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精選8篇)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精選8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需要使用講話稿的情況越來越多,講話稿是為發言者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寫講話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同學們:

  上午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把綠色送給大地》。

  春天到了,帶來了大自然的萬物復甦和欣欣向榮。又到了植樹造林的好時節,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植樹造林嗎?

  自然界中的人類、生物和氣候、土壤、水等環境條件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相互關係,人體的各個器官、各種機能之間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某個環節失去了平衡,人就會生病。自然界也一樣,一旦失去了生態平衡,便會產生種種不良後果。

  森林是保持生態平衡的衛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風吹雨衝,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風遇到了防護林帶,會被大大減弱;雨水沿著樹幹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葉、草根樹皮所堵截,能滲透到地下而不會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節裡,這些儲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匯成溪流,流出森林,滋養農田,一部分經過樹根的吸收、樹葉的蒸騰,回到空中,又變成雨,再落下來。森林讓氣候變得穩定正常。

  許多國家的護林實踐表明,當國家森森覆蓋率佔全國總面積的30%以上,而且分佈均勻時,國家就不會發生較大地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可惜的是,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有16。5%,這怎麼不讓我們深感焦慮!

  親愛的同學們,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讓我們一起播種綠色,讓我們一起宣傳綠色倡議,讓大地媽媽擁有更多的綠色吧!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20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20年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今天,恰逢“植樹節”,因此,我今天在國旗下的演講題目是:植樹節,我們期待綠水青山。

  今天,是一個營造綠色環境,期待綠水青山,呼喚人們愛護環境的特別日子。我要讚美綠色,因為有了藻類到參天大樹,才使荒蕪的地球生機勃勃,才有了動物,才有了人類。我要讚美綠色,綠色大自然是人類財富的寶藏,也是人類美感與藝術的源泉。我期待有一天,清澈的河流漫遊著魚群,在清澈的小河裡歡快遊淌,鳥兒在枝頭放聲鳴唱,寂靜的春天不再寂靜。期待有一天,狂暴的洪水不再咆哮,灼人的熱浪不再肆虐。期待有一天,每一個山谷都盛開希望之花,每一條小溪都跳著歡樂之舞,所有的荒原都變成綠洲,所有的生命都得到上蒼的關愛和人類的善待。

  同學們,我國是一個綠化面積很低的國家,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我國的木材的砍伐量卻是世界第一,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綠色生命,愛護綠化,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我們不僅要節約紙張,少用一次性筷子之外,更要多多植樹,綠化祖國。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們能不能為校園栽上一棵小樹,給花圃增添一朵鮮花,為草皮澆上一盆清水呢?我們應該為保護校園美麗的環境出一份力氣,盡一點責任。在校園中,我們要保護草坪,愛護植被,不要去踩踏它們,我們要熱愛周圍的一切花草樹木,讓他們像我們一樣生機勃勃地成長,不斷改善著地球環境。

  我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綠化、美化環境的有心人,我堅信,我們的校園將更加美麗,我們的城市也將更加美麗!我們祖國的明天也必將更加美麗!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演講的機會。我大聲呼籲的題目是《讓我們種下生命之樹》。

  去年年初,有很多人還不知道“霾”字該怎麼寫。如今空氣中的顆粒物已被人們吸入肺部,隨我們的血液流動著。今天,我向著這灰濛濛的天,這灰濛濛的人心,衷心勸告:種下你的生命之樹吧!

  你改悔吧,萬物的靈長們!放下你手中磨得鋥亮的刀斧,回首望望在你手中倒下的一棵棵撐起生命的柱子。你就不怕天塌下來,將你砸成樹樁嗎?從前這裡是林深樹密蒼翠欲滴,驕陽普照鳥語花香,萬物棲息於此。現在這裡是樹樁在控訴小草在低泣,霧靄籠罩日月無光!這種聖地,怎容得你如此卑劣手段,如此灰暗的心靈涉足?

  你改悔吧!哈佛校訓所言:“當你覺得為時已晚時,恰恰是最早的時候。”就在這萬物復甦的,生機勃勃的明媚春日,用你罪惡的雙手栽下樹苗,那時洗淨你汙濁的聖泉啊!

