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總結>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1篇)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1篇)

  轉眼間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又結束了,想必我們吸收了許多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寫一份學習總結了。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喔!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1

  今年我參加“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的學習,這無疑將給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提升和改善。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真才實學,我制定瞭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透過專家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資訊科技應用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針對英語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並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學習心得、研修日誌,發表在班級培訓平臺上,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在英語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透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後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資訊科技提高課堂效率,培養髮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資訊科技,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有老師說,好學才能博學,博學才能讓教學生動有意義。一個教師的認知背景是怎樣的,他的學生的能力就是怎樣的。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認知背景,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歡。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希望能得到導師的指導,助我成長!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2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培訓中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3

  為期半個月的網上培訓結束了,對於我一個剛上任的教師來說,來的及時,來的實在。這次培訓給我提供了一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讓我們在網路平臺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透過這次培訓,收穫很多,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

  這近半個月來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半個月,也是促進我在教學上不斷成長的半個月。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訴自己要必須以十二分的幹勁和熱情努力!

  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自己的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更加喜歡這門課,而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門課,熟練掌握這門課程,成為我一直追求的目標。非常幸運的是,上級領導部門能夠利用網路影片教學這種培訓方式,為廣大教師解決日常上課過程中出現的疑惑,幫助我們能夠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素質教育現代化的發展。使我感到如旱苗遇甘露一樣,自己的心扉一下子豁然開朗,很多原來上課過程中的困惑一下子得到了詮釋,深深感到了它的好處。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不斷充實自己,改善自己。

  如今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教育資訊化的大力推進,都使我深深感到,作為資訊科技教師,我們應該不斷充電,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才能在課堂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輕鬆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不斷向學生介紹資訊科技發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心服口服,從而輕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其次,我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更新。

  透過學習,是我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轉變,現在的教育講究“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改革中,教師不能再採用古板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的課堂設計過程中,首先要給學生創設學習的情境,在設定學習問題時,要把握好教學程序的坡度,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和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學生試著自己去解決,在自身實踐中體會和提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主動學習,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第三,使我學習了更好的教學方法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巧妙設計教學任務,採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於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組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後,從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在嚐到學習的樂趣的同時還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第四,上課時要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項,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型別多種多樣,學生在學習資訊科技這門課程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而不喜歡上理論課。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儘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資訊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透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資訊,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資訊,手機的鈴聲告訴我們是家庭成員還是親朋好友給我們來的電話,透過這幾個身邊的小事情,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輕鬆地掌握了資訊的概念及資訊的載體,也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鬆,學生不僅學得愉快,同時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這次自主學習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但是更讓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我還要努力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我將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工作。同時也希望今後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培訓,因為教育資訊科技的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4

  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廣大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要求。因此,當務之急是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資訊科技也逐漸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廣泛應用。

  資訊科技諸如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化工具的運用,以其生動、形象的特徵及其圖、文、聲並茂的特點,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實施環境,為以傳統媒體為主的固有教學模式打開了一條新路。而很多老師找不到開啟這一寶庫的鑰匙。因此,加快教師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培訓,更新我校教師在資訊、網路技術上的應用能力是學校當前的一項緊迫而長期的任務。

  在網路教學初期,教師遇到了許多技術障礙,尤其是課件製作。隨著師生對計算機的熟悉和不斷使用,他們的技術熟練程度也在提高。技術因素對教師從事網路教學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小。但從總體來看,教師之間的交流確實也是在增多。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技術經驗、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感受。在互相幫助的同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感受,尋求別人的認同和自我安慰。由此可以建議,在進行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時,建立學習共同體,這樣可以不斷地進行情感和思想交流。

  透過培訓較好地解決了培訓目標的確定性與實現手段的靈活性、教師素質的必要性與學習行為的主動性、培訓任務的艱鉅性與教師心理的自信心之間的矛盾,從而在培訓中形成了一個主動、和諧、協作、進取的學習氛圍,這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培訓能持續高效開展的基礎和保證。資訊科技學科教師認真上課、耐心指導,老師們第一課就感到收穫很大,大大地鼓舞了老師們學習的信心。這些參加學習的教師,大部分是學部的中年以上的教師,他們的教學任務都十分繁重,有的擔任畢業班教學,有的擔任班主任工作,但是都能主動設法克服困難,積極參加學習,而且熱情很高,精神十分可佳。

