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1
教學目標設計:
1、激發主動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體會“等積變形”和“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矛盾
拿出一個長方形框架,提問:這個框架所圍成圖形的面積你會求嗎?你是怎樣想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教師捏住兩角輕微拉動長方形框架,使它稍微變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它圍成的圖形面積你會求嗎?你是怎樣想的?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邊長×鄰邊長
學情預設: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數學生會受以前知識經驗和教師剛才設問的影響,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邊長×鄰邊長。
教師繼續拉動平行四邊形框架,使變形後的平行四邊形越來越扁,到最後拉成一個很扁的平行四邊形,提問:這些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等於底
邊長×鄰邊長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師板書課題。
學情預設:隨著教師繼續拉動的平行四邊形越來越扁的變化,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體系開始坍塌。這種認知平衡一旦被打破,學生的思維就想開了閘的洪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為什麼用底邊長乘鄰邊長不能解決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多少問題?問題出在哪裡呢?
二、另闢蹊徑,探究新知
1、尋找根源,另闢蹊徑
教師邊演示長方形漸變平行四邊形的過程,邊引導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為什麼不能用長方形的長與寬演變而來的底邊長與鄰邊長相乘來求面積呢?
引導學生思考:原來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變得越來越小了,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與什麼有關呢?該怎樣來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學情預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在教師的操作過程中,底邊與鄰邊的長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底邊長與鄰邊長相乘的積應該也是不變的,但明顯的事實是學生看到了平行四邊形在越拉越扁,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越變越小。看來此路不通,那又該在哪裡找出路呢?
2、適時引導,自主探索
教師結合剛才的板書引導學生髮現,我們已經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了,是否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求面積呢?
(1)學生操作
學生動手實踐,尋求方法。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有三種方法出現。
第一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頂點做的高剪開,透過平移,拼出長方形。 第二種是沿著平行四邊形中間任意一高剪開。
第三種是沿平行四邊形兩端的兩個頂點做的高剪開,把剪下來的兩個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再和剪後得出的長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觀察比較
剛才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在操作時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呢?為什麼要這樣呢?
(3)課件演示
是不是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大螢幕,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
3、公式推導,形成模型
既然我們可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那麼轉化前的平行四邊形究竟和轉化後的長方形有怎樣的聯絡呢?怎樣能想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
先獨立思考,後小組合作、討論,如小組有困難,可提供“思考提示”。
A、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比,什麼變了?什麼沒有改變?
B、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C、你能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情預設:學生透過討論很快就能得出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係,並據此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此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儘量用完整、條理的語言表達其推導思路:“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為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並將公式板書如下: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4、變化對比,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比較前後兩種變化情況,思考:第一次的長方形變成平行四邊形與第二次的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這兩種情況有什麼不一樣?哪種變化能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的來源呢?為什麼?
5、自學字母公式,體會作用
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第81頁,告訴老師,如果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
面積計算公式,應該怎樣表示?你覺得用字母表達式比文字表達式好在哪裡?
三、實踐應用
1、出示課本第82頁題目,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停車位底邊長5m,高2.5m,它的面積是多少?(學生獨立列式解答,並說出列式的根據)
2、看圖口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分米 2.5釐米
3、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會求嗎?你是怎樣想的?
4、分別計算圖中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發現了什麼?(單位:釐米)這樣的平行四邊形還能再畫多少個?
