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1

  設計思路:

  1、2.5-3歲幼兒的肢體動作發展還不完善,平衡能力和跳的本領在遊戲活動中得到掌握。

  2、活動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由家長帶領孩子以遊戲的形式學習跳的動作,促進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小白兔的有趣形象激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輕鬆愉快地進行鍛鍊。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活動,教幼兒學習跳的動作。

  2、促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增進彼此的感情。

  3、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和幼兒人數與家長人數相同)。

  2、小水溝模型六塊,掛有綵球的果樹若干棵、墊子六塊、山洞六個,青草若干。

  3、用作獎品的小兔玩具5只和圖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1、教幼兒學習兒歌。

  2、告訴家長有關的遊戲形式和注意事項。

  3、幼兒和家長戴好兔子頭飾,四散站在場地周圍,教師主持活動:“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兔子一家要去郊遊了。”

  兔子一家就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小白兔,跳跳跳,跳到東,跳到西(家長和幼兒手牽手學小兔跳,向左、向右輪換跳);跳到草地吃青草,吃完青草睡大覺(家長喂兔寶寶吃青草,兔寶寶吃飽青草睡在媽媽的懷裡,嘴裡發出呼嚕聲)。

  兔媽媽(家長)說:“天亮了,小兔子快起來。”

  4、師:“小兔子們跳啊跳,前面有一條小水溝,又有山洞,怎麼辦呢?請兔媽媽(家長)和兔寶寶一起想辦法。”

  兔媽媽(家長)和兔寶寶(幼兒)一起商量,練習跳的本領。兔媽媽(家長)可以給孩子示範講解跳的要領:跳的時候要兩腳併攏,用力向前跳,落地時要輕,用前腳掌先落地。兔子一家自由練習立定跳遠。

  跳過水溝,兔媽媽帶著兔寶寶一起鑽過山洞。

  5、師:“跳過小水溝,鑽過山洞,小兔子們來到果園裡,可是果子長的那麼高,怎樣才能摘到果子呢?”請兔媽媽(家長)和兔寶寶練習原地向上跳。

  兔媽媽(家長)和兔寶寶(幼兒)來到果樹下,由兔媽媽輔導兔寶寶原地向上跳摘果子(綵球)。

  6、遊戲:小白兔摘果子。以一個家庭為單位,進行遊戲。

  兔媽媽(家長)揹著竹筐和兔寶寶(幼兒)從家裡出發,一起跳過草地,跳過水溝,鑽過山洞,來到果園,由兔寶寶摘下果子,放入兔媽媽的竹筐。摘下所有的果子以後兔寶寶再和兔媽媽一起揹著果子跳過水溝,跳過草地,回到家裡。

  規則:摘果子必須由兔寶寶獨立完成,以摘下所有果子所需時間最少的家庭為勝者。

  7、師:小兔子一家真勤勞,接下來給冠軍隊和優勝隊發獎。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多種蔬菜的外部特徵,瞭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瞭解吃蔬菜的好處,培養幼兒不挑食的飲食習慣。

  3、讓幼兒在遊戲和品嚐過程中,體驗快樂及成功的愉悅。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幾種蔬菜的外部特徵,瞭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難點:瞭解吃蔬菜的好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餐錄影,《蔬菜三字經》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影片;常見蔬菜的相關多媒體圖片。

  2、課前讓幼兒帶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來上課,教師準備吃各部分的實物蔬菜(白菜、生菜、花菜、黃瓜、胡蘿蔔、西紅柿)。

  3、教師用西紅柿、黃瓜、胡蘿蔔做好一份蔬菜沙拉。

  4、盛器、消毒竹籤、標有根塊等字的四個籃子。

  5、在教師的牆上貼上各種蔬菜的圖片,區域角里放上幼兒的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播放本班幼兒吃中餐時的錄影,激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好!今天吳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影要放給你們看,你們待會兒看清楚了,有誰?在幹什麼?

  2、播放錄影影片:(有的幼兒吃蔬菜吃得很香,有的在倒蔬菜,有的只吃一種菜等等。)

  3、觀看完錄影,幼兒反饋。

  你們剛才看見誰了?她(他)在幹什麼?他吃得香不香?這樣好不好?為什麼?

  4、認識蔬菜圖片。師:剛才我們看見有的小朋友喜歡吃各種菜,不挑食;有的小朋友會挑食,有的菜不吃還偷偷倒掉,這樣不好。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認識我們都吃過的蔬菜吧,課件出示蔬菜圖片,幼兒認識。

  5、那麼這些蔬菜長什麼樣?出示一副完整的植物生長圖,知道植物的身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的。

  (二)遊戲:買菜、送菜。認識多種常見蔬菜的外部特徵,幼兒按照吃的不同部位進行分類。

  1、遊戲:買菜。引導幼兒觀察辨認常見蔬菜,鞏固已有經驗。師扮買菜阿姨讓幼兒說出自己帶來的菜叫什麼?吃那部分?