  你改悔吧!我的朋友。趁著陽光依在,雖然和陽光隔著厚厚的霾。車來車往,廠房冒起陣陣黑煙直入雲層,排擠開了城市本應有的明朗和健康。人們無法辨認他人俊美的面龐,因為隔著口罩——甚至是防毒面具。整潔得光鮮地出門,卻灰頭土臉地回家。洗臉?洗臉有什麼用,真正需洗淨的,是人內心的醜惡啊!也許你長途跋涉,去尋一方淨土。可被你留下腳印的地方,又會籠上薄紗。

  你改悔吧!將車留在地下室,乘公共工具出行,用純淨的心靈當作強有力的吸塵器,走吸人與大自然不該有的隔閡!

  你改悔吧,朋友!府南河,以前是清澈的雨露,是流淌著的甘霖。現在,它的代名詞是汙濁,是有毒液,是發黑的粘稠液體。我們在一個流動垃圾廠旁邊,咀嚼著你所丟棄的難以下嚥的食物,飲著惡臭的工業廢水而心安理得。路過的行人隨手將垃圾甩入,卻也濺不起水珠,濺起的,是你內心的波瀾啊!絕對不能讓它成為“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你改悔吧!雖然這條小溪已死多年,你也無法將它救活,可你至少能讓別人意識到,鞭屍是無趣的,是有害的呀!不要再將醜惡給予那些流體,那本來是大自然的精靈,可如今卻被人們蹂躪著屍體的不明物質。現在需要你,你,你,還有你和我們一同拯救我們這地球,這河流啊!

  植樹節已過去了,而大自然的生命之花已經盛開。但是,生命的生長不是時時刻刻存在嗎?生命之樹不是一年四季都在生長嗎?種下生命之樹是不分季節,不分彼此,不分白天與黑夜的嗎!只要你種,哪怕你種下的是一棵小草,那也是生命之綠呀!

  讓我們都來種下生命之樹,讓我們一起喚醒沉睡已久的生命之綠吧!

  謝謝!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同學們,我們作為地球的一份子,在植樹節到來之前也要積極行動起來,在校內保護花草樹木,一起來美化綠化我們的校園。除此之外,我們每一位同學更要爭做綠化宣傳員、環保小衛士,要愛護我們校園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多走幾步,不穿越綠化帶,不踐踏綠地,不摘花,不摘葉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小事做起,做綠化、美化環境的有心人。將來,我們的校園會美麗,我們的地球也會更加美麗!我們祖國的明天也必將更加明媚燦爛!我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今天的國旗下講話號召大家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從小養成健康環保的生活習慣,每個同學如能貫徹這一思想,勢必會受益終身!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溫暖的季節;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更是播種的季節!你們知道,過幾天是什麼節日嗎?

  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規定了植樹節,各個國家由於氣候的不同,植樹的節日各不相同,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

  很多同學都知道,在茫茫的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這是人類的能賴以生存的地方,但由於人類的亂砍亂伐,亂扔垃圾,亂排廢氣,地球上的植被在正逐漸地減少,導致土地沙漠化,全球氣溫上升,地球母親千瘡百孔。植樹造林,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為此,學校向全體隊員發出倡議,開展“我和小樹交朋友”活動。要求大家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在家裡,在學校,在社會上都能力所及地保護周圍的環境,隨手拾起地上的垃圾,勸阻不文明的破壞環境的人,保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摘樹葉,不踩踏草地,有條件的同學在家裡種一棵小樹或栽一盆花,讓“綠在身邊,花在眼前”,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做綠色的小天使。

  最後,讓我們牢記這一句話,班級、學校是我們的家,一切靠大家,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共創一個整潔、美麗的校園環境。

  謝謝大家!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6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對,是3月12日,植樹節。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植樹造林的`好季節,我國政府規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植樹造林的好處很多,意義重大,它不僅可以保護、改善環境,而且有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樹木可以阻擋風沙,保持水土,保護莊稼。樹木還可以為我們直接提供木材和林副產品,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口眾多,長期的毀樹毀林,濫砍濫伐,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大低於世界30%的平均水平。而由此帶來的水土流失,洪澇災害,每年都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想想98年長江、嫩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使多少個家庭流離失所,有家難歸,這一切都是人們不注意生態保護結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對人類濫砍濫伐行為的懲罰。

  可喜的是,近幾年來,國家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保護森林,改善環境,並因此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許多人紛紛在植樹節之際,走向田野山崗,種植紀念樹,全民的綠化意識、生態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法制觀念,在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中不斷增強。到20xx年底,已有88.4億人次累計義務植樹 423.9億株。全國人工造林儲存面積超過7億畝,居世界第一,我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6.55%。

  我們學校作為城市中的一所小學,在植樹節到來之前也要積極行動起來,美化綠化我們的校園。對我們同學來說更重要的,要爭做綠化宣傳員、環保小衛士,要愛護我們校園中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這個城市中的一草一木。

