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通用1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小動物模仿操
活動前言:幼兒園不僅僅是孩子們學習的地方,也是培養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天地,尤其是一些的親子小遊戲不僅僅能夠提高孩子各個方面的應辨能力,還可以加深親子關係的合諧,以下就來看看吧!
活動目的:
1、瞭解動物的叫生和生活習性,小動物模仿操(。
2、鼓勵寶寶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不同的動物的特徵。
3、動作不必拘泥一種,重在培養寶寶的豐富想象力和大膽用肢體表現能力。
活動過程:
小小鳥,扇翅膀,(雙臂側平舉,上下扇動兩次)
飛到樹梢把歌唱。(雙臂側平舉,原地小跑轉一圈。)
小白兔,真可愛,(豎起雙手食指與中指表示兔子耳朵,頭左右搖晃兩次。)
愛吃蘿蔔愛吃菜。(下蹲做吃菜動作)
小花狗,汪汪叫,(雙手在頭兩側。學狗耳朵扇動兩次。)
吃完骨頭尾巴搖。(雙腳自然站立,手背後側身晃動兩次。)
小小羊,咩咩叫,(雙手舉過頭頂,表示羊角。)
快快上山吃青草。(雙手做吃青草動作,彎腰與直立兩次.)
小小馬,真能幹,(雙臂前平舉,手做牽馬動作。)
呱嗒呱嗒跑得歡。(雙手自然擺動,原地跑)
小動物,來做操,(雙臂上舉做招收動作。)
天天鍛鍊身體好。(雙手自然擺動,“身體好”時雙臂前伸,豎起大拇指。)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古詩大意,理解“舉頭”“低頭”的含義。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並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3、體會詩文的意境和詩人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活動準備:
古詩《靜夜思》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靜夜思》圖片,幼兒觀察。
提問:圖中的人物是誰?他在哪裡、在幹什麼?如果你在小的時候離開爸爸媽媽到很遠的地方,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二、教師完整朗通古詩《靜夜思》,引導幼兒欣賞、理解詩意。
1、指導幼兒表達自己對古詩的感受和理解。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麼?聽了古詩後有什麼感覺?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理解古詩含義,重點理解關鍵詞語:、“舉頭”、“低頭”的含義。
3、播放中秋月圓的課件,引導幼兒感受家人團圓,遠離家鄉的思愁。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一下李白思鄉的心情。
三、幼兒嘗試隨著音樂欣賞圖片並朗誦古詩。
1、教師結合圖片朗通古詩,幼兒小聲跟念。
2、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詩句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
例如:教師說“床前”,幼兒
接“明月光”,依次類推。
3、請幼兒分組配樂朗誦古詩,進行展示。
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光的反射現象,會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朝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現,體驗探索的樂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反射光。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玩過踩影子的遊戲。
2.物質準備:
(1)每人一面平面鏡(大小形狀各異)。
(2)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鏽鋼拉鍊、調羹、茶杯、臉盆、光碟、手錶等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書、粗糙的石頭、衣服等。
(3)用即時貼剪出飛機、花、小鳥等鏤空圖案,並貼到部分鏡面上;水彩筆等。
3.時間安排:陽光燦爛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請配班老師持鏡子從戶外反射陽光到室內—鼓勵幼兒尋找亮光,引出活動主題根據需要可進行以下提問:亮光是從哪裡來的?它是怎麼進來的?小結:亮光是從外面來的,是鏡子反射的太陽的光。
二、引導幼兒探索鏡子反光的現象
1.請幼兒手持鏡子到戶外,自由探索如何將光反射進活動室。
2.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你是怎樣將太陽光反射到活動室的,並做一做。請沒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並找出不成功的原因。小結:只有鏡面對著陽光才會反光,沒有陽光照在鏡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請幼兒交流:在反射光的過程中,還有什麼發現。如反射進活動室的光是怎樣的?它會不會移動?是怎樣移動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小結:反射的光大小、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鏡子的角度,光就會來回移動,它的方向也變了。
4.請幼兒再次操作,並相互交流經驗。
三、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射光
1.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像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能反射光。
2.請幼兒任選老師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東西也能反射光。
3.鼓勵幼兒探索這些材料反射出的光有什麼不同。小結:能反射光的東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見人;亮度強的物體,反射出的光的亮度也強;小的東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鏽鋼茶杯、臉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圖案或文字的鏡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圖案或文字四、玩遊戲捕光捉影
1.出示貼有飛機鏤空圖案的鏡子,讓幼兒猜猜會反射出什麼。
2.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兩人一組,一幼兒手持貼有飛機鏤空圖案的鏡子,用鏡子反射到牆面上的光追逐、轟炸另一幼兒用平面鏡反射到牆面上的光,覆蓋一次得1分。幾分鐘後幼兒互換鏡子,遊戲繼續進行,覆蓋次數多的為勝。
3.師幼一起玩遊戲捕光捉影。
活動延伸
1.將手電筒、各種鏡子投放到發現區,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光的反射現象。
2.家長、教師等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瞭解生活中或自然界裡光的反射現象。
活動反思
這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機、發現隱含的教育價值而隨即生成的活動。由於是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再加上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充分地動手、動腦、動口,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活動效果很好,圓滿地完成了活動目標。整個活動,教師為幼兒創造了寬鬆的環境,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鼓勵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支援、鼓勵他們大膽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只是不斷地丟擲問題,引導幼兒步步深入地探究光的反射現象。幼兒在與材料、與同伴、與老師互動的過程中習得了新的知識經驗,增強了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了探索的快樂。一節活動暫時結束,但幼兒的探索慾望卻並未終止,而是剛剛開始,於是把幼兒的探索有效地延伸到發現區和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知道除了太陽光,還有其他很多光源也可以形成光的反射,還有很多物品也可以反射光。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活動目標建立在瞭解中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之上。
