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範文(通用9篇)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範文(通用9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範文(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初步愛勞動,知道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最光榮,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小品表演、文具書包等。

  三、活動過程

  (一)、全體集合,各小隊彙報人數。彙報輔導員老師。(報告輔導員老師本中隊應到xx人,實到xx人,請您參加我們的活動,報告完畢。)

  (二)、全體立正,出旗敬禮。唱隊歌。

  (三)、宣佈活動開始。

  四、具體活動

  主持人:“五一”勞動節就要到了。大家知道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麼?下面請我們班的xx同學為大家介紹以下。

  1、介紹“五一”勞動節的由來

  主持人:是呀,勞動人民太辛苦了!他們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日夜操勞,“五一”勞動節是他們的節日,也是我們在座每一位同學父母的節日,那你知道你的父母都是從事什麼工作的?

  2、請同學介紹父母的工作和辛勞情況

  主持人:我們的父母為了生活,也為了我們每一位同學,他們真是太辛苦了!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呢?請看兩個小品,看看哪個小朋友做得對?

  3、小品表演

  主持人:請同學說說哪個做得對?為什麼?下面我請同學說說你在家都幫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

  4、學生交流自己都在家做了哪些事(鼓掌勉勵)

  主持人:同學們真能幹!為家裡做事,是我們每個小學生應盡的責任,我們從小就應該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我們就來展示一下(請五位同學比賽整理書包和穿衣)。

  5、五位同學比賽整理書包和穿衣

  支援人:我們是不是家裡的“小公主”、“小太陽”?(不是)對!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下面請聽歌曲《勞動最光榮》。

  6、小合唱《勞動最光榮》

  主持人:請輔導員老師講話;(同學們我們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長大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主持人:呼號(全體立正師: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生:時刻準備著!)

  主持人:退旗,敬禮!

  主持人:我宣佈xxxx“我愛勞動”主題活動到此結束!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

  想擺脫困境,你就去勞動;想創造未來,你就去勞動;想尋找快樂,你就去勞動;想實現夢想,你就去勞動。誠實的勞動,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也彰顯了勞動的光榮。因此,“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便成為我校這次“51”假期體驗活動的主旋律。

  二、活動目的:

  1.透過開展以“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讓同學們瞭解“勞動節”的由來,瞭解我國不同時代的勞模風采。

  2.透過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各類活動,從宣傳“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這個主題思想轉化到我們每個學生的實際行動中。

  3.透過在學校、家庭兩個層面參與不同型別的勞動,培養愛勞動的熱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爭做“勞動小能手”。

  三、活動形式:

  (一)四至六年級開展徵文比賽。

  具體要求:圍繞“我勞動,我光榮;我創造,我幸福”主題,

  透過查詢、閱讀有關宣揚勞動美德、讚美人民勞動成果等內容的文章,或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有關熱愛勞動的事例,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字數在500字左右。體裁不限,可以是詩歌、散文、記敘文等。

  (二)一至三年級開展勞動小能手活動。

  主題:“我是勞動小能手”

  具體要求: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尤其是從清理自己的小天地著手,如:整理鋪床、整理書櫃、洗碗等,並寫一篇相關的記敘文。

  四、活動要求:

  1、各班同學利用“51”期間,根據活動主題,積極開展體驗活動。

  2、各班於假期後先自行評比,並擇優選送學校大隊部。每班每種形式的作品各選送2份,大隊部將組織評比,並對優秀作品給予不同形式的展示。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3

  [活動思想]

  以五月勞動節為契機,開展以“我勞動,我光榮”為主線的教育活動,讓學生透過去學習,去實際操作,體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知道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最光榮,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爸爸、媽媽和老師勞動的辛苦,做到尊敬長輩,熱愛長輩。

  [活動時間]

  xx年4月28日——5月3日

  [活動內容]

  一、快樂實踐負責:各班主任

  全校同學利用春假或雙休日時間,來嘗試“做一名快樂的小能手”。根據“實踐活動反饋表”(分低中高三個年齡段),開展實踐活動,五一春假結束後把反饋表上交班主任老師,各班進行班級比賽,推選出“快樂小能手”兩名。

