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第二課時教案
一、結合重點語段,感知人物形象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請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你覺得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1、伽利略是一個(善於思考的)科學家。
伽利略在唸書時就提出都是難以解答的問題,被同學們稱為辯論家;15歲時就對裡士多德的話提出了質疑。亞里士多德在眾的眼裡是趔的化身,他的話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經過嚴密思考後卻發現了疑點。所以說他關於思考。
那就請同學們再次認真讀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伽利略的思考過程,可以與同學們討論,也可以請都是幫忙。(算式法10+1<10)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會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該比10磅的慢;10+1>10兩個鐵球拴在一起,就有11個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快。)
(反思:雖然閱讀課以學生的朗讀體悟為主,但教師也不能完全放棄講解。由於考慮到學生受年齡和生活經驗的限制,對理解伽利略是怎樣利用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推出兩個結論的這一教學難點比較吃力,於是,在突破難點時,採用列算式來理解:,這樣理解既簡單又明瞭。同時這種方式也學科間的知體現出學科知識是相通的)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你注意到這些關聯詞了嗎?你能不能不看課本,說一說伽利略思考的過程?
出示 如果那麼但是如果就
(讓學生用這樣的關聯詞語來說,能夠令他們感受到伽利略的`質疑是經過嚴密的邏輯思考,不是妄下結論。)
2、伽利略是一個(執著追求真理)的科學家。
思考:
1)伽利略做了多少次試驗?
(無數次)
2)他的實驗成功了嗎?
(引導學生讀第4自然段,說明伽利略帶著上面的問題,反覆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斯多德的那句話的確說錯了。)
3)為什麼要作公開試驗?
讀課文第5自然段。
在當時,眾都信奉亞里士多德,並把他的話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卻大膽質疑,說明他不迷信權威,只追求真理。
(反思:這裡可以結合作業本,令學生指導,信奉意義,信奉的反義詞是懷疑作業本還是要用起來,以後備課一定要記得連作業的內容一起備進去。)
總結:伽利略為了追求真理,反覆做了多次實驗來證實,並且要面對無數人的譏笑與嘲諷,在比薩斜塔上公開試驗。
在比薩斜塔的公開試驗的目的是為了公佈自己的試驗結果。
公開試驗的結果是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
那麼伽利略在比薩斜塔的公開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公佈自己的試驗結果嗎?
再次朗讀朗讀第五自然段。
得出結論:之所以要公開試驗,就是要向權威挑戰。
3、所以伽利略又是一個(勇敢)的科學家。
默讀課文思考:當時人們是怎樣崇拜亞里士多德的?人們又是怎樣議論伽利略的行為的?
讀課文2、5段,對比人們的不同態度。
總結:面對眾的懷疑、嘲笑與譏諷,伽利略沒有退縮,仍然堅持公開試驗,他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現得十分勇敢。
三、昇華情感
1、 出示最後一句話。
說一說,你怎麼理解這句話。從課文中你學習到了什麼?
(我們應該尊敬知識淵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會有出錯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為
要敢於質疑,勇於挑戰。)
鼓勵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思考。
2、教師總結。
出示:伽利略做這個實驗的意義不公僅在於證明亞里士多德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使從們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那就是不迷信權威,執著地追求真理。
四、小練筆:
伽利略終於成功地證實了自己的觀點,上塔前,人們對伽利略充滿懷疑,那麼現在當伽利略走下比薩斜塔得時候,人們又會說些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後》為題寫一段話,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精彩教案第二課時,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