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通用6篇)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通用6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1

  王老師的課堂一直以細緻嚴謹受到的讚賞,今天有機會在聽取了一節議論文的複習課,更能夠身臨其境的被感動。

  (一)強調複習議論文知識點的重要性

  現在的議論文閱讀所選文章以課外為主,內容側重於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對學生進行人格、思想、品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題型以主觀題占主導地位,也有部分開放性試題,並有擴大的趨勢。閱讀議論文,首先要有議論文的概念,即瞭解議論文的有關知識,把握其文體特徵。

  (二)由學生介紹自己平時積累的議論文知識

  先由學生髮言,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後由王老師用課件加以明確。

  1、議論文的要素:指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

  (1)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只有準確地把握文章的論點,才能瞭解文章中提出的見解和所要解決的問題。議論文一般只有一箇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區別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並不難。分論點是用採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只要研究這些論點的關係,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從,哪是綱哪是目。

  (2)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它是被論點統率.為論點服務的。常用的論據有兩種型別——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道理論據:指經過人們的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也包括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廣為流傳的諺語、名言、警句等。

  (3)論證:指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聯絡的紐帶。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論證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論證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①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②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③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④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2、議論文的結構:一般來說,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也叫引論)——分析問題(也叫本論)——解決問題(也叫結論)。可以分兩大類:一是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叫“縱式”;一是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叫“橫式”。

  3、議論文的語言:有如下特點——準確性、概括性、生動性。

  (三)、教給學生關於議論文的解題思路和技巧

  請幾個學生介紹自己以往做議論文閱讀題的方法,王老師從中點拔。

  1、找準論點: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有的文章開頭就提出論點;有些文章的中心論點出現在篇末;有些文章則是在論述過程中提出中心論點;也有些文章對論點的表述不很集中,這就要用明確的語句把它概括出來。除了以上分析論點在文章中的位置來找論點外,還可以用以下方法:

  ①分析文章內容,有助於找出論點。

  ②分析論據有助於找到論點。因為論據是證明論點的,分析論據,看它證明的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論點。

  ③分析題目有助於找到論點。注意區別:有的標題不是論點,而是論題。但它裡邊包含著論點,以它為線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論點。

  2、分析論據:分清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找出此論據是用來證明什麼觀點的。

  3、明確論證方法:辨別文章使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中的哪些方法。其中,舉例論證比較好辨別。道理論證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論據的。比喻論證指論證的語句採用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對比論證一般須找出正反兩方面的論述。

  4、分析文章的結構: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淪——結論)。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開頭提出了什麼問題,是從幾個方面分析論證的,其中著重論述的是哪個方面,再進一步研究這麼安排的道理。

  5、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點: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關鍵性詞語。議論文的語言往往概括性強,利用比較抽象的詞語表現豐富的內容。

  6、閱讀議論文,同樣涉及到語音、詞語、句意的理解等基礎知識,這就要在平時做一個有心人,隨時積累詞語,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領悟。考題上出現此類內容,要從文章內容上,尤其是從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7、要從整體上把握。答題要在通讀了全文之後再動手,有時甚至需要讀兩遍,才能真正讀懂。只有讀懂了。答題才會準確。

  (四)、檢測學生對對議論文知識掌握的程度

  為了瞭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王老師事前印發練習,在課堂發下去,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討論交流意見。

  本節課經過王老師精心的備課,不斷地研究,反覆的琢磨,並且經過進一個月的學生訓練,才集中展示出學生的學習成果。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樹立了今後不斷學習進步的榜樣。

  一、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閱讀理解較差,尤其是議論文閱讀,不知如何下手,不知怎樣答題,沒有規律可遵循,有些孩子學習基礎較差,更不知如何進行議論文閱讀,所以在做議論文語段時,很多同學都丟了很多分。那麼相對那些較好的學生來說,也會丟分,不會尋找較複雜文章的中心論點,稍有難度就會失分,論點找不準,全篇文章的理解就會偏差,以下的習題就更會丟分。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的方法很重要。依據學生的學情我進行了如此教學設計。

  二、課堂反思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首先進行議論文知識點的回顧,目的是讓學生重新理順議論文的知識點,以便以下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果然,學生很快的進入了學習環境中,狀態進行了充分的調整。

