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2022年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範文(精選7篇)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2022年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範文(精選7篇)

  時間過得飛快,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情緒變化較大,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上課喜歡玩,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透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透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堅強的意志。

  二、教學目標;

  1、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學生將能夠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

  2、獲得運動基礎知識;學習和應用運用技能:學生將能夠:在球類遊戲中做出單個動作,如拍球、運球等;做出基本體操的動作;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體能(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透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小學四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專案,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並透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研究內容;

  教學重點:分腿騰越;沙包擲遠;50米*8或400米跑

  教學難點:體操技巧;蹲距式跳遠

  五、教學措施:

  1、採用主題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充分發揮遊戲活動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小學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鍊的樂趣。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精神,根據我校工作計劃,制定體育組工作計劃。嚴格按照小學體育教學常規實施細則;以課程改革為指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注重學生創新意識、自學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教學研討,從而不斷促進教師自身業務素質,樹立正確的學校體育教學觀,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目標

  1、集體備課怎樣開展:體育組按照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重點跟蹤-課後交流的程式進行。首先,備課組長確定好集體備課計劃表,主要包括備課內容、主備人、輔備人、主持人等。在後面的一週裡由備課教師熟悉教材,自我初備,下次集體備課時集體交流,集體交流後形成集體備課教案,

  2、開展好教研活動:

  (1)根據課程改革精神,認真組織體育教師學習,全面瞭解領悟課改精神,實行新課程標準,組織上好體育課。

  (2)積極的向學生宣傳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性,並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外活動時間裡都能動起來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使學生和老師都能處在有張有弛的學習與工作狀態中。

  (3)組織研討學校運動隊的組建與訓練,促進校運動隊制度的完善與訓練的高效性。

  (4)繼續加強小學校園舞的開展,抓好校廣播操的訓練質量。嚴抓進退場佇列隊形,加強全校師生對廣播操的認識態度。

  5)繼續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習慣對自身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6)組織教師開展優質課達標活動及聽課評課活動。

  (7)充分做好各項運動隊工作,制定訓練計劃,抓好訓練,作好比賽前的訓練工作。

  三、開展好業務學習和網上教研活動

  本學期體育組業務學習以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為目標,在專業性學習、主題性學習、研討性學習三個方面著手學習。

  體育專業性學習由譚延偉老師負責,主要學習體育專業方面理論和最新專業資訊。

  主題性學習由徐世偉老師負責,主要學習如何提高課餘體育訓練水平,提高二課堂活動效果。

  研討性學習由體育組教學能手譚延偉和鄧偉老師負責,主要學習如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

  開展好網上教研活動,成立網上教研小組,定期登陸教師論壇平臺,提高遠端教育的應用。

  四、具體工作安排

  1、九月份完成訓練隊的選拔和組建工作(乒乓球隊和速滑隊),制定好各項體育計劃。

  2、十月份協助政教處和大隊部開展校園吉尼斯活動。

  3、十一月份體育創新課堂教學活動,組內互相聽課。冰場澆製工作。

  4、十二月份加強速滑隊訓練工作,準備參加分局冰上運動會。

  5、學生期末測試,年終總結。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3

  一、分析

  體育教學資料,改變了從開始就以運動技術體系為目標,每個教材資料都為運動技術的發展打基礎的寫法,而是以學生為本,選擇以發展基本活動本事為主的鍛鍊活動和遊戲。教材資料強調學生的興趣,並能有效地落實小學體育的目標。在基本活動中有一些簡單的技術動作,也大都以遊戲作為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其中包括:基本活動:排隊活動、基本體操、走、跑、跳躍、投擲、跳繩、踢毽子、滾翻、、自我表現活動等。這些資料強調“活動”,所有教材資料均以示例性為主,教師都能夠自行選擇和組合,創造性地進行教學。

  二、學期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到的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

  2、每節課進行必須時間的佇列練習,對其進行組織紀律性的教育。

  3、進一步增強體質,異常是柔韌素質和力量素質。

  4、經過體育鍛煉,培養團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進取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自評的本事。多采用情景法主題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樂於其中。

  四、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略)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4

  在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結合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所任教的學生年齡在15-16歲之間,處於青春發育的高峰期,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與強,女生趨於文靜,不好活動。所以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指導思想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行為。

