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主要內容
羅斯福新政主要有哪些內容?那麼,下面是CN人才公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羅斯福新政主要內容,內容僅供參考。
面對美國經濟危機的混亂局面,美國第37屆總統羅斯福上臺後,大刀闊斧地實施"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有:
(1)整頓和改革財政金融. 對破產銀行進行整頓,使銀行資本高度集中,對各大銀行開業進行補助及貸款.恢復存戶對銀行的信任.放棄金本位,實行美元貶值,禁止黃金出口,以加強美國商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能力.
(2)調節工業生產. 監督生產,調整商業金融.規定工業產量,市場分配價格.以此調節工業生產,避免盲目競爭和生產過剩現象.
(3)限制農業生產. 有計劃地縮減農業生產規模,銷燬"過剩"農產品,以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克服農業生產危機.
(4)調節勞資關係,舉辦公共工程和社會救濟. 規定工人有組織工會和集體同資本家談判合同的權利,資本家不得禁止工人罷工.調節勞資糾紛.規定工人每週最高工時和每小時的最低工資額,禁止使用童工.為失業者和老年人提供失業津貼和老年人年金,撥出大批款項興辦公共工程,為大量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社會購買力.
"新政"實施的主要時期是1933年至1936年間,而到1938年勢頭減弱.
作用:
(1)"新政"使美國比較順利地渡過了經濟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2)儲存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避免出現法西斯政權.
(3)改善了廣大人民的生活,有利於美國無產階級.
(4)"新政"用國家干預來調整經濟生活,消除經濟蕭條和危機,大力加強國家資本主義,這對以後美國及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的政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羅斯福針對當時的實際,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大刀闊斧地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政策措施,歷史上被稱為“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三R”來概括,即復興 (Recovery) 、 救濟 (Relief) 、改革 (Reform) 。
新政的主要措施實施結果:“應當指出,羅斯福新政措施是總統權力全面擴張,終於逐步建立了以總統為中心的三權分立的新格局。他是總統職權體制化的開拓者。”
金融方面(新政是從金融方面開始的`)
(1)挽救銀行危機,改革與開始管理金融制度。為了解決銀行貨幣荒,它委託各聯邦儲備銀行根據各銀行資產發行貨幣,授權復興金融公司用購買銀行優先股票的辦法給它們提供流動資金。為了恢復群眾對銀行的信任,它規定由財政部整頓銀行,並監督銀行的重新開業。財政部根據要求採取了支援有支付能力的大銀行,淘汰了無償還能力的不健全銀行。為保護銀行儲備和阻止黃金外流,它禁止儲藏和輸出黃金。(2)3月20日通過了羅斯福提出的節約法,縮減政府開支和退伍軍人津貼5億美元。(3)先後透過提供證券實情法、證券交易法及銀行法,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爾法以加強對銀行、證券市場和貨幣的改革和管理。(4)美元與黃金脫鉤,使美元貶值,放棄金本位制。實施結果:金融方面的措施是獲得了成功的,透過以上措施羅斯福政府維護並加強了美國金融資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強了國家對金融制度的管理與控制。
由於大蕭條是由瘋狂投機活動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的。羅斯福總統的新政也先從整頓金融入手。在被稱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間制訂的15項重要立法中,有關金融的法律佔1/3。羅斯福於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總統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在羅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國會透過《緊急銀行法》,決定對銀行採取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儘快復業。從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銀行領到執照重新開業,與1929年危機爆發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羅斯福採取的整頓金融的非常措施,對收拾殘局、穩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還採取了加強美國對外經濟地位的行動。從1933年3月10日宣佈停止黃金出口開始,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佈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和黃金證券,美鈔停止兌換黃金;4月19日,禁止黃金出口,放棄金本位;6月5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1934年1月10日,宣佈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30億美元紙幣,並使美元貶值40.94%。透過美元貶值,加強了美國商品對外的競爭能力。這些措施,對穩定局勢,疏導經濟生活的血液迴圈,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工,農業方面
在“百日新政”期間,羅斯福在解決銀行問題的同時,還竭力促使議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國家工業復興法》,這兩個法律成了整個新政的左膀右臂。羅斯福要求資本家們遵守“公平競爭”的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範圍;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原工人每週工作55個小時,工資一共只有60美分,調整後標準:工人每週工作40小時,最低周工資12美元),從而限制了壟斷,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階級矛盾。在得到大企業的勉強支援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援。他說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他們的貢獻將是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了推行新型法規,政府給接受法規的企業頒發“藍鷹”獎章,上面標誌著“我們盡我們的的職責”等標語,以資表彰。
社會福利方面
新政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救濟工作。1933年5月,國會透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單純救濟改為“以工代賑”,給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維護了失業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1700多萬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維持生計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但這部分財源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無異於杯水車薪。解決這一複雜的社會問題,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辦到。羅斯福新政的第一項措施,就是促請國會透過的民間資源保護隊計劃。該計劃專門吸收年齡在18歲到25歲,身強力壯而失業率偏高的青年人,從事植樹護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築、開闢森林防火線和設定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萬人,在遍及各州的1500個營地勞動。
到美國參戰前,先後有200多萬青年在這個機構中工作過,他們開闢了740多萬英畝國有林區和大量國有公園。平均每人每期幹9個月,月工資中拿出絕大部分作贍家費,這樣在整個社會擴大了救濟面和相應的購買力。對於千千萬萬依賴州、市養活的人們,羅斯福還敦促國會透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救濟機構,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使用比例,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救濟貧民和失業者。新政期間,全美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可分成兩大系統:以從事長期目標的工程計劃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後撥額40多億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資近10億美元),後者在全國範圍內興建了18萬個小型工程專案,包括校舍、橋樑、堤坎、下水道系統及郵局和行政機關等公共建築物,先後吸引了400萬人工作,為廣大非熟練失業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後來又繼續建立了幾個新的工賑機構。其中最著名的是國會撥款50億美元興辦的工程興辦署和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全國青年總署,二者總計僱傭人員達2300萬,佔全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戰前夕,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180億美元,美國政府藉此修築了近1000座飛機場、12000多個運動場、800多座校舍與醫院,不僅為工匠、非熟練工人和建築業是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給成千上萬的失業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為止美國政府承擔執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濟計。這一筆錢經過工人的口袋、透過不同渠道和消費,又回到了資本家手中,成為以政府投資刺激私人消費和個人投資的“引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