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教案

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教案

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習用自己個性的語言表達感情。

  2.學習創新的方法,變化思維方式,從生活中發現、體驗問題。

  3.學習使用新的文體或新的表述方式寫文章。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課前閱讀《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一文,把握創新的要求和方法。

  2.觀察現實生活,學習以全新角度分析事物的方法,培養創新思維。

  二、寫作指導

  【理解“有創新”的內涵】

  “有創新”是對文章立意、選材、結構等方面的要求。它包括下列四點要求:

  1.見解新穎。對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獨到的觀點與看法,要能發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內涵;要能挖掘出問題中隱含的更新、更有現實意義的觀點。

  2.材料新鮮。寫進文章的事件或資料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時代感和新穎度。要儘量避免選用大家都熟知的材料、事例,從現實生活中積極發現最富有時代特色的新材料,透過思考發現與新生活、新事物、新思想密切相關的新材料,或從“舊”材料中發掘出新精神、新意識,選用身邊的那些活生生的材料,以真實、獨特體現出“新”。

  3.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在準確審題的前提下,想別人想不到的,想別人不敢想的,想別人想不透的事物,對問題和社會生活現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獨特見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觀點、有思想。

  4.有個性特徵。文章立意角度、結構安排、材料選用、語言特點方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

  【見解新穎】

  1.逆向思維,體現思想

  行文時可以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認識常規,得出全新的見解。比如,人們常常譏笑“班門弄斧”,不自量力,我偏提倡“弄斧就要到班門”,只有敢於在高手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才能獲得更多的教益;人們常以“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作為藉口,我偏說“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溼鞋”,潔身自好,拒絕誘惑;一株牽牛花,別人讚美它勇於攀登,奮發向上,我偏批評它只要見到誰位置高就去攀附,為他吹喇叭,唱讚歌。

  2.發散思維,變換角度

  對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會有不同的見解、新的認識,得出不同的結果。比如,以“濫竽充數”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評南郭先生不懂裝懂的惡劣作風外,還可以從以下角度思考,更加富有新意:①批評齊宣王的“大鍋飯”政策,聯絡現實談改革平均主義的必要性;②批評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擊現實社會中官官相互的腐敗現象;③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評現實生活中不學無術卻空佔位置的無賴作風;④讚頌齊緡王不墨守成規,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這些見解互不相同卻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

  3.深入分析,挖掘本質

  在人們普遍認同的認知習慣或傳統觀念基礎上,繼續深入挖掘,就象做x光透視一樣,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從而形成全新的見解。如臺灣著名作家柏楊有一篇文章題為《講真話不是美德》,乍看起來讓人懷疑是不是寫錯或印錯了。讀罷全文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認為:講真話不是一個人的美德,講真話是一個基本的做人態度。一旦講真話成為美德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扭曲。見解新穎,立意深刻,發人深省。

  統覽法。即在思考問題時,不能執於一端,非此即彼,而應統覽全域性,全盤考慮,善於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形成新穎獨特的見解。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兩個人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魚,讓兩人選擇――可能馬上就有人說,選擇魚竿好,或是選擇魚好,其實這兩種見解都失之偏頗:因為選擇了魚,很快就會吃光,如果不能到達目的地,還是會餓死;若選擇魚竿,在到達水邊之前,也有可能餓死。可見,這兩種選擇都是不明智的。那麼,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呢?其實,只要我們通觀全域性,分析形勢,綜合考慮,新的見解自然會產生――兩個人合作起來,先填飽肚子,再帶上魚竿去趕路,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

  1.注重細節,生動描摹

  成長中,我們或多或少積累了不少有關人、事、物、情、理的經驗,單就其中某一點展開細節,進行生動描寫,就是一篇好文章。所謂回憶,就是圍繞話題,迅速開啟記憶倉庫,調動一切相關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快捷篩選素材,並在這些素材的基礎上,確定文章的主題、文體和文章的大致結構。如xx年高考話題“心靈的抉擇”,有位考生就回憶起高考前一天所見到的材料,並快速潛入話題氛圍,展開激情迸發的描寫,表達了這樣一個主題——在生死的抉擇面前,捨死忘生、捨己救人是人類共同的美德:“猛然間,一點火花在我的腦海中閃過,我想起昨天報紙上那張稚嫩青春的臉。我已經記不起她的名字,我也驚訝於自己忘記她的名字,只一夜之間。那個13歲的女孩,看到自己9歲的同伴在深深的水中掙扎時,竟忘記了自己不會游泳,毅然而又急切的跳進仍有些冰涼的水中,用自己軟弱無力的雙臂,硬是將自己的同伴推上岸。那一刻,她將自己的生命力量全部傳遞給了落水的同伴,自己卻竭力而亡。慢慢地,慢慢地,她帶著純真而滿足地微笑沉入幽暗的水底……”這篇悲壯的《抉擇,讓世界溫暖》的滿分作文,就這樣透過回憶,迅速扣住話題,讀來讓人砰然心動,為之一驚。