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2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試用)第八冊第三單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中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二)教材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同時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的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的基礎。
教材在編寫時注意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教材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為重點,先用數方格方法計算圖形的面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和麵積單位的含義,為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再是透過割補實驗,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使學生明確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便於從已經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匯出新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明確面積計算公式的意義和。
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使他們從“學會”到“會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教學中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為基礎,透過學生比一比、看一看、動一動、想一想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並來在實際生活中用一用。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維能力和發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本節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了平移旋轉的思想,為將來學習圖形的變換積累一些感性認識。
(三)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但是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識,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四)教學目標預設:
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現擬定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長方形面積計算知識遷移,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能力目標:在比一比、動一動中發展空間觀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積轉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實踐――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應用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教學,培養互相合作、交流、評價的意識。
4.情感目標:透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五)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點剖析:
透過實踐――理論――實踐來突破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重點。利用知識遷移及剪、移、拼的實際操作來分解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關鍵是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等積轉化問題的理解,透過“剪、移、拼”找出平行四邊形底和高與長方形長和寬的關係,及面積始終不變的特點,歸納出長方形等積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六)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平行四邊形,學生準備任意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紙片、三角板、剪刀。
二、說教法、學法
(一)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嘗試採取多種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是一切思維的起點。”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無法直接解決問題,就會產生認知上的矛盾、內在的需要和學習的驅動力,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學習者能否主動建構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取決於原有的認知結構裡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新知識的觀念,以及這些觀念的穩定情況,所以教師不僅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結構,而且應從縱向考慮新舊知識是如何溝通聯絡的。
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學習過程要增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完善對事物的理解,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應成為學生學習的高階夥伴或合作者。教師應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透過創設情境和組織學生合作與討論,使學生認識事物的各個方面,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知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要求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未來的社會既需要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
(二)說教法
本節課教法上最大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操作,把靜態知識轉化成動態,把抽象數學知識變為具體可操作的規律性知識。指導學生理論聯絡實際,開展多次討論,使他們自主、快樂地解決問題。
在本節課中,我還力圖體現出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並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匯入部分我採用了創設生活情境,設疑引入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在探究過程中,我很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熟悉的具體情境中,透過探究和體驗,感受新知;聯絡生活經驗,構建新知;小組合作交流,擴充套件新知;創新活動設計,超越新知。
(三)說學法
堅持“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時間和空間諸方面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透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尋”數學,在實踐操作中“做”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用”數學。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是學習數學的終結所在。讓學生感到數學的有趣和可學,我們還應注重將數學知識提升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實際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會學習、會創造、會生活的一代新人,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活動的、創造的課堂。
三、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王林家和張強家各有一塊地,如圖:
4米 4米
王林家 張強家
6米 6米
可是誰家的地面積能大些呢?他倆都想知道,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大家先猜猜看?讓學生猜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為什麼?主要是向學生暗示了當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長與底,寬與高分別相等時,它們的面積會相等,初步感知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和高有關。王林家的地是長方形,我們能求出面積。而張強家的地是平行四邊形,怎樣來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這樣設計,由生活中的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新知的學習環節,使學生完成了學習新知的心理準備――成為一名探索者,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奠定了基礎。
(二)操作探索,推導公式
1、數方格法求面積(出示)
給上面的二塊地的長、寬與底、高分別縮小100倍(變成了6釐米和4釐米)再加上網格,如上圖,(不滿一格按半格計算,每小格表示1平方釐米)數完後,你發現了什麼?
這樣設計,讓學生掌握用數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進一步證實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初步感知到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2、動手實踐,推導公式
①實踐操作
教師啟發談話,如果要求在實際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經常用數方格這種方法方便嗎?這就需要尋找一種更簡單的方法。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與什麼有關?再通過出示:當平行四邊形的高不變,它的面積隨著底邊的縮小而縮小,說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有關;當平行四邊形的底不變,它的面積隨著高的縮小而縮小,也說明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有關。我們已學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不能根據已掌握的知識來解決新知,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然後讓學生實踐操作,想辦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再透過合作交流,能想出各種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這樣不僅強化平移轉化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也大大提高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了知識的獲得過程。
②歸納方法
提問:剪拼後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什麼關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為什麼?用字母怎樣表示?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採用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透過動手操作、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探索精神,使學生獲得戰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做完全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體現了活動化的數學學習過程,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3、學習例題
例 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地,底是18米,高是10米。這塊草地的面積是多少?
這道例題及時地鞏固了所學知識。
(三)鞏固練習,應用深化
1.現在我們不用數方格的方法,也能知道王林家和張強家地面積的大小了。並完成P71 試一試
2.完成P71練一練1、2
3.選擇正確的算式:
求出下圖的面積(單位:分米)
A.12×5( ); B.12×10( ); C.10×6( ); D.5×6( )。
4.猜謎遊戲:
有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是12平方分米,請你猜一猜它的底和高各應是多少分米?看誰猜出的答案最多。
並說明等以後學習了分數乒,還會有更多的答案。
5.思考題
用鐵絲圍一個右圖這樣的平行四邊形,至少需要用多長的鐵絲?