  經過這次培訓,要求全體教師透過一定課時的培訓,達到以下目標,即能自主完成上機制作課件;能用多媒體手段上課;學校今後將逐步把教師在課堂上恰當的應用資訊科技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的情況,作為課堂教學能力的評價內容之一納入考核。要求全體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探索研究資訊科技和學科教學整合的規律,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5

  當今,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資訊科技正飛速的發展,越來越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學習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正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養之一。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於教師而言,如能把現代資訊科技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中,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這次“雲中漫步組”的培訓,時間雖短,但受益非淺。主要收穫如下:

  1、擴充套件了知識面,更新了教育觀念。

  透過培訓,我的教育技術理論和專業教學水平同時得到提升。本次培訓的實用性非常大,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培養了我們交流提問、互相學習、勤于思考、樂於研究的良好習慣。它不“花架子”和“空頭理論”,而是讓我們確確實實有收穫,並將之應用到教學當中。本次學習更新了我的教學觀念,讓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更注意自己的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分析更徹底,比如說對教育雲平臺就讓我學以致用,使我們的教學更精彩。

  2、學到了許多實用的資訊科技,提高了綜合能力。

  從這次培訓安排的內容來看,它設計的非常有梯度。不僅有理論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設計了很多實際操作性的題目,這樣就教會了我們許多很實用的技術,比如:白板的使用,教學平臺的運用;教學資源如何上傳和下載;個人空間的建設等。透過培訓對資訊科技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只會用PPT的落後狀態,可以說終於嚐到了資訊化教學的甜頭。在我校的公開課教學活動中,我充分運用本次所學習的知識,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和教育雲平臺相結合,上了一節精彩的公開課,得到學生和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總之,透過教育技術的培訓學習,我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資訊教育技術前進與變革的需要,它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積極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整合教育資源。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6

  在各級領導的共同協作下,學校紮紮實實開展培訓工作,為推動教師教育資訊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教師們受益匪淺,針對本次培訓的情況主要做以下總結:

  一、領導重視、周密安排

  團結協作,共同做好培訓工作為認真完成好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任務,學校高度重視,將培訓工作做為一項大事來抓,並根據教師資訊素養及各校裝置的實際狀況開展培訓工作。透過培訓,要求所有參培教師能較熟練的使用計算機,並能運用學得的知識,製作電子表格、Word、課件的製作,並學會運用網路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教師反映一致良好

  全體學員對此次培訓也一致反映很好,認為此次培訓雖然大家累了一點,但非常值得,不僅充分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對學好現代教育資訊科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實實在在學到了不少資訊科技知識,對指導今後的教育改革與教育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此次培訓全體學員學習的熱情之高,求知慾望之強,非常令人感動。每期學員每天來參加學習,在計算機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連續幾天,中午和課間都不休息,實在不容易。有些參加培訓的老師因公事請假,少學一天都再三要求給他們補上缺少的課程。這種主動要求學習的積極性在培訓中是少見的。

  三、突出重點,抓住難點

  精講多練,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此次培訓工作時間緊、內容多,在學習資訊科技理論的基礎上提高了對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要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透過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深入瞭解,統一步調,全面開展資訊科技培訓。從統一規範的開關機講起,加強了Windows作業系統認識與操作,直至網路瀏覽、下載資訊、電子表格、課件的製作等等,沒有疏忽對任何一個學員的要求,尤其是嚴格出勤考核,以確保培訓學時和質量。在培訓期內,所有學員都順利通過了單元測試,成功的註冊了Email和個人主頁地址,並進行了有效傳載,切實地掌握培訓的主要內容。

  2、課間指導,課後研討,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前我們長說,“要給學生一勺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卻應該是:“要給學生一勺鮮活水,自身須要常流水”。為此,每天課後,我們都要針對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商討,尋求解決辦法,調整教學計劃,第二天及時改進授課方法。

  3、提供素材,拓寬培訓知識面,充分體現教育資訊化的要求。電腦培訓不同於其他學科培訓,更注重於實際操作,培訓中為了使學員們更好地掌握資訊科技,我們收集準備了大量教學素材:word文稿、excel表格、authorware課件、a圖片、影片、聲音等等,近百餘份素材。

