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講話稿> 第三週國旗下講話:文明如廁

第三週國旗下講話:文明如廁

第三週國旗下講話:文明如廁

  小小的廁所,最能反映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單位的文明程度。廁所是一個小小的視窗,但它卻能最真實地檢驗人民的文明素養。

  首先來講講如廁的陋習:

  1、大小便不入池

  小部分同學把小便撒在地面上,紙簍裡、牆上。把大便解在小便池。

  2、手紙不入紙簍

  廁所紙簍專門是用來放用過的手紙的,而有的同學卻把手紙到處亂扔。在廁所的紙簍裡不時地發現一些小食品袋子、飲料瓶,還有同學把食品袋子、塑膠瓶丟進便池,堵塞下水道。

  3、亂扔清潔工具

  個別同學,喜歡惡作劇,把廁所的紙簍踢進

  便池,還有的同學把掃把、拖把扔進便池。

  國外如廁:

  日本是全球聞名的提倡廁所文化的國家,也是非常注重文明用廁的國度。他們文明入廁的習慣,來源於嚴厲的家庭教育。在日本家庭,長輩一般都要教育小輩,在使用完廁所後,要向廁具鞠躬,以表達對廁具提供服務的謝意。正是這種對廁具的敬畏和尊重,養成了人們文明用廁的好習慣。連被人們認為是“藏汙納垢”的廁具都受到尊重,人們怎麼會去做出破壞公廁裝置等不文明的舉止呢。

  新加坡的公共廁所一般都非常衛生乾淨,主要是政府透過嚴格的法律來限制人們的不文明行為。新加坡環境衛生管理部門早在19xxx就制定了“便後必須主動衝廁”的規定,同時擬訂了對違反者的嚴厲處罰辦法。依照該規定,凡使用公廁後不主動衝廁的,初犯將被罰款75美元,重犯罰款250美元,“犯規”3次以上者,則重罰500美元。環境衛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經常深入公廁,假裝洗手或方便,發現有不主動衝廁者,就將其抓獲,但一般往往是無功而返,因為在新加坡,大家都已養成使用公廁應保持衛生清潔的習慣,社會早已形成一種心理壓力,不這麼做,人們似乎有一種犯罪感。

  根據這兩個例子,再跟如廁的陋習對比一下,我們那些有過如廁不文明的同學是不是該臉紅,是不是該慚愧?我們整潔的校園就因為一部分不文明的同學特別都是男同學,不文明如廁,小便隨便的撒在紙簍裡,甚至牆壁上,地磚上,使我們學校的`廁所散發著一種種惡臭,難道同學們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嗎?正對這些不文明的現象,我們學校也將要加大力度進行檢查,查到一個處理一個,讓這些不文明的如廁行為在我們校園裡消失。

  文明從現在做起:

  如廁雖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事,但是體現一個人的道德意識和生活習慣,乾淨整潔的如廁環境也應該是任何良好生活環境建設所不可或缺的內容。方便他人,方便自己!所以希望同學們從自身行為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舉止文明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