  其次,“中考連線”的環節非常重要,學生能根據充分的預習,能很快的從近幾年中考題中找到議論文的中考命題方向,知道中考議論文的考試型別,這樣學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並接做到了知識的整體整合。讓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有法可依。

  同時,在方法指導的環節中,學生能聯絡以往的閱讀訓練,經過教師的指導,自然而然的歸納出每一個題型的答題技巧,透過學生的自我整理,加深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種設計是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的,從實施的過程來看,教學策略也是完全正確的。這節課結束後,我無比興奮。一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由於角色的置換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行為的高度自主性,讓我體會到了新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之中所產生的魅力。二是學生對文字內容進行了富有創意的修改和再創造,這使得學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三是教師與學生組成了“學習共同體”,教師教的成份明顯比傳統式少多了,教師也輕鬆了許多。

  三、教學效果

  從課後習題的檢測中,得到這樣的資訊,學生的錯誤率降低了,答題的準確率提高了。這說明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還是明顯的,得到了實效,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教學目標。雖然,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學容量過大,有些環節略顯倉促,學生還是有不確定的.內容,所以,課後還需要加強反饋,有方法,還要有跟蹤訓練,這很重要。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應處於引導地位以後,學生才能大膽表述,勇於思考,能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就應該不斷的反思才能進步。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2

  今天,我用三個一來形容聽課的感受。

  一、一粒粒珍貴的微塵。

  今天王老師所提的“每日簡評”,就像是剛才這個故事中一粒粒珍貴的微塵。說它“微”,是因為它著實小,篇幅小:小到就幾行字,幾句話。角度小:無非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它們就像是微塵,卻又那麼珍貴,我們都知道,現在學生一上作文課就頭疼,單純的技巧指導,根本聽不進去;讓學生看範文,然後改頭換面、剪剪貼貼,似乎是某些老師不得已的“絕招”,這種“作文課”讓老師和學生都痛苦不堪。作文教學要走出困境,首要的問題是讓學生能夠寫得出,是“寫”得出而不是“擠”得出。要讓文字自然地、流暢地從學生筆端如溪水般汩汩而出。“每日簡評”就是最初的積累,不必給他們定那些條條框框,只要能寫出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感受即可。因此,許多本來會隨風而逝的靈感,因為有了隨時、隨地、隨意的記錄而被捕捉下來。就像王老師說的:可惜啊,那時候的我,沒有及時把這些好玩的、快樂的、興奮的,甚至難受的、緊張的……事記下來,這些事發生過,但是現在的我已經很難記起來了,我度過了童年,可是,我卻覺得我似乎失去了童年,這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但是,有件事,我們正在做,寫每日簡評,解決“源頭”的問題,然後再對這些原始的素材進行裁剪、補充、連綴,由量的積累,產生質的變化。“每日簡評”這一粒粒微塵,必將積攢出一朵金薔薇。

  二、一雙雙清澈的眼睛

  我們老師常常把“寫具體”“寫生動”“有條理”“結構完整”之類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因此,學生學得枯燥乏味。其實對小學生來說,“寫什麼”才是第一道門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寫作無非是要再現生活,再現怎樣的生活,是不是所有的都要上去呢?教師之於學生的作用,無非就是幫助他們成就一雙雙清澈的眼睛。剛才王老師花了比較長的時間指導“每日簡評寫什麼”,進行寫作內容的分類,就是在幫助學生練就這一雙雙清澈明亮的眼睛。

  這清澈的眼睛能準確敏感地選擇記錄當天最值得記錄的人、事、物。這些可以是家庭的,也可以是社會的,放開他們思維的手腳,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體驗生活。

  剛才王老師說:我教給你們一個發現的方法。閉上眼睛,從早晨往後回憶,或者從此刻想到早晨,一節課一節課地想,一個課間一個課間地想,一個遊戲一個遊戲地想一個爭吵,一個爭吵地想。這樣的方法,看似讓學生閉上眼睛,實際上是讓學生睜開了發現的雙眼。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3

