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語言公開課三個和尚教案

大班語言公開課三個和尚教案

大班語言公開課三個和尚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公開課三個和尚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思路:

  在相互交往中,中班的孩子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遊戲。《三個和尚》這個故事材料的寓意比較深,而且它跟所有其他的傳統故事一樣,離孩子的生活比較遠。尤其是"和尚是什麼人"、"他們住在哪"、"他們每天干些什麼"……這些問題都是孩子有可能遇到的。關於這些問題,我們在前期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孩子們已經知道了一些和尚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識。但故事中,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為什麼呢?孩子們很難理解。不過,作為中班下學期的孩子,他們已經能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因果關係,教師可以協助他們分析故事的內涵,故事中人與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值得讓幼兒細細體會。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故事情景中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觀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感受到齊心協力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明白合作的道理。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重難點:

  重點:嘗試在故事情景中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提高觀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感受到齊心協力能更好地做好一件事。

  活動準備:

  1、孩子們已經有了一些和尚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識經驗。

  2、豐富幼兒看圖說話的經驗。

  3、《三個和尚》故事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三張圖片,請你們欣賞。看了這三張圖片,你覺得圖片中說了些什麼,請你說出來我們一起來分享。"

  二、呈現故事

  1、"這三副圖片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三個和尚'。"出示故事名稱,幼兒一起說。

  2、教師講故事。

  討論:故事中有哪三個和尚?

  3、"三個和尚在一起是怎麼喝水的?我們再來聽一遍。"(分段理解)三、分析、解決問題

  4、"有一首歌曲,它也是講三個和尚喝水。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討論:"對呀,這是為什麼呀?為什麼三個和尚就沒水喝了呢?"

  5、請你們幫這三個和尚來想想辦法,你可以自己想,或者你可以跟旁邊你的朋友一起想辦法,也可以找後面的客人老師跟你一起想辦法?

  6、教師小結:我們要團結合作、齊心協力,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每天都過得開開心心的。

  四、小遊戲--搶板凳

  1、每個小朋友都有板凳,老師釋出命令,讓幼兒圍成圈繞著凳子走,音樂結束找一個凳子坐下。

  2、拿掉兩個凳子,老師釋出命令,讓幼兒圍成圈繞著凳子走,音樂結束找一個凳子坐下。遊戲繼續拿掉凳子,最後剩餘適當的凳子。

  3、師:現在只有這幾條凳子,老師加幾條凳子,小朋友們重複剛剛的遊戲,可是,不能有小朋友沒有凳子坐。(逐漸再次縮減凳子,但是幼兒要想辦法每個人都有凳子坐。教師可以幫助幼兒一起想辦法,引導幼兒體會團結合作帶來的快樂)

  4、幼兒總結,教師總結。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父母一起講述三個和尚的故事,同時和父母分享合作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透過幼兒聽故事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領會齊心協力,團結協作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活動環節緊扣目標,在傳統的小故事中讓幼兒理解在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敢於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遊戲能讓幼兒在快樂遊戲的同時將所學知識進行理解,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和認知。同時活動中出現問題主要是我在引導的時候,重點有偏差,對合作的部分講解較少,因此幼兒有可能注意力在故事中而達不到所列目標。

  2、大班語言公開課我是大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目標:

  1、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弟妹和小朋友的情感,初步樹立關心他們的責任感,體驗自己生長的快樂。

  2、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及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的習慣。

  3、增強幼兒的班級責任意識和任務意識。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預設學習目標:

  1、使新生熟悉本班的一日生活常規,活動區設定位置和活動要求。

  2、初步學習用關心愛護的語句和弟妹及新同學交往,會用正確的方法解決交往中的問題。

  3、透過帶弟弟、妹妹的活動體驗成功感,增強自信心。

  4、使幼兒會聽連續指令,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見聞。

  5、能兒獨立生活,關心弟弟妹妹,能謙讓。

  6、知道大班小朋友應該在勞動、上課、關心集體、關心弟弟妹妹等方面較自覺地給弟弟妹妹做榜樣。

  7、學習收拾桌椅和正確的握筆姿勢。

  8、明確值日生的各項勞動任務。

  分科預設學習目標:

  科學:

  1、正確干支10以內的數量,並學習在圖表中表達。

  2、認識1-10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並掌握敘述詞。

  3、能初步區分10以內的單數。

  社會:

  1、願意在生活中參加勞動,知道勞動是件光榮的事。

  2、體驗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激發幼兒熱愛班集體的情感。

  3、透過觀察月亮的變化及吃月餅等活動,瞭解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4、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懂得要尊重、熱愛老師。

  藝術:

  1、透過歌曲《賣報歌》及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來感受和表現樂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初步瞭解作品的結構和它所表現出的形象和內容,並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表現歌曲。

  2、能夠用繪畫的形式較準確地表現出性別特徵及簡單的動態人物。

  3、學習簡單的做泥塑人的技能,並能表現簡單的人物動態。

  語言:

  1、初步學會用不同的語氣,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進一步激發幼兒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幫助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文學作品中任務的傷心、苦惱、快樂等不同情感。

