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格式與需要材料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一種嚴謹的具有高度資料量的報告,它的格式和綱要如何撰寫?整理如下:
撰寫格式
1、引言
主要包括專案名稱、目標和基本功能,使用者單位名稱,新專案開發單位,該專案與其他專案或機構的關係和聯絡,在可行性報告中使用的專門述語及其定義,該報告中所引用的檔案和技術資料;
2、可行性分析的準備
對可行性分析的要求和目標,進行可行性所具備的條件和限制,進行可行性分析所採用的方法;
3、對專案的分析
企業要實現的目標與完成的任務,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可供利用的資源及制約條件,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薄弱環節;
4、新專案方案
新專案的目標及要實現的功能,新專案的組成結構,新專案的實施計劃、安排,包括各階段對人力、資金、裝置的需求,新專案實現後對組織結構、管理模式影響等;
5、可行性分析
專案的必要性、專案的經濟可行性和技術可行性、組織管理的可行性和社會的可行性;
6、可行性分析的結論
根據以上對專案的可行性分析,應該得出一個該專案是否可行的結論;
報告具體的基本格式
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本格式包括首頁、標題、前言、正文、結論、附件等幾部分。
首頁:主要註明專案名稱,專案主辦單位及負責人,可行性研究單位名稱,可行性研究的`技術負責人,經濟負責人、參加研究人員名單及報告完成日期等;
標題:一般直接註明可行性研究專案的名稱和主要內容,如《XX集團申報煤化工專案可行性報告》;
前言:一般簡要介紹專案研究的背景,專案實施的相關因素和主要目的和意義,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據和主要範圍等內容、有些可行性報告還需要列出研究報告的相關摘要;
正文:該部分是報告的主體,要求列舉事實,運用系統分析方法,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對專案實施的可行性作出客觀、全面而準確的預測、不同型別的可行性報告在該部分通常具有不同的側重點;
結論:在對專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從整體角度作出科學評價,並與相關方案進行優劣比較,最終獲得明確的行動主張、有時還就原方案提出一些更新、更全面的建議;
附件:為了結論的需要,在可行性報告正文結束後補充的相關材料,主要包括試(實)驗資料、計算浮標、圖片表格、參考文獻等。
撰寫提綱
簡述專案提出的背景、專案技術狀況、現有產業規模;專案的主要用途、效能;投資的必要性和預期經濟效益;本企業實施該專案的優勢,技術可行性分析。
1、專案技術性能水平與國外同類項目的比較;
2、專案承擔單位在實施本專案的優勢;
3、專案成熟程度;
4、市場需求情況和風險分析;
5、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6、專案融資估算;
7、資金籌措方案;
8、投資使用計劃。
因此,編寫可行性分析報告時須仔細謹慎,既要注意與後面內容相照應,又要對總論內容客觀準確、重點突出。
準備資料
1、專案初步設想方案:總投資、產品及介紹、產量、預計銷售價格、直接成本及清單(含主要材料規格、來源及價格)。
2、技術及來源、設計專利標準、工藝描述、工藝流程圖,對生產環境有特殊要求的請說明(比如防塵、減震、有輻射、需要降噪、有汙染等)。
3、專案廠區情況:廠區位置、建築平米、廠區平面佈置圖、購置價格、當地土地價格。
4、企業近三年設計報告(包含財務指標、賬款應收預付等週轉次數、在產品、產成品、原材料、動力、現金等的週轉次數)。
5、專案擬新增的人數規模,擬設定的部門和工資水平,估計專案工資總額(含福利費)。
6、提供公司近三年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扣除工資後的大致數值及佔收入的比例。
7、公司享受的增值稅、所得稅稅率,其他補貼及優惠事項。
8、專案產品價格及原料價格按照不含稅價格測算,如果均能明確含稅價格請逐項列明各種原料的進項稅率和各類產品的銷項稅率。
9、專案裝置選型表(裝置名稱及型號、來源、價格、進口的要註明,備案專案耗電指標等可不做單獨測算,工藝環節中需要外部協助的請標明)。
10、其他資料及資訊根據可研研究工作需要隨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