  第一組:

  (1)這是什麼菜?(白菜)我們該吃它的哪一部分?(葉子)還有什麼蔬菜我們吃它的葉。(菠菜、包菜、生菜)

  第二組:

  引導觀看,“有些蔬菜我們不是吃它的葉子,那是吃它的哪個部位?”出示胡蘿蔔,看這是什麼?我們該吃它的什麼?(根莖)還有什麼菜我們吃根莖的?(胡蘿蔔、洋蔥、蓮藕、豆芽)

  第三組:

  教師提示,還有些蔬菜我們既不吃葉子,也不吃根塊而是吃它的另一個部分。出示西紅柿,小朋友說說,這西紅柿我們吃得是那一部分?(果實)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是吃果實的蔬菜嗎?(辣椒、西紅柿、茄子、冬瓜)。

  第四組:

  教師出示花菜,你們看看這是什麼菜?我們是吃那一部分的?(花)還有什麼菜是吃花的?(黃花菜,西蘭花,韭菜花)

  師:今天小朋友也帶來你們愛吃的蔬菜,我們看看,品種真多,那這些蔬菜是吃什麼部位的.呢?

  2、遊戲:送菜回家,幼兒相互討論自己帶來的蔬菜,初步瞭解蔬菜吃的不同部位。

  (1)幼兒動手實踐,把自己帶來的蔬菜進行歸類。

  (2)教師出示標有(根、莖/葉、花、果)標誌的籃筐。

  (3)幼兒把自己帶來的蔬菜進行歸類。

  師:小朋友看,這是吃那部分的蔬菜的家?(根)誰帶來的蔬菜是吃根的呢?把它送過來。其他類的一樣歸類。

  (4)糾錯、小結,看看有沒有找錯家的蔬菜?為什麼?師:那麼多的蔬菜我們讓食堂裡的廚師燒給我們吃吧!

  教師小結歸納,並做簡單的歸類:有的吃葉子、有的吃根塊、有的吃果實、還有的吃花。這麼多的菜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

  (三)瞭解吃不同的蔬菜對我們身體的好處。

  討論:我們每天為什麼要吃各種蔬菜?

  1、幼兒回答;

  2、播放《三字蔬菜歌》和《寶寶吃飯》影片,引導幼兒說吃蔬菜的好處。剛才你聽到了什麼?小朋友為什麼要多吃各種蔬菜?

  3、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蔬菜裡有各種豐富的營養,有多種維生素,我們每天多吃蔬菜才長得結實、健康,不生病。不吃蔬菜我們的身體就長不好,會生病的。

  4、提問錄影裡不愛吃蔬菜的孩子,蔬菜是我們的好朋友,有各種豐富的營養,你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會吃蔬菜了嗎?

  (四)品嚐交流《蔬菜沙拉》。

  教師出示用番茄.黃瓜.紅蘿蔔做的沙拉,請幼兒品嚐,交流《蔬菜沙拉》的製作方法。讓幼兒吃吃講講中,逐步意識到蔬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多吃蔬菜有助於身體健康,教育幼兒不要挑食。

  (五)延伸活動:

  1、念《三字蔬菜歌》;在教室裡和好朋友一起看蔬菜圖片,說說這些蔬菜是吃那部分的。

  2、在區域角里用橡皮泥印蔬菜泥。

  3、請幼兒回家和爸媽一起做做蔬菜沙拉,鞏固對蔬菜的認識。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3

  活動目標

  1、練習向指定方向跑,發展四散跑的能力,鍛鍊腿部肌肉力量。

  2、探索綵帶的多種玩法,發展創造力和想像力。

  3、樂意與同伴一起參加遊戲活動。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藍、綠綵帶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錄音機、磁帶;各種顏色標記。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學小動物做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依次做小熊走、小鴨走、小魚遊、大象走、小兔跳、小鳥飛、小雞走等動作。

  (孩子們興趣盎然地做著動作,既調動了活動的興趣,又為下面身體運動的開展做好了生理上的準備。)

  2、基本部分

  (1)出示綵帶,引出活動。

  ①師:“這兒有許多小蟲子,雞寶寶們每人捉一條蟲子吃吃吧。”

  (情境設定自然、有趣,孩子們真的把卷起的綵帶當作了“蟲子”。)

  ②幼兒每人從地上撿一根綵帶,開啟。

  (將捲起的綵帶慢慢開啟,對小班孩子是一個挑戰,它鍛鍊了孩子手部的小肌肉群。)

  ③提問:“這是什麼呀?”“綵帶有什麼本領呢?”

