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我是一條小青龍》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我是一條小青龍》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我是一條小青龍》含反思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案《我是一條小青龍》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伴唱部分的重複和趣味性。

  2、能根據歌曲內容,大膽創編與之相匹配的動作,提高表現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樂趣。

  4、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5、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活動準備:

  1、各小節相匹配的圖譜。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譜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圖)師:它是誰?(幼:龍)

  師:龍是什麼樣子的?(幼:頭上有兩隻角,還有尾巴)

  師小結:是的,這兩隻角叫犄角,身後有尾巴。那你們想知道它是一條怎樣的龍嗎?(幼:想)

  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它唱了什麼。

  二、透過圖譜學習演唱歌曲

  1、請幼兒欣賞歌曲,並要求邊看圖譜,邊聽歌曲

  (評析:以圖譜的形式,引導幼兒記憶歌詞,即形象又便於記憶。)

  2、結合圖譜,講述自己所聽到的歌詞。

  師:你聽到它唱了什麼?

  師小結: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誰也不知道,我有多少秘密。

  在逐句講述歌詞的同時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圖譜中出現的歌曲符號,瞭解圖譜資訊。(再聽一遍歌曲)

  3、化解伴唱這一難點,再次熟悉歌詞。

  (出示小圖)師:這裡還有一些小圖片可以放在哪裡呢?請大家仔細再聽一遍。

  師小結:原來在每一句歌詞的後面,都重複唱了這些詞,我們叫它伴唱。

  請幼兒操作擺放小圖片

  (出示反覆符號)師:你還知道這個符號表示什麼意思嗎?

  師:反覆符號,就是表示這一句歌詞要唱幾遍?我們來試著唱一唱吧。

  師:哪裡還有這個符號?表示這一句要反覆。

  教師逐句演唱,請幼兒唱伴唱部分。

  師:你們想做小青龍嗎?那我們一起來像小青龍一樣神氣地唱一唱。

  (評析:熟悉歌曲,與幼兒一起討論圖譜含義,有利於幼兒複習鞏固原有知識技能,並引出重點,易於化解。)

  4、幼兒看圖完整演唱

  (評析:重唱的多次複習,幫助幼兒能掌握整個曲子的`旋律。)

  三、鞏固所學歌曲,用領唱齊伴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1、分組領唱歌詞和伴唱部分

  2、交換唱

  四、完整表演唱歌曲,並用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一、存在問題

  在活動結束後許多老師幫我分析這節課的流程及構架,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對這一特色的把握還是不夠的,對孩子的興趣點著落處不夠準確。

  二、分析問題

  這首歌曲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它卻是脫離幼兒生活的,畢竟龍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孩子很難透過動作將之表演出來。

  三、具體策略

  不過從這次活動後,我就經常從孩子對教學內容的參與積極性來探索適合的教學手段、不斷調整。

  活動反思:

  1、這是一節以奧爾夫形式組織的音樂活動。活動開始以故事匯入,透過傾聽2遍,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內容;透過分解範唱、動作示範、分段理解,讓幼兒進一步對音樂的理解;透過創編,讓幼兒加強對音樂的理解。

  2、既是音樂領域,就要體現美,讓幼兒感受美。整個活動中都體現了教師的美:第一,對幼兒的關注的美;第二,動作的美;第三,鋼琴伴奏的美。如,教師往地上一坐,就要體現教師的美(雙腳打個漂亮的蝴蝶結),這就體現了藝術的美。

  3、整個活動重難點突出,遞進性強。如(1)傾聽:錄音機放音樂2遍,讓幼兒完整聆聽,感受音樂;(2)分段感受,透過鋼琴伴奏、動作表現,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多次伴奏,鋼琴伴奏可隨時調整速度的快慢,可方便教師隨時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3)創編活動,透過幼兒自己的創編,進一步感受音樂。如,幼兒就創編出了洗洗臉、掃掃地、擦擦桌等。

  4、教師的組織能力強。在整節課中,教師注意了音樂的實質,並很好地讓幼兒體現出來。如,常規的2拍實質“拍,拍,拍-----”,最後的兩拍節奏為了讓幼兒充分表現,透過動作定型(拉長音樂)很好的表現出來;而且,活動中,教師不停的提醒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這節課的最終目標是:唱。要讓幼兒很好的唱歌,怎麼唱?用什麼科學的方法唱歌?雖然幼兒良好的常規不可能在短短的25分鐘內馬上形成,但在這過程,教師注重了良好習慣的培養,注重了“唱”的方法,體現了教師心中有目標,課中有孩子的超強的組織能力。

  5、建議:最後邀請舞的環節,可放在第二課時。因為,幼兒表演邀請舞,就須先有邀請舞的經驗,因此,最後的這環節,放在第二課時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