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笑比哭好》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笑比哭好》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笑比哭好》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笑比哭好》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臉部感官以及感官變化產生的笑與哭的表情,學習用較簡潔的線條畫出笑和哭的頭像。

  2.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達哭與笑的神態、體驗不同顏色所表達的`情感。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一張圖畫紙、一面小鏡子。

  2.笑與哭的表情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作出哭的表情,幼兒關心地圍到老師身旁問老師怎麼了?

  2.教師恢復常態後,提問:

  (1)你們知道我剛才怎麼了嗎?

  (2)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

  (3)你們看到我的眉毛怎樣了?

  (4)你們有沒有哭過?哭的時候,你們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做給老師看看,好嗎?

  二、示範作畫

  1.老師想把自己的表情畫下來,可我看不到自己怎麼辦呢?

  2.教師取出小鏡子邊畫邊講解哭的表情:哭時眉毛皺在一起,嘴角向下彎,眼淚掉了下來了。

  3.出示範畫,我這有一張畫,你們看得出我怎麼了?是不是漂亮了?

  4.請幼兒作出笑的表情,並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觀看,啟發幼兒思考,分別用不同的顏色表現笑和哭。

  三、幼兒作畫

  1.請小朋友將圖畫紙一折為二,拿著小鏡子照著把自己笑和哭的表情畫下來。要大膽畫,將頭像畫得大大的,並給臉部塗上想象的顏色。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哭還是笑。

  2.幼兒作畫時,教師巡迴指導,引導不能表達的幼兒再進行觀察。

  四、總結評價請幼兒拿著自己的繪畫作品,顯示笑與哭的表情,互相看像不像。幼兒之間互相討論一下,人們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笑?又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會哭?

  活動反思:

  情感教育無論在幼兒的日常生活教育中還是主題活動教育中,都應是一個不被忽視的主體,而且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家長們的重視。活動中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緒,保持愉快情緒,遇到問題能積極想辦法解決的學習活動。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知道人的情緒是會變化的,情緒對身體健康有影響。難點是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初步知道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活動中,由於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各種情緒的體驗,都能積極發言,並大膽表現自己愉快的情緒,師幼互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