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通用12篇)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音樂鑑賞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我國京劇文化藝術中的行當和表演動作的程式,以及京劇的伴奏樂器有所瞭解,培養他們對京劇的興趣和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2、透過對京劇中唱、念、做、打四種藝術特徵的介紹,啟發學生積極體驗與感受,從而提高學生鑑賞京劇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做多種形式的參與和感受。

  2、啟發學生透過觀察、分析、歸納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3、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做到聲像結合、視聽結合。

  教學特色:京劇藝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不可能用一節課講完,本堂課從選材到組織,能簡便地讓學生清楚地瞭解京劇的特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聽《智取威虎山》音樂走進教室。

  二、匯入:老師演唱兩首京劇的歌曲,讓學生猜歌名。介紹京劇的歷史。

  三、介紹京劇的行當: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淨、醜四大類。但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類,後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展示生行扮相的圖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馬旦、貼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圖片)淨:指在面部勾畫各種臉譜,故又稱大花臉。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淨(黑頭、銅錘)、副淨(架子花臉)、武淨(武花臉)等。(展示淨行扮相的圖片)醜:屬於喜劇的角色行當,又叫“小花臉”。分文丑(方巾醜、彩旦、醜婆等)和武丑(又稱“開口跳”)等。(展示醜行扮相的圖片)

  四、介紹京劇的樂隊

  京劇伴奏樂器分打擊樂與管絃樂。其中,打擊樂是京劇伴奏樂器中的靈魂。京劇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規定的節奏進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揚頓挫,“做”則是舞蹈,而舞蹈必須表現出鮮明的韻律,誰來控制、體現節奏,那就是打擊樂。

  打擊樂器有板、單皮鼓、大鑼、鐃、鈸等,稱為“武場”;管絃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絃,稱為“文場”。

  五、重點介紹京劇的唱、念、做、打四種藝術特徵。

  1、唱:欣賞《穆桂英掛帥》中《猛聽得金鼓響》選段,和《紅燈記》中《血債要用血來還》選段,分析花旦和老旦的音樂特色。花旦:細、嬌柔。老旦:粗、厚實。京劇把“唱”、“念”、“做”、“打”都綜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劇目和場次中,“唱”、“念”、“做”、“打”各有側重。但從總體上來說,京劇還是以“唱”為主,京劇界傳統說法是“唱”居首位;在觀眾的語言中,把“演戲”說成是“唱戲”,這也可以說明,歌唱在戲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須有基本的技術功力,不僅要擴大音域音量,鍛鍊歌喉的耐力,還要學會歸韻、運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評一個演員技藝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京劇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劇的流派紛呈,它的唱以其絢爛多彩而獨具魅力。

  2、念:欣賞《失街亭》中的對話,讓學生感受劇中的唸白是否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一樣,很顯然,京劇中的唸白不同於我們日常的對白,它在推動劇情、刻畫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戲諺“千斤話白四兩唱”就正是為了強調唸白的重要性。唸白為“韻白”、“京白”兩種,“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韻白”則講究韻味。唸白在音調上要抑揚起伏、節奏上要疾徐頓挫,除此之外,唸白中的語氣、語勢、需要突出其節奏感,從而增強它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總之,京劇的唸白,無論是“韻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語言,而是經過藝術提煉的語言,近於朗誦體,具有節奏感和音樂性,並與唱腔協調,相互銜接,使唸白達到傳神的藝術境界。

  3、做:欣賞《拾玉鐲》開門、餵雞、穿針三個片段。戲曲除了透過語言,而且要透過行動,來展示人物之間的關係,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京劇中的“做”正是為了完成以上任務而強調的一門功夫,所以稱為“做功”也稱“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體系。京劇中對種種生活情景,如開門、關門、上樓、下樓、上船、下船、乘馬、行舟、飲酒、跪拜,種種不勝列舉的情景,在表演時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4、打:欣賞《三岔口》,“打”是戲曲形體動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武術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鬥場面的高度藝術提煉。京劇的武打範圍廣,難度大,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舞臺動作,尤其是大打出手時,刀槍滿臺飛,構成圖案,有節奏、有層次,穩、準、美的體現著劇情。做為武戲的演員,需經過特別的訓練,自覺地練功的道理就不言自明瞭。

  京劇在武戲劇目的豐富過程中,形成了武生行當,提高和發展了武打的技巧。那麼,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兩門功夫是必須具備的,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是傳統武戲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統稱,“毯子功”包括翻、躍、騰、撲各種技藝,俗稱“筋斗”,因為這些技藝的難度大,技術複雜,練習時需要在毯子上進行,以免練功者受傷,所以又稱“毯子功”。

  六、欣賞《唱臉譜》。

  展示中國的文化遺產,引起學生的驕傲和自豪——我是中國人。

  七、總結和拓展。

  作為當代的青年應該怎麼樣繼承和發揚京劇音樂。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2

  一、教育理念

  音樂欣賞課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和發展出發,結合音樂生活的時代特點,改革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以素質教育和主體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充分運用音樂本體語言,使學生真正走進音樂、感悟音樂、理解音樂,使學生學會欣賞通俗音樂。

  二、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樂鑑賞》第十七單元第三十三節《流行風》。

  三、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目標

  1、聆聽《思念》、《懂你》及《好漢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並在此基礎上認識其題材、體裁及音樂風格。

  2、在聆聽、感受、體驗歌曲的基礎上,瞭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徵,並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

  五、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講解和指導,讓學生唱出風格,唱出文化內涵。

  六、教學方法:

  採用演示法、激趣法、討論法、講授法、啟發式教學

  七、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張含韻演唱)

  2、學生在音樂聲中走進教室。

  二、匯入新課:

  1、用歌曲匯入課題:

  請學生根據課前教師播放的歌曲,回答問題:

  ⑴、這首歌曲曲名叫什麼?(《酸酸甜甜就是我》)

  ⑵、是由誰演唱?(張含韻演唱)。

  2、結合所學習的音樂知識,思考一下這首歌曲屬於藝術歌曲、民歌還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

  3、提問:為什麼喜歡通俗歌曲?