  3、培養幼兒在聽說遊戲中快速反應的能力。

  健康:

  1、保持個人衛生,並能注意周圍環境的衛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自理能力。

  2、能輕鬆自如的繞過障礙曲線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接力300米左右,能步行2千米或連續跑約1分半分鐘,能聽訊號左右分隊走。

  3、能從35—40釐米高處自然的跳下,落地輕穩,能立定跳遠,跳距不少於40釐米。

  範疇網路:

  健康:

  體能煅煉:

  1、學習新棒操

  2、學習新體能

  3、體遊:大鞋子

  語言:

  1、故事:小貓釣魚

  2、故事表演:小貓釣魚

  3、詩歌:我是大班小朋友

  4、聽說遊戲:打大麥

  5、科學識字:

  科學:

  1、統計動物數量

  2、認識序數

  3、認識單雙數

  4、實驗:會轉的陀螺

  5、有趣的葉子

  6、實驗:有用的紙

  音樂

  1、歌曲:賣報歌

  2、歌曲:國旗紅紅的

  3、音樂欣賞:獅子進行曲

  美術:

  1、佈置新環境

  2、泥工:我是大班小朋友

  3、繪畫:我和弟妹一起玩

  社會:

  1、勞動真光榮

  2、給小班弟妹送禮物

  3、我是中國人

  4、認識教師節

  5、認識中秋節

  社群資源利用:

  (一)環境佈置:

  1、主牆:設定以“幼兒園”為背景的主牆,各種幼兒常規和幼兒自制的小朋友和小動物。

  2、美工區:各種廢舊材料、畫筆和小石子,白乳膠。

  3、數學區:各種有關相鄰數的操作材料。

  4、圖書區;各種圖書。

  5、益智區:軍旗、穿線玩具。

  6、建構區:提供各種積木、插塑搭建我們的幼兒園。

  7、角色區:提供各種

  8、語言區:提供小木偶以及各種道具。

  (二)家長工作

  請新生家長協助教師穩定幼兒情緒,幫助幼兒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3、大班語言公開課公開課搖籃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表現詩歌美好的意境。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布娃娃和搖籃各一個。

  2.音樂《搖籃曲》。

  3.圖片:藍天、星星、大海、小魚、花園。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欣賞《搖籃曲》,引出活動。

  教師播放《搖籃曲》音樂,引導幼兒感受《搖籃曲》優美、溫馨的意境。

  師: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做什麼?

  教師出示小搖籃,並請一位幼兒上來搖搖籃,鼓勵其他幼兒用自己的手臂當搖籃,隨著音樂搖娃娃睡覺。

  師:小床是搖籃,搖著布娃娃,小床輕輕推,布娃娃睡著了。下面老師給大家朗誦一首詩歌《搖籃》。

  2.引導幼兒學習詩歌《搖籃》。

  師:詩歌裡有哪些搖籃?搖籃裡有哪些小寶寶?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並鼓勵幼兒和自己一起朗誦詩歌。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師:為什麼說藍天是搖籃?

  為什麼說大海是搖籃?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朗誦詩歌《搖籃》。

  4.啟發幼兒根據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

  師:在藍天這個大搖籃裡,除了搖著星寶寶,還搖著誰呢?

  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在圖片旁邊添畫相應的內容,然後帶領幼兒根據詩歌原有的結構,仿編詩歌的第一段。

  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仿編每二段、第三段。

  師帶領幼兒完整地朗誦仿編的詩歌。

  5、配樂朗誦詩歌《搖籃》

  再次播放《搖籃曲》音樂,教師指著黑板上的圖,引導幼兒隨音樂完整地朗誦原文和仿編的詩歌。

  活動反思:

  1、《搖籃》是一首經典的、優秀的兒童詩歌,它以幼兒的眼睛來描述“搖籃”,簡潔明瞭的語言將“搖籃”與“寶寶”的關係

  表達出來,既能讓人感受到詩歌的韻律美,又極富畫面感,讓人浮想聯翩,整首詩歌洋溢著濃濃的愛意,是一篇有較高文學價值的幼兒作品。

  2、本次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欣賞感受;第二部分是學習理解;第三部分是嘗試創編。重點是理解,難點是創編。為了能讓幼兒充分感受詩歌優美、溫馨的意境,我採用了兩個手段,先是讓幼兒聽《搖籃曲》,讓幼兒在音樂中體味。其次是適當的體驗,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手擘來當搖籃,跟隨音樂來搖晃,體驗媽媽哄寶寶入睡的溫馨。在此基礎上,利用直觀的畫面和針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最後又透過先部分後整體的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創編詩歌,這樣破解了難點,同時也達成了目標。整個活動中,我還將詩歌朗誦貫穿始終,每一部分都能聽到詩歌,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潛移默化中將溫馨的意境傳遞給了幼兒。

  3、從幼兒參與程度來年,整節活動幼兒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參與點也比較多,特別是在創編部分,大家聯想的比較豐富,創編的詩歌也有好幾個版本,可以說還是比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