  2、聯想生活,再現生活

  世界上萬事萬物本來就有這樣那樣的聯絡,但不經過思考就不易發現。很多考生文思閉塞的主要原因是:把所寫的事物孤立起來,而看不到與其它事物的聯絡。如果考生善於運用聯想,發現了這種聯絡,則思路自然寬闊。xx年高考話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的浙江狀元文《石碑上的歷史》,就將思維的觸角探到當今現實生活,文章採用古今對比鮮明的“雙軌式”結構,以古代縣官和當今村民黃四孃的選擇來扣題,分合恰當,起結新穎,立意深遠———在“以情代理”根基深厚的中國農村裡,一個村婦說出“你得照電視上說的做啊”,難道還不是對情感社會的反思、對理性社會的呼喚嗎?這給人以一種歷史使命的凝重感。

  3、想像生活,豐富情感

  想像是人們利用記憶中的某些片段進行改造並創造新形象的過程。想像可以開拓思路,推動構思,在寫作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方法是下面三種:或大膽虛構,超越時空,模擬人物,突破現實生活的限制;或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認識,對未來進行想像;或想像細節描寫,豐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如江蘇作文《烏鴉的自白》,則採用了記敘體的寓言故事。以烏鴉為第一人稱,指出人們在認識上存在的誤區:將烏鴉這種益鳥當作不祥之物,而對容易傳染病菌的寵物卻愛護有加,明顯的就是根據親疏遠近來看待事物。這篇寓言故事因其想像獨特而獲滿分。

  4、逐層分析,辨證理解

  一般的,對事物的分析方法有:逐層分析法和辨證分析法。所謂逐層分析法,就是針對話題,多問幾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也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從現象到本質逐層深入,拓展思路,最後達到揭示事理的目的。如xx年的話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浙江滿分作文《真情誠可貴,理智價更高》就運用逐層分析法。文章先描述“有時候感情是一劑善變的藥”這樣一個常見現象,然後揭示這個現象的危害:“任人唯親親近了佞人,疑人唯疏疏遠了忠良”,最後提出自己的觀點:“當親情直面正義,我們要做生死抉擇擺正認知的天平;當友情直面道德,我們要如大法官捍衛評判的尺度。”這樣逐層推進步步深入,文章思路十分清晰。透過辨證分析法展開文章,也是最佳化構思的常用方法。尤其是今年的話題作文涉及認知理論問題,而情感與認識的關係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正誤、深淺、親疏、遠近都含有正題、反題,更需要辨證分析。如湖南滿分作文《真理只有一個》,全文緊緊扣住“是情感埋沒了真理,還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擁下熠熠生輝”作辨證分析,揭示了“真理只有一個”,人類必須掙脫感情因素對認知的影響的道理。再如湖北滿分作文《親親與明理》,從“人非生而知之者,然而人生而有情。”到“當感情與真理並行不悖的時候,感情則成為激勵人去奮鬥的“催化劑”;可當感情與真理髮生衝突的時候,卻又如何呢?”到“然而古儒的經典裡,卻不是這樣看的。”說理是從個例到一般,從特殊到普通,話題拓展得開、說得透。

  【材料新鮮】

  1.續寫故事,拼接現實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說的是中國兒童的聰明才智。作家凌鼎年的《曹衝稱象之後》(原載《大河報》),就是借用了這個歷史題材,巧妙地把典故作為一個“藥引子”,把小說的主體部分放在之後發生的事情上,透過想像,把故事拼接到現實生活,虛構出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曹衝稱象之後成為名人而被炒作,引發了新聞、廣告、出版、影視等方面的看好,用漫畫式筆法狀寫“炒作成風”的浮躁世態;這些事情一環扣一環,因為合乎生活邏輯而顯得真實。小說扣住“炒作”這一線索,諷刺了當今社會過分追求名人效應的現象。為了達到借古諷今的目的,小說採用了一些當今的術語、場景,以加強效。如“狗仔隊”、保險、公證等,讀來不禁思之、嘆之。這一種方法尤其適用諷刺類文章,如《陶淵明的煩惱》xx年湖北省高考滿分作文《孫悟空下崗記》,要點在於“續寫”要合乎人物性格,不能作太大改動。