  學生分析並回答。

  教師提問後總結並出示課題:好聽,易唱易學的歌曲和音樂,比如輕音樂、通俗歌曲、爵士樂、搖滾樂、迪斯科音樂等等。這些都可以稱為通俗音樂。

  (創設情景,播放與欣賞內容相關的歌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匯入課題。)

  三、新課

  1、音樂知識:

  (將音樂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

  學生閱讀課本中的音樂知識,師生共同學習。

  1)通俗音樂定義。

  2)通俗音樂的內容。

  3)通俗音樂的特點。

  4)通俗音樂與民間音樂的關係。

  5)通俗音樂和古典傳統音樂的區別。

  教師總結:透過對兩部分音樂知識的學習,我們對通俗音樂在定義、形式、內容等特點以及它與其它音樂形式的聯絡區別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為了更好地瞭解和感受通俗音樂,在今天的欣賞課中,我們將要欣賞三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歌曲。它們分別是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漢歌》。用心感受這三首歌曲所表達的不同的主題思想及它們在演唱風格上的區別。

  2、欣賞音樂作品:

  1)、閱讀課本提示並欣賞歌曲《思念》。

  ①介紹作品:《思念》創作於1987年,由毛阿敏在1988年春節聯歡會上首唱。

  ②教師範唱:《思念》

  ③分析作品並提問:

  A、歌曲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B、演唱風格應如何把握?

  教師總結:歌曲表達了人生離別的思念、惆悵之情;演唱風格激動、哀怨。

  C、歌曲中的“蝴蝶”指的是什麼呢?那麼歌曲中為什麼比喻成蝴蝶呢?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歌中的蝴蝶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愛情,總的來說,是人們心中最寶貴最珍惜的東西。用蝴蝶比喻友情的美麗和稍縱即逝。

  ④師生互動:啟發學生回答並演唱歌頌朋友的歌曲。

  2)欣賞歌曲《懂你》。

  ⑴提問:①同學們熟悉這首歌嗎?(《懂你》,由歌手滿文軍演唱)。

  ②這首歌曲中的“你”指的是誰?(母親)

  ⑵介紹作品:《懂你》這首歌表現了一個母親為撫養子女含辛茹苦、甘於奉獻的偉大情懷。

  學生閱讀課本提示,回答兩個問題:

  A、這首歌曲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B、它的演唱風格是怎樣的。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的主題思想是了對母親的真摯美好的情感。演唱風格深情愛戀。

  ⑶學生演唱。

  3、欣賞《好漢歌》

  ⑴欣賞歌曲《好漢歌》。

  ①分析歌曲: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歌。演唱風格粗獷、豪放。

  ②歌曲旋律特點:採用了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的民間音調,具有通俗與民歌相融合的特點。體現了通俗音樂與傳統音樂的聯絡。類似的歌曲還有《青藏高原》(西藏民歌音調)、《天堂》(蒙古民歌音調)等。

  ⑵學生學唱歌曲。深入體會歌曲的演唱風格。

  (這個環節的教學目標是聆聽音樂,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和理解。在這一環節中,採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如名言、圖片及多媒體技術等吸引學生專注地聆聽音樂,深入體驗音樂作品,展開聯想和想像;能夠運用正確的審美觀、科學的方法,對音樂作品進行適當的審美評價。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根據個人的情感體驗、想象進一步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藝術處理與鞏固

  1、同學們有喜歡的歌曲和歌手嗎?

  2、同學們喜歡他們的理由是什麼?

  教師總結:現在的中學生大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手,喜歡的型別也多種多樣。喜歡的理由大致有兩點:首先他們喜歡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其次喜歡他們的形象和才華。

  3、分析與辯論:“追星現象”。請同學們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這種追星現象來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出現追星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追星,是青少年追求美、崇尚美的審美情趣的體現,是青少年朝氣蓬勃、活潑向上、追求個性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4、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認識這個現象?(將學生分成兩組根據這一現象進行辯論:追星的對與錯。

  對中學生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為表現,但要把握好分寸:

  1)不盲目追星。

  2)不瘋狂追星。

  3)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積極的人生經驗。

  (歸納拓展審美昇華:圍繞本課內容,針對相關的熱點問題對教學內容適當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

  五、歸納與總結。

  (在課將結束時,用總結性的語言進行總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起了學生的遐想,激發興趣。)

  在今天的音樂欣賞課中,我們瞭解了有關通俗音樂的相關知識,體驗了通俗音樂的獨特魅力,探討了與通俗歌曲有關的現象和問題。

  通俗音樂大都沒有經過歷史的檢驗,多數是未得公認的音樂創作。通俗音樂中有優美經典的作品,也有一些商業化的、格調低下的作品和表演。因此,其中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並存。只有經過不斷實踐的檢驗,才能產生更多優美、高尚、具有高度藝術性的作品。

  希望同學們能夠用心去聆聽、去體驗、去感受音樂。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3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理解其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內容,並在此基礎上認識、瞭解蕭友梅與黃自的生平及主要貢獻。

  (二)在認識、瞭解清唱劇《長恨歌》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有關清唱劇的基礎知識。

  (三)初步瞭解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我國專業音樂事業興起的情況。

  二、重點、難點:

  重點:《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的藝術表現力的發掘,音樂旋律、情緒、聲部層次等方面的特點。

  難點:指導讀譜,聆聽音樂,作品的藝術性體現及黃自在中國音樂史的地位及影響。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本節以聆聽、鑑賞《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為重點曲目,《玫瑰三願》《山在虛無縹渺間》《花非花》為拓展曲目。

  (二)以賞析《漁陽鼙鼓動地來》為重點,向學生介紹本課的重要知識點“清唱劇”。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充分利用課本教材、教參、課件資料,教師組織好要精講、聆聽、觀賞的教學資料。