  二、精彩展示

  1、“創意我們的美食”負責:各班主任、大隊部

  三——六年級同學自願參加《中國少年報》“創意我們的美食”活動,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進行美食創意活動。假期結束後取好作品名稱,拍攝下作品照片,附上簡短的文字說明(創意背後的故事+設計原因),將這些材料以電子稿形式交班主任老師。班主任以班級為單位交學生處後,學校擇優推薦給《中國少年報》。

  2、“勞動者是最光榮的”主題攝影負責:各班主任、大隊部

  五六年級同學自願參加以“勞動者是最光榮的”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展。拍攝一組在節假日期間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洗出照片後參加少先隊“五一”活動櫥窗展。

  攝影作品要求沖洗7寸以上照片。假期後交班主任老師。

  三、能手比拼負責:各班主任、年級組長

  各班根據“快樂實踐”活動競選出班級小能手2名,參加年級“我是小能手”比賽,評選出各年級“快樂小能手”。

  比賽內容:

  一二年級繫鞋帶、理書包、疊衣服;三四年級釘紐扣、冷菜拼盤比賽;五六年級套被套、炒菜比賽。

  獎項設定:各年級“快樂小能手”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5名,優勝獎若干(各年級自定人數)。

  [活動要求]

  1、各中隊要高度重視,注重活動過程。

  2、對每項活動的開展,學生處及各班班主任進行檢查監督和指導,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開展以“快樂實踐”為主題的第x屆“勞動節”活動,讓學生透過學習、實踐,體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透過在學校、家庭兩個層面參與不同型別的勞動,培養少先隊員積極勞動的熱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並能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二、活動主題

  快樂實踐。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四、活動內容

  家庭層面:

  低年級(1-2年級):

  1.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並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沒有一粒剩飯(菜);

  2.學會自己穿衣服、繫鞋帶、整理書包;

  3.學會幫助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

  中年級(3-4年級):

  1.知道2個全國勞模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蹟;

  2.學會幫助家人洗襪子、掃地;

  3.和爸爸媽媽一起對自己的家進行一次衛生大清掃;

  4.做一份“勞動最光榮”手抄報,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時間:x月x日之前)

  高年級(5-6年級):

  1.在父母的協助下,會蒸米飯、學會做一道菜等;

  2.學會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媽媽換一天崗”,做一天媽媽每天要做的家務活,體驗勞動的甘苦。

  本屆“勞動節”採取學校和家庭相結合的原則,學校下發“家長反饋卡”,由家長對同學們的勞動成果做出相應的評價,學校將對同學們的勞動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抽查。

  學校層面:

  1、五年組同學深入學校食堂開展“今日我是小廚師”主題實踐活動;

  2、學校“菜地”由學生承包;

  3、學校“啡香小築”將繼續面向學生進行招聘;

  4、四年組“花樣餃子”大賽。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5

  班會目的:

  1.透過體驗勞動的快樂,激發學生對勞動的興趣。在實踐中進行習慣的培養。

  2.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減輕父母的負擔,增強勞動觀念。從小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

  3.在活動中,收集資訊、學習勞動技能的同時,更要透過活動的延伸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教育。

  班會準備:

  活動一、在家庭中尋找

  目的`是把活動主題與家長溝通,讓同學們跟媽媽換一天崗,幫媽媽做一天的家務,體會勞動的甘苦。

  活動二、在校園中尋找

  佈置學生觀察任務,請他們細心觀察、調查、收集班級中心靈手巧的勤勞學生的資料。讓學生明白勞動帶給人的快樂。

  活動三、製作主題為《我勞動,我快樂》小報

  目的使學生在蒐集資料、剪貼、抄寫的具體環節中,受到教育。

  班會過程:

  一、開幕

  主持人:每當看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後,還要做很多家務事,我們作為家庭的一員,應該怎樣幫一幫他們呢?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班開展了“我勞動,我快樂”的活動。同學們跟媽媽換一天崗,幫媽媽做一天的家務,體會勞動的甘苦。每個同學都積極參加了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下面請幾位同學介紹自己的勞動影片資料。

  a;整理房間。

  b:刷馬桶。

  c:介紹炒菜

  主持人:以上同學做的很好,其實大家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不參加勞動,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全班同學就來暢所欲言,談談如何讓勞動帶給我們快樂的。下面我宣佈:一(一)班《《我勞動,我快樂》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中場