2.活動內容為幼兒提供了有益的學習經驗,並符合其發展需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3.教育方法、策略調動起了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4.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引導幼兒主動有效地學習,併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4
生成背景:
為了使幼兒度過快樂的晚間生活,我們想透過開展豐富的活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於是,我們對幼兒晚間需要進行了調查,有的幼兒提出想去看月亮。在一次“看月亮”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對天空有很大的興趣,他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月亮上有什麼”、“月亮上的陰影是什麼”……於是,我們決定沿著幼兒的興趣點開展“月亮”的主題活動。
活動總目標:
1.萌發幼兒對月亮的好奇心,透過豐富的活動,使幼兒初步瞭解一些有關月亮的知識。
2.透過參加感興趣的活動,穩定幼兒情緒,使幼兒度過快樂的晚間生活。
3.在質疑、探求答案的過程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活動一:觀察月亮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月亮,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
2.透過自己探索答案,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觀察活動教師帶幼兒到樓頂看月亮,引導幼兒觀察月亮的形狀、顏色等,幼兒進行討論。聰聰:月亮上的黑影是什麼?海日:我聽媽媽講過,月亮上住的是嫦娥、兔子。昊昊:我覺得是仙女。媛媛:我看像一棵樹,這棵樹很大、很高,從地球上都能看到。博宇:太陽表面有太陽黑子,月亮上的一定是月亮黑子。躍驊:是什麼東西的影子。教師請小朋友回家和家長一起找答案。
2.交流分享觀察月亮以後,“月亮上的黑影是什麼?”
這個問題成了小朋友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他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透過很多方式找到了答案,有幾個幼兒還帶來了書、光碟。幼兒透過看書、看光碟、同伴和教師的講解,初步瞭解了月球的表面。活動反思在幼兒觀察月亮的活動中,孩子提出了問題,怎樣讓幼兒獲得相關經驗呢?是傳授,還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去探究?我想,應該讓幼兒掌握學習的方法,遇到問題應該自己找答案,這對他們是一種鍛鍊,獲取知識的過程對幼兒來說比知識更重要。同時,家長參與到活動中後,知道自己的孩子晚上有很多活動,也能緩解家長的焦慮。
活動二:月亮的真面目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簡單瞭解月球表面的情況。
2.透過小實驗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活動準備手電簡、骨牌、報紙球、腳踏車的反射板。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月球表面的暗影。
(1)在桌上立6~8個骨牌。
(2)把燈關掉。用手電簡從骨牌斜上方大約30釐米的地方照射骨牌。骨牌的影子會落到桌面上。
(3)用手電簡照報紙球,會發現報紙的縫隙裡是黑的。教師講解:當手電筒的光照向骨牌時,骨牌的影子會落到桌面上。同樣,太陽光照向月球時,在月球表面高的地方,高地的影子會落在月球的表面上,高地會反射光,所以看起來很亮。高地的影子看起來灰暗,在月球表面還有很多隕石坑,這些坑裡也是黑暗的。
2.小實驗:月亮會不會發光。
(1)天黑時,用手電筒照在腳踏車的反射板上,引導幼兒說說看到了什麼?
(2)將手電筒關上,請小朋友看看。教師講解:只有手電簡照射在反射板上時,反射板才會發光。反射板本身不會發光,但它會把射到它身上的光反射出去。同理,月球本身也是不會發光的,它是反射太陽的光才會亮的。活動反思關於月球的一些問題是很深奧的科學,不是孩子能獨立解決的,這需要成人給予幫助,但指導方法必須形象具體、簡潔生動,以免孩子們覺得深奧、枯燥而失去探索的熱情。因此,必須找到幫助孩子們解惑的有效途徑。透過小實驗,幼兒親自操作加深了幼兒的理解。
活動三:月亮的變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與地球和太陽的關係。
2.引導幼兒透過自己記錄、對比的方法,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活動過程:
1.討論:月亮為什麼會變化。六六:月亮吃飽的時候就變圓了,餓的時候就彎了。筱萌:月亮像魔術師,有時彎,有時圓。聰聰:時間變了,月亮就變了。海日:被天狗吃了。博宇:月亮被地球的影子遮住的時候,就變彎了。
2.小實驗:月球、地球和太陽的關係。請一個小朋友代表太陽、一個小朋友代表地球、一個小朋友代表月球,簡單演示三個天體的關係。
3.小實驗:月球的盈虧。
(1)把檯燈放在房間的門外一側。
(2)將房間內的燈關掉,站在向著房門的位置。
(3)手拿著球,球的位置在頭前方,比頭稍微高一點。
(4)身體慢慢轉動,球要一直保持在身體的前方。
(5)轉動身體並觀察球。實驗結果:身體向著門時,球是暗的。隨著身體的轉動,球的一部分開始亮了起來。當身體轉了l80度時,球向檯燈的那個側面會全部照亮。教師講解:檯燈只會照亮球的一部分,也就是向著檯燈的那部分才會被照亮。當小朋友舉著球轉動身體的時候,能看到球上更多被照亮的部分。月球就如同這個球一樣,只有一部分會被太陽光照到。當月球繞著地球轉時,在我們能看到的月球的一面,月球亮面會出現變化,這就是月球的盈虧。
活動延伸:
老師定期帶幼兒觀察月相的變化,並讓幼兒記錄在本上,製作成《月亮日記》。活動反思在活動過程中,我加強了幼兒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因為大班幼兒應該多聽聽別人的想法是什麼,也要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我也發現對於幼兒的猜想活動,如果能夠讓每個幼兒都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談話的形式是不適合的:第一,幼兒沒有時間充分地想像;第二,不發言的幼兒不等於沒有想法,應該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
主題活動反思:
“月亮”的主題活動結束了,幼兒對星空的興趣還很濃厚,我們班又繼續開展了“奇妙的星空”系列活動。自從開展晚間活動以來,住宿幼兒的晚間生活比以前豐富多了,因為很多試驗、遊戲都在晚上進行,住宿幼兒都感覺到很高興和自豪。由於“月亮”的活動引發了很多幼兒的興趣,所以很多幼兒一聽說晚上有小實驗,家長接的時候都不走了。透過開展“月亮”的科學活動,我找到了適合大班幼兒的學習形式和活動方式。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觀察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練習腳步的各種基本動作,鍛鍊腳部肌肉,發展動作協調能力。
2、激發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體驗小腳遊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報紙、雪花片、腳丫ppt圖片、音樂、籃框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腳丫圖片。提問:請小朋友猜猜看這是誰的腳丫?
