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優質課教案《貪吃的變色龍》含反思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優質課教案《貪吃的變色龍》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變色龍變色的趣味。
2.學習正確地、按順序翻閱圖書。
3.體驗色彩變化的奇妙。
活動準備:
1.故事:《貪吃的變色龍》(參見幼兒用書)。
2.故事圍裙、紙偶,封塑紙、糖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貪吃的變色龍》,並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故事裡講的是誰?
它怎麼會變顏色的?
變色龍吃了哪些東西?
變色龍變成了什麼顏色?
2.邊用故事圍裙操作,邊講述《貪吃的'變色龍》的故事。也可以把紙偶給幼兒,邀請幼兒隨著故事情節把相應的紙偶貼到圍裙上。
3.請幼兒自由閱讀幼兒用書中的《貪吃的變色龍》,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4.以適當的問題引導幼兒創編故事。
變色龍還會遇到什麼東西?
它把這些東西吃掉之後,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
5.操作活動:彩色的世界。
用水彩筆在封塑紙上示範畫圖,並塗上顏色,然後貼在玻璃窗上,請幼兒觀察透過彩色透明片的物體有什麼變化。
給幼兒提供一些彩色糖紙,帶幼兒到室外,透過糖紙觀察外面世界發生的變化.。
帶幼兒回教室,嘗試將糖紙做成一個造型,如蝴蝶結,將幼兒完成的作品貼在窗戶上,讓大家相互欣賞。
活動評價: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夠說出變色龍吃了什麼,變了什麼顏色。
2.能愉悅、專注地進行透明片的創作。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在在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中,由於語言經驗缺乏,對語言認識程度不深,不能隨時調節語言的清淅度和形容程度,表達的時候受到語言調控,對顏色的認識也比較少。根據這階段年齡特點,選擇了繪本《貪吃的變色龍》。這節活動剛好也是整合書上的內容,我仔細分析了書上教案,發現內容可能不適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於是我自己設計了本次活動的內容,將其變為一節小班綜合活動,把語言和藝術相結合。
繪本《貪吃的變色龍》富有變化,故事新穎,而且描寫生動形象,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也符合形象直觀思維方式,能結合圖畫,經過觀察理解單頁單幅大圖書,使幼兒能直觀的認識紅色、黃色、綠色,並且透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加深孩子對這三種顏色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在隱形中提升了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這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視覺和認知發展特點。
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定為:在認識紅、黃、綠的基礎上知道生活中與其的相關事物。為了讓孩子能循序漸進的接受紅、黃、綠這三種顏色,我在讓他們認識紅色和黃色的時候穿插了一個有趣的小活動“找錯誤,變魔術”。沒想到有這神奇的“魔術袋”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們班級孩子的注意力。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很好的認識了生活中紅色和黃色的事物。接著,又透過問題:變色龍的腳怎麼會變成綠色?來讓孩子思考生活中的綠色事物。從而加大了本次活動的難度,讓孩子學會思考。最後我又準備了許多沒有顏色的插片,讓孩子去嘗試找到這些插片事物的顏色,然後放在相應的變色龍身上。這個遊戲不僅吸引孩子的興趣,還再次加深了孩子對紅、黃、綠的事物的認識。
可能最後時間有點長了,我想今後我會在課前多請教,多修改,多練習,更好的組織好每一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