  4、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促進培訓質量整體上臺階。隨著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參培教師的年齡越來越大,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越來越差,按照原來的教學方法很難完成培訓任務,針對學員年齡越來越大的實際狀況,我們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動了不少腦筋,妥善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一是加強合作,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7

  隨著教育現代化程序的不斷推進,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顯示出她非凡的魅力和強勁的生命力。但是,計算機、網路的飛速發展,和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手段的更新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作用的一個瓶頸。因此,加快教師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培訓,更新我校教師在資訊、網路技術上的應用能力是學校當前的一項緊迫而長期的任務。

  如何有效培訓教師的計算機、網路技術?本校幾年來的實踐證明,採用校本培訓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所謂校本培訓,簡言之就是學校自主開展的培訓,它是相對於脫產集中培訓而言的一種繼續教育形式。校本培訓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特點上:第一,校本培訓在時間上具有靈活性,可以長期連續進行;第二,校本培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可以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邊學邊用;第三,校本培訓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根據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安排培訓內容,掌握培訓進度;第四,校本培訓省時、省力(避免旅途勞累)、省錢,有利於解決工學矛盾。

  一、裝置欠缺,技術先行。

  按照一般的說法,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分三步走,即:建網-建立校園網;建隊-建設一支掌握計算機技術的教師隊伍;建庫-建立資源庫。按照這一模式,教師計算機技術培訓應在硬體裝置到位之後開始,裝置未到位之前只能消極、被動地等待。然而,教師計算機技術的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裝置到位後再培訓,漫長的培訓過程就成為裝置作為"擺設"的時期,這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是學校教學效益的重大損失。裝置欠缺,技術先行的策略就是將"建隊"放到第一步,即在硬體裝置還未到位,或未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就組織教師開展計算機技術培訓,開展網路環境下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方法改革的學習探討,使教師的思想觀念、技術與時代的脈搏同拍。這樣,一旦硬體裝置到位,就能立即發揮其應有的效能。

  裝置欠缺,技術先行的策略是可行的。各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條件較差的學校,只要領導善於多方聯絡,藉助周邊學校或機構的裝置和師資,開展計算機、網路技術校本培訓是完全可能的。20xx年,學校建成了計算機房,由於有先前學習的技術作基礎,所以保證了新安裝的裝置能迅速應用於學校教育。此後,我們根據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多項技術培訓,如前所說,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任務"主題,學以致用。

  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不斷髮展,誰也不可能把它學完,作為普通教師也沒有必要學習計算機、網路的所有技術。我們認為教師學習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進修"充電"的需要。Internet網上有海量的資訊,包括學科知識資訊、專業理論資訊、教改教科研資訊,教師透過上網瀏覽,下載有用的資訊,進行"充電"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二是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需要。製作並運用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將使課堂教學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形象,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指導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的需要。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計算機技術不僅是教師教學的工具,更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只有教師掌握了計算機技術,才能有效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當然,這些目的只是針對普通教師而言,計算機專職教師、網管人員則應有更高的要求。根據這一認識,我們在安排培訓內容時採用了"任務"主題,學以致用的策略。所謂"任務"主題就是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需要,把計算機、網路技術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每次培訓的目標是完成一項任務(一項技術),學了就可以用。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日積月累。20XXC年以來,我們完成了多項任務的培訓:用PowerPoint、Authorware製作課件,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上Internet網瀏覽、下載檔案;在校園網上發表見解、傳遞資訊;計算機安全(防病毒)等。每次培訓我們都有輔導,有練習,有作業,有考核,有時還給成績顯著的教師以一定的物質獎勵,使每位教師都較好地掌握培訓的"任務"。