  (2)探索綵帶的玩法。

  ①師:“綵帶可以怎樣玩呢?請你找一個好朋友說一說,玩一玩。”幼兒自由玩綵帶,教師巡迴觀察。

  (有了充分自主活動的機會,孩子們表現得十分活躍,將舞手帕的經驗紛紛遷移了過來。)

  ②教師逐一提問:“你是怎樣玩的?做給我們看看。”教師反饋幼兒的動作,引導其餘幼兒模仿。

  (有了實際探索、嘗試的過程,孩子們的想像非常豐富,描述得比較具體,動作模仿得也比較生動,像風箏、像彩虹、像流水、像遊動的蛇、像下雨……)

  ③師:“我們一起來放風箏!”引導幼兒高舉綵帶,向前跑。

  ④師:“我們一起來學小蝌蚪游泳。”引導幼兒將綵帶放在身後,向前跑。

  (教師靈活地生成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既引發了幼兒更大的興趣,又做到了動靜交替,有效地控制了幼兒的運動強度,為下面運動量較大的遊戲做好了體力上的準備。)

  (3)遊戲:小鳥找家。

  ①提問:“綵帶真好玩,可以在頭上飄,可以在身後飄,還可以在我們身體的什麼地方飄呢?”引導幼兒在身體的兩側揮舞綵帶。“這樣好像誰在飛呀?”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什麼顏色的小鳥。

  ②教師帶領幼兒飛到“紅房子”前,問:“這是哪些小鳥的家?”引導幼兒辨認顏色標記。“你們的家在哪裡呢?”讓“小鳥”回到相應顏色的“房子”裡休息。(將數學的分類活動有機地融合在體育活動中。)

  ③師:“小鳥出來做遊戲了!”各種“小鳥”飛到場地中間,飛來飛去。“不好了,野貓來了!”

  “小鳥”趕快飛回家,教師檢查“小鳥”是否回到自己的家。遊戲反覆三次。

  (透過有趣的遊戲情節,使幼兒的活動量達到,鍛鍊了幼兒的身體和動作。)

  3、結束部分

  (1)師:“今天,我們模仿小動物玩了綵帶,綵帶除了飄呀飄,還可以怎樣玩呢?”引導幼兒將綵帶摺疊起來當成“花朵”,擺出各種造型。

  (2)教師用綵帶模仿“下雨”給“花兒”澆水。

  (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放鬆了身體,放鬆了情緒。)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4

  活動目標

  1、樂意聽訊號做動作。

  2、學習拋、接、走、跑、躲藏等技能。

  3、養成積極動腦,大膽表述的習慣,萌發創新意識。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塊小方巾(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大灰狼頭飾一個,大鼓一面,塑膠小籃子若干;《運動員進行曲》《跟我來》《郊遊》音樂。

  活動過程

  談話引題並進行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2008年奧運會是在北京召開的,我們大家都來當個小小運動員,鍛鍊身體,長大以後也參加奧運會比賽,拿冠軍好嗎?

  一、探索方巾

  教師給每人準備了一條漂亮的小方巾。共四種顏色讓幼兒自由選擇。

  師:我們要用小方巾來學本領、玩遊戲,請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小方巾可以怎麼玩?

  二、拋接方巾

  教師有意識選擇“放禮花”玩法讓大家來模仿練習。

  1、第一遍,幼兒自由練習“放禮花”,比一比誰的“禮花”飛得高。

  師: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許多方巾的玩法,老師覺得“放禮花”這種玩法很有趣,我們大家都來試一試,請問你們什麼時候見過放禮花?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玩“放禮花”的遊戲,當老師說“放禮花嘍”,小朋友一邊把方巾當禮花用力向上拋,一邊喊“嘭啪”。

  2、第二遍,教師先引導幼兒觀察“禮花”的高、低,共同尋找答案,再“放禮花”。

  師:我發現有的“禮花”飛得很高。有的“禮花”飛得很低,為什麼?

  師:請大家把方巾團緊、揉小一點,再用力向上拋。

  三、藏匿方巾

  1、以變魔術的形式,讓幼兒根據鼓聲的大小練習快跑、慢跑以及趣味藏方巾。

  師:剛才小朋友都很聰明,學會了“放禮花”,現在老師給你們變一個“方巾不見了”的魔術。(幼兒席地而坐,邊休息、邊昕、邊看。)

  師:“變、變、變”,老師的方巾不見了,你們猜猜方巾在哪裡?

  師:今天我們要玩的遊戲叫“藏方巾”,想一想我們的身體哪些地方可以藏方巾?