  (二)佈置學生查閱有關黃自、蕭友梅的資料,查閱其主要作品的資料及貢獻。

  (三)學生注意聽賞mp3資料《問》及《漁陽鼙鼓動地來》,體會作品的基本情緒,並閱讀課本相應介紹。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教學方法:(針對教師)

  1.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從作品內容、音樂要素等方面探究作品藝術表現力。

  2、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充分利用對比法、歸納法與前一課作品進行比照。

  3、指導學生去梳理近代音樂發展脈絡,體會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性。

  (二)學生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1.努力透過賞析,去歸納、梳理近代音樂發展脈絡,體會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性。

  2.學會提問,學會思考。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音像資源,在感知、理解得基礎上,努力提出有深刻思考性的問題。

  3、努力用演唱、讀譜、分析作品深刻體會作品的音樂表現。

  六、教學過程:

  略

  七、教學評價建議:

  1.學生能夠相對獨立完成本節“拓展與研究”相應內容。

  2.能夠有一定表現地歌唱《問》,初步學會讀合唱譜欣賞合唱。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4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和《海島冰輪初轉騰》,感受梅蘭芳大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藝術風采,體驗、比較、南梆子和四平調兩種唱腔音樂在表現人物情緒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風格及特點。

  (二)瞭解京劇發展的歷史,感受中國國粹—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和了解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及他為中國戲劇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

  (三)跟錄音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海島冰輪初轉騰》選段的片斷,實踐體驗京劇唱腔獨特的韻味。

  二、重點、難點重點:

  重點:欣賞京劇唱段《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海島冰輪初轉騰》,並在學唱中體驗感受京劇國粹的音樂風格,瞭解京劇的發展歷史和梅蘭芳大師的藝術成就。

  難點:把握京劇唱腔的韻味,理解京劇這種綜合性表演藝術的特點。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欣賞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錄影片段進行匯入。

  (二)簡介京劇的發展歷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紹梅蘭芳的藝術成就。

  (四)欣賞由梅蘭芳演唱的京劇選段《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海島冰輪初轉騰》。

  1、欣賞作品

  2、簡介作品的劇情

  3、介紹南梆子及四平調的特點

  4、學唱《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海島冰輪初轉騰》這兩首作品。

  (五)欣賞李玉剛和梅蘭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風格。說說你對兩個唱段的音樂情緒的感受與理解,分別塑造了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教材資源:教材配套課件中第四單元第八節中的全部資源與第九節中《京劇的行當》部分資源。

  (二)錄影資源:四大名旦的表演錄影片段,梅蘭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海島冰輪初轉騰》錄影片段,李玉剛的錄影片段。

  (三)教師資源,教師範唱並指導學生學唱。

  (四)學生資源,發揮喜愛京劇藝術學生的特長,在課上充分展示其才華。

  (五)網路資源,查詢相關資料。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

  (一)以聆聽、學唱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引導學生在親身感受體驗中,學習瞭解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從而激發學生對中國京劇國粹的興趣和情感。

  (二)輔助影片資料的播放,在視覺感官上引導學生理解京劇的綜合表演藝術的特徵,使審美情感得到昇華。

  (三)引導、提示學生課外到劇院欣賞京劇藝術,身臨其境感受其京劇舞臺藝術的獨特的魅力。

  六、教學過程

  七、教學評價建議

  (一)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查閱京劇常識和相關知識,做成答題卡片,在課上進行競賽搶答活動,在交流活動中檢測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情況。

  (二)課上學唱的片斷,進行分組、或個體、資源組合的聽唱檢測。

  (三)寫一篇學習京劇藝術的體會,發表自己京劇藝術的認識與看法。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5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家住安源》唱段,瞭解唱段內容,感受體驗現代戲曲音樂的表現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樂趣。

  (二)瞭解京劇音樂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以及現代京劇基本知識。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聆聽《雄心壯志衝雲天》及《家住安源》,感受、體驗其變化著的音樂情緒,掌握一些有關聲腔、板式、伴奏、行當及現代京劇的知識。難點:理解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板式、伴奏,在戲曲情感、情緒渲染表現中各自獨立而又相互幫襯的重要作用。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唱段初次欣賞;引領學生思考教師課前已準備的試題板所示思考題目(題目的擬定主要圍繞學習目標和知識重點中的內容,難易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賞唱段中重點部分節選,引領學生邊聽邊依據題板、記錄作答。

  1、再次欣賞:學生間的交流,教師針對某些學生中還不清楚的知識點,進行講解、總結、歸納後再次欣賞。

  2、分組展示學生藝術實踐活動:從完整唱段中根據聲腔及板式的特點,有目的挑選簡單的區域性唱段讓學生分組進行唱段模仿、板式節奏敲擊體驗。

  四、教學資源建議

  (一)學生資源(二)多媒體資源(三)網路資源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建議

  (一)知識的學習,採用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預習式學習方法,每個人蒐集的資料互相交流,共享。同時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順帶講解有關音樂知識。

  (二)重要唱段的瞭解、掌握,採用針對性多次重複聽賞、聽辨法以及模唱唱段來獲得在感受體驗中的音樂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七、教學評價建議

  (一)能基本掌握中國戲曲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等以及現代京劇基本知識,能在課堂上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

  (二)能與他人或小組間進行合作,唱上一小段現代京戲唱段並能進行表演設計。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中國戲曲——京劇。

  教學目標:

  透過欣賞和學唱,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和喜歡京劇。

  難點、重點:

  透過觀看京劇片段、京劇常識的介紹,激發學生學習京劇的興趣。

  重點要唱會《唱臉譜》。

  教學準備:

  收錄機、教學音帶、京劇片段(VCD)、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匯入: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有兩百多年曆史。它在繼承宋元戲曲傳統的基礎上,完善了行當與表演程式。音樂上儲存和吸收了徽劇、漢劇、崑曲、梆子戲的特點,聲腔主要由西皮、二黃兩大系統組成,板式極為豐富。

  2、觀看京劇片段(VCD)。

  1、京劇常識:

  (1)京劇的行當:生、旦、淨、籌。(臉譜展示)

  (2)京劇的伴奏:文場、武場。(樂器展示並變聽樂器聲音)。

  2、欣賞京劇唱段:

  (1)都有一棵洪亮的心。(紅燈記)

  (2)智鬥。(沙家浜)。

  (3)唱臉譜。

  3、學唱京劇《唱臉譜》。

  (1)反覆聽唱。

  (2)跟伴奏視唱。

  小結: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希望透過今天的欣賞和學唱,同學們能進一步喜愛我國的京劇。

  課後記:透過京劇片段的觀看,同學們對京劇有了初步的瞭解,也表現出一定的興趣。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透過本課學習瞭解現代京劇,培養學生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及愛好,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京劇的藝術表現能力,掌握必要的鑑賞京劇藝術的知識及技能,初步認識京劇的藝術的特徵。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的:

  透過聽賞《雄心壯志衝雲天》及《十七年》,使學生了解唱段內容,感受體驗其情感表現,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以及懂得京劇音樂的聲腔、板式、伴奏、行當以及現代京劇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對京劇的熱愛。

  教學重點:

  掌握一些有關聲腔、板式、伴奏、行當以及現代京劇的知識。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學唱京劇。

  參考教具:

  多媒體、鑼、鼓等。

  教法:

  講解、引導欣賞、互動。學法:欣賞、記憶、聽辨。

  教學過程:

  1、匯入:播放京劇《紅燈記》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介紹劇情,提出問題:演唱者在京劇的行當中屬哪個行當呢,與上節課的《海島冰輪初轉騰》相同嗎,(學生知道是旦角,但不一定清楚這兩者的區別)

  2、京劇的行當(見書p64頁)生:男性人物,可細分為老生、小生、娃娃生等。(展示扮相圖片及播放生行的唱段影片。)旦:女性人物,可細分為青衣、花旦、老旦等。(舉例、展示扮相圖片。)淨:俗稱“大花臉”,為威重、粗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可分為花臉、架子花臉等。醜;為反派人物或詼諧、滑稽的人物。(展示扮相圖片。)

  3、介紹臉譜,播放《說唱臉譜》。(展示扮相圖片。)

  4、播放唱段《雄心壯志衝雲天》《十七年》影片,讓學生分辨角色屬什麼行當。復聽《雄心壯志衝雲天》,讓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變化。

  5、京劇的唱腔和伴奏(見書p64頁)

  (1)京劇的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一般,二黃比較深沉,帶有渾厚、凝重的特色;西皮明朗流暢,帶有歡快興奮的特色。(舉例說明)

  (2)京劇的伴奏稱做“場面”,場面中又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伴奏樂器主要有京胡、京二胡、小三絃、月琴、嗩吶、笛子等,武場主要有板鼓、大鑼、小鑼、鐃鈸等。不同樂器演奏出不同的效果,描寫不同的場面。

  (3)展示鑼、鼓樂器。讓學生透過敲擊感受鼓、大鑼、小鑼、撥,然後由教師指導學生模仿,走男女臺步,自創亮相動作。

  6、唸白

  (1)念是指人物有節奏感、韻律感的吟誦詩句,音樂性較強。白是指人物之間的對話。白又分為“京白”和“韻白”。京白多使用北京生活用語,口語性強,生動活潑。韻白有聲調,有節奏、無韻律的長短句。

  (2)《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唱段與《十七年》唱段中都有唸白,對塑造人物形象、情感有很大幫助。

  (3)節選《十七年》唱段中的白,讓學生聽、想、學、演。

  7、現代京劇

  今天欣賞的京劇是現代京劇。現代京劇在狹義上說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雙百方針”指導下,透過戲曲改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創作的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新京劇。與傳統京劇相比,表現在“生不刮鬚,淨不構臉,引進交響音樂”等。

  8、播放中西混合樂隊演奏《雄心壯志衝雲天》。(出示現代京劇樂隊照片)

  9、學唱京劇,體會京劇的唱腔、行當、伴奏、韻味以及表演藝術。唱段《甘灑熱血寫春秋》,簡單介紹劇情和人物。

  10、結束語

  京劇作為從清代光緒年間至民國乃至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流行音樂”,在我國以及世界音樂史上都佔有很高的藝術地位,它融合了歌唱、音樂、舞蹈、美術、文學、武打技藝、服裝設計、化妝等多種藝術門類。然而,我國現代化步伐日益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頻頻提速,各種“快餐文化”應時而生,衝擊著我國眾多的傳統藝術,包括京劇。如何使京劇藝術吸引更多同學的眼球,讓我們的“國粹”變為流淌的音符呢,請同學們聽過《說唱臉譜》、《粉墨人生》、《蘇三說》、《onenightinbeijing》、《刀馬旦》、《摺子戲》等通俗歌曲後,就京劇藝術的發展前景以文字形式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8

  一、教學目的

  瞭解京劇的基礎知識(起源、唱腔、伴奏樂器、表演形式、人物行當等)

  2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懂得繼承和宏揚民族文化的意義。

  3、教學方式:演示,教師講解、示範

  二、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⑴聽歌曲:《唱臉譜》

  [師]這首歌曲是關於我們的國粹——京劇的。京劇是流行全國各地的戲曲劇種之一。我國的戲曲藝術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種。而我國的戲曲的藝術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劇又被譽為是我國的國粹。隨著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京劇藝術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愛,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國拜師學藝,把我國的藝術帶到他們的國家中去。那麼我們作為一箇中國人,對自己的國粹瞭解多少呢?