二、小腳做遊戲
(1)播放音樂,動一動小腳
(能讓老師看看小朋友的腳丫嗎?那請小朋友用最輕最快的速度把鞋子脫下來,放在你的椅子底下,然後小朋友盤腿坐在地上,雙手在後面撐住地。)教師和幼兒脫下鞋襪盤腿坐在地上,教師播放輕快的音樂,跟孩子們一起隨著音樂念著兒歌動起了小腳,雙手撐住地,兩腿放輕鬆。
兒歌:小腳丫,你在哪?請你出來轉一轉;左腳轉一轉轉一轉,點點頭點點頭,右腳轉一轉轉一轉,點點頭點點頭,左腳轉右腳轉點點頭點點頭;分開、合攏點點頭點點頭;腳趾娃娃快快藏起來,一會再來和你做遊戲。(遊戲反覆兩遍,然後幼兒盤腿坐好)。
(2)數一數小腳
(剛剛的遊戲好玩嗎?)那現在我們一起來摸摸我們的小腳丫吧,(教師故意大聲地邊點腳丫邊數數:"1、2、3、4、5,呀!我有五個腳趾),引導幼兒互相數數,並提醒幼兒慢慢點、慢慢數,點一個腳趾數一個數。
(3)撓一撓小腳。
教師: 孩子們,我們剛才數小腳,知道了每隻腳都有五個腳趾,現在我們來撓一撓自己的腳,看看有什麼感覺,然後再撓一撓旁邊小朋友的腳,看看有什麼感覺。
三、探索小腳丫的作用
1、出示報紙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麼呀?(報紙),你有辦法用你的小腳丫把報紙撕碎嗎?(不能用手)
2、讓幼兒相互商量撕的辦法,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操作。
3、邀請幼兒來嘗試用小腳丫撕報紙
4、給每個幼兒發一張報紙,讓幼兒體驗如何撕。(要求不能用手)
5、把撕爛的報紙揉成一團,然後用小腳丫夾住報紙跳出來放到籃子裡。
6、夾撿雪花片,教師給每個幼兒發一個雪花片透過用小腳丫把雪花片夾起來放在你的手裡。
7、交流探索過程
①提問:誰來告訴大家剛剛的報紙你是怎麼撕的?用腳丫的什麼地方撕的?(引導幼兒大膽交流);雪花片你是用腳上的什麼部位撿起來的?
②幼兒說到哪個部位,教師就引導幼兒認識哪個部位。 (腳趾、腳面、腳掌、腳心、腳跟)
8、用遊戲的方法鞏固腳丫的外形特徵
遊戲:指小腳。(那現在老師來考考小朋友,看小朋友知不知道腳的各個部位在那裡,老師說哪個部位小朋友指哪個部位,看誰指得快又對。)
四、探討如何保護腳丫
1、提問:怎樣保護腳丫?如果沒有腳會怎麼樣?
2、教育幼兒同情、幫助殘疾人,培養幼兒的愛心。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分辨樂曲的快慢,會用碎步、弓箭步表現小羊、老羊走路的節奏。
2、能用簡單的表情表現高興、害怕、勇敢的神態,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請大班三名幼兒戴頭飾分別扮演小羊、老羊和大灰狼。
2、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情景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做遊戲,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大班幼兒扮演小羊、老羊分別出場)
師:請幼兒歡迎小客人。
二、分辨樂曲節奏,用碎步、弓箭步表現小羊、老羊的節奏。
1、教師提問:小羊是怎樣走路的?
2、學小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小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小羊走)
3、教師提問:老羊是怎樣走路的?
4、學老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老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老羊走)
5、上山坡吃草:分角色表演。
三、學習用表情、動作表現高興、害怕、勇敢,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1、表現高興:你們吃草吃得開心嗎?草的味道怎麼樣?一起做做高興的樣子。
2、表現害怕:播放恐怖音樂另一位教師扮演大灰狼出場:誰來了?小羊心裡怎樣?