  2.巧妙想像,放大細節

  王昭君出塞,是一個悽美的故事,引發詩人騷客的眾多議論。《昭君的選擇》(xx年),就是選擇了這個老題材,大膽虛構,超越時空,模擬人物,突破現實生活的限制;顯得非常有想像力,行文清新舒暢,成為不可多得的高考優秀作文。他設想昭君出塞前一晚上的心理活動,十分細膩,“貼到人物來寫”(沈從文語)。比如,他詳細描寫了“將撲火的蛾兒救出來”這個細節,“昭君拔下玉釵,挑弄燈芯”,“玉釵落地,斷為兩截,昭君的手劇烈地顫抖著。處於生死之交的蛾兒在飄轉的火焰中狂亂地掙扎著,終於,像離弦的箭一般,衝出火海。”“昭君震驚了,若有所思地看著蛾兒”。透過情景的鋪寫,過程交代明白,顯示了王昭君的美好心靈,豐滿了人物形象,也暗示情節的陡轉。

  3.節外生枝,演繹成文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赤兔馬身歷三個人物,也可以說是見證了不同人物的人品。有關赤兔馬的最終結局,《三國演義》77回中記載了“關公既歿,坐下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權即賜馬忠騎坐。其馬數日不食草料而死”這樣一節材料。xx年高考,江蘇蔣昕捷同學透過聯想想像,編撰了赤兔馬為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他扣住“馬為何數日不食草料而死”,在原材料的基礎上作巧妙的生髮,節外生枝地引入伯喜。然後描寫他和馬對話,發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嘆,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加深我們對誠信的認識。這一種方法中,節,就是原材料,枝,就是新文章,“節”和“枝”應該水乳交融,合乎事理的發展邏輯。

  4.移花接木,別具一格

  馬陵一役,孫臏戰勝了死敵龐渭。這是一個智慧的故事,也是師兄弟廝殺的悲劇,令人思考。xx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從淚走到血——孫臏訪談手記》,採用穿越時空隧道的方式,記者巧妙地與兩千年前的孫臏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進行現場採訪,予以實錄。文章具體講孫臏對龐渭的感情以怨到恨的思想變化而導致行動上的變化,幾段孫臏語言,或是痛定思痛回顧自己當初處境,或是剖析自己不同處境時的不同心理,無不真實、細膩。當最後面對記者更深層的提問,孫臏無奈一笑拂袖而去作答,全文在一種無限悲涼氣氛中結束留給讀者無限的思考。這一種方法要點在於材料內容重點的'挪移,如將孫臏和龐渭的關係,處理為對話中側面體現,不作正面描寫,而將文章重點變為對人物心理的揭示。今年河南優秀高考作文《李白的淚水》也是這種寫法的典範。

  5.變換角度,獨闢蹊徑

  “和氏璧”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經過作家獨闢蹊徑的構思,生花妙筆的敘述,就給我們留下各自深刻的印象。小說家宗利華有一篇《獻玉》,基本上按照“和氏璧”的故事順序發展下來,寫了卞和向楚厲王、武王、文王獻玉的遭遇。但作者巧妙之處在於從新翻寫,擬人化地採用了玉的視角敘述和審視卞和的活動,用玉的情感發展推動故事情節,達到“舊瓶裝新酒”的藝術效果。當卞和向武王獻玉時,玉的感情是“起初我是滿懷激情的”,獻玉成功後,玉是百感交集,“那一刻,我也想哭”。這種獨特的敘述視角增加了卞和的悲劇色彩,同時將故事的含義從“人物命運”轉移到“人的生存”這一範疇,加添我們的反思。這一種方法不可有敘述上的漏洞,要點在於變換的角度能夠見證原材料中事物的發展過程。

  6.借體別裁,不落俗套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本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紀念。中學課本有《屈原歷傳》,因此學生對他應該相當熟悉。但當我們看到xx年高考甘肅考生《吊屈原賦》時候,還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他的巧妙之處在於,運用了賦這一不常用而適合屈原的文體。全篇用文言文寫就,且文筆流暢,顯示出雄厚的古漢語基礎知識;熟悉中國歷史,把古代人物與現代人物結合起來對比,提升了主題,被稱作甘肅“歷年來很好的文章”。