  ⑵談談對京劇的認識。(學生討論回答)

  2、京劇藝術基礎知識

  (1)起源:京劇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微調“二簧”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

  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唸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發明,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

  (2)角色的分類與臉譜:

  “生、旦、淨、醜”是什麼?其實不過是角色分類。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

  “旦”是女性正面角色

  “淨”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

  “醜”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種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臉譜、扮相等,只要演員一上場,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特點,也是理解劇情的關鍵。

  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

  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

  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者。

  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裡分別有不同的臉譜。以便學生認識,和區分)

  (3)京劇的音樂

  聲腔:唱腔和伴奏統稱聲腔。以板式變化為主,又因不同行當形成生腔和旦腔。

  唸白:“念”指人物吟誦詩句,富有節奏韻律感,音樂性較強;“白”指人物之間的對話。分韻白和京白。

  (練習對話片段男:哥哥,哥哥……女:兄弟,你哥哥出去做買賣去了,叫你等他一會兒。男:哦,等他一等。女:是。)

  打擊樂:透過打擊樂器有節奏的擊打,掌握全場演出的節奏,人物情緒和唱腔的演唱。

  京劇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曲牌音樂:京劇樂隊中的管絃樂器,除擔任唱腔的伴奏外,還演奏各種純樂器曲牌,作為劇中的過場音樂和配合啞劇式的表演,曲牌多從崑曲中借用。

  如:“京胡曲牌”“嗩吶曲牌”“笛子曲牌”。

  做:舞蹈化的形體動作(看餵雞片段,讓學生模仿)

  打:傳統武術和跌打技藝的結合(講述蓋叫天事蹟)

  3、京劇欣賞與學習

  欣賞《鍘美案》選段

  劇情簡介:陳世美得中狀元,招為駙馬後不認前妻秦香蓮母子,反差韓琦於土地廟殺害。韓不忍,遂放其逃走後自刎。香蓮憤之,攔轎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勸陳世美,無果。包拯伸張正義,不顧皇親勢大,按律處陳世美以斬刑。

  唱詞:【西皮導板】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原板】尊一聲駙馬宮細聽端的,可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子,在朝房與駙馬你相過了麵皮,我相你眉長眉短有兒女,膀高膀低定有前妻,我勸你相認是正理,(白)駙馬,禍到臨頭悔不及

  欣賞此曲,並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劇中的臉譜,人物以及音樂。

  學唱選段:《甘灑熱血寫春秋》

  4、課後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京劇的一些基礎知識,並欣賞和學習了京劇的音樂。希望大家能瞭解我國優秀戲曲文化,並能夠熱愛這一中國的國粹。下課。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9

  一、課標

  《課標》指出:“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和反映近現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音樂作品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參與打擊樂的藝術實踐,感受和體驗演奏打擊樂的樂趣。瞭解其音樂內容和社會功能。

  二、教材:

  本課題選自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模組第三單元第六節。所教的內容為湖南民間樂曲《錦雞出山》、山西民間樂曲《滾核桃》、北京民間樂曲《童謠》以及基礎知識“打溜子”、“鼓吹樂”、“吹歌”。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聆聽《錦雞出山》、《滾核桃》及《童謠》,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想象樂曲所表現的生活內容,瞭解樂曲的表現方法。

  2、初步掌握“打溜子”、“鼓吹樂”、“吹歌”的基礎知識。

  3、透過對《錦雞出山》、《滾核桃》及《童謠》的感受和體驗,激發學生對本國本土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關注與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1、聆聽《童謠》、《錦雞出山》、《滾核桃》,想象樂曲表現的生活內容和表現手法。

  2、由於學生的音樂基本素養參差不齊,所以對部分鑼鼓經、節奏譜的準確把握較難,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引導。

  五、學法

  1、完整地聆聽音樂作品,採用閱讀課本結合討論作品的方法,老師小結和補充。

  2、透過典型節奏型的練習,體驗打擊樂器表現出來的音響效果。

  六、教法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採用了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採用多種教學形式:

  1、創設情景教學法能營造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對比式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視、聽結合起來,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加大課堂的資訊容量。

  七、教學流程

  (一)匯入:先讓學生視聽一小段鑼鼓音樂,然後談話引入新課。

  [創設情境、調動氣氛]

  (二)出示課題:鼓樂鏗鏘

  1、從《錦雞出山》、《滾核桃》及《童謠》中選出部分鑼鼓經進行師生互動。

  [讓學生對鑼鼓經有了初步的瞭解。]

  2、視聽《錦雞出山》,之後讓學生描述一下樂曲所表現的情節,然後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這首樂曲實質表現了什麼?(這個環節安排1、2分鐘的時間讓同學們思考)

  3、根據《錦雞出山》的演奏樂器和樂曲所表現的內容,總結出流行於湖南土家族的一種民間器樂演奏形式“打溜子”。

  4、視聽《滾核桃》,師生共同交流表演形式及演奏技法(包括樂曲的組成部分:頭、身、尾三個部分);然後讓學生描述一下樂曲所表現的內容。(這個環節也安排1、2分鐘的時間讓同學們思考)

  5、根據《滾核桃》總結出一種在中國農村流傳最廣的,以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樂種“鼓吹樂”,又稱“鼓樂”。

  6、視聽樂曲《童謠》:

  (1)先熟悉音樂主題並練習口噙子數板的節奏。

  (2)帶問題聆聽樂曲《童謠》,樂曲的音樂主題有幾個?它們在樂曲中出現幾次?