  三、骨幹輻射,互幫互學。

  教師的年齡層次不同,學習基礎、接受能力不同,自然在計算機、網路技術校本培訓中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快慢也會有差別。而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不光是要理解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要上機實踐操作,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教師來說,需要的是手把手反覆地個別輔導。由於教師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是利用課餘時間進行的,需要見縫插針,所以單靠講課老師一個人,是絕對不能滿足這部分學員的輔導需求的。解決一這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在教師間開展互幫互學。儘管這些骨幹教師在輔導中不可能像主講教師那樣講得頭頭是道、操作得十分嫻熟,就如有人說的是"八歲養七歲",但是這種輔導有人數上、時間上的優勢,再加上我們的培訓本身就是以解決具體"任務"為目的,所以這種輔導對大面積提高教師計算機、網路技術水平還是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一學習方式,貫穿我校計算機、網路校本培訓始終。

  四、彈性管理,重在引導。

  要做好工作,總離不開領導和管理,開展計算機、網路技術校本培訓也不例外。為使培訓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校建立一支能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我們動了不少腦筋,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舉措。如:在決策規劃上,我們提出了技術先行的思路;在具體操作策略上,我們以"任務"主題定內容,以互幫互學求效益;在制度上,我們劃定參加培訓的年齡段,規定限時完成測試作業要求,還把計算機技術培訓成績列入了教師月工作考核、學年度工作考核的內容;在激勵措施上,我們對學習成績顯著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等。應該說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但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引導教師認識到學習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必要性,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並在學習過程中幫助他們消除畏難情緒,樹立自信心。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8

  資訊科技教育是中小學校的必修課,透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次參加湖北省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專項培訓,感覺非常有意義。

  一、進一步更新了教學理念。

  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掌握教育資訊化應用能力。透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樹立了“教育資訊科技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理念;我明白了資訊科技和學科整合使教育教學賦予更多的內涵,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具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實效;透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使學校的管理更現代,更快捷,更科學。

  二、提高了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這次培訓,我們重點學習了“教學媒體與資源利用”、“授導型教學的設計”、“探究型學習的設計”、“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探討”等七個方面的內容。透過學習,我提高了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學到了整合和開發教學資源的方法以及傳輸和管理教學資源的方法;提高了資訊科技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能力。這對我今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大有裨益。

  三。更新理念,將精神貫徹到教學實際。

  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用以指導實際的教學工作,向新課改的目標不斷努力。基礎教育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過分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灌輸知識的思想,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幫助學生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與其他學科有效整合,使學生更喜歡、更容易接受、學到更系統、有價值的知識。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同時必須看到仍存在許多不足亟待改進,必須時時檢視自己,不斷完善,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9

  我有幸參加了20XX~20XX學年江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端培訓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透過為期40天的培訓和學習,讓我對教育現代化的發現有了新的認識,當今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的學習方式。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我收穫頗多。

  一、樹立了新的理念

  1、此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者培訓,雖然只有短短四十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緊張有序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在平時我都停流在基本應用上,然而透過此培訓,才真正的認識到自我在專業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在今後的業務提升方面還有大量的知識要學習,只有這樣隨時為自我更新,補充新識,更新觀念,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

  2、隨著資訊化快速發展,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等)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資訊科技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資訊科技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資訊科技教師。

  二、提升了專業知識

  1、透過聆聽專家教授對“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標準解讀”、“資訊化教學環境”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資訊科技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資訊的重要性,明白什麼是教育資訊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2、透過聆聽專家們對“資源檢索與獲取”、“多媒體素材的處理”、“辦公軟體綜合應用”、多媒體課件設計與製作、微課設計與製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太落後與不足。如聽黃威榮教授對“辦公軟體綜合應用”的解析和許亮老師對“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設計”深入仔細的分析與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麼是辦公軟體強大的功能,平時我只會對辦公軟體進行簡單的應用,沒有更進一步去學習,聽了黃教授和許老師的解析與演示操作,深刻的認識到什麼專業知識,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來豐富自我專業知識。

  三、開闊了交流空間

  1、遠端研修教育不再侷限在課堂,教師可以透過網路媒體通訊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可以隨時將自己的薄弱環節強化學習,直到完全鞏固。更加便於對每個知識內容的融會貫通,使原來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為現實。