  第一板塊:

  主持人:我們在家庭中參與勞動,不僅鍛鍊了自己的勞動能力,也收穫了快樂。豐富了許多知識,很多同學都記了觀察日記。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c:我學會了洗碗。

  d:我學會了煎雞蛋。

  e:我學會了擦玻璃。

  第二板塊:

  主持人:請同學們談談對於以上同學的表現的看法。

  同學:在勞動中,由不願意做,到想辦法做好,其中主動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把勞動完成得很出色。體現出勞動中的高效率必須是:腦體相結合。

  主持人:請同學繼續發言(學生可以談看法,也可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做法,結合具體例子來說一說)

  同學: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同學們想想這樣做好不好?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所以我們必須改變這種不良習慣。

  第三板塊:

  主持人:我想請問大家,你發現了誰是我班最會勞動、最愛勞動的人呀?

  主持人:請同學們發言。

  主持人: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會勞動、最愛勞動的人可真多呀!就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為目標,一同努力吧!

  三、閉幕

  主持人:我們班委會決定代表一年級一班全體同學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讓我們行動起來,學習身邊榜樣,做愛勞動的好孩子!(班委會代表宣讀倡議書)

  主持人:為了表達我們的決心與信心,同學們完成了《我勞動,我快樂》為主題的小報,讓我們大家共同欣賞吧。(欣賞製作的課件)

  主持人:請同學談談感受。

  主持人:今天大家都能暢所欲言,美好時光總是很快過去,我們的主題班會已經接近尾聲了,下面請班主任講話。

  班主任:同學們在勞動中表現得精彩,表達得更精彩。在勞動中你們學會了觀察、學會了交流,主動學習科學知識來提高勞動效率,掌握勞動的技能,大家的收穫可真不小呀!

  全體同學:我勞動,我快樂!

  主持人:我宣佈xx小學一一班《《我勞動,我快樂》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為深入做好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項教育活動安排

  1、愛綠護綠活動教育。

  (1)學校在國旗下講話中向全體老師和學生髮出號召: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淨化環境盡一份力。

  (2)中高年級可開展“愛護環境動起來”活動。各班組織開展在校內植樹、除草、鬆土、澆水、修枝等活動。

  2、自理勞動、家務勞動教育:

  (1)各班將勞動教育納入“班級主題教育活動”,並和”家校一體“教育評價工作結合起來,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和學生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聯絡卡”形式建立“學生家庭自理勞動、家務勞動基地”。

  (2)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能力,透過“星級評比”等形式開展:不要大人餵飯,自己疊被整理房間,“認菜名”,揀菜洗菜,打掃衛生等家務勞動實踐活動。

  3、班級勞動。

  (1)做好班級值日等日常勞動指導,確保每位學生參與班級勞動,勞動到位。

  (2)開展每月一次的學校大掃除活動,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對學生進行勞動技巧的指導。

  4、課堂教學。

  三~六年級綜合與實踐教師認真落實《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開展必要的綜合實踐活動,積累活動材料並上交德育處。

  5、節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勞動節期間,開展“誰是最可愛的人”主題班隊會,學唱《勞動最光榮》,誦讀《粒粒皆辛苦》等活動。

  三、家庭、學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勞動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如“不按時交作業,罰做清潔”。

  2、不要用“免勞”來獎勵孩子,如“今天作業全對,掃地任務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視勞動,如“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要撿垃圾”。

  4、不要因為幹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乾淨,不用你洗”。

  5、不要因為一次失誤而訓斥,如“怎麼把碗打破了,真夠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如“10分鐘了,一件還沒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勞動成果,如“看你洗的襪子,跟沒洗有啥兩樣”。

  8、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厭惡勞動”的話,如“居委會讓大家掃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簡要總結教育活動,期末交德育處。根據總結情況,德育處評選“勞動好少年”。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7