  3、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進取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本事。

  4、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一樣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都受益。

  三、教學目標

  1、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懂得科學的鍛鍊方法

  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級選擇專案中規定動作,瞭解所學運動專案的簡單規則。結合遊戲和降低規則的比賽,提高技戰術的運用本事。用安全方法進行運動,發展體育的廣泛興趣、愛好。提高自學自練和自我保健本事。

  3、全面發展體能的基礎上,經過多種聯絡繼續發展靈敏、速度和有氧耐力,明白營養需求及選擇對健康的影響。根據自我的生理發育特點,瞭解體育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4、正確評價自我的運動本事,瞭解身心之間的關係,逐步掌握設定適宜的體育學習目標方法,增強自尊與自信,在克服困難的學習中,體驗成功和活動的樂趣。

  5、增進同學間的交往,建立體育活動中的合作意識,指出體育活動中的不道德行為,結合感興趣的體育專案,多渠道蒐集資訊,並能評說比賽和表演。

  四、運動參與

  1、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懂得體育的鍛鍊方法

  2、用安全方法進行運動,發展體育的廣泛興趣、愛好。提高自學自練和自我保健本事。

  3、根據自我的生理發育特點,瞭解體育活動中應注意的事項。

  五、教學資料

  1、跑(50米、耐力跑800米1000米、往返跑25米)

  2、田徑跳(立定跳遠)擲(投實心球)

  運動技能教學重點:以各專案技術為載體,發展跑的本事和有氧耐力、彈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本事和抗疲勞的本事。

  3、足球(變向運球射門、腳法不限)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排球(墊球)

  教學重點:以籃球的基本技術為載體,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心肺功能,培養運動興趣。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工作意見為指導,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真貫徹《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根據鎮江市體育先進學校的要求完善各項工作,並及時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開足上好體育課,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到身體素質課課練,繼續做好學校"陽光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一天有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大力開展教研教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我校競技體育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重點工作資料:

  1、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開足體育課時,上好兩課兩操兩活動,保證學生每一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

  2、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教學基本功水平和教育教學科研本事,為深化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奠定基礎。

  3、認真落實中小學體育衛生工作專項督導檢查的資料準備工作,準備迎接國家教育督導團對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專項督導檢查。

  4、加強與改善學校體育課外活動,深化學校第二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校體育活動的普及率和效果,為學校提高體育運動競技水平奠定基礎,為學校創立"文體、課外活動示範學校"做出貢獻。

  5、組織校田徑隊的集訓,準備參加中小學生田徑比賽,爭取獲得好的成績。

  6、組織校籃球的隊的集訓,準備參加中小學生籃球比賽,爭取獲得好的成績。

  7、認真組織《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工作,做好迎接鎮江市學生體質測試專案、資料臺帳檢查準備工作。

  8、組織小學冬季三項比賽,選出運動員集訓,參加冬季三項比賽。

  三、具體工作安排:

  9月份

  1、召開體育組會議安排本學年的各項工作。

  2、學校田徑隊組隊,開始集訓。

  3、學校籃球隊組隊,開始集訓。

  4、整理好資料,迎接中小學督導團對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專項督導檢查。

  5、組織教師參加上片體育教研活動。

  10月份

  1、有關教師參加市田徑專項組活動。

  2、迎戰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3、《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和資料的收集。

  11月份

  1、揚中市中小學籃球比賽。

  2、組織觀摩省小學教學能手比賽。

  3、組織觀摩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課。

  4、全面開展冬鍛三項活動。

  5、校內體育教研課。

  12月份

  1、校內冬鍛三項比賽。

  2、組隊訓練,參加揚中市第九屆"冬鍛三項"比賽。

  3、完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資料上報

  4、組織教師參加優秀論文評比。

  1月份

  1、本學期學生體育考察。

  2、本學期體育工作總結。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新的.課程銳意改革,全面地貫徹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目標。體育教師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就時刻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於課堂實施的全過程,要關注五個學習領域目標的達成,有目的,有計劃,有側重地靈活實施,始終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教材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結合本地區、本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景,以及場地裝置條件,選擇確定學年教學資料和各項教材的時數比例。確定教學資料時數比例必須要貼合健身性、實踐性、興趣性、靈活性和綜合性原則。本冊教材體育保健常識10時數,走和跑共10時數,跳躍5時數,投擲6時數,滾翻與平衡5時數,小球類6時數,基本體操4時數,鄉土體育5時數,選學資料12時數。

