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合集7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合集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小草的多樣性,並對小草感興趣

  2.能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3.學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小草,積極尋找發現各種小草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小草的多樣性,並對小草感興趣

  難點: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不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察並認識幼兒園裡的幾種小草,聯絡園林工程師講解

  材料準備:有關種植草和野草生長的錄影帶,在幼兒園附近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介紹園林工程師並向他問好。

  二、在幼兒園裡尋找小草

  1.請幼兒告訴工程師叔叔,幼兒園裡有什麼草

  2.工程師找出幼兒未知的小草,出示並告訴幼兒這些草的名稱。

  3.啟發幼兒向工程師叔叔提出有關這些草的問題,區分種植草和野草。

  4.觀看錄影:種植草和野草的生長,讓幼兒知道人們為了美化和淨化環境而鋪上草坪,種植花草,因此要愛護它們。

  小結:幼兒園裡有許多種植草,像草坪、金盞菊、菊花、沿街草都是人們種植的草,我們要愛護,幼兒園裡也有一些野革,像蒲公英、空心草,它們是自己長的,我們也不能隨便拔野草。

  三、在幼兒園外尋找小草

  1.帶幼兒到幼兒園附近野草較多的地方。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這裡有什麼樣的小草,也可以把每一種草拔一根來。 (幼兒分散尋找、觀察、採集、交流)

  2.你找到哪些小草,它是種植草還是野草,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3.看看工程師叔叔找到了哪些小草,聽他介紹其中一些草的名稱、生長特徵等。

  4.數一數,你一共找到了幾種小草,誰找的小草最多

  小結:小草真多,大多數都是野草,有各種各樣,有的會開花、有的結籽了、有的有香味,它們長在樹根旁、臺階邊、牆縫裡、草原上、山上、沙漠裡……我們以後可以再到別的地方去找一找小草,看一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種植的。

  延伸活動

  簡易製作小草標本。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工具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

  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將黃豆從大米中分離出來,是快捷、方便的工具。

  3、能運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對探索活動感趣

  活動準備:

  黑板、紀錄表,幼兒標記貼,五個澡盆,內放大米和黃豆,漏勺、勺子、筷子、夾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個

  活動過程:

  1、以廚師阿姨遇到的問題匯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廚師阿姨今天遇到了一個麻煩,她把黃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誰來想一想辦法,用什麼方法可以幫阿姨將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鼓勵幼兒大膽設想和表達)

  2、幼兒根據工具進行猜測並進行記錄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麼呀?(出示工具)請你猜一猜,這些工具中哪一種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黃豆從大米里面分出來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講述)師:(出示記錄表)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標記貼到這種工具的下面。(幼兒記錄自己的猜測)

  3、幼兒操作並記錄實驗結果

  師:究竟哪種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師要請小朋友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注意每一種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過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種,最後把你的小標記貼在記錄表的小手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注意提醒幼兒每種工具都要嘗試,最後再記錄結果。重點觀察、指導幼兒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結合記錄表集體討論,發現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將黃豆和大米分開

  師:剛才,我們用了各種工具來分黃豆。試過以後,你覺得那一種工具最快、最方便?為什麼漏勺能很快、地把黃豆分出來,而且看不見一粒米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使用漏勺的?(請個別幼兒上來演示、講解漏勺的使用方法)師小結:原來,漏勺上有許多的洞眼,當我們用漏勺去盛米和黃豆時,米就會從洞眼中漏下去,勺子裡只留下了黃豆。當漏勺中盛了米和黃豆時,我門只要用手輕輕地左右晃動,就能讓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來了。所以,漏勺是我們今天分黃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賽:分黃豆

  師: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場有趣的分黃豆比賽,男孩子一組,女孩子一組,用漏勺將剩下的黃豆和大米分開,看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多!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區分泥土,石頭,瞭解它們的效能用途。

  2. 透過嘗試,激發幼兒觀察、瞭解大自然的興趣。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石頭、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區分泥土和石頭

  1. 幼兒嘗試區分泥土和石頭。

  師:這是什麼?請你們試著把他們分開。

  2. 老師巡迴指導:瞭解幼兒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區分?

  3. 引導幼兒邊分邊講,鼓勵幼兒講述。

  4. 說一說你是怎能麼發現這裡有泥土和石頭的。

  5. 老師歸納小結不同的區分方法。

  6. 讓幼兒再嘗試的分找泥土和石頭。

  二、 給泥土石頭洗澡

  1. 師:給石頭洗澡,看看石頭有什麼變化?

  2. 試說給石頭洗澡後的結果。

  3. 給泥土洗澡,觀察泥土的變化和洗後的結果,引導幼兒將兩種物體作比較,並小結。

  三、 做泥團

  1. 能不能試著把泥做成團?

