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關於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關於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能發現事物簡單的排列規律,並嘗試創造新的排列規律”。所以我設計了這次數學繪本《蜈蚣叔叔的襪子》,讓孩子們掌握ABB和AAB的規律排序。

  活動目標:

  1.在繪本中感受蜈蚣叔叔襪子的特別,學習按ABB或AAB的規律排序。

  2.嘗試用不同的組合形式創新規律排序,並會用語言表達。

  3.體驗繪本教學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PPT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討論蜈蚣特徵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蜈蚣嗎?知道它最特別的地方是哪裡呢?

  小結:它的腳很多。

  二、觀看圖片,學習規律排序

  1、初次發現ABAB的規律排序

  這裡有一隻蜈蚣叔叔,瞧它的腳上穿著什麼?

  這些襪子一樣嗎?

  誰來說說這些襪子的顏色?

  這些襪子的排列有什麼秘密?

  小結:蜈蚣叔叔是個有名的帥哥,因為每次出門它總會搭配各種襪子,這次出門蜈蚣叔叔把襪子是這樣排列成一紅一藍的規律,所以看上去非常的乾淨、整潔。

  2、繼續感知規律排序

  (1)學習AAB的規律排序

  瞧,你發現了什麼?

  蜈蚣叔叔這會兒想幹嘛?襪子呢?

  誰會幫助它?

  嘟嘟是怎麼幫助蜈蚣叔叔穿襪子的?

  猜猜接下來會是什麼顏色?

  小結:嘟嘟幫蜈蚣叔叔把襪子是這樣排列成兩藍一綠的規律,看上去也非常的乾淨、整潔。

  (2)學習ABB的規律排序

  蜈蚣叔叔說我每天穿襪子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它心情好的時候還會這樣穿。

  誰能接著往下排?

  小結:蜈蚣叔叔每天出門都會穿上不同顏色的襪子,而且襪子的順序都是有規律的,有時按照一紅一藍的規律,有時按照兩藍一綠的規律,有時按照一藍兩綠的規律。

  三、操作練習,鞏固規律排序

  1.交代要求,幼兒嘗試創新排序。

  如果你是嘟嘟,你會選擇哪兩種顏色、按照什麼規律幫他穿好襪子呢?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四、結束評價,體驗活動樂趣

  你們都很棒,用了不同的方法幫助蜈蚣叔叔穿好了襪子,蜈蚣叔叔非常感謝你們,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其實是一本好看圖書,它的名字叫《蜈蚣叔叔的襪子》,下次老師帶你

  們一起去閱讀這本書吧!

  反思:這是第一次上繪本數學,一開始備課的時候我去網上找了一些備好的教案,他們的教案都是把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給寫入了教案,然後我就照著他們的修改,可是在上課之給學科組的老師們看教案的時候她們發現我的教案太長了,太羅嗦了,對我說我上的課不是數學課了,到是像語言課,我們只是借住繪本中的一個情境來進行教學,之後就開始重新修改,湯老師和夏老師幫助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過,每個提問都要有針對性,環環要緊扣,語言也要精煉一些,今天上下來之後覺得環節還是比較順暢的,孩子們的掌握程度還是蠻高的,但是一堂課中我顯得太主動了,什麼都幫他們想好了,什麼都告訴了他們,其實可以完全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其中的一些小秘密,讓他們自己敘述自己發現的知識,在操作的時候不應該用PPT,應該讓孩子上前來操作,師幼互動起來,而不是自己光點點圖片,在最後也沒有迴歸到繪本中,顯得有些脫節了。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讓幼兒初步瞭解“紙球反彈”是由於空氣的流動產生的`。

  2、培養幼兒關注周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並有積極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1、長頸瓶若干只、紙球若干

  2、使用大型積木和圖書搭建“資料室”一間。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吹紙團”引出課題。

  指導語:小朋友,老師手上有許多的小紙團,想與小朋友來玩“吹紙團”的遊戲,想玩嗎?讓我們每個人拿一個紙團吹吹試試看,有什麼發現?

  (幼兒操作吹紙團,得出結論:被吹的紙團是向前跑的。)

  二、教師提出進一步的疑問,出示細頸瓶,幼兒再次操作。

  1、討論:紙團會永遠向前跑嗎?

  (結論:如果前方有障礙,紙團會停留在原位)

  2、幼兒用細頸瓶和小紙團進行第二次操作。

  指導語:如果把小紙團放在瓶口用力吹,你猜它會怎樣?請你們再來試一試。

  三、確立紙球反彈的現象

  指導語:有答案了嗎?小紙團會向前跑嗎?會跑進瓶子裡去嗎?

  (結論:如果不傾斜瓶子,小紙團怎麼也吹不進瓶子裡)

  四、查詢資料,尋找紙球反彈的秘密

  指導語: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起去資料室找資料好嗎?

  (查詢資料,尋找答案)

  五、延伸活動、繪製小實驗

  指導語:這個小實驗好玩嗎?我們一起把它用圖示的方法畫下來,告訴所有的小朋友好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初步瞭解鴨子和鵝的外形特徵以及生活習性。

  2、觀察和比較鴨子和鵝的異同,從而正確認識鴨子和鵝。

  3、對家禽類動物有興趣,有探索的慾望。

  活動重點:

  透過觀察初步瞭解鴨子和鵝的外形特徵以及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

  觀察和比較鴨子和鵝的異同,從而正確認識鴨子和鵝。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透過猜謎活動,引出主題。。

  教師念謎語,幼兒猜謎底,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2、教師分別出示鴨子和鵝,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它們的主要特徵。

  (1)引導幼兒觀察鴨子,說說:

  鴨子是什麼樣子的?

  鴨子頭上有什麼?鴨子叫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鴨子身上有什麼?下面有什麼?鴨子的腳是什麼樣子的?

  鴨子走起路來是怎樣的?請幼兒學一學。

  (2)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觀察鵝具體方法同上。

  3、引導幼兒採用對比的方法,比較鴨子與鵝的異同,進一步認識其特徵。

  啟發幼兒注意觀察鴨子與鵝的外形,說說:鴨子與鵝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4、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瞭解其特徵。

  (1)看圖說說:鴨媽媽身邊的小動物是誰?你知道是誰把小鴨子從蛋殼裡孵出來的?

  (2)啟發幼兒觀察沙灘上的動物和腳印,用連線的方式幫動物找到腳印好嗎?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