  聽了鄭老師的作文指導課《童年趣事》,深深地體會到:習作指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從“內容”入手,開啟學生思路,而不是大講寫法,使人人都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如果一上來就用範文開路容易束縛學生,作文開始宜“放”,有人對自由表達用了個形象的比喻,叫做“你放手,他就飛”,教師只有大膽放手讓學生說,學生才可能“飛”起來。

  同學們在七嘴八舌的“說”中,使“材料—語言—思維”呈動態積累,使思路清晰、外化活躍,學生樂於表達,易於動筆,促進了寫的醞釀,作文不是平淡的乾巴巴的訴說,而是學生特定情景下內心的真實寫照,有所聞就會有所思,有所思就會有所情,有所情就會有所文,藉助作文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凸顯喜怒哀樂,應是我們作文教學追求的高階形態。

  透過所說材料,學生弄清楚了所謂趣事,一是充滿快樂的開心事,二是天真幼稚的傻事。所選的事情有的可以反映童心之趣,有的可寫行為之趣,也可以寫語言之趣。或者性格之趣。讓學生明白要緊扣“趣”字選材,把人物當時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寫出來,這樣就能寫生動,寫具體。這樣適時的降低了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趣事可寫。即使是學困生,雖然語句有的不通順,但事情卻真實有趣,確實是童心的表白,童情的宣洩與流露。聽著學生異彩紛呈的構思,天真有趣的傻事,把在場的師生逗得捧腹大笑,我想這樣寫出的作文,老師批改起來也是一種享受吧。

  另外我還有一點自己不成熟的建議:

  一直以來範文該不該出示,在寫之前出示好還是寫完之後出示好,一直是人們爭議的話題。我自己認為:範文的出現,對於一些學困生和中等生,起個引領作用,他們在茫無頭緒不知如何下手之際會根據教師出示的範文,開啟思路,明確怎樣安排詳略,怎樣扣題寫。但是對於一部分寫作水平較高的同學而言,完全沒必要。如果一上來就用範文開路,容易束縛學生思維。

  我就想:如果我們每次作文課都能這樣以情喚情,開啟心扉,暢所欲言,我們的作文課將永遠陽光燦爛,充滿歡笑!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4

  今天上午第三節,在九(8)班聽黃老師的《讓語言更靚麗》——從“每日一語”談寫作語言的作文寫作課。

  黃老師先從中考考點要求入手,對照導引171頁,讓學生知曉什麼是語言靚麗,語言的靚麗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詞語生動;

  二、句式靈活;

  三、善於運用修辭手法;

  四、文句要有意蘊,然後逐點進行解讀,並予以例句穿插,這樣做到了內容詳實、直觀,把比較抽象的作文課上得較為生動、活潑。

  課堂上取材都是學生的日常進行的作業“每日一語”,經過了解,學生每天回去都有寫“每日一語”或者是“一事一悟”,學生的平常練筆,大大地豐富了孩子寫作題材,學生對事物的看法也越來越深刻,在課堂上,不少學生朗讀了自己寫得“每日一語”或者是“一事一悟”,有的地方寫得很精闢,很有意蘊,很有靈感,讓人歎服。同時,黃老師也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地訓練,要求學生當堂寫出“一事一悟”,體現了有所學才有所得。

  在“學本課堂”實施的今天,本課部分體現了“以學定教,學為中心”的課堂理念,但是本堂課上課節奏比較緊,內容上涉及比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有些困難,可以分2節課進行比較好,這樣學生容易理解掌握。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5

  這次走進周老師的課堂,與其說是聆聽語文習作課,還不如說是跟隨著周老師和孩子們在回憶生活中的美好情景,《寫一個熟悉的人》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二單元的習作,怎麼寫出人物特點是本次習作的一個重點,而這個重點被周老師牢牢的把握住了。下面,我就周老師引領的作文指導課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學生為主體,展開師生對話。