  2. 引導幼兒嘗試泥幹了怎麼辦?溼了怎麼辦?

  3. 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成功地把泥團起來的?

  4. 觀察泥土在水裡的變化。(變混合)

  四、 介紹泥土和石頭用途

  1. 請幼兒試說石頭的用處。

  2. 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造橋、鋪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 請幼兒試著說出泥土的用處。

  4. 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種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 大家都知道石頭和泥土的本領。等我們長大,我們要讓石頭和泥土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透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匯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透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⒈讓幼兒透過親自參與活動,知道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懂得自己的身體是在不斷生長的。

  ⒉培養幼兒能夠關心自己的身體變化,發展自我意識。

  ⒊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⒋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⒌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入園時的身長圖和體重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幼兒剛入園的身長圖和體重表,引起幼兒觀察,並進行討論。

  ⒈這些圖片上的娃娃是誰?(貼有照片的幼兒外形)

  ⒉上面有些什麼?(表示身高的竹子和體重的小稱砣)

  小結:這些都是我們剛上幼兒園時保健老師給我們量身高,稱體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個小砣就表示那時我們的身高和體重。

  (二)透過操作活動對比,讓幼兒感知其中變化,瞭解自己在長大。

  ⒈小朋友,現在你們的身高和體重有沒有變化?

  ⒉請幼兒現場量身高稱體重,再貼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稱砣。

  ⒊請幼兒在觀察對比,瞭解其中變化。

  小結:剛才我們發現小朋友在原來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長越高,說明小朋友長高了,小稱砣越來越多,說明小朋友變重了。我們長大了。

  (三)透過討論,知道我們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本領。

  “現在,我們長大了,在幼兒園學會了哪些本領?”(從生活自理能力、學習、遊戲等方面去討論)

  小結:我們長大了,學會自己吃飯,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會講故事,會念兒歌,拍皮球,玩各種遊戲,今後我們還會長大,學會更多的本領。

  (四)親子活動

  建議家長在家中一角,為孩子做兩顆生長樹,一棵記錄身高的變化,一棵記錄體重的變化,並定期為孩子測量。

  活動評價:

  ⒈知道自己在不斷地長大;

  ⒉逐步學會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透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匯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透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磁鐵的一些基本特性,產生繼續探索的慾望。

  2、願意記錄實驗結果並與同伴交流。

  3、初步瞭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幼兒食品)自己認為能被磁鐵吸住的各種物品

  2、磁鐵記錄板、紙、筆

  3、教師準備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鐵夾、鐵釘、回形針、圖釘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透過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紙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二、介紹自己準備的材料。

  師:剛才,我們在玩磁鐵的時候發現磁鐵能使紙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呀!小朋友們都找來了許多認為可以被磁鐵吸住的東西,請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逐個介紹。

  三、做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這些東西真的能被磁鐵吸住嗎?等一會兒你們來試試。老師這裡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試過自己準備的東西后,也可以試試老師準備的東西,別忘了把你做的每個實驗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他們的表現表達,如請幼兒說說發現了什麼,是怎樣記錄的,有的孩子畫“o”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畫“x”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

  四、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發現什麼東西能被磁鐵吸住?並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老師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擺在桌子上,並告訴幼兒,這些東西都是金屬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讓幼兒運用磁鐵的作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如:幫“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針;幫“媽媽(媽媽食品)”取瓶中的圖釘;玩“釣魚”遊戲等,進一步瞭解磁鐵的基本特性。

  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尋找磁鐵的朋友,進一步瞭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師:做了那麼多的實驗,我們發現易拉罐、圖釘、鎖、剪刀、回形針等都是磁鐵的朋友,都能被磁鐵吸住。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也是磁鐵的朋友呢?那些東西里用到了磁鐵?磁鐵在這些東西中是做什麼用呢?

  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談話。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幾種顏色,而是為了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所以,設計要注重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認識顏色、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

  中班幼兒可能會對調色活動本身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設計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象,使幼兒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中出現的科學現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進一步探索的願望。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展表現美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說明: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時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說明:啟蒙教育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即時效果,而是為了給幼兒今後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活動應該定位於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而不是對實驗結果的興趣。但是對於中班幼兒要透過活動,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準備

  顏料和調色用具。活動室的佈置要色彩豐富、協調。

  活動過程

  1.透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並初步瞭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並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後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麼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透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塗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塗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塗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塗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後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透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後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經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現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製作活動,讓幼兒透過製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慾。

  活動反思

  在調色活動中感受顏色的多變,大大地激發了幼兒對色彩的關注,同時讓幼兒觀察周圍的東西,讓幼兒對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在配色活動中,也讓幼兒對科學的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透過自己動手操作調色、配色,幼兒興趣濃,而且大大激發了他們探索的慾望。但是在給幼兒操作調色的活動時,我沒能充分地引導和組織幼兒探討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象,使得幼兒的興趣停留在操作上,沒能達到進一步探索的願望。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設計理念