  2、透過這個平臺,與全國教育專家進行了一次“零距離”的接觸,“面對面”聆聽他們的輔導講座、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讓我開闊了視野。專業方面,透過論壇與同仁們的談化學、探迷惑,使我在思想、專業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這種平臺,使我們的距離變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3、透過看影片,影片答疑讓我們有了一次與專家學者進行近距離探討問題的機會。在答疑過程中,專家們的建議和意見對我們今後更好地駕馭課堂,更好的解決課堂突發事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支撐。專家學者們奉獻了他們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水平,讓我們收穫了知識的同時,也讓我們增長了見識。透過觀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啟發,學會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竅門,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遊刃有餘,對今後的教育教學來說感覺受益匪淺!與專家老師交流,在班級論壇中發帖、回貼,進行論壇研討等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併為以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四、注重了細節滲透

  本次培訓中,專家教授們都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們透過專題講與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僅教給我們知識和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一些學科常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學有所獲。

  五、更新了教學方法

  1、此次遠端教育培訓,教育觀念有所更新,教學方法更新,讓我們農村教師也充分享受了運用遠端教育培訓的成果。結合專家講座、作業練習、教師間相互交流等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

  2、本次培訓讓我在模組2:教師工作坊研修中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收穫頗多:

  一是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虛擬實驗工具的策略;

  二是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與反思的教學策略;

  三是初中化學課堂提問與反思的教學策略;

  四是對初中化學拓展教材資源提高教學效益和策略。

  這將對知識更新,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幫助。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化學實驗、關注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參與、關注課堂效益和質量。使我認識到化學教學是化學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的化學活動創造條件,“化學實驗”則是學生化學活動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空間。用好“化學實驗”,學生便有了“做”化學的機會,用好這些“化學實驗”學生將有機會體驗化學、經歷化學。

  六、增進了老師的友誼

  1、透過遠端教育培訓,在學習的同時,在班級論壇學習交流時與縣內縣外相識或不相識的同行朋友進行網上探討。學到了許多新的教育觀念,也透過同行的幫助,解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困惑。“發帖、回帖”充分交流闡述自己在教育教學的感想、心得、體會,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真摯交流,增長了教師的見識,增進了我們老師之間的友誼。

  2、在培訓的整個過程中,我不僅僅是在學怎樣教學生,更為重要的是,我學到了一些原來自己也不是太清楚的知識,鞏固和升級了自己的知識庫,這一點是非常有價值的。在本次培訓過程中,透過完成專家推薦的作業,我發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很多老師的作業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優秀的教學設計,完美的教學策略……這些都是值得我去學習的。

  3、培訓是短暫的,效益是明顯的,收穫是充實的。遠端研修平臺上的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參與互動,發表文章和評論,指導老師幾乎每天深夜十一二點都在網上批閱我們的作業,與我們互動。像他們這樣孜孜不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學習。

  4、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課後經常撰寫教學反思,以便今後上課進一步提高。

  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透過深入學習,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才能適應社會,適應學生。這次培訓我感覺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只有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樹立新的教學觀,轉變教學方法,才能講出好課,才能講出學生喜歡的課。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是一本教科書,一本教案就是教學的全部,往往在教學中教師千言萬語,學生無動於衷,根本沒有興趣聽老師在前面大講理論,在實踐中根本無法運用,這些理論應該由實踐來支撐。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往往我們考慮到的只是“我該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去學”的問題。有人說過:講好一節課,不僅是知識資訊的傳播過程,更是一個心靈交匯的心理場。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現只是平平淡淡,沒有激情,那麼學生的情緒也不會特別高漲。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自我的情感體現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充實和完善了自己,我很榮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的教學,使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10

  20xx年12月28日至20xx年3月31日,我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20xx年雲南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本次培訓內容十分豐富,足可見主辦方的用心之處。透過本次培訓我更系統的的瞭解了在現代化資訊科技下歷史教學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下面是我對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轉變機械重複的教學為合作交流型學習

  師生間的一問一答式教學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十分普遍。這種在教師嚴密控制和支配下的教學活動,雖然完成得較順利,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按教師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去回答問題。這樣的師生問答,似乎是啟發式教學,實際是滿堂灌的又一種“怪胎”。久而久之,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求異性思維、探索性思維全役了,哪還有心思去搞創新?新課標提倡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民族關係時,我讓學生分組學習,讓他們分別作為不同朝代的代言人,舉出各自朝代有代表性的民族關係的事件。此時的合作交流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學生就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慾望,他們才會在不同的意見相互碰撞中產生創新的思維火花;才會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不斷增強團隊互助精神。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展,歷史教學還必須實現簡單的師生間答合作交流學習的轉變。