  師:大家要聽鼓聲做動作,當鼓聲敲得慢的時候,大家學小花貓又輕又慢地走路;當鼓聲敲得快的時候,大家快快地朝一個方向快跑;當鼓聲停的時候,小朋友要迅速停止並坐下或蹲下,同時把方巾藏在自己身體的某個地方,看看誰藏得又快又好,不會被別人發現。

  2、第二次遊戲,要求幼兒聽鼓聲的訊號快速變換動作,停止後要想出與他人不同的藏法,比比誰藏得又快又好,不容易被別人發現,並主動請老師、同伴猜猜方巾藏在哪裡。

  四、使用方巾

  1、老師帶幼兒一起去“郊遊”,啟發幼兒用方巾當保護傘躲過大灰狼的捕捉(配班老師扮大灰狼配合遊戲)。

  師:天氣很好的時候,老師帶你們去過什麼地方玩?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野外郊遊好不好?

  師:野外郊遊要跟老師和同伴在一起,大森林裡有隻大灰狼隨時會跑出來找東西吃,不小心會把我們抓去當點心,當我們聽到大灰狼吼叫的聲音時。先不要著急,立刻把方巾蓋在自己的頭上,找一個合適的地方蹲下來不要動,等大灰狼走後再起來就可以了,記住了嗎?

  師:好,大家邊唱、邊舞動方巾跟著老師出發吧。

  “狼”:這是怎麼一回事呀,剛才還覺得有許多小動物在這兒玩,正想抓些來當點心,怎麼一會兒就什麼都不見了,哎,還是到別處去找找吃的吧。

  師:小朋友們,大灰狼走了,大家快出來吧。

  2、第二遍練習,教師要求幼兒聽到大灰狼的聲音時,不要慌張,要使用方巾當保護傘,鼓勵幼兒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對付大灰狼。

  師:剛才許多小朋友特別勇敢和聰明,看到大灰狼來了,想出了許多躲藏的辦法,使得大灰狼餓著肚子白跑一趟,我們再來玩一次遊戲,請小朋友想一想,大灰狼來了,除了躲起來還有什麼對付它的好辦法?(幼兒想出了很多辦法,再次遊戲。)

  五、放鬆,整理

  師:遊戲的時候,大家都能用小方巾當保護傘,大灰狼還以為我們是美麗的鮮花,五顏六色地開在草地上呢。我們勝利了,可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剛才我們把小方巾玩髒了,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師:好,我們一起來洗方巾吧!(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師幼共跳“洗方巾舞”,活動結束。)

上學期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拋球和接球的技能,學習拋接球。

  2、在遊戲中嘗試拋接球的多種玩法,體驗活動的樂趣。

  3、增強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

  4、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隻球。

  2、熱身音樂、PPT。

  3、鈴鼓一個。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嘗試拋球和接球的技能,學習拋接球。

  難點:在遊戲中嘗試拋接球的多種玩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師:請小朋友先跟我和球一起做做運動吧。

  2、小小智慧樹匯入,激發幼兒玩球興趣。

  PPT

  師:瞧,朋朋和託託都是來自小小智慧樹的朋友,他們聽說我們很喜歡玩球,今天想來挑戰一下,你們能行嗎?我們來看看託託是怎麼玩的?

  第一關:(播放影片)請小朋友試一試。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兩腳分開站站穩,兩手把球向上拋,眼睛盯著小球看,球兒落下要接住。我們再來試一次。這種玩法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拋接球”。小朋友和我一起說一說。

  師:請小朋友圍好圓圈我們來個小比賽好不好?老師敲一次鈴你就拋接一次球。輕輕拋。提醒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拋的高度。拋過頭頂。

師:託託看到我們小朋友這麼厲害,給我們增加難度了,第二關怎麼玩?(幼兒圓圈坐下)

  第二關:ppt(圖片)

  觀看圖片,瞭解遊戲規則:誰來和我試一試?(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講解遊戲規則)腳要站在哪裡?綠線後面,不能超過綠線。球跑到地上彈起來接住。

  教師引導幼兒整隊在綠線上站好,兩排放球兩排站點。老師敲鈴一次就拋接一次球。

  第三關:

  師:託託的兩關遊戲都被我們小朋友順利通過了,託託不服氣呢,我們來看看他們還有什麼更厲害的玩法?

  教師請兩個小朋友示範玩一下,其他小朋友坐下

  師:小球這次不能碰地要直接拋給對面的小朋友,牢牢接住。周老師偷偷告訴你們託託的秘訣,我們看看他們的腳是怎麼放的?前後,保持接球時候的平衡,你們試一試?

  3、跟隨音樂,放鬆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練習了拋接球,你們玩得高興嗎?好了,緊張之後一起來放鬆放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