  (3)根據樂曲《童謠》總結出一種以吹管樂曲為主,打擊樂曲為輔的一個類別“吹歌”。

  7、老師引導學生對《錦雞出山》、《滾核桃》、《童謠》三首樂曲的音樂情緒進行歸納。

  [以上2、3、4、5、6、7幾個環節重在體現了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主完成的能力。]

  (三)知識的拓展和延伸:(選擇“拓展與探究”第四題的第1小題)

  1、先讓學生熟悉節奏譜。(可以師生互動)

  2、分組或自由組合進行打擊樂合奏訓練。

  3、相互評價。(在評價中儘可能多一些鼓勵)

  [此環節體現了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四)課外作業的佈置:

  收集或記錄有關當地鼓吹樂的曲譜或音響資料。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10

  一、學習目標

  (一)聆聽《錦雞出山》、《滾核桃》及《童謠》,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想象樂曲所表現的生活內容,瞭解樂曲的表現方法。

  (二)在感受樂曲的音樂情緒,理解樂曲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掌握“打溜子。

  (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演唱部分《錦雞出山》的節奏譜及《童謠》的旋律譜,注意北京方言的發音特色。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聆聽《錦雞出山》、《滾核桃》、兩首輕鑼鼓音樂,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理解音樂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打擊樂合奏、演唱節奏譜和旋律譜的藝術實踐,從中體驗其樂趣,瞭解樂曲的表現方法。

  (二)教學難點:把握演唱的準確性和了解、實踐打樂的演奏方法。

  三、教學內容安排

  (一)聆聽,《錦雞出山》、《滾核桃》兩首輕鑼鼓音樂作品為重點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打樂演奏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體驗演奏打擊樂的樂趣。

  (二)欣賞童謠作為次重內容,簡單學唱,瞭解其創作手法所表現的音樂內容及感受音樂情緒和充滿童趣,詼諧的旋律色彩。

  (三)引導學生根據民間口噙子數板,創編打擊樂,並在打擊樂伴奏下進行實踐活動。

  四、學習資源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和配套的課件資源,多以影片資料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對作品的熟悉和興趣,為學習演練打擊樂活動增強積極參與的熱情。

  (二)引導學生集、查閱北京民間打擊樂作品和音樂文化活動的資料。

  (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和學生資源,讓個別學習打樂器的學生獨自或組合表演片段,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其效果,以增強學生學習民間音樂的興趣。

  (四)引導學生到影劇院聽專業團體演出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專場音樂會或逢電視上音樂頻道民間音樂的專題節目,開學生音樂視野,提升學生對中國民間音樂的情感。

  五、學習方法與指導策略建議

  (一)要注意完整聆聽音樂,結合作品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為準確理解作品內容,有必要演唱部分節奏譜及旋律譜。如:《錦雞出山》中的幾個小標題的節奏譜片斷;《童謠》的旋律譜。

  (二)注意引導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為理解音樂內容的情緒,要適當地引導學生了解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以及這些方法所表現出來的音樂效果。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打擊樂演奏活動,親身感受、體驗更深層次的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

  (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在聆聽、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及社會功能,認識藝術創作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道理。

  (四)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活動,鼓勵引導學生簡單創編打擊樂作品。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透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絲竹樂的基礎知識、激發、培養學生對民間絲竹樂的興趣愛好。

  (2)、感受、體驗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音樂風格,掌握江南絲竹、廣東音樂之特色樂器的知識及判斷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們之音樂風格的原因。

  (3)、掌握有關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1)、讓學生在民間絲竹樂欣賞中感受絲竹樂的藝術美,提高對民間音樂藝術的鑑賞能力。

  (2)、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在課外自覺的去查閱、收集有關絲竹的資料,懂得民樂的同學,能夠自己組成一個民樂隊來演奏,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的能力及實踐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文化藝術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掌握有關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基礎知識,感受、體驗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音樂風格。掌握江南絲竹、廣東音樂之特色樂器的知識及判斷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們之音樂風格的原因。

  教學難點:

  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辨別。

  教學方法:聆聽法、講授法、討論法、實踐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power point) 。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上課禮儀

  2、請幾位懂得民樂的同學上臺表演一段民樂合奏。

  二、匯入:

  同學們剛才看到了這幾位同學的表演,精不精彩?(生:……)。那同學們你們能告訴我,這幾位同學在表演中分別使用了哪些樂器嗎?(生:……)。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有二胡、笛子。

  中華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築、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那時湧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絃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樂器種類眾多,剛才同學們看到幾位同學表演中使用的樂器只是我們眾多民族樂器中的一小部分。同學們那麼還知道中國的哪些民族樂器呢?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樂器的種類及劃分嗎?(學生討論回答,老師做補充)。

  1、民族樂器的種類及劃分:

  吹:指吹管樂器有笛子、蕭、嗩吶、管子等等。

  拉:指拉絃樂器有二胡、板胡、中胡、高胡、京胡等等。

  彈:指彈撥樂器有琵琶、箏、古琴、三絃等等。

  打:指打擊樂器有大鼓、小鼓、大鑼、小鑼、鈸、碰鈴、木魚等等。

  (透過觀看投影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這些樂器的印象。用螢幕上顯示的樂器圖片以及相應的樂器音色檔案作對照,重點對比二胡與高胡的音色)。

  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我們都知道民樂演奏有獨奏和合奏,那你們知道民樂合奏有哪幾中形式呢?(學生討論回答,老師做補充)。

  2、民樂合奏的基本形式:

  清鑼鼓樂:打擊樂器合奏。

  吹打樂: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合奏。

  絃索樂:拉絃樂器和彈撥樂器合奏。

  絲竹樂:拉絃樂器和吹管樂器合奏。

  (透過觀看投影,讓學生更為直觀的瞭解民樂合奏的形式)。

  3、剛才幾位同學用二胡和笛子表演了一段非常精彩的民樂合奏,那麼同學們能告訴我這是屬於民樂合奏的哪種形式呢?(生:……)。同學們回答得很好,是屬於絲竹樂。因為它是由拉絃樂器和吹管樂器一起合奏的。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吹打樂和清鑼鼓樂這兩種民樂合奏的形式,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一種民樂合奏的形式——絲竹樂。播放投影,引出課題:《絲竹相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授課:

  課本里選用了絲竹樂的兩個樂種,一首是江南絲竹《中花六板》,一首是廣東音樂《娛樂昇平》。今天我們透過這兩首樂曲的學習來了解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聯絡及區別。

  1、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流行於上海市以及江蘇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間器樂樂種。其樂隊有“絲竹板”和“清客串”兩種。前者是專業性的後者是愛好自娛性的。江南絲竹所用的樂器以民族樂器為主,輔之以輕型打擊樂器。如二胡、琵琶、揚琴、三絃、笛、蕭、板、鼓、鈴、木魚等。江南絲竹的樂隊編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數十人,小者一二人、一絲(二胡)一竹(笛子)即可。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大多輕巧、明朗、歡快、活潑為主有時也表現得較為粗獷。其樂曲內容表現江南人民樸實健朗的歡快性格,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江南山清水繡的美麗風貌。花(加花)、細(纖細)、輕(輕盈)、小(小型)、靈(靈活)江南絲竹典型的風格特徵。

  有一首古詩讚揚絲竹樂:“一曲絲竹心已醉,夢聽餘音夜不寐,內中奧妙誰得知?仙樂霓裳人間回。”從詩中可以看出,江南絲竹早已為人們喜聞樂見。

  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非常優美的江南絲竹《中花六板》。

  (1)、播放《中花六板》並且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a)、在這首樂曲裡同學們聽到了哪些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有哪些?

  (b)、這首樂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c)、一邊聽一邊對照課後51頁《老六板》的旋律做比較,想想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作品分析及和同學們共同解決回答以上幾個問題:

  《中花六板》為江南絲竹曲,又名《虞舜薰風操》或《薰風曲》。

  在這首樂曲裡蕭、琵琶、揚琴、二胡演奏主旋律,笙和揚琴起支援和烘托作用,小三絃則起打點和添線的作用。

  這首樂曲的旋律優美抒情、清新悠揚、莊重典雅,頗具有江南色彩。抒發了人們追求幸福、樂觀向上的生活情緒。

  剛才我有讓同學們對照《中花六板》的旋律與《老六板》的旋律思考一下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現在我請一位同學用二胡拉《老六板》的旋律,請一位同學用笛子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同學們仔細聽,討論思考後來回答。(生:……)。

  《中花六板》是由民間器樂曲牌《老六板》放慢加花發展而來的。那麼什麼加花呢?剛才我們聽了一位同學用二胡拉《老六板》的旋律,請一位同學用笛子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我們再來對照課後51頁的譜例,第一第二組的同學唱《老六板》的旋律,第三第四組的同學唱《中花六板》的旋律。同學們唱完後發現了什麼?我們發現《中花六板》的旋律是在《老六板》的旋律的基礎上加了許多音,使曲譜變繁密了,其骨幹音是沒變。這也是江南絲竹中常用的一種加花變奏手法。

  (3)、拓展思考:學生小組討論,在我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能夠聽到江南絲竹?(在農村裡的婚喪喜慶、廟會、集鎮茶館等)。

  剛才我們瞭解了絲竹樂其中的一個樂種——江南絲竹,接下來我們來了解絲竹樂的另外一個樂種——廣東音樂。

  2、廣東音樂

  廣東音樂是我國過傳統民間器樂——絲竹樂的一個樂種。它流行於廣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民間器樂樂種。它的前身是粵劇的過場音樂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紀初,發展為獨立的樂種。廣東音樂的形成與發展,與一批專業創作者有關。其中,嚴老烈、何柳堂、呂文成、丘鶴儔等影響較大。1926年,呂文成改進了廣東音樂的樂隊編制。次後,高胡、揚琴成為主奏樂器。1949年以後,廣東音樂遊樂更大的發展。

  廣東音樂的樂曲,一部分是源於古曲或民間樂曲的改編,(如:粵樂古調源於戲曲音樂,粵樂小曲源於傳統樂曲,粵樂過場譜源於地方性民歌等)。一部分則是作曲家遵循我國民間音樂的傳統及創作手法,汲取西方專業創作音樂的一些創作經驗,創作出來的一種更具有清新色彩的廣東音樂,這則稱之為粵樂新譜。廣東音樂的樂曲都短小精悍,節奏清晰、旋律流暢活躍,常以裝飾音群構成習慣音型,因而形成一種輕快活潑、細膩纏綿、流暢動聽的音樂風格。

  欣賞廣東音樂《娛樂昇平》。

  (1)、播放《娛樂昇平》並且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a)、在這首樂曲裡同學們聽到了哪些樂器?其中最主要的樂器有哪些?

  (b)、這首樂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2)、作品分析及和同學們共同解決回答以上幾個問題:

  《娛樂昇平》是廣東音樂中流行較廣的一首樂曲。作者是廣東音樂演奏家、作曲家丘鶴儔。樂曲中主要的演奏樂器有高胡、揚琴。樂曲為一段式(帶重複),徵調式。樂曲既保持、發揚了廣東音樂的傳統特色,又借鑑了一些歐洲專業創作的作曲技巧,從風格上有所創新和突破。樂曲表現了一種清新活潑,樂觀向上的音樂情緒。

  (3)、拓展與思考:許多民間音樂都沒有具體的作者姓名,為什麼廣東音樂中的一些樂曲都有明確的作者姓名呢?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學生小組討論回答,老師做補充)。

  四、鞏固複習:

  透過填寫下面的表格及聆聽三首樂曲片段,判斷其中屬於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各是第幾首?加深學生對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理解,達到知識遷移,加深理解本課重點、難點。

  拓展與探究:學生小組討論

  還有其餘的絲竹樂的樂種,請同學們課後透過收集、查閱資料等方式填寫上去。

  2、聆聽三首樂曲片段,判斷其中屬於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的各是第幾首?並且能說出其判斷的依據。(生:……)。江南絲竹的是第2和第3首,廣東音樂的是第1首。其判斷的依據主要就是從樂器的演奏來判斷。

  五、課堂小節:

  同學們,透過這兩節課的聽賞,我們見識了許多中國的民族樂器,聆聽了許多不同合奏形式的傳統民樂的經典片段,從中我們也瞭解到了吹打樂、清鑼鼓樂、絲竹樂的音樂風格,特別是今天我們學習了絲竹樂裡的兩個樂種江南絲竹和廣東音樂,你們說咱們中國的民樂美不美?(生:……)。

  可是,由於文化的差異,咱們這麼美的音樂卻不能進入世界主流音樂文化圈。外國人不能理解它,甚至咱們本國的許多年輕人也不瞭解它。面對民樂的這種命運,咱們大家應該怎麼辦?(生:……)。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國的音樂文化,並把它推向世界,我們同學應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勇於去發掘、探索。同學們可以利用課餘時間,透過閱讀書籍、查閱資料,包括上網下載並且參與討論學習,懂得民樂的同學自己可以組成一個民樂隊進行演奏等等,透過這些形式讓我們瞭解更多的有關中國民樂的知識。從而開拓我們的文化視野。

  高中音樂鑑賞教案 篇12

  一、課題

  《賞析驚愕交響曲》

  二、教材分析

  《驚愕交響曲》是人教版高中音樂欣賞的必修教學內容。是海頓的代表作品,其中以第二樂章最為著名。作品採用變奏曲式。第一樂章速度很快,感覺輕巧流暢。第二樂章速度變慢,開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輕,沒有什麼變化,剎那間樂隊用的音量演奏,爆發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猛烈地敲擊,模仿驚雷的聲音。樂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輕快活潑,音樂詼諧富有活力。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因此本交響曲對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極其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透過全體學生參與演奏,培養學生簡單樂器的演奏水平及合奏的能力。

  (2)透過學生親自演奏作品,瞭解變奏曲式及變奏曲式的創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學生自己分析作品,模仿並實踐演奏,完成教學。

  (2)發揮特長生的優勢,讓他們有更多的展示空間。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參與演奏,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器樂演奏的興趣。

  (2)透過分析演奏作品,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海頓的創作風格,使學生更加關注他的作品,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鑑賞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分段賞析驚愕交響曲

  2.透過演奏作品,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海頓的創作風格,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鑑賞能力。

  五、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意圖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視唱、試奏、合奏等音樂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並熟悉該曲的主題部分,從而促成“隨風潛入曲”的良好效應。

  2.“生本課堂243”教學模式的實施。利用導學案媒介,針對學情,靈活處理“前置性補償--新知探究--形成性檢測--後續性補償”四環節,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生動課堂、生本課題、生成課堂、生長課堂。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

  複習上節課的內容。透過教師的問題回憶上節課的內容(見板書設計)

  (二)學生分析作品,用樂器演奏作品片段

  現有樂器;豎笛、鋼琴、小提琴、二胡。

  1.主題:全體同學用豎笛演奏。(強弱變化如何處理?注意最後一個音。)

  2.分析與演奏四個變奏及尾聲:讓學生分析作品情緒、演奏樂器及選擇現有的樂器進行演奏。

  (1)變奏一:再次請學生欣賞片段,聽一聽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我們可以使用哪種樂器來演奏?作品的情緒是什麼樣的,海頓為什麼用這樣的情緒演奏作品?

  (2)變奏二:轉調為同主音的小調。請同學欣賞片段。

  (3)變奏三:

  ①十六分音符用什麼樂器演奏?

  ②欣賞片段,兩個聲部分別用什麼樂器演奏的?我們可以使用什麼樂器來演奏?用了什麼創作手法?

  (4)變奏四:

  ①樂隊強奏,絃樂以快速的六連音襯托。欣賞這部分內容,使用什麼樂器演奏?

  ②欣賞後半部分,使用了什麼樂器?我們用什麼樂器演奏,作品是如何變奏的?最後的強奏如何處理?

  (5)尾聲:

  作者如何處理情緒?為什麼?我們怎樣演奏?

  3.在教師的指揮下完整地演奏作品。注意各段的連線及不同樂器的進入。

  (三)小結變奏曲式並欣賞其他變奏曲式的作品片段

  透過演奏作品,請學生說說什麼是變奏曲式?請學生再欣賞兩首變奏曲式的作品片段,進一步體會變奏曲式。(《小星星變奏曲》、《少女的祈禱》)

  (四)總結

  透過演奏作品,同學們不僅對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對變奏曲式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學生活動】

  l.學生分析作品情緒、演奏樂器及選擇現有的樂器進行演奏。

  2.變奏一:完全保持了主題結構,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襯托。主題可以用豎笛演奏,人數可以減半,(反覆時換另一半),可用絃樂奏十六分音符,可選擇小題琴或二胡。學生分析作品的情緒,“驚愕”之後的愉悅。

  3.變奏二:彈鋼琴的同學為我們演奏a部分。(b部分略)

  4.變奏三:十六分音符可以用豎笛演奏。由雙簧管和小提琴奏出兩個聲部的旋律。可以使用長笛和小提琴演奏。這部分運用了復調的創作手法。所有樂器一起強奏,鋼琴演奏六連音襯托。學生全體演奏。

  作品用絃樂演奏,可以用二胡和小提琴。加入了許多變化節奏,豐富作品。部分學生演奏,其他學生聆聽。強奏時所有豎笛加入,一起演奏。

  5.尾聲:情緒有些壓抑,暗淡。因為“驚愕”過後一切都不會改變。豎笛演奏人數減半,弱收。全體學生完整演奏作品。(學生總結變奏曲式。)

  變奏曲式:先奏出一個自成段落的主題,然後以一系列的主題變形,使主題透過多次不同的變奏而得到多方面的發揮。少則三五次,多則數十次。

  【教學評價】

  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合理。透過學生分析作品,並透過選擇身邊熟悉的樂器親自演奏作品,進一步瞭解什麼是變奏曲式,使枯燥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