  二、轉變實施“自主互助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於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在歷史課的學習過程中,始終貫徹實施“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具體做法是展示本堂課要學習的目標,重點、難點及突破措施,要求學生自己學習,看書討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共同探討,然後達標測試。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課後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內容、提出問題,對於從哪個角度與“指導”結合,要求學生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需要教師查閱很多資料,反覆研究,加強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智慧。

  三、轉變生硬的課本知識使其生活化

  歷史知識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歷史。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為教歷史知識而進行設計,學生為學歷史知識而進行學習,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失去了動力,教師的教學難以奏效,學生也為此而感到歷史知識的抽象、枯燥和難學。細細思索,教材中的哪些知識不都是來源於生活?例如,學習中國古代史有關於孔子的內容,可以聯絡文昌孔廟等相關的本土歷史知識,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相關的歷史知識。所以歷史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歷史教學應當與學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歷史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歷史、發現歷史、探究歷史、應用歷史。

  四、轉變單純題海戰術為“再現—探究”新教學模式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指出,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

  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在學習時進行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然而,不同程度地掩蓋歷史教學中的思維過程是我們當前教學中的一大弊端。知識發生過程慘遭壓迫,結論應用過分膨脹,只講正確的做法,而忽視了歧路的剖析,大搞題海戰術,形成條件反射,把解題的思維活動降低到了最低點。試問,這是在幹什麼?這簡直是在培養一個毫無思維能力的機器人!可悲啊!在這種情形下,怎能不為學生討個說法?還

  他們一個思維的空間,把真正的學習主動權還給他們,實現“傳授—接受”為“再現—探究”教學新模式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學習歷史,用自己的思維去感悟歷史;

  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空間,培養探究意識。學生的親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透過多種活動去探究和獲取歷史知識,更主要的是使學生掌握髮現、認識並理解歷史的一般方法,學會在社會中發現並創造歷史,培養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因此,親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已不是獲取知識的教學手段,而它本身就是教學的重要目的。所以,歷史教學必須實現從被動獲取知識向親歷探究過程的轉變,培養出具有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學生。

  五、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

  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講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是以教定學,讓學生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不利於學生的潛能開放和身心發展。新課程提倡,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學評價標準也應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正如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聯想教學在初中歷史複習課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作為歷史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我們還應不斷地研究和實踐,努力探求與時俱進同時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模式。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學習總結 篇11

  經過近一個月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專項培訓的繼續教育學習,學習中,自己有很大收穫,更加深了對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理解和和可行性操作,下面,自己簡單總結一下學習體會。

  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本身是一門較為綜合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課程,特點是實用性很強,應用範圍廣,是教育教學最基礎的平臺,學好和掌握好這門課程和技術,對自己今後工作、總結以及實際應用都會有很強的使用價值。首先EXCEL具有很強的表格處理功能,我可以將複雜的統計、排序等操作很容易的實現,大大節省了工作強度和時間,特別是有關圖表的製作,為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和很強的處理手段。在EXCEL中,強大的公式功能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之處。

  其次。WORD文字處理軟體是我們文件資料處理的好幫手,工作計劃、總結、教案的書寫方便自如,豐富的編輯功能使我們剪接、複製、修改使我們的寫作輕鬆流利,大大取代了紙文稿時代,其強大的排版功能也為我們解決了一些實際應用難題,檔案、圖片的插入為我們的文稿增加了很多的色彩,此外,WORD、EXCEL還有強大的宏處理功能,稍加學習,可以使一些複雜、重複的操作更加自動化。第三,幻燈片製作手段是我們教師應必備的能力,教學演示不可缺少,特別是當今電子系統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學不再僅僅依靠黑板或圖板,音圖並茂的多媒體教學時代已經開始,我們除了購買一些教學軟體外,更多有特色、有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文稿需要我們自己來編制,掌握了幻燈片製作,相信我們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專項培訓的繼續教育學習中,我們還學習到很多計算機相關的其他基礎知識和理論,豐富了自己,提高了教學基點和層次。

  當然,在學習中,自己還存在一些不足,有些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我會以今天為起點,努力學習,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