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

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

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探究活動,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透過操作感知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

  3、在活動中體驗發現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一樣大小的瓶子、瓶蓋(孔的大小相同、數量不同)、大小粗細相同的針管、水、水盆、地毯、報紙、記錄表格、抹布。

  2、幼兒經驗準備:會玩噴泉。知道用力大,水噴得高;用力小,水噴得低。

  三、活動過程:

  (一)一個孔和兩個孔的噴泉哪個噴得高?

  1、提出問題:

  幼兒充分體驗玩“噴泉”的樂趣,並提問:“一個孔和兩個孔的噴泉哪個噴得高?為什麼?”

  2、幼兒猜想並記錄: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並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實驗驗證: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問題和發現並給以適時的支援與幫助。

  預想與對策:

  (1)玩的過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問題,如噴泉的水柱總是噴到臉上、手上,有時瓶子愛倒:幫助幼兒發現操作技巧中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沒有注意到要進行比較才能分辨出哪個噴泉的水柱噴得高: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指導幼兒合理的分工與合作,輪流使用操作材料,邊操作邊觀察。

  4、結果與討論:

  鼓勵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關注每個幼兒的發現和感受,獲得一個孔的噴泉噴得高、兩個孔的噴泉噴得低的經驗。

  (二)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高?

  1、提出問題:出示三個孔的噴泉,並提問:“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高?幾個孔的噴泉噴得最低?為什麼?”

  2、幼兒猜想:鼓勵幼兒大膽猜想,並能闡述自己的理由。

  3、實驗驗證:(預想與對策同上)

  4、結果與討論:

  知道一個孔的噴泉噴得最高、三個孔的噴泉噴得最低,並能夠歸納出孔越少噴泉噴得越高、孔越多噴泉噴得越低的新經驗。

  (三)遊戲:看誰的噴泉能噴到報紙上

  (四)活動延伸:怎樣才能使噴泉的水噴得更高?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是在學習了《指南》之後設計的,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選材取自於孩子們常見的噴泉,幼兒都熟悉,但卻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這樣有生活經驗的基礎,又有探索的空間,孩子們很感興趣。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在演繹著科學家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模式,先猜想,再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後總結。老師只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們便循著這一線索探索起來,每個孩子都是活動的主體,都在積極的參與探索,尤其在最後表演自己的音樂噴泉,都特自豪。相信他們以後會愛上科學探索活動的。

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旋轉現象的興趣及探究慾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2、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音樂盒音樂呼啦圈 風車 水杯 塑膠管 乒乓球 紙片 恐龍蛋殼 塑膠瓶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以音樂盒的轉動來引導幼兒學習音樂盒裡娃娃來轉動自己。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音樂盒嗎?喜歡音樂盒嗎?

  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大的音樂盒,我們就是音樂盒裡的娃娃,現在音樂響起讓我們一起轉動起來吧。”音樂停了,小朋友們也停下來慢慢的做到自己的座位上。

  2、當才看小朋友們轉動的時候都非常的開心,老師這裡還有很多小夥伴他們也想像小朋友一樣愉快的轉動,下面老師將有請五個小朋友幫助它們轉動起來。仔細觀察然後請回小朋友。

  下面哪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轉動了什麼,你又是用什麼辦法讓它轉起來的呢。請幼兒完整的敘述

  3、提問:“剛才的材料中,你覺得有不能轉動的嗎?有沒有辦法讓看起來不能轉的東西轉起來嗎?

  鼓勵幼兒想想看似不能轉的東子轉起來。

  小結:只要我們肯動腦筋,也能相處辦法,讓不能轉的東西轉起來。

  4、觀看ppt 進一步瞭解轉動在生活動的廣泛應用。

  觀看並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東西在轉動,猜一猜它有什麼作用。

  小結:轉動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利用轉動的原理髮明瞭很多東西,轉動的用處可真大。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育為切入口,嘗試透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使生活成為課程資源,讓教育融入生活之中。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一直遵循三中原則:

  一、觀察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科學內容。

  二、透過生活實踐活動,提高幼兒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透過幼兒的一日生活小環節滲透科學教育。

