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窗前的氣球評課稿

窗前的氣球評課稿

窗前的氣球評課稿

窗前的氣球評課稿1

  《窗前的氣球》第一課時是一堂融識字、寫字一體的高效的低段閱讀課,可以說這一課的教學思路、設計和課堂呈現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也是令人折服的。作為學習20xx新版課標研討的這麼一節課,顧老師的課實實在在地為我們展現了年段特點、教學特色。從孩子們積極有興趣地投入閱讀的狀態中,我們感受到了課的紮實高效。這是我們低段課的“範”!

  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我的一些具體感受:

  一、緊扣文字核心問題,情緒鋪墊流暢高效。

  從文字閱讀的角度出發,顧老師抓住文字的核心價值問題“真沒意思”來作為文脈和學路,可以說起到了牽一髮而動的效果。這往往是我們低段教師所欠缺的,經常將完整的文字打成片段。在引導小朋友體會科利亞“真沒意思的”的感受時顧老師用圖片、音樂教師的範讀,充分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並透過多次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自己接觸語言材料,用他們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也就是放手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已有的學習能力以及豐富的情感,去感知課文,在朗讀、合作、交流等活動中,達到對課文重點段落、重點詞句的理解,獲得對語言的深刻感受。可以一說,閱讀教學抓了一條線,就使得教學有四兩撥千斤的巧力來指導閱讀。

  二、識字、書寫引導巧妙紮實

  顧老師注重情趣化、生活化識字,並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突出學生富有個性化的識字方法,並利用生活中的照片提高識字趣味和效果,以“趣”來激發、保持學生持續學習的熱情,保證識字的高效。在閱讀課的識字教學中採用了隨文識字的形式,巧妙地安排了多樣的識字方法。例如,從文章主人公的名字“科里亞”引出生字;概括課文大意中鞏固生字;看圖片理解認識“病床”等。識字的處理有強弱,例如,“呆”的處理就比較弱化。

  在課中安排了多次寫字學習的時間,充分保證了低段孩子課堂書寫時間。但是顧老師依據文字和識字的內容,安排了書空學習、書本寫字、評價等不同形式的書寫練習,使得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難點歸類訓練到位。當然,那一首首好聽的朗朗上口的.筆畫兒歌、寫字姿勢規範歌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顧老師特別重視書寫的認真、紮實、美觀。這是我們平時課堂必學的“武器”啊。

  三、課堂評價親切溫馨入人心

  顧老師在反省說課中提到,自己課中一直就這麼溫柔地,跟著文章的情緒緩緩地,導致節奏不夠快而浪費了一些時間。不過,我的觀念是這樣的:浪費時間的不是溫柔的、緩緩的課堂節奏,只是寫字的環節比較充實詳細,佔的時間多。在現代生活的開節奏裡,我們很少能踏著緩緩的步子,我溫柔的聊著、說著、評價著、朗讀著、感受著。其實慢一點的節奏恰恰是一種美麗和舒適。課堂上的溫柔、緩緩正是讓更多的孩子徜徉在課堂中、課文中的美好時間。當然是有益於孩子對文字的理解的。特別是這樣一種情感性很強的文章。

  此外,顧老師的評價還非常的豐富、具有鼓勵性。從孩子的角度來評價,時時處處體現著平等、信任、鼓勵。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足以可見,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優劣。許多特級教師之所以能染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是因為他們精彩的課堂評價語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孩子的心靈,產生了心與心的交流,這樣的課堂才有活力!顧老師注重學生的自評與師生、生生間的互評,使評價多樣化,實現課堂上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孩子們是課堂的學習主人,老師依然只是那個引導者。

窗前的氣球評課稿2

  吳萍萍老師執教的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窗前的氣球》第一課時。這是一篇充滿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課文。紅氣球是孩子平時喜愛的玩具,可在特殊時刻卻成了小夥伴們傳達內心感情的工具,從孩子們天真的想象和行動看到了孩子們心靈的純潔、感情的純真。教學生閱讀時,既要體會人物的感情變化,真摯感情的理解,又要讓學生釋放、表達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體會生活的“美”,語文的“美”。

  吳老師的課堂有幾處亮點值得我學習:

  1. 字詞教學“活”

  二年級的語文課堂,字詞教學仍是重點,吳老師的字詞教學不僅紮實,還不失“活”。一方面,在字詞認讀環節,吳老師將重點詞語分為三類依次出示,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認讀和理解,從“音、形、義”上初步掌握字詞,可謂紮實到位。

  另一方面,吳老師的字詞教學環節,不僅僅是教字詞。她將字詞認讀、語文知識的學習、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融於整個字詞教學環節:在認讀字詞的過程中,穿插“的”和“地”語文知識的學習,最後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選擇部分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吳老師的字詞教學不拘泥於傳統的字詞教學模式,設計目標明確、多元,實施效果佳,可謂活靈活現。

  2.教學過程“趣”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可見,教師的言語對學生的學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且這個影響可能是長效的。

  吳老師的教學語言親切、充滿童趣,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情趣。例如,在教學“的”和“地”用法時,吳老師這樣引導:白字“的”喜歡和什麼詞叫朋友呀?土字“地”又喜歡和什麼詞叫朋友呢?這樣富有情趣化的語言,能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深刻理解和掌握語言點。

  3.情感體驗“深”

  吳老師抓住兩個表示科利亞心情變化的關鍵詞——“真沒意思”和“高興地笑了”,引發孩子認知上的衝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本堂課圍繞“真沒意思”,教師引領學生品味語言,讀思結合,放飛想象,深入會科利亞的心情。

  吳老師特別注重創設情境,聯絡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想象說話訓練,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深刻的移情體驗。比如,在教學第一段科里亞得了傳染病,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走出病房的時候,引導學生想象,此時科里亞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心裡想些什麼?又比如,當科里亞靜靜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吳老師再次引導學生思考:雖然科里亞靜靜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著窗外,可是他的心裡卻很不平靜,他又會想些什麼呢?並在感悟重要的句子時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從文字中的詞句入手,進行移情,讓學生與科利亞融為一體。激發了孩子們的朗讀慾望和興趣,並透過品讀、體會這些語句,從而感受科里亞生病時的孤單、難過、傷心,這樣學生入境生情,真正進入科利亞的內心世界,集中全部的心智與文字對話,去感受體驗科利亞的無奈,讓情感得到昇華,教學效果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