  【有個性特徵】

  1.情感求實。寫作是生活的反應,是主觀情感的抒發,是一種個性化的精神勞動。我們要寫最熟悉的東西,要寫那些打動過我們心靈的東西。心靈,只有經歷過顛簸與震盪才能成熟;文章只有滲透著淚與笑才會獲得真的生命。

  2.自我求真。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卡夫卡說過,寫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開,直到不能再敞開為止。寫作也就是絕對的坦白,沒有絲毫的隱瞞,也就是把整個身心都貫注在裡面。中國國務院總理在美國哈福大學發表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時說,人能做到“真實、真情、真摯、真切,境界就會不一樣,我可能回答不好大家的問題,但我敢說實話”。有不少個人日記、情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也與這種純真袒露的自我意識有很大的關係。

  3.立意求新。森林中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大海上沒有兩朵毫釐不差的浪花,人海中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個性化作文,重在思維的獨特個性。個性思維,體現在立意新穎,而不是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更不是按圖索驥,依葫蘆畫瓢。

  4.文體求變。現在高考對作文的文體要求比較寬鬆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個性化作文的發展。傳統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三大類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個性和作文個性的發展要求。童話、寓言、散文詩,雜文、詩歌、短篇小說,甚至文言文、就診報告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給學生張揚作文的個性提供了日益廣闊的舞臺。這是考生之幸,也是作文個性化之幸!

  5.語言求活。生動活潑的語言會讓作文穿上一件美麗的旗袍,是思維、情感、自我流露的外在載體。這種語言,首先它是生活的,平易自然,如行雲流水,飄然無序,舒捲自如。其次它是新鮮的,方言、流行語、外來詞,或典雅,或俚俗,都可口、可耳、可心。它還是美麗的,不髒,不亂;不惡,不澀;不偽,不空。

  【文體創新】

  1.戲劇劇本。如《四幕劇》(xx年)。採用戲劇的形式和手法,用三個特寫鏡頭,從三個不同的側面,揭示一個道理:“生活有許多精彩的詮釋。”更令人叫絕的是,第四幕並未上演,但“答案”已隱含其中,收到了“以虛襯實”的效果。該生用戲劇筆法構思故事,大膽的創新手法贏得閱卷老師一致叫好,被判為滿分。

  2.會議紀要(記錄)。如《神州文學研討會紀要》(xx年)。該文“實錄”了董仲舒、韓非、趙姬、呂不韋等人在研討會上的發言與表現,針砭當今一些出版商為了營利而迎合世俗的不良風氣,以此詮釋“誠信”話題。

  3.辯論稿(或答辯詞)。如《曠世之辯》(xx年)。該文假想以“感情親疏決定對事物認知”及“感情親疏與事物認知無關”為正反話題,然後用時光穿梭儀“請”出錢鍾書、范仲淹、韓非子、李世民、項羽、魯迅等歷史名人,讓他們就此展開一翻唇槍舌劍。作者所選取的材料都是這些名人頗具代表性的觀點和言行,簡要而精當,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自然會參與進去思考這些問題。

  4.病歷(就診)報告。如《吳良心病歷》(xx年)。“患者:吳良心。身份:商人。臨床診斷:誠信缺乏綜合症。”該報告內容包含望診、把脈、透視、血樣採集、基因鑑定、治療方案、醫生建議等。形式上看屬於專業性的醫療診斷,內容卻是抨擊時弊。

  5.招生簡章(啟事)。如《愚人大學招生簡章》(xx年)。該文煞有介事,包含招生物件、招生條件、招生專業等內容。“專業設定有:圓滑系、吹牛系、馬屁系、多疑係、見利忘義系等等。其中圓滑系,由系主任老狐狸執教,所開課程有:口是心非學、顛倒黑白學、說話拐彎抹角術等等。”

  6.實驗報告。如《選擇偉大心靈的實驗報告》(xx年)。“實驗日期:二○○二年七月七日。實驗目的:結晶出最偉大的心靈。實驗材料:酒精燈、玻璃棒、燒杯、鐵架臺;樂於助人的心靈;貪生怕死的靈魂;同甘共苦的心靈。”

