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4篇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4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1

  一、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為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二、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flash。

  2、錄音帶:大鼓和小鼓音樂

  3、每人一隻塑膠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三、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依據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聽聽、玩玩、嚐嚐中感受聲音,激發幼兒對探索聲音輕響的興趣。

  四、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聲音

  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二)、讓小瓶發出聲音,為大鼓小鼓伴奏

  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裡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這裡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

  3、(放錄音)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4、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三)、幼兒透過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四)、為“大鼓小鼓”唱歌,邊搖瓶子配樂曲邊唱歌。

  五、活動延伸

  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2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玩玩、搖搖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輕響

  3、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生活中的聲音音訊

  2、每人一隻塑膠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聲音

  聽聲音(以幼兒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教師事先準備3個瓶子:空瓶子、裝有少量黃豆的瓶子,裝滿黃豆的瓶子)

  1、師: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好玩的東西。(出示空瓶子)看看你們的桌子上面,把瓶子拿起來玩玩,瓶子有聲音嗎?(沒有)怎樣讓它發出聲音呢?(幼兒討論讓瓶子發出聲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東西到瓶子裡等。老師有一種辦法和你們不一樣,我搖搖瓶子就會有聲音,(出示裝有少量黃豆的瓶子搖一搖)問,你的瓶子也搖一搖有聲音嗎?啟發幼兒瓶子是因為裝了東西而發出的聲音(教師倒出黃豆證實)。

  小結:瓶子碰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請個別幼兒示範操作,教師指導。

  3、幼兒集體操作裝黃豆

  瓶子有聲音了嗎?我們的瓶子發出來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一個響聲大一個響聲小)怎麼回事?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小結: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三、遊戲《大鼓和小鼓》

  師:知道了瓶子的這個秘密,我們一起來表演大大的聲音和小小的聲音好嗎?(伴奏:我是一隻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我是一隻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可進行兩次)大鼓的聲音用黃豆多的瓶子用力搖,小鼓的聲音用黃豆少的瓶子輕輕搖。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3

  活動目標:

  1、嘗試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在玩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大小。

  2、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

  2、每人一隻塑膠小瓶置於小椅子下面。小盆4個,黃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嘗試猜測生活中的不同聲音

  1、談話匯入:寶寶們,今天有這麼多客人老師來聽咱們上課,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客人老師是來找耳朵最靈的寶寶的,那我們來比一比好不好?你聽!(播放寶寶笑聲)

  師:這是什麼聲音啊?誰的笑聲啊,大人的還是寶寶的笑聲?

  師:你們猜對了,真棒!這是小寶寶夜裡睡覺做夢發出來的笑聲。可是天亮了,媽媽要請一個小動物來叫醒這個小寶寶,你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叫醒寶寶的?(播放公雞叫聲音,幼兒:大公雞!)

  師:大公雞怎麼叫的?(喔喔喔喔)

  師:那除了公雞會叫寶寶起床,還有什麼小動物也會叫呢?

  師:會叫的動物有很多很多,所以媽媽可以請許多小動物來叫小寶寶,寶寶被叫醒了,(播放洗手聲音)咦!寶寶現在在幹什麼?

  師:洗手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啊?(嘩啦啦)

  師:洗完臉刷好牙吃完早飯,寶寶該上幼兒園了,寶寶坐著爸爸的汽車(出示汽車圖)上學了,汽車在馬路上會發出什麼聲音啊?(嘀嘀嘀、嘟嘟嘟嘟)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1、師:把瓶子拿出來玩玩,瓶子有聲音嗎?

  師:怎樣讓它發出聲音呢?啟發幼兒瓶子是因為裝了東西而發出的聲音(教師倒出黃豆證實)。

  小結:瓶子碰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寶寶也想讓你們的瓶子也發出好聽的聲音,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幼兒集體操作裝黃豆。

  提問,我們的瓶子發出來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一個響聲大一個響聲小)

  師:怎麼回事?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小結: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

  4、搖瓶子游戲《大貓和小貓》

  師:知道了瓶子寶寶的這個秘密,我們一起來表演大大的聲音和小小的聲音好嗎?(伴奏: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隻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可進行兩次)

  5、延伸活動

  教師故意邊唱歌邊用一個裝滿黃豆(或兩顆)的瓶子(透明),用力搖,瓶子沒聲音(是小小的聲音),咦!怎麼回事呀?瓶子寶寶還有秘密呢?跟老師再去找一找它的秘密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背景入手,讓幼兒聽辨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從而引發對聲音的興趣。小班幼兒不善於集中注意力“聽講”,本活動採取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探索,瞭解了聲音輕重,在自由探索中發現聲音的輕重與裝豆子多少的關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運用各種感官,聽一聽,做一做,將藝術領域“節奏強弱”的內容自然地滲透到科學活動中,使科學探索和音樂活動巧妙的結合,達到動靜交替。充分突出幼兒為主體,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注重多觀察、少干預,讓幼兒在遊戲、體驗、操作中獲取新的知識,充分表現自己,從而達成活動目標。

  而對於科學活動,幼兒操作是很關鍵的一環節,如何收放自如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幼兒的操作一定會有個體差異,所以勢必會產生幼兒操作的時間差(第一個完成的幼兒和最後完成的幼兒)那麼對於動作快的幼兒教師在操作前一定要提清楚要求,讓他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不是無所事事。

  今後的科學活動的開展也要圍繞著以下兩點進行

  (1)活動的材料準備是否充足,是否有效?

  (2)幼兒操作活動前教師的要求是否明確?

  科學是嚴謹的,而幼兒的科學活動既充滿科學的探索精神又不同於成人所理解的科學。作為教師,作為組織者,在每一次的科學活動中都先問問自己:如何在具體的生活經驗中幫助幼兒構建自己的科學認知!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4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套桶為樂曲伴奏。

  4、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套桶娃娃,蠶豆、米、綠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樂,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教師搖動空套桶,“你們聽,怎麼沒聲音?”

  1、教師設問:你有什麼辦法讓空套桶發出聲音?(在套桶裡裝上東西)“我們一起動手讓套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套桶裡裝上一樣東西,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你的套桶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麼?(個別回答)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集體)這個聲音像什麼?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裡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套桶中,搖一搖,聽一聽。“小朋友在套桶裡放了一種東西,你想不想再換另一種東西放在套桶裡,聽聽剛才的聲音和現在的聲音一樣嗎?”“小朋友拿著你的空套桶找一組你沒玩過的放在你的套桶裡,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讓幼兒比較前、後兩種聲音有什麼不同。“你第一次玩了什麼?這一次玩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套桶裡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範。“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裡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們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裡裝的是什麼?”讓幼兒猜測,“你們猜的對不對呢?”教師幫助個別幼兒把東西倒進透明瓶子裡讓幼兒驗證猜的是否正確。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套桶裡發出不同的聲音。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套桶,讓幼兒比較。“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你們真能幹。”“我這裡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裡裝的是什麼?”(幼兒猜測後,開啟讓幼兒驗證)兩次。“為什麼一樣的東西,在套桶裡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四、集體用會響的套桶為樂曲伴奏。“小朋友的套桶娃娃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為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五、結束活動。

  觀摩意見和建議: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