  虞山是我們家鄉的綠色寶山,是常熟百萬人民休閒的好地方。保護好虞山森林是我們每個常熟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將舉行“保護虞山生態環境,建設常熟生態城市”的系列活動。

  1、開展宣傳,要做到愛護樹木,不攀折樹枝,不毀壞樹木和文物古蹟,發現森林火情要及時報警,電話是:12119和52852466

  2、學校將在3月26日和4月2日兩個雙休日,分別組織同學去亮山工程開展護林防火宣傳活動。我們將把護林防火義務宣傳員登記表發給班主任,希望中高年級的同學踴躍報名參加這項非常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保護虞山出一份力。

  3、學校將組織開展徵文比賽,內容要求緊緊圍繞愛家鄉、愛虞山、愛綠化、護林木、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等。也希望同學們能積極參加這次徵文活動。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美化環境、清新空氣,我們一起行動》。

  春雨濛濛,萬物復甦。三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孕育綠色生命的節日植樹節。面對今年的植樹節,你是否想過在這個節日裡,該做些什麼?

  在一年又一年的植樹節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正賦予植樹節更多的內涵,它不再僅僅是植一棵樹,護一片綠那麼簡單,它喚起我們對生存環境的高度關注,今年的植樹節的主題是美化環境 清新空氣,現在說到空氣,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個詞霧霾,想起PM2.5,霧霾看似溫和,裡面卻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細顆粒、有毒物質達20多種,有足夠的科學研究結果證明了大氣細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質和基因毒性誘變物質,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

  對於霧霾的介紹,大家到上百度一下,資訊、新聞鋪天蓋地,但我想問大家的是,面對霧霾,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我們溧陽青山層層環繞,綠水處處盪漾,空氣肯定很好,霧霾離我們很遠呢,其實呢,有時在環境監測站上經常會達到嚴重汙染程度。所以在20xx年植樹節到來之際,我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1。加強環保意識,從小事做起

  每個人都要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從小事做起,不當看客袖手旁觀。當你少開一天車,是對治理汙染的盡了一份心;當你吃飯時適量點餐,餐後打包,就是對反對鋪張浪費的一種支援;你就是對。

  2。倡導低碳環保,從自身抓起

  綠色低碳,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需要從點滴做起。比如,儘可能少開電器、少開車、將空調打到適宜的溫度、充電器充完電後將其拔出等,這些小小的細節都是為淨化空氣做出一份重要貢獻。

  3。 抵制不良行為,從身邊做起

  發現身邊的不良行為,儘自己的能力去制止,發現重在的環境汙染情況,可以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撥打12369電話進行舉報。

  小學生代表植樹節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同學們,你們知道,3月12日是什麼節日嗎?(植樹節)

  目前全世界有50多個國家規定了植樹節,各個國家由於氣候的不同,植樹的節日各不相同,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1979年2月,國務院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中國植樹節,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樹木為人類提供氧氣,在光合作用下會釋放清新的氧氣,讓我們自由的呼吸;樹木能美化環境,因為每一棵樹都是一處風景;樹木可以淨化空氣,把人類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及粉塵進行吸附;樹木能夠防止水土流失,能夠防風固沙,總之樹木是人類的朋友,對人類大有裨益。

  生存與發展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永恆題材。一味地發展,單純的追求經濟,導致的是環境的惡變,犧牲的是人類的健康,這種賺足今天、不管明天的發展模式後果極其嚴重。土壤、河流、天空、海洋傷痕累累,人類怎樣對待自然,自然會怎樣對待人類。前不久,著名媒體人柴靜的一部《穹頂之下》引發全社會的熱議,我校同學在體育組老師的引領下觀看了該片,相信帶給了你們極大的觸動與深深地思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是環保小衛士;節能低碳小標兵;節約用水、綠色出行等等這些口號與標語,倡導得非常好,但我們親力親為了嗎?我曾任現在六(1)班四、五年級的班主任,直言不諱的說,班級衛生管理始終是件令我頭疼的事情:地面不能有紙屑,桌椅齊整桌面整潔,課桌不能掛雜物,書包放進壁櫃等等,真的很遺憾,我兩年如一日的教誨也沒能讓30名同學每天、人人都做到並養成習慣,對不起,至少在我的任期內如此。

  教室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地方,我們都不能善待,校園呢?校園之外更廣闊的社會空間以及大自然我們該怎樣對待呢?也許你會脫口而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的確是這樣,但老師期待不要掛在嘴邊,要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