  三、德育要求

  把德育放在首位,從小抓起,打好基礎,並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在體育課中滲透團結協作、互相幫忙的優良品質。以發展全體學生身體基本活動本事和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作為出發點,逐步改變以群眾體育為主的教學思想,確立以發展人體基本活動本事為主的教學體系。

  四、學生基本情景分析

  身體發展特徵:三年級學生在動作的協調性方面,骨骼肌有了必須的發展,因而運動感覺有了必須程度的發展,對簡單的動作有所控制,動作的精確性、靈巧性進一步增強。

  心理發展特徵:能夠比較概括地、靈活地掌握左右概念。在教師的幫忙下,逐漸學會比較、分析、觀察事物的特點,發現各部分的關係及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社會交往的特徵:學生與同伴交往的時機更多,交往形式開始變得較為複雜,在與同伴交往中傳遞資訊的技能進一步增強,學生更善於協調與其他同學的活動,越來越關注同齡群體的評價、贊同和指導。

  五、改善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重視教學資料的選擇、搭配及方法的更新,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2、在課前佈置預習資料,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器材,尤其是自制器材,培養學生的動手本事。

  3、從教與學兩方面及時取得反饋資訊,以改善教學質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一樣需求,根據差異性確定學習的目標和評價方法。

  六、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學習領域:樂於學習和展示簡單的運動動作,向同伴展示學會的簡單運動動作,向家人展示學會的運動動作。

  2、運動技能學習領域:說出所做的簡單運動動作的術語。會做簡單的組合動作。做出多項球類運動的簡單組合動作。做出體操的簡單組合動作。做出武術的簡單動作。

  3、身體健康學習領域:明白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危險。基本堅持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靈敏和平衡本事。描述身體特徵。

  4、心理健康學習領域:體驗體育活動中的心理感受。觀察並說出同伴在體育活動中的情緒表現,在必須的困難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

  5、社會適應學習領域:體驗並說出個人在參加團隊遊戲時的感受。明白在團體性體育活動中如何與他人合作。與他人完成體育活動任務。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7

  一、指導思想

  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指導,制定身體鍛鍊目標,落實體育教學常規,增強學生體質,強化學生習慣培養。注重兩操的管理,提高學生健體意識。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使之在學校教育中真正發揮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積極開展學校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及競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實踐能力,努力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和適應世代發展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和期終考核的成績反饋來看,本班大部分學生能夠遵守紀律、也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積極的參加體育鍛煉,現在班級中絕大部分同學喜歡體育、並能積極地參與到體育的各項活動中來,但有部分同學惰性很強,上課怕吃苦,一遇到跑步或比較累的活動就經常找藉口請假,因此他們的耐力和毅力還有待於發展。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調節,儘量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開學初期,結合學校的一日常規教育,把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作為一項主要工作,把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作為工作的基本目標,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以期在這個學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學期教學目標

  四年級下冊教學內容主要分為體育與保健常識和體育與保健實踐兩大部分。

  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體需要哪些營養素,以及參加體育鍛煉與營養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脊柱的異常彎曲以及運動後肌肉痠痛的消除的辦法。

  體育與保健實踐部分分:田徑(跑、跳、投)、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田徑中的跑主要是要求跑得姿勢正確,初步掌握上下肢協調配合,能跑得直,跑得快,並能跑得持久;跳躍包括一般跳躍、跳高、跳遠三項以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提高全面的身體素質。

  四、具體教學措施

  1、經常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解除學生為老師而鍛鍊,為上課而鍛鍊的那種依賴心理,是學生養成積極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2、體育鍛煉貴在持之以恆,只有經常堅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告訴學生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

  3、將體育課積極的延伸的課外,教育學生利用活動課和課外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同時教育學生要注意安全。

  4、做好以優帶差的工作,提高優等生的水平,帶動中等生,鼓勵後進生,儘量縮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