  7.訪談手記(筆錄)。如《從淚走到血——孫臏訪談手記》(xx年)。該文以訪談手記的形式來演繹話題,模擬現場採訪,便於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有利於內容的鋪展和話題的深入。不過,考生寫作時要找準訪談的切入點,靈活展示自己的閱讀底蘊和語文素養。

  8.書信。如《給沙龍總理的一封信》(xx年)。本文構思精巧,匠心獨運,以一個普通中國人的身份來一段真情告白,情真意切,語言流暢得體。

  9.調查報告。如《關於一塊香蕉皮的終極報告》(xx年)。該文以調查報告的形式,用詼諧的語言對一塊“落點非常不理想,恰好落在趙、錢、孫、李四戶人家包乾區的邊界處”的香蕉皮的命運進行n種猜測。

  10.書序(跋)。如《雜》(xx年)。上海一考生別出心裁,以書序(寫在後面的稱為“跋”,也有考生寫“跋”的)的形式來詮釋話題,將高考作文的體例進一步拓寬,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11.招標簡介。如《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招標簡介》(xx年)。作者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名義,向全世界徵求“中國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方案。文中法、美、中等國設計師的設計各具特色,不能不讓人欽佩考生的機智和大膽。

  12.新聞。如北京考生的滿分作文《誠信專訪》。文章假託誠信落水後被人救起送到醫院,記者去採訪誠信。作者設計了對落水的想法和對年輕人的勸告兩個採訪話題,表明誠信“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我的重要性。”其格式為:本報訊、導語、正文、對話。

  13.寓言。如滿分作文《扔掉誠信以後》。寫年輕人扔掉誠信以後,先被艄公敲詐,再被公司拒絕,又被旅館老闆欺騙,一環扣一環,最後他良心發現,重獲誠信。

  【標題創新】

  1.比喻式。如《心靈激起生命的浪花》,透過比喻,巧妙地展示生命與心靈的互動關係,簡潔生動明快。《我心如雪》《心是一棵會開花的樹》《成功之花只對挑戰者綻放》等。

  2.擬人式。如《月若有情月長吟》,講述了為母親治病籌錢為線索,透過我送迷路小孩感化醫生的故事。全文設定在月光下展開,開頭寫月景,反襯內心焦急;中間寫月景,映襯美好心靈;篇終寫月景,寫月即寫人,深化主題。又如《讓愛導航》《讓睫毛載來愛,載來幸福》等。

  3.誇張式。如《世界很小是個家》,用了誇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愛,無論哪裡都是溫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嗎?又如《一場秋雨一場寒》。

  4.反問式。如《魚乎?熊掌乎?》,題目就是懸念,文章說明“取魚還是熊掌,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地而異”,看完全文,不禁為作者構思讚歎。又如《21世紀你美嗎?》等。

  5.引用式。如xx年《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借用俗語)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獎學金偷偷給了比她更需要的競爭對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託哥哥給小妹寫信,支援小妹的選擇,深化主題。《誠以養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語),《答案在風中飄揚》(借用歌詞)。

  6.情景式。如《尋找心靈的故鄉》,題目耐人尋味,不同凡響,讀罷全文,好象看見一位年輕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尋找,最後找到“心靈的故鄉。又如《帶著三句話上路》《別攔著我飛翔》《飛翔路上的人生風景》。

  7.符號式。如《出發+拼搏=到達》,言簡意賅表達了中心。如《7—1=0》,用特殊的句式暗示拋棄了誠信,其它的金錢、美貌等就失去價值了。又如《1—1=0?》。

  8.並列式。如《生命?心靈?選擇》,將“生命”、“心靈”、“選擇”三個詞巧妙組合在一起,不僅點明瞭話題“心靈的選擇”,而且暗示“心靈的選擇”對於“生命”存在價值的重要意義。

  【語言創新】

  1.文言移植。《赤兔之死》(xx年)。當年閱卷組是這樣評價的:“讀罷此篇臨場作文,令人拍案稱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諳三國故事為基礎,編撰了赤兔馬以誠信而殞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實在豐富。二是立意高遠,文章將赤兔馬擬人化,讓它在同伯喜的對話中,顯示對關羽與董卓、呂布兩類人物的褒貶,實現了‘真英雄必講誠信’的主題;且以‘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質高’一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寫了人生當擇善而從、唯誠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一層樓。三是語言老到。通篇遣用純熟的古白話,散整錯綜,明白暢曉,文采飛揚,這種老到的語言功夫,是眾多考生無法望其項背的。得分:60分。”

