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像山那樣思考》優秀教案設計

《像山那樣思考》優秀教案設計

《像山那樣思考》優秀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理解文意,理清文章脈絡。

  2.體會文中作者對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的思考。

  3.學習選取個性化的角度,表現哲理的寫法。

  教學重點

  1.理清人與自然的生態倫理關係。

  2.理清文章脈絡和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師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工作,教會學生評點的方法,學生在感知文字、研習文字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評點,課上師生、生生間進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聲狼嗥上做文章。讓生沿著作者設定的切入點去體會作者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解文題)像山那樣思考,是指誰要像山那樣思考?人

  “那樣思考”究竟是怎樣的思考?

  二.自讀感知、剖析思路:

  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

  (小組合作),全文可分幾個部分,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三.研讀探究:

  出示相關思考題,要求學生帶著疑問看課文,並小組討論、交流,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生讀1-2節)

  1.作者以一聲狼嗥開篇,那麼對於這聲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樣的反應?它們的反應和一座山的反應有什麼不同?

  2.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排比

  排比句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3.對這聲狼嗥,一般所能理解的淺層含義和只有大山才能聽懂的深層含義分別是什麼?

  學生邊讀邊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作者得到這一認識(大山聽懂的深層含義)的由來?

  談談狼的.消失對自然,對人類分別意味著什麼?

  (多媒體顯示問題)

  1.為什麼我們必須像山那樣思考?

  2.如果像山那樣思考,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大自然,怎樣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如果不能像山那樣思考,會有怎樣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講到的危害,你還能列舉出哪些?

  四.拓展練習

  閱讀一段材料,為2005年“世界環境日”擬一個主題,並簡述理由。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並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透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歷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如下:

  1994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1995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

  1997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1999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

  2000環境千年——行動起來吧!

  2001世間萬物生命之網

  2002讓地球充滿生機

  2003水——二十億人民之所繫

  2004海洋存亡匹夫有責任

  2005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