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害怕的時候》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害怕的時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害怕的時候以及害怕時應該怎麼做。
2、知道害怕有時也會保護自己,瞭解緩解害怕情緒的方法。
3、初步積累情緒表達與調控的經驗。
活動準備:
繪本《我好害怕》的PPI和反映生活情境的PPT,開心、生氣、哭鬧、害怕4種表情娃娃,小熊布偶,4段不同風格的樂曲,家長講述害怕經歷的影片。
活動過程:
一、表情遊戲,匯入活動
1、教師逐一翻開背景板上的開心、生氣、哭鬧錶情娃娃,引導幼兒說說、做做相應的表情。
2、請幼兒猜猜隱藏的表情是什麼,幼兒猜過之後,教師翻開害怕的表情娃娃。
師:你有過害怕的時候嗎?遇到哪些事情會害怕呢?
3、師:寶寶有害怕的時候,(出示小熊布偶)小熊也有害怕的時候,我們一起聽聽小熊遇到什麼事情會害怕。
二、演示畫面,梳理經驗
(一)我會害怕,(播放繪本PPI第一幅畫面)
1、師:小熊遇到了哪些害怕的事情?小熊害怕的時候想幹什麼?
2、師:小熊害怕的時候想哭、想逃跑、想要媽媽抱,你害怕的時候最想做什麼?
(二)大人也會害怕
1、猜猜爸爸、媽媽有沒有害怕的時候。
2、播放影片,聽爸爸媽媽講講他們害怕的事情。
3、小結:小熊有害怕的時候,寶寶有害怕的時候,大人也會有害怕的時候,我們都有害怕的時候,害怕沒有什麼丟人的。
三、情境體驗,形成新經驗
(一)害怕的時候,我有好辦法
1、師:有沒有好辦法讓害怕的感覺好一些呢?
2、幼兒自由交流後,教師依次點選繪本PPT,逐一出現緩解害怕情緒的各種方法,引導幼兒找到趕走害怕的'好辦法。
3、小結:害怕的時候可以向別人說出來,可以讓媽媽抱一抱,可以找一個舒服的地方看圖書,可以抱著喜歡的小毛毯或小布偶。
(二)害怕的時候,我知道該做什麼
1、教師逐一點選反映生活情景的PPT(夜裡一個入睡覺,看到動畫片裡嚇人的地方,媽媽接寶寶時來晚了,護士阿姨給寶寶打針的時候),引導幼兒說一說用什麼辦法把害怕趕走。
2、配上音樂連續播放PPT,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四、互動交流,拓展經驗
1、師:害怕有時候也會保護我們,你相信嗎?
教師邊演示繪本PPT邊講述:有時候,害怕也能保護我,讓我離兇巴巴的狗遠一些,告訴我不能爬得太高,不能在汽車旁邊玩耍,不能靠近火焰。
2、師:為什麼說害怕有時也能保護我們?
小結:有時候,害怕會讓我們離開危險的地方,讓我們的身體不會被傷害。
五、快樂遊戲,加深體驗
1、和表情娃娃做遊戲。教師交替點選PPT畫面、分別出現開心、害怕的表情娃娃。當看到開心的表情娃娃、聽到歡快的音樂時,幼兒盡情表現開心的樣子:當看到害怕的表情娃娃、聽到令人驚恐的音樂時,引導幼兒學做深呼吸,調節自己的情緒。
師:用力長長地吸氣、呼氣有什麼感覺?
小結:害怕的時候如果用力長長地吸一口氣,再長長地呼一口氣、感覺就會好很多。
2、師:有很多辦法會幫我們趕走害怕,回家後告訴媽媽,害怕的時候你知道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