3、表現勇敢:小羊、老羊們不要害怕,我們一起想辦法對付它。想想怎樣才能打敗大灰狼?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頂、踢、撞的動作。
4、總結:你們真能幹,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們就團結起來用剛才想的辦法對付它。
四、完整表演後結束:
1、師:現在我們繼續吃草吧!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幼兒邊聽音樂邊退場)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但他們的動作協調性以及靈活性都還需要加強鍛鍊。本班個別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不合群,性格比較孤僻。為了鍛鍊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引導離群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設計了本次活動。
小百科:搶椅子是小時候常玩的遊戲 ,可以鍛鍊我們的觀察能力、速度和靈活度。將板凳圍成一個圈,人也站一個圈。主持人拿一根木棒(或其他能敲響的)開始敲時人就圍著板凳同一方向轉,並且按敲擊的快慢有節奏的轉圈。當敲擊聲停止,就要搶坐在板凳上。因為差一個板凳,所以會有一人沒板凳,淘汰者下場時,同時撤下一個板凳,繼續進行第二輪。如此反覆,直到2人爭1個板凳時,冠軍就誕生了。
活動目標:
1、掌握鑽、觸物跳的動作,發展身體的協調性、敏捷性。
2、體驗模仿動物本領的樂趣。
3、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跳繩、拱門四個綵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學一個新的本領,你們以前看過小動物表演節目的情景嗎?
請幼兒回憶並互相說說觀看動物表演的經歷。
2、請幼兒模仿一下山羊走鋼絲、熊貓鑽圈、海豚頂球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學習"海豚頂球"--發展身體的協調性。
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樣學海豚頂球的。
幼兒觀察,並說出自己看到老師是怎麼做的。
老師仔細講解:首先站到球的下面,屈膝半蹲,然後向上起跳,用額頭觸碰頭頂上的小球。
2、幼兒嘗試學習現在請小朋友來練習海豚頂球的動作。看哪隻小海豚先學到本領。
小朋友真棒,本領學的太快了,這次老師藥增加難度,請小朋友根據老師指定的顏色進行頂球練習。
3、遊戲:小小馬戲團(1)老師介紹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2)組織幼兒體驗一次遊戲。
(3)設定情節進行遊戲--小海豚這次要注意安全啊,要注意大鯊魚來攻擊。增加遊戲情趣和運動強度。
(4)幼兒分組進行接力比賽。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學本領真棒,小海豚可喜歡大家了。咱們來和海豚跳個海豚舞吧?
四、活動延伸:
活動中鼓勵幼兒自由模仿自己喜歡的馬戲表演,如狗熊投籃,小猴騎車等。課根據幼兒的想法一起創編遊戲。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唱:《數鴨子》
聽:《鴨子拌嘴》
教學目標:
1.自然清晰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數鴨子》,並能夠背唱這首歌。
2.透過欣賞《鴨子拌嘴》,感受打擊樂器用不同的節奏與速度演奏時,在音樂作品中表現出的不同音樂情緒與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
能有表情地背唱《數鴨子》。
教學難點:
感受節奏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學生隨音樂《數鴨子》進教室入座
師:小鴨子們,天快黑了,我們一起排好隊回家吧!(在音樂聲中坐到位置上)
2.進行師生問好。
二、學唱歌曲《數鴨子》
聽錄音範唱
師:聽,多熱鬧啊,熱鬧的氣氛引來了一群鴨子。瞧,它們過來了。聽錄音範唱,熟悉旋律,整體感受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要求學生在讀白部分能夠拍手有節奏的進行,演唱的部分要求學生們能夠模仿範唱準確的唱出來。
師:下面請他同學們跟著老師有節奏地朗讀歌詞,我的要求是有節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是隻小鴨子,怎樣用動作表現出來。引導學生一邊讀歌詞一邊理解歌詞的意思,以便更好地學唱歌曲。(在熟悉歌詞內容的同時,為以下的表演唱做準備。)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演唱這首歌曲,我們一句一句的接。同學們看看我們這首歌曲裡有個符號經常見的,對了,就是休止符,所以我們在演唱的時候要空一拍。同學們在演唱的時候自己注意一下。學生跟著老師的琴演唱歌曲,同時隨著《數鴨子》的範唱樂反覆學唱歌曲,並隨歌曲自由律動同學們可以適當地加一些肢體語言。
師:要求大家能夠背唱這首歌,同時請學生上臺表演唱。(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鞏固歌曲的教學。)
師:大家在演唱的時候注意到結尾部分讀了幾遍?
生:兩遍。
師:知道為什麼嗎?大家看這個符號,我們經常見的。(在黑板上寫出反覆記號)他就是反覆記號,下次我們見他的時候知道什麼意思了吧。
三、鴨子拌嘴(打擊樂合奏)
1、初聽樂曲,初步整體感受樂曲形象。
匯入:這麼多活潑的鴨子我們數也數不清,哎呀,現在它們又在幹嘛呀?