  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匯入,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透過提供幼兒操作練習的豐富、開放性的材料,這些材料來源於幼兒身邊的小玩具,有積木、飲料瓶蓋、硬紙片、雪花片、雞蛋殼、呼啦圈等等,讓幼兒在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轉動方面的知識經驗。在交流中,我採用自由交流和集體交流的形式,讓幼兒描繪他們親自經歷的、豐富而有意義的探索過程和發現,但是在交流中,我只是一味的問幼兒你是怎麼把它轉動起來的,卻忽視了該物體轉動的有趣現象,在活動的第二個環節,讓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的環節,我說的太多,孩子們玩的時間太短,讓他們探索的不夠,還有在活動中我的語言不夠簡潔,顯得囉嗦。整個活動下來幼兒的轉動經驗拓展不夠。

  在“身體轉動”的環節,透過小結幼兒操作材料轉動的方法,最後介紹呼啦圈,引出了身體的轉動,這個環節幼兒能夠大膽說出身體的哪些部位能轉動,如:眼睛、頭、肩、手腕、胯等等,都說的很好,我出示了兒童身體圖,在幼兒找到的部位貼上字卡,認識漢字,還準備了輕音樂帶著幼兒轉動這些部位,我原本以為這是我這個活動的亮點,但在專家評課的時候,卻說我的內容太多,可以刪掉這一部分,在最後讓幼兒觀看光碟的環節應該再細一點,引導幼兒多說,並用完整的話表達。課後好好的反思了這次活動,真的是內容有點多,如果我再次開展此活動,身體的轉動可以在第二課時開展,活動內容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大班科學公開課有趣的轉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複製現象,激發幼兒對複製現象的興趣。

  2、嘗試簡單的複製方法,感受複製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影片《有趣的複製》、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第一次:每組紙若干、勾線筆、餅乾樣品人手一份

  第二次:印花機、印泥、錢幣、印花機若干,分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蛋糕師引題,感受複製的特性(一模一樣)

  1、今天,我這個蛋糕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盤新鮮出爐的餅乾,請你們仔細瞧一瞧?

  2、這是什麼餅乾?(跟周圍的小朋友比較餅乾的特點)

  小結:是的,我烤出來的是大小、形狀都是一樣的小魚餅乾。

  二、幼兒設計樣板圖第一次,引出複製的概念。

  材料準備:筆每桌5支、餅乾樣品5-7、樣板泥、教師樣板泥等。

  1、出示樣板圖,提出設計要求

  教師介紹高點的步驟。

  2、介紹材料,幼兒首次操作

  你看,我為大家準備了筆、樣板紙,請你們在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一個餅乾樣板圖,記得和樣品要一模一樣。

  3、驗證比較

  你設計了什麼餅乾,用了什麼方法?(印畫、臨摹)

  還有什麼方法?

  小結:像剛才幾位小朋友用的方法叫複製。

  三、第二次操作,嘗試多種複製方法

  1、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重點介紹複寫泥。

  2、幼兒操作、比較作品

  你用了什麼方法?複製了什麼圖形。

  小結:剛才嘗試了用印花機、複寫紙、印模、銀幣拓印這四種材料都成功地複製了餅乾圖樣,恭喜過關!

  四、觀看影片拓展經驗,感受複製的便捷。

  1、生活中的複製現象

  你還見過那些複製品?

  2、觀看影片拓展經驗

  幼兒觀看一段製作月餅的影片

  提問:月餅是怎麼複製出來的?她的複製工具在哪裡?

  有了這個機器有什麼好處?——便捷、快速、方便

  五、製作餅乾,生活應用

  1、出示糕點師工具,示範製作方法,講解要求。

  2、背景音樂,幼兒製作

  結束:這下蛋糕師將你做的餅乾送去烘烤吧!

  活動反思:

  讓孩子操作,在操作體驗中,感受到複製的神奇。在這之後,再認識不同的複製方法,知道利用科學技術複製的神奇。這樣,孩子們從最貼近自己的操作的認識,向未知的拓展,更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