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彩虹》教案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彩虹》教案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彩虹》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彩虹》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虹、座、提、澆、灑、挑、興、拿、鏡、照、千、裙”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著、那、到、高、興、千、成”等七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透過本文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們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家人。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在文章的學習中教育學生做一個關心父母、關心家人的孩子。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識“虹、座、提、澆、灑、挑、興、拿、鏡、照、千、裙”12個生字,學會“著、那、到、高、興、千、成”7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出示圖片)同學們,這是什麼?

  生:彩虹。師:彩虹有什麼顏色?

  生:赤橙黃綠青藍紫。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彩虹》這篇新文章。(板書課題:彩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課文講了幾件事情?

  師:誰來說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情?

  生: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橋上灑水為爸爸澆山上的田地;二是在彩虹橋上拿鏡子照媽媽梳頭;三是在彩虹橋上盪鞦韆讓哥哥高興。

  (教師引導)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提、澆、灑、挑、興、拿、鏡、照、千、裙”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著、那、到、高、興、千、成”,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範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2四、課堂總結在這節課裡,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透過本文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們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家人。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聽寫生字。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和。

  1、學生分小組讀,給生字正音。

  2、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四個)

  3、課文讀給同桌聽,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麗的橋嗎?

  三、課文詳解。

  1、分小組朗讀課文,想一想:天上美麗的橋是什麼?讀後,小組彙報交流。

  生:天上美麗的橋是雨後的'彩虹。

  師:文中的我把彩虹說成美麗的橋,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我愛想象、愛思考。

  師:那“我”真的能走上這座美麗的橋嗎?為什麼?

  生:不能,因為它是彩虹,像橋,而且在天空中。

  師:那課文中“我”卻在這座橋上為爸爸、媽媽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麼回事?

  生: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幫助他們。

  師:“我”能想象出這麼多事,說明了什麼?

  生:說明我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

  2、全班集體讀二、三、四段,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為每一個家人都做了事情。

  生2:這三段最後一句話都是“你高興嗎”。

  師:從這些發現上你覺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生:懂事、關心父母、關心家人。

  3、那麼,我們也應該向這位小朋友學習,多關心父母、家人,同學們平時在家裡是怎麼做的?(學生自由回答)

  4、小組分段朗讀、小組比賽朗讀。

  四、總結全文。

  1、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麼?

  2、教師總結:除了學習,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和家人。

  板書設計:

  11彩虹彩虹橋上為爸爸灑水澆田地彩虹彩虹橋上拿鏡子照媽媽梳頭關心父母、家人彩虹橋上盪鞦韆讓哥哥高興課後反思:彩虹是孩子們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現象,由此入手,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匯入到初讀課文,到識字、讀文答題,每個教學環節都滲透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充分地把讀書權教給學生。另外,我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