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師總結:原來鴨子們在拌嘴呢,匯出曲目《鴨子拌嘴》。同時老師對這首樂曲進行講解,具體的情節進行表述。同時讓學生說出音樂中有哪些樂器?老師加以補充。介紹其中一種樂器木魚的敲奏方法,對讀白部分教師演練,讓學生模仿。師生同奏。
2、復聽樂曲用動作模仿鴨子拌嘴,體驗速度與節奏的變化對樂曲的重要性。
學生分成幾組,邊聽音樂,邊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鴨子中的一隻,隨著音樂的進行用動作來模仿鴨子拌嘴的情景,並對有創意的動作小組予以激勵表揚。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唱了《數鴨子》這首歌,同時還欣賞了民間樂器演奏的《鴨子拌嘴》,認識樂器木魚,聽到了一些樂器的聲音。同學們的表現不錯,在學會的基礎上還透過動作把他表現出來了。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雖然準備了許多,但是感覺並沒有真正的用到那些環節。學生們學會了這首歌,同時我還適當地加了一些動作,讓音樂課堂變得活潑,不至於太呆板。同學們積極地配合了。讓學生們認識了反覆記號和休止符,透過歌曲的學唱,讓他們知道這些符號的作用。我透過欣賞來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讓他們對欣賞感興趣,讓他們認識一些民族打擊樂器。後來幾個環節沒用到,比如聽了《鴨子拌嘴》讓他們能夠理解這段音樂的大體內容並能夠表演出來。我還準備了小鴨子的頭飾都沒用到。所以下次我會重新調整儘量使音樂課堂更加豐富活躍。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鍛鍊幼兒十指協調性、靈活性,發展幼兒思維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讓幼兒瞭解曲線,畫曲線,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活動準備:皺紋紙,各色粉筆,白紙,獎勵品。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問早問好互動小遊戲
2、引入“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想不想看?”老師表演魔術,變出由皺紋紙做成的各色彩條在手中揮動。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們看,老師手裡拿的象什麼?”讓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適當加以提示。
2、老師變換揮動方向,上下、左右、前後,讓幼兒回答象什麼,如水草、波浪、絲巾、繩子等等,每說一個可讓幼兒複述。
3、老師根據幼兒說的在紙上畫,一邊畫,一邊教幼兒念水草、波浪……
4、讓幼兒舉起手來,和老師一起畫,強調手的動作,要進行曲線運動。可多做幾遍。
5、將幼兒分成幾塊,拿好粉筆,到白紙處畫。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幼兒作畫時,家長可參與進來,最後可分給幼兒彩條玩耍。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準備:梅花,範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儲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5.成果展示。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知4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數物匹配的能力。
2.透過數糖、裝糖、送糖的情境遊戲,體驗與同伴一起學習數數的樂趣。
重點:感知4以內的數量。
難點:能根據圖片取物(圖物匹配)
活動準備:
糖每人9顆,貼有糖卡的小袋子每人3個;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糖;動物玩具若干;貨架三個(貼有2-4的圓點);
活動過程:
一、小兔開糖果店
小兔開了家糖果店,我們來看看店裡有些什麼糖。
1.這些糖有什麼不一樣?
2.誰來分一分?為什麼這麼分?
3.數一數每種糖各有多少?(強調數的方法)
4.小兔糖果店裡裝好的糖賣完了,她想請小朋友幫她裝糖,你們願意嗎?那你們會數糖嗎?我們來試試!
(1)根據點卡取糖、數糖
(2)聽鈴聲取糖、數糖
二、裝糖(學習圖物匹配)
大家會數糖了,那我們來幫小兔裝糖吧!
1、出示塑膠袋。數數有幾個塑膠袋?塑膠袋上有什麼?有多少?
2、我們應該怎樣裝糖呢?誰來試一試?(塑膠袋上貼了幾顆糖,就裝幾顆糖。)
3、幼兒裝糖,老師觀察指導。
4、互相檢查。
三、送糖(學習點物匹配)
1、糖裝好了,小兔請我們把糖送到櫃子上去了,看看該怎麼放?(貨架上有什麼標記?)
2、請個別幼兒示範(將手中的糖袋放入貼有相應數量圓點的櫃子上。)
3、集體送糖。
4.請個別幼兒檢查。
四、結束
小朋友幫助小兔把糖裝好了,還擺放得這麼整齊,小兔說謝謝小朋友,她請我們吃糖去嘍!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於自己在植樹節活動中種下的豆豆特別感興趣,時不時地會去看一下豆豆長什麼樣了。有一次,他們發現自己種的豆豆長芽芽了。孩子們很仔細地觀察著發芽的豆豆,還把沒有發芽和發芽的豆豆作了比較。由此,孩子們對豆豆發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於是,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我搜尋了莫扎特的一段音樂,以表現豆豆發芽的形象,讓孩子們在玩中體驗植物生長的不易,產生要愛護身邊植物的情感,同時感受音樂的魅力。
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初步嘗試跟著音樂用肢體表現豆豆發芽的過程。
2.願意愛護周圍的植物。
準備:
《豆豆發芽》的音樂,豆豆發芽過程的影片,幼兒已學習兒歌《鑽泥巴》。
過程:
一、萌發興趣
(析: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為他們即將要接受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絡。)
1.觀察發芽的豆豆。
師:看,我們種的豆豆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你知道豆豆的種子是怎麼長成小芽芽的嗎?
2.觀看豆豆發芽過程的影片。
師:豆豆要鑽破泥土和太陽公公做遊戲。它用力地、慢慢地往上鑽。可是,泥土太緊了。看!豆豆都累得流汗了。不過豆豆沒有放棄,它用盡全身力氣終於鑽破泥土,長出兩片小芽芽了!
師:豆豆是怎麼長大的呀?(幼兒描述豆豆發芽的過程。)
二、熟悉音樂
(析:在呈現具象的豆豆發芽的影片後,再播放抽象的豆豆發芽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旋律。)
師(播放音樂):你聽到了什麼?這段音樂聽起來和豆豆發芽有關係嗎?