(單位:釐米)
(四)全課總結,質疑問難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學到的知識,並說說是怎樣學到的,還有什麼問題要與教師或同學們商討嗎?目的是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質疑問難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 長方形面積= 長×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高
四、說預設效果
這節課的設計,給學生充足的眼看、手做、耳聽、嘴說、腦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新知,並儘可能地從多角度來驗證結論,這使學生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掌握學法,為學習提供一把釋疑解難的鑰匙。
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3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能運用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透過實際操作發展學生的觀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培養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克服困難的精神;感受數學的美。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培養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談話:出示兩個美麗的花壇(課件呈現)。
提問: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
然後給出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提問: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會算嗎?從而匯入新課。
(二)操作探索,獲取新知
數方格感知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係
(1)數方格,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電腦出示)
(2)彙報交流自己的發現。
小結:用數方格的方法不能滿足我們的實際需要,如果我們能像長方形那樣有一個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就容易解決了。
2、應用“轉化”思想,引入割補、平移法
(1)小組合作探究:想辦法充分利用手中的學具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會學算面積的圖形。(這時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2)精彩展示:要求邊講邊操作。
提問:為什麼都要轉化成長方形?
為什麼一定要沿著高剪開呢?
接著電腦演示其它方法,滲透割補、平移法
3、建立聯絡,推導公式
(1)小組合作探索:
a、原來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後,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b、拼成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麼關係?
c、拼成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麼關係?
d、能否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匯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2)交流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聯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底;寬=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高(板書)
提問:用字母怎麼表示呢?自學課本。
學生回答s=ah(板書)
提問:s、a、h分別表示什麼呢?
提問:要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演示不是對應的底和高),這樣能求出它的面積嗎?那底和高必須是什麼樣的關係?(對應)
(三)鞏固應用,內化新知
前面的花壇題
課本第2題: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拓展題:先分別口算出下面圖中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然後看你發現了什麼?
(四)課堂總結,深化新知
師: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觀察、比較,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透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把平行四邊轉化成長方形,找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從而順利推倒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學具準備:
2塊平行四邊形彩色紙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師:出示平行四邊形,問:這是什麼圖形?它有什麼特徵?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畫出它一條底邊上的高嗎?(在平行四邊形圖片上畫一畫,並標出底和高。)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創設故事情境
同學們,喜歡喜羊羊的動畫片嗎?據說羊村的牧草越來越少,村長決定把草地分給各個羊自已管理和食用。懶羊羊分到的是一塊長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它們認為自已的草地更少,爭了起來。同學們想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你們準備怎樣解決呢?
2、複習舊知,揭示課題
(1)複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口算長方形草地的面積。(板書長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面積=長寬)
(2)師:你能幫它們求出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膽猜想
師:在學習推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最初使用了什麼的方法?(數方格)今天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能不能也用這個方法?
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透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對學生進行辯詐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理解公式並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什麼是面積?
2、請同學翻書到80頁,請觀察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假如這塊長方形花壇的長是3米,寬是2米,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得出長方形花壇的面積是6平方米,平行四邊形面積我們還沒有學過,所以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學習關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民主導學
(一)、數方格法
用展示臺出示方格圖
1、這是什麼圖形?(長方形)如果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釐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8平方釐米)
2、這是什麼圖形?(平行四邊形)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釐米,自己數一數是多少平方釐米?
請同學認真觀察一下,平行四邊形在方格紙上出現了不滿一格的,怎麼數呢?可以都按半格計算。然後指名說出數得的結果,並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2、請同學看方格圖填80頁最下方的表,填完後請學生回答發現了什麼?
小結: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
(二)引入割補法
以後我們遇到平行四邊形的地、平行四邊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邊形的東西,都像這樣數方格的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方不方便?那麼我們就要找到一種方便、又有規律的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割補法
1、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沿著所作的高剪下來,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麼圖形?
2、然後指名到前邊演示。
3、教師示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剛才發現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就把從平行四邊形左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邊,拼成長方形。在變換圖形的位置時,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做呢?現在看老師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著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
③移動一段後,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著直角三角形繼續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到兩個斜邊重合為止。
請同學們把自己剪下來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處,再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向右慢慢移動,直到兩個斜邊重合。(教師巡視指導。)
4、觀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長方形左面放一個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便於比較。)
①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麼樣的關係?
③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麼樣的關係?
教師歸納整理: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它的長、寬分別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5、引導學生總結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麼求?(指名回答後,在長方形右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麼求?(指名回答後,在平行四邊形右面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6、教學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板書:S=ah
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裡,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寫成ah,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頁中間的填空。
7、驗證公式
學生利用所學的公式計算出方格圖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相比較相等 ,加以驗證。
條件強化: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底和高)
三、檢測導結
1、學生自學例1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講解。
2、判斷,並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3、做書上82頁2題。
4、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5、作業
練習十五第1題。
附: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S=ah或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