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家是動物園》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家是動物園》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家是動物園》含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家是動物園》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故事內容,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家庭成員的特點與動物的相似之處。

  2、體會家庭成員之間濃厚的關愛之情,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

  3、嘗試用“這是、、、、、、其實呢,他是、、、、、、”的語言結構介紹自己的家人。

  4、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繪本的童趣。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1 ,激發興趣。師:今天我們教室裡來了一位日本小男孩,大家趕快用掌聲請出他。

  師:(以小男孩口吻介紹)大家好!我叫祥太,是個小男孩。請你猜猜我家還有誰?(幼兒自由猜測,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出示相應人物圖片)

  師: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人。這是我爸爸,龍太先生。這是我媽媽,明美女士。這是我爺爺,一郎先生。這是我奶奶,早紀子女士。這是我妹妹,茜茜。

  二、基礎部分

  1、播放ppt2,介紹書名。師:(繼續以祥太口吻)“你們知道嗎,我家是個有趣的動物園,歡迎光臨!”師:咦,祥太怎麼會說“我家是動物園”呢?你們來猜猜是怎麼回事?(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書中內容)

  2、師:彆著急,小朋友們!我們現在就一起去祥太家,睜大眼睛仔細看看到底有那些動物呢?

  3.播放ppt3,嘗試進行人物與動物匹配,並初步感受句型“其實呢,他是、、、、、、”。師:祥太在幹什麼?你覺得祥太是一個怎樣的男孩?師:你覺得祥太和哪種動物很像?為什麼?

  4.師:我們來看看爸爸,你覺得他又與哪種動物很像呢?為什麼?師:“這是我爸爸,龍太先生。其實呢、、、、、、”誰來幫祥太接著說一說?

  5.播放ppt5,匹配人物與動物圖片,討論兩者對應關係。師:祥太的媽媽、爺爺和其他的家人又像哪種動物呢?請你仔細看一看、說一說,能用“這是我,其實呢,他是、”這樣的句子來說就更棒了。

  6.有趣的動物園參觀完畢,我們一起和祥太說“再見”吧!

  三、邊看課件邊聽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討論交流:你喜歡祥太的家嗎?你覺得他的家怎樣?祥太家裡真的有這些動物嗎?

  2、小結:原來祥太說我家是動物園,不是家裡真的住著這些動物,而是指家裡人像這些動物。祥太用這種方法在告訴我們,他們的家是一個溫馨、快樂的家。

  四、遷移經驗

  1、用“這是,其實呢,他是”的句型進行仿編活動。

  2、祥太平時很關心自己的家人,知道他們喜歡什麼,有什麼愛好,所以編出這麼好聽的故事。

  3、小朋友,你們也像祥太一樣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嗎?(愛)現在就請你們也來動動腦筋,想一想,你們家裡的人都像什麼動物,為什麼?我們可以學著祥太的樣子來編一編,講一講。看誰編得最像最有趣?(句式:“這是、、、、、、其實呢,他是、、、、、、)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為了加深幼兒印象,根據幼兒記憶的.特點,我在模仿祥太介紹家人的時候在“其實呢”處拖長了語調,試圖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他們學說。但在後邊的幼兒介紹以及仿編時,孩子們仍然會忘記,並且侷限在生肖的聯想,孩子們不能完整的理解動物與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絡。透過反思,我發現自己對句式的強調不明顯,孩子們在講述時一些精彩的聯想反而被我所忽視而沒有加以肯定,不利於孩子的積極性,使得本節課堂缺乏靈動和生氣。

  其次,繪本的精神價值體現不夠。《我家是動物園》這一繪本故事不僅幽默十足而且充滿溫馨。生動的故事情節讓課堂笑聲不斷,但是在“家庭的溫馨”方面挖掘得還不夠深入,只是簡單地理解家庭成員和動物之間的關係,理解還不夠深入。我想如果在:爸爸在我不乖時象獅子吼、媽媽辛勤持家為家庭奉獻、奶奶對我無限的關懷等方面再稍微深入地引導的話,孩子的感受應該會更深刻一些,更加能體會家庭中人物不同的個性特徵以及更加深刻體驗到家庭的溫暖。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給孩子語言的影響力還沒充分體現出來。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地鑽研,享受教學的快樂,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