三、動作表現
(析: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對音樂旋律的感受。)
1.自由嘗試。
師:請你跟著音樂來學學豆豆發芽的樣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小小、圓圓的樣子。例如,教師提問:“豆豆還沒發芽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有幼兒蹲下來了,教師馬上引導其他幼兒觀察並探索:“你們能不能變得比他更小、更圓,像顆小豆豆?”
2.在教師引導下結合經驗再次嘗試。
(1)豆豆用力鑽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用力鑽泥土時的動作、表情。例如,教師提問:“豆豆是怎麼鑽出泥土的?是輕輕的,還是要很用力?豆豆要怎麼用力才能鑽出泥土呢?你們來試一試。你用力的時候會有什麼表情啊?”
(2)豆豆慢慢鑽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動作,到音樂結束時再長出芽芽。例如,教師提問:“豆豆的芽是慢慢長出來的,還是一下子就長出來的?豆豆的芽是慢慢地、慢慢地從泥土裡鑽出來的。你們也來試試跟著音樂慢慢地鑽出來。”
3.完整表現。
(1)教師用兒歌《鑽泥巴》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用肢體表現豆豆發芽的過程。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表現芽芽長出來時的各種造型。例如,當幼兒的手沒有伸出來時,教師可說:“這棵小芽大概太陽光還照得不夠,再來曬曬太陽,快快長大吧!”或者可說:“我來為小芽澆點水,小芽快長大吧!長得高高的,長得大大的。”
四、遊戲:豆豆發芽
(析:透過遊戲讓幼兒對種子發芽與音樂有一個完整、直觀的回憶,並在遊戲中體驗到種子發芽的不易,萌發要保護芽芽、保護植物的想法。)
1.隨教師創設的情景做音樂遊戲。
師:春天來到了,我把豆豆都種到了泥土裡。讓我來給你們澆澆水,豆豆快長大吧。“小豆豆,種地下,發了芽,鑽泥巴。鑽一下,動一下。鑽啊鑽啊,鑽得快,鑽出兩片小芽芽。”
2.總結。
師:一顆種子在陽光和雨水的幫助下,用盡力氣鑽出泥土,才會長成一株小芽芽。不同的小芽芽會長成不同的花、草和樹,不同的花、草和樹木就能組成地球上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我們可要好好愛護這麼美麗的風景,愛護身邊的綠草、鮮花和樹木。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創編部分圖譜,遷移使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練唱,並根據歌曲旋律仿編歌詞。
3、在演唱歌曲中,體驗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幸福感。
活動準備:
1、圖譜《小雨的夢〉
2、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音樂,並用手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 )這段音樂裡,還藏著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2 )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你覺得小魚幸福嗎?
(3 )教師範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
提問:歌曲裡都唱了些什麼呢?
3、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1)這裡有一幅圖,你們看一看,圖上有什麼?和我們唱的歌詞有什麼關係?
(2)教師放慢速度,邊指圖譜邊唱歌曲。
剛才老師在唱歌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誰願意來試試把空白處變完整?
(3)個別幼兒添畫圖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邊看圖譜邊唱歌曲。
(4)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導幼兒根據歌曲的旋律仿編歌詞。
(1)小魚做的是那麼甜美的夢,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做夢呢?
(2)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讓幼兒為歌曲起名字。
6、跟著音樂做邊動作邊演唱歌曲走出活動室。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欣賞雙簧表演,瞭解"前臉"、"後臉"、"醒木"、"雙簧"等概念。
2、透過觀察和嘗試表演,學習雙簧表演中"前臉"、"後臉"的分工與配合。
3、大膽參與表演,體驗雙簧表演中的幽默、詼諧,激發幼兒對曲藝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雙簧錄象一段、屏風一個、醒木一塊。
活動過程:
一、觀看教師雙簧表演,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天上的太陽大大大,地上的我啊熱熱熱,脫掉外套我吹吹風,喝杯涼水我好涼快,拿塊手絹擦擦汗,哎呀呀不得了,寒風吹雪花飄,凍得我直跳,趕快跑回家,又有肉來又有湯,樂得我啊哈哈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吃一口肉,我喝一口湯,我吃一口肉,我喝一口湯,我吃,我喝,我吃,我喝,我吃……我喝……我實在是吃不下了,哎呀呀….哎呀呀…..
二、 再次欣賞教師表演,初步瞭解"前臉"、"後臉"、"雙簧"等名稱,並理解"前臉"、"後臉"在表演中角色的分工。
(教師完整表演雙簧,抖出笑料包袱,揭示雙簧表演中角色的分配――"前臉"、"後臉"。節目的形式叫"雙簧"。
三、幼兒嘗試表演雙簧。
1、複習兒歌"小蚱蜢"。
2、集體練習雙簧"小蚱蜢"中"前臉"表演的部分(交代前臉表演的要求。)。
3、全體幼兒與老師分別扮演"前臉"、"後臉",嘗試合作表演。
4、幼兒自己練習表演,教師指導。
5、請兩組幼兒上臺表演(在幼兒表演結束後,請幼兒和老師點評,鼓勵幼兒並提出改進的地方)6、幼兒兩兩合作集體表演。
(前臉坐椅子上,後臉躲在椅子後面)四、欣賞雙簧VCD,體驗雙簧藝術的幽默、詼諧。
五、結束。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5
設計思路:
一次,我聽到李陳泌和懷尚禹在談有關汽車的問題,他們的幾句談話引得周圍的小朋友都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李陳泌說:“我爸爸的摩托車會放臭氣,黑黑的。”“汽車也是這樣的!”懷尚禹說。“:(尾氣)有毒的!”“腳踏車不會冒煙!”…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我見孩子對此很感興趣,就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瞭解廢氣和垃圾會汙染了空氣,破壞環境,教育幼兒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2、安靜地聽故事,大膽地編故事,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故事磁帶《美麗的花園村》、手偶大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出示手偶)大象在一個名叫“花園村”的地方當村長,今天它想給我們小朋友說說它們村的事,你們願意聽嗎?(播放故事)
二、討論: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叫它“花園村”?故事裡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花園村”的花死了,草和樹也死了,連小鳥都飛走了?除了汽車所排放出廢氣和垃圾會把空氣弄髒,破壞我們的環境,還有哪些東西也會破壞我們的環境?