  大自然是孩子們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好場所。自然界裡的電閃雷鳴、颳風下雨等天氣變化和各種動物及它們的生活習性都是孩子們值得探索的主題。其中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動物,而一些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天氣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絡,它們在天氣變化之前會有一些特殊的表現,並有一定的規律,能起預報天氣的作用。為此,我抓住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時機,設計了“小小氣象員”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學習一些根據動物的特殊表現來推斷,預報天氣的本領,使幼兒懂得一些氣象變化和動物習性變化之間的關係。這不僅能使幼兒在愉悅的氣氛下獲得科學知識,而且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提高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和能力,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氣象變化與動物習性變化之間的關係;

  2、能根據動物的特殊表現來推斷並預報天氣;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表現欲,提高其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萌發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去了解動物與氣象變化之間的關係、奧秘。

  難點:能運用新學的知識判斷天氣變化。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四、活動流程

  (一)引出課題

  1、師:孩子們昨天是晴天還是陰天?今天呢?(談話引入)

  那麼你們猜一猜明天會是什麼天氣呢?

幼:晴天、陰天、雨天都有可能。晴天,你門是怎麼知道的?

  看天氣預報、聽廣播。

  嗯!真不錯,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我們人們啊是透過看天氣預報,聽廣播提前知道天氣情況的。

  2、農民伯伯不用看天氣預報,也知道明後天的天氣是怎樣的。他們是怎麼知道的?是誰告訴他們的呢?有誰知道?請舉手!

  (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老師可以引導說:哦這個問題有點難,還沒有想好對麼?那麼現在王老師來告訴你們。)

  師:很多小動物他們是小小氣象員,能預報天氣。那我一起來看一看為什麼老是說他們是小小氣象員。一起聽聽故事裡的小動物是怎麼預報天氣的?

  (二)觀看影片

  讓幼兒觀看影片,提問幼兒圖片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呢?

  幼;有小燕子、小青蛙、小魚、小螞蟻、雞媽媽、小蜜蜂。

  師:那你們要先看哪一個小動物來預報天氣呢?(點其中一個小動物)

  幼:小蜜蜂(觀看影片)

  師:快要下雨的時候,小蜜蜂會怎麼做?

  幼:因為快要下雨了,我們的翅膀要是沾上雨水就飛不動了,會有危險的,像這樣的天氣我們只在家裡工作,從來不到外面去。

  師:鼓勵幼兒(你聽的真仔細、你聽的真認真、嗯!不錯。你真愛動腦筋等等鼓勵性語言)

  師小結;哦!原來小蜜蜂是透過呆在家裡工作的方式來提醒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接下來呢?你們想看哪一個小動物預報天氣?

  幼:小燕子。(觀看影片)

  師:我們看一看下雨前,小燕子跟平時飛的有什麼區別?

  幼:自由回答。

  原來是快要下雨了,小蟲的翅膀上沾上了許多小水珠,飛不高,小燕子飛得低,是為了捉蟲子吃。

  師小結:哦!原來小燕子飛的很低是想告訴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師:我們再來聽聽雞媽媽是怎麼說的?

  幼:雞媽媽。(觀看影片)

  師:雞媽媽是透過什麼方式來告訴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幼:自由回答,可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小結:原來雞媽媽是透過感覺氣壓很低來告訴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師:上面還有誰?幼:小螞蟻。我們一起來看看。(觀看影片)

  師:下雨前下螞蟻會有什麼行動?

  幼:搬家。

  師小結:小螞蟻也是小小氣象員,它是用搬家的方法來告訴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師:上面還剩下誰了?

  幼:小魚。

  師:我們來聽聽小魚這麼說的?幼(觀看影片)

  師:小魚是怎麼快要下雨了?

  幼:自由回答

  快要下雨了,水裡的空氣很少,憋得我實在難受,只好浮到水面上來吸幾口氣。

  師小結:原來小魚是因為水裡的空氣很少,浮到水面上來。告訴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師:小青蛙為什麼高心地唱歌?

  幼:自由回答

  師小結:青蛙高興地、大聲地唱起歌來,農民伯伯一聽就知道快要下雨了。

  最後讓孩子用故事裡小動物的話說一遍,(分別複述小動物們說的話)小動物們是用什麼方式來提醒農民伯伯快要下雨了。

  (三)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小動物氣象員,動物們也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記住他們的本領沒有?

  播放小測驗遊戲。

  師:可請幼兒上臺來指指看。

  五、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這麼棒的小動物氣象員,也知道了他們是怎麼向農民伯伯預報天氣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他們也是小小氣象員,回家的時候可以問問爸爸媽媽,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上網找找看。下午來的時候告訴王老師和小朋友。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