  新課程指導我們,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平等”的方式進行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把自己的角色從“權威教學”到“共同探討”的轉變,把自己當成是學生學習的助手,一位引路人,與學生共建一種平等、互教互學的師生關係。讓學生進入平等的對話氛圍,享有平等對話的權利。在課堂上,周老師以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分析《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中的動漫人物形象,讓學生從平時所得到的資訊來分析人物形象的特性。再接著透過一段例文來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人物的特點以及透過外貌、語言、動作等的描寫來突出人物的特點。在這種平等、和諧的對話中,學生對人物的特點有了一個很好的把握。在課堂上,周老師結合教學內容,整堂課都是學生在思考、分析、回答問題,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二、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本次習作的重點是學習怎樣寫出人物特點,並透過一、兩個具體事例來寫出人物特點。周老師在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礎上,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也都緊緊的圍繞著此重點。

  如:透過動漫人物的特點說出他們的名字;再透過一段文字分析來找出這段文字所描寫的人;再說出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的特點;透過一段範文來分析掌握寫作方法及需運用的寫作手法等等。這些都為教學目標的完成打下了基礎,使得教學目標得到很好的落實,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三、從生活中發掘“材”源

  寫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話要說,有情要抒,有事要敘。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內容為生活,形式為生活,終極目的為生活。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新課標”在習作目標中指出:“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周老師以大家熟悉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片為切入點,激起大家的興趣。再透過回憶並講述身邊熟悉的人的特點,把寫作範圍縮小到學生的周圍及日常生活中,整堂課,學生都在認真傾聽、仔細思考、認真回憶。在“請猜猜他是誰?”這個小遊戲中,題材就來源於我們身邊的人,讓大家從平時的瞭解和積累的基礎上根據人物特點來找出這個人。本次習作也是圍繞著大家身邊熟悉的人來展開描寫。

  四、評價多樣化

  在這堂寫作課上,教師時刻不忘表揚學生,並且表揚的方式多樣化。在鼓勵和講述中,學生自主的感悟本次習作的要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效果比較令人滿意。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老師的真誠傾聽和孩子們得到鼓勵後的喜悅,聽到的是老師熱情洋溢的話語和孩子們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教師的尊重促使學生拓展思路,真正還學生“真本性”。周老師在每次提問前,總不忘交代學生認真聽,如“想想她是誰?”“說一說你根據什麼猜出她來的?

  ”。我們可以看到,一堂課下來,學生始終在專心的聽老師的講課,而老師則始終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學的發言。使學生在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的過程中,獲得共同提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三維目標得以更好的落實。

  總之,周老師的這堂課使得學生的學,教師的教,都很投入。教師教態自然,能及時評價學生。結合說話,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又迴歸到寫作。習作教學做到了說寫結合,難能可貴。要說這堂課覺得還可商榷的地方,只有幾個小細節:

  1、對於三年級剛剛接觸到習作的學生來說,不透過草稿和修改的過程就直接上作文字,還是有點操之過急。一氣呵成的作品畢竟只是對於少數學生而言。大多數學生還是需要經歷寫、修改、再寫的過程。

  2、語文教學應該是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的課堂。而本堂課主要特點就是老師的講和學生的說,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還是需要一些感官刺激的東西來激起他們的興趣。對此,適當的採用多媒體教學也許會讓教學實效達到更優。

  初中議論文複習課評課稿 篇6

  寫作的過程,是用語言文字表現自己生活體驗的過程,因而,平時的積累和練筆就顯得尤為重要。

  黃老師的這節作文課,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一直沒有做到位的一點。日常練筆的高效性。我們平時看似也有好詞好句的摘抄、賞析,也有對名著的評價借鑑,但是很少像笑娟這樣從日常點滴積累、日常生活感悟開始“讓語言更美麗”。

  “每日一語”是很好地練筆方式,不求多但求精。學生的習作老師精心收集整理,日積月累,學生的優秀習作,展示給大家,美了學生,提高了習作水平,也震撼了我們聽課的老師。

  教師從情感、修辭、意蘊的角度錘鍊語言,習作又緊緊圍繞生活和我們的課本,遇到適合的文字,哪怕一個段落,也要學生模仿一個片段,或者一句話,慢慢的,寫作能力再差的學生也會對寫作產生興趣。

  寫作文是讓我們學生和老師很頭疼的事,但是在笑娟的作文講座課,卻讓我們感覺寫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這節課,我感覺特別適合初一階段,點滴積累,語言從此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