(引導幼兒說出是來“花園村”參觀的汽車所放出來的尾氣、遊客隨地扔垃圾把“花園村”的空氣給汙染了,讓幼兒認識到環境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環境)
三、編故事
師:後來會怎樣呢?請你想想,給故事編個結尾!
四、小結
師:髒的空氣和環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方便。想想看,有什麼好辦法可以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活動延伸:繪畫“環保型汽車”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記住“山上有個木頭人”的遊戲兒歌,知道“山、上、三”的正確發音。
2、能正確發出“山、上、三”等字音,區別s和sh,an和ang等音,並能聽懂“山上有個木頭人”的遊戲規則,能按指令作出相應反應。
3、積極參與遊戲,體驗聽說帶來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拉線木偶玩具一個。
2、幼兒已經學習過s和sh,an和ang的發音和山、上、三等字。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人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以小木偶的吻向大家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木頭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接著,教師邊操作木偶拉線,邊念兒歌,幫助幼兒瞭解遊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後,教師繼續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才我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遊戲兒歌,正確發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上”“三”。
2、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必須念兒歌,並可自由做動作。兒歌唸完後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出了聲響,就必須將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因為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然後邊拍同伴的手心邊說:“一、二、三。”遊戲結束。
3、教師以遊戲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遊戲,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兒歌唸完後,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後伸出一隻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遊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遊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遊戲。
活動延伸:
讓幼兒用“鐵皮人”“石頭人”“稻草人”等改編遊戲兒歌,課後與家人或者小朋友一起玩這個遊戲。
遊戲兒歌: 山上有個木頭人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三,三,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和掌握學前兒童聽說遊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的基本層次、主要環節。
2.透過觀摩(週五進行)討論幼兒園教師示範的聽說遊戲活動,掌握編寫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課的基本環節。
教學重點:
掌握幼兒園聽說遊戲活動方案編寫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幼兒園聽說遊戲活動組織實施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教學時數:
4課時
課後作業:
1.課外選擇一個聽說遊戲,課外在小組中展示,上課抽查。
2.小組合作編寫幼兒園聽說遊戲活動方案
教學過程:
一、總體介紹本節內容
聽說遊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活動的目標是以培養兒童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聽和說的理解和表達方面。它是用遊戲的方式組織兒童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含有較多的規則遊戲的成分,能夠較好地吸引兒童參與到語言學習的活動中去,並在積極愉快的活動中完成語言學習的任務。使用遊戲的方式來開展語言活動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因為它能滿足兒童的學習需要,深受兒童的喜愛,併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二、聽說遊戲活動的基本特徵
(一)語言教育目標內隱於遊戲之中
教師透過對聽說遊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將近階段根據兒童語言發展水平和語言學習需要所提出的語言教育目標,內隱於聽說遊戲活動的內容和過程中,落實到兒童接受理解和嘗試掌握的教育過程中去。
(二)遊戲規則即為語言學習的重點內容
教師在設計聽說遊戲時,根據具體的教育目標,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內容,並將本次活動的語言學習重點轉化為一定的遊戲規則,遊戲的規則可能是競賽性質的,也可能是非競賽性質的。當兒童參與聽說遊戲時,他們必須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按照規則進行遊戲,並在活動中鍛鍊聽說能力。
如小班“商店裡的東西”遊戲中教師制定的遊戲規則是,“顧客”一定要對售貨員說清楚買什麼商品,售貨員才能將商品賣給他。如果發音不清楚,暫時不賣,直到說對了再賣給他。這就要求兒童必須發準“柿(shì)”、“石(shí)”、“車(cheē)”等音,才能順利地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三)活動過程中逐步擴大遊戲的成分
聽說遊戲活動兼有遊戲和活動雙重性質,從活動組織形式上看,具有從活動人手,逐步擴大遊戲成分的特徵。由於聽說遊戲活動帶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活動開始時,教師需要幫助兒童理解活動的內容,交待遊戲的規則,並且示範遊戲的玩法。然後教師帶領兒童開展遊戲,在兒童熟悉遊戲規則,逐步掌握遊戲規則後,再放手讓兒童獨立進行遊戲。應當說,聽說遊戲活動開始時以活動的方式進入,而最後以遊戲的方式結束,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開始時體現得最為明顯,而後隨著兒童熟悉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減少,直到兒童完全自主地進行遊戲。
三、聽說遊戲活動的主要型別
(一)語音練習的遊戲
這類遊戲是以練習兒童正確發音,提高兒童辨音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活動。它的形式和結構都較簡單。在聽說遊戲中,著重為兒童提供練習發音的機會,以利於兒童學習或複習鞏固發音。可以讓兒童著重練習他們感到困難的或容易發錯的語音,也可以組織兒童進行方言干擾音的練習、普通話聲調的練習、發聲用氣的練習等。但每次練習的語音不要過多,以免難點過於集中,影響兒童的學習效果。
