主表達為核心,展開整個教學內容。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2、大膽想象,並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扮演“蘿蔔兔”,背景音樂。

  2、水果、動物頭飾若干、輪胎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嘟嘟——

  小朋友,老師這有一輛與眾不同的卡通車,我們一起來瞧瞧!

  提問:(1)這輛車與別的車有什麼不同呢?

  (2)那這“蘿蔔車”是怎麼來的呢?我們趕緊來瞧瞧,聽聽。

  二、進行情景表演,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開動腦筋並在師幼互動中發展語言。

  蘿蔔兔:嘿嘿,大家好!我是蘿蔔兔,我住在森林裡,我非常喜歡吃蘿蔔。小夥伴們給我起了個名字叫“蘿蔔兔”。我每天給蘿蔔拔

  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蔔長得又大又多。我可開心了!

  旁白:有一天,天氣很好。蘿蔔兔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怎麼辦呢?

  師:請你們幫助它想想辦法吧!(幼兒自由回答)***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最後蘿蔔兔用最大的一個蘿蔔做了一輛蘿蔔車。開著蘿蔔車就去旅行了。

  “蘿蔔兔”坐在“蘿蔔車”裡心裡可開心啦。那路上還會發生什麼事呢?仔細聽,仔細看。

  2、師:前面一條溝擋住了蘿蔔車的去路。怎麼辦呢?誰來想想好辦法?

  謝謝你們幫蘿蔔兔想了這麼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蘿蔔兔是怎麼做的。蘿蔔兔用一塊小木板放在溝上,推著蘿蔔車向前。

  3、師:哎喲,不好啦,小木板斷了,蘿蔔車摔進了溝裡,蘿蔔兔心裡真著急啊,怎麼辦?怎麼辦呢?(表演繼續)

  師:小朋友,蘿蔔兔這下可遇到了大的麻煩,誰來幫幫它呀。

  師:你們真熱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蘿蔔兔想了什麼好辦法?

  師:蘿蔔兔呀給蘿蔔車澆水,蘿蔔長出了蘿蔔葉子啦,它抓住蘿蔔葉,用力往上啦,哈哈,蘿蔔車上來了。

  提問:蘿蔔兔為什麼給蘿蔔車澆水?(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蘿蔔車澆了水會長出葉子)。

  師:剛才,小木板太狹窄了,所以蘿蔔車掉進了溝裡。這次,蘿蔔兔用一塊寬木板放在溝上,推著蘿蔔車過溝了。

  三、幼兒完整看課件聽故事。

  師:蘿蔔兔開著蘿蔔車去旅行,在旅行中遇到了兩個問題,小朋友開動了小腦筋幫它想了好多辦法,蘿蔔兔很感謝你們,它想再請大家聽這個好聽的故事,然後請你們幫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請幼兒完整地說:我給故事取的名字是什麼)。

  四、教師總結結束。

  師:蘿蔔兔透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了用蘿蔔做了一輛蘿蔔車去旅遊,如果你們去旅遊的話會做什麼車呢?

  師:你們的小手很靈巧。一定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