  2.生動形象。文章用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的形態、特徵做具體、生動的描摹與刻畫,使讀者對描摹刻畫的物件獲得真切、具體的感受和印象。運用繪聲繪色的關鍵是調動眼、耳、鼻、舌、身各種感官,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狀、神態、聲音、色彩、氣味、質地等特徵,使其面目精神躍然紙上,勃勃欲生,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臨其境。

  3.設問反詰。設問和反問是兩種常用的修辭方法,它不同於一般疑問句。疑問句的特點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對方的回答,或引起對方的思考。而設問和反問的共同特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需要對方回答,說話人心中有數。提醒讀者把握文章線索和思路。

  4.博喻連珠。高考作文中要想使物件表現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達出對事物的愛憎和褒貶,更好地描繪出事物的內在特點,就必須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數一定也會高出一個等級。如高考作文《嘗試》,一位考生是這樣開篇的:“嘗試是什麼?嘗試是烏雲蔽日時直上雲霄的那隻最勇敢的鳥;嘗試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葉扁舟。對於勇敢者,嘗試是一條嶄新的生活之路;對於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嘗試是一座高築的牆。十八個春秋,風風雨雨。回顧往事,我無悔無憾;展望未來,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教會了我勇於嘗試。”作者開始連用四個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

  5.引用名句。諺語,詩詞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歷來具有表達精練、含義深刻、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點。引用得好,往往有助於表達的精練和生動。在考場作文中若能恰當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飛揚,意蘊深刻。

  6.幽默諷喻。運用幽默諷喻手法,要做到詼諧而不失之無聊,輕鬆而不失之膚淺。也就是說,在滑稽可笑之中要含有一定的意味。《成長大學報名啟示錄》(xx年),以奇特的形式取得了奇妙的效果。他編了一個怪誕的故事,成長大學要招生,下設七個系:健康系、美貌系、誠信系、機敏系、才學系、金錢系和榮譽系。專業本已出格,更出人意料的是培養人很重要的品質的誠信系卻無人報名,結果迫使校領導兩發補充說明並撤銷了誠信系。

  【對症下藥】

  1.只注重事物的一個方面

  事物總有著兩個方面,這也是事物矛盾對立的統一,這也是近幾年高考二元性話題的要求。但作文時學生往往使用所謂的“反彈琵琶”的“逆向思維”,忽略了事物的整體,只從偏向方面入題。比如高考四類文《且慢講誠信》這樣寫到:“誠信”害死人,俗話說,兵不厭詐,諸侯爭霸時宋襄公講誠信,結果落得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又列舉今天講誠信吃虧的例子,試圖證明“誠信”未必真需要。雖然語言簡練典雅,但讓人感到有些強詞奪理。這種執著一說,看似新穎,如果立場不正確,反而弄巧成拙。

  2.忽視生活的積累

  有位外國資深編輯曾說過:任何一篇作品到他手上,他都能一下子看出作者心中是否充滿對人生、對世界的愛。可見,文章難也不難,關鍵看你的知識和情感積累。有了知識和情感積累後,要多讀優秀作品,學習他們的表現方法,使自己的文章結構精巧,表現力強。但一些學生刻意創新,忽視積累,語言晦澀,讓讀者如墮雲裡霧裡。這種拋棄了知識和情感積累的創新是難以獲得讀者的認可的。

  3.為創新而創新,忽視真實

  作文需要聯想和想象。但學生作文的創新過程中,有的同學胡思亂想,甚至亂用術語,胡編亂造,貽笑大方。例如杜撰名人名言,企圖矇混過關,特別喜歡外國名字,主人公都是“露司”“喬”或者乾脆是英文,然後開始杜撰主人公的驚險生活和動人故事。

  4.雜糅各種文體,忽視問題特點

  談到創新,有的同學還試圖在文體上創新,有的雜糅戲劇、小說、詩歌和散文,寫出一些不倫不類的文章,讓人莫名其妙。其實,高考作文的改革,實行話題作文的第一年對文體的要求是“不限文體”,第二年就改為“文體自選”。只改了兩字,意義不同尋常。文體自選,要求學生能自選一種能發揮自己優勢的文體。這種方法能促進個性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所以,學生應該選擇自己熟悉的文體,掌握文體的規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努力寫出文體的“個性”。這本身就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