(二)詞彙練習的遊戲
這類遊戲是以豐富兒童的詞彙和正確運用詞彙為目的的。學前階段兒童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大量積累詞彙,增加口語表達的內容。應該說,學前兒童的詞彙是在日常生活經驗的積聚過程中逐步地增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個研究能確切地證明究競一個兒童每天能習得多少詞彙。用聽說遊戲的活動方式幫助兒童學習詞彙,是專門考察兒童對詞彙敏感程度的機會,這類集中學習詞彙的遊戲,著重引導兒童練習詞彙運用的經驗。
1.同類片語詞的經驗
2.不同類詞搭配的經驗
(三)句子和語法練習的遊戲
學前階段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大量地積累句型,按語法規則組測成句,這是他們語法習得和發展的重要階段。一般來說,學前兒童將從簡單句過渡到複合句水平。要兒童理解和掌握並且熟悉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的練習。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獲得運用句法的機會,而聽說遊戲是有意識地幫助兒童練習,可以讓他們透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
(四)描述練習的遊戲
這類遊戲是以訓練兒童用比較連貫的語言,具體形象地描述事物,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為目的。它要求兒童語言完整、連貫,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如大班聽說遊戲活動“金鎖銀鎖”,讓兒童念兒歌以對答的形式,幫助兒童學習用簡短而有節奏的詞語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這種遊戲主要在大班進行。
四、聽說遊戲活動設計與實施的基本結構
聽說遊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有其獨特的規律,按照下列結構去沒計實施活動,可以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創設遊戲情景,引發兒童興趣
在聽說遊戲開始時,教師需要調動一些手段去設定遊戲情景。
1.用物品創設遊戲情景
教師使用一些與聽說活動有關的物品,或者玩具、日用品等,佈置遊戲的情景,製造遊戲的氛圍,引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2.用動作創設遊戲情景
教師用動作表演,讓兒童想像出遊戲的角色,或者遊戲的場所,進而產生遊戲情景的氣氛。
3.用語言創設遊戲情景
教師透過自己所說的話,直接描述或指出遊戲中角色以及所處的環境。
(二)交待遊戲規則,明確遊戲玩法
在創設遊戲情景之後,教師接著就要向兒童交待遊戲的規則,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要兒童透過教師佈置任務,講解要求,明確遊戲的玩法。教師透過用講解和示範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兒童理解遊戲的規則,
教師在交待遊戲規則時,要注意:
第一,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講解。在交待遊戲規則時,切忌噦嗦、冗長的解釋,以免兒童抓不住要領,不能及時領悟理解遊戲規則,影響遊戲的程序。
第二,要講清楚聽說遊戲的規則要點和遊戲的開展順序。聽說遊戲的規則要點一般都是遊戲中兒童要按照規範說出的話,教師應當讓兒童基本明白說什麼和怎樣說,以便他們能夠在參與遊戲時付諸實施。同時要幫助兒童清楚地理解遊戲開展順序,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角色做什麼。這樣他們才能夠順利地開展活動。
第三,教師用較慢的語速進行講解和示範。教師在交待遊戲規則時使用的語言應當是相對減慢速度的語言。尤其是針對遊戲規則回答問題或說一句話時,一定要保證讓兒童聽清楚,因為這種語言帶有示範的性質。
(三)教師指導兒童遊戲
教師指導兒童遊戲,有利於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熟悉遊戲規則,進一步明確和掌握遊戲的玩法,掌握在遊戲中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思路,從而為獨立開展聽說遊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兒童自主遊戲
透過前面三個步驟的活動,兒童已經比較熟悉和掌握遊戲的規則和玩法,具備獨自開展聽說遊戲的基礎。
遊戲內容:猜朋友可愛的小動物水裡、地上照鏡子商店裡的東西水果在哪裡造火車猜謎學謎遊戲\請你告訴他我們要請一個人看誰說得多音樂和怪聲改錯
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課件進行自主學習,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2.培養幼兒運用知識遷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啟發幼兒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理解10 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兩張
2.數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小猴今天來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誰是“聰明智慧星”你們有信心嗎?
二、展開
1.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
(1)播放課件:
教師: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園裡來了許多花,
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各9朵,幼兒點數,啟發幼兒思考如何才能將它們的數量變成10?
引導幼兒用個添上1朵的方法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2)請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3)提問: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幾?"
請幼兒複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實際意義,認讀數字10。
(1)在幼兒點數三種顏色花並說出總數的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說出三種顏色的花都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1
0朵花能用數字10來表示。
引導幼兒認讀數字10,使幼兒能發準字音。
(2)理解實際意義:
尋找數量是10的物體,鞏固對10的含義的認識,引導幼兒找找自己身上什麼器、器官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想一想,數字10還能表示什麼?
小結:10能表示所有數量是10的物體。
3.遊戲鞏固:舉卡片
方法:教師在螢幕上出現數字1-10,讓幼兒記住。
然後讓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取走1張,再請幼兒睜開眼睛看看缺了哪1張,並從自己的的卡片中尋找出來並舉起來,以舉卡片快又對的幼兒為勝利者,根據時間掌握遊戲次數,
三、結束
講評根據上課情況,評出“聰明智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