  一、活動背景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以三月份植樹節為契機,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植樹護綠行動和植樹實踐體驗活動,做到人人參與,宣傳與實際行動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瞭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以達到為班級、學校、社會增添綠色,淨化、美化環境的目的,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

  二、活動目的

  1.透過親身參與,對綠色、低碳有一個充分的認知,讓大家知道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提高全體學生的綠化意識。

  2.透過此次活動,培養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習慣,更好地認識到綠色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規範自身日常行為,從而減少踐踏草坪等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三、活動主題

  行動起來,爭做護綠小使者

  四、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1日至20xx年3月15日

  五、活動內容與活動安排

  1.值週中隊、紅領巾廣播社

  利用校園廣播、國旗下講話進行有關“植樹節”知識的宣傳,發出號召:“學校是我家,綠化靠大家”,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淨化環境盡一份力。

  2.具體活動安排

  活動一:“小手添新綠”

  (1)我為班級添綠:學生自願帶綠色植物進班級,進行養護,為班級增添一份綠色。

  活動物件:一、二年級

  活動時間:3月12日前

  活動要求:班主任將班級“綠化角”橫向拍1張照片傳送至輔導員群。

  (2)我為校園添綠:

  各班級: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拋垃圾。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不隨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級及公共區的衛生工作。

  大隊部、值日生:開展揀垃圾、落葉、擦花壇、養護綠化(清理垃圾鋤草、施肥)等活動。

  活動時間:3月12日

  (3)我為家庭添綠:在自家房前屋後或家裡栽種一些小樹木,種植一些小盆景、綠植或者蔬菜等。

  活動物件:全體隊員、學生

  活動時間:3月12日前(拍照發送至輔導員群)

  活動二:“我與小樹共成長”(活動物件:三、四年級各中隊)

  三、四年級以班級為單位的認養校園裡的樹木。隊員們積極精心設計“認養卡”,內容包括:樹名、認養中隊、認養時間、對小樹的成長願景。完成後班級選擇出製作最精美的一張由大隊部組織把“認養卡”懸掛在樹枝上,成為小樹的“監護人”,照顧小樹,與一起健康成長。

  活動物件:三、四年級各中隊

  活動時間:3月12日之前完成

  活動三:“綠我家園齊行動”(物件:五、六各中隊)

  說明:以下活動二選一完成

  1.用自己的為環保出一份力,以“圖”“畫”結合的方式為愛護花草樹木設計廣告標語。(簡潔大方、色彩鮮明)

  2.開展以“植樹節”為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內容以關於“植樹節的來歷”、“植樹與環保”、“有關植樹節的活動”為主,要結合環境保護教育,大隊將會進行優秀作品展示。

  活動時間:3月15日之前

  活動要求:每班至少提交一份作品。(交到各校區少先隊廣播室)

  活動四:“我與小樹有個約定”(物件:全校)

  3月12日大課間學校大隊部組織“植樹節倡議”活動。由在室外跑操的班級參加,其他班級在室內透過班班通舉行。

  (1)大隊委發起活動倡議。

  (2)展板簽名活動。(室外的班級)

  (3)室內的班級學習“植樹節手指操”(拍一張照片、錄一小段植樹手指操影片發到輔導員群)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2、透過研究,提出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案和不良習慣的矯正方案,做到良好習慣的培養和不良習慣的矯正相結合。

  3、教師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探討小學階段學生勞動意識的形成、範圍及培養途徑。

  活動措施

  一、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勞動教育。例如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注意營造勞動教育氛圍,精心設計“勞動教育”長廊,讓每一個地方,每一面牆壁,每一處角落都能說話,使校園形成潛移默化和具有導向性的學習教育場所。在學校校門的宣傳欄、教學大樓每層走廊牆壁上可以懸掛有關勞動的名人名言。校內黑板報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傳,使全體師生了解勞動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形成“人人知勞動”的良好氛圍,為“人人愛勞動”打下輿論基礎。另外在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運動會等集中性校園文化系列活動時,也要注意與勞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如可以在學生的小品節目上表演、美術和手抄報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講中,進一步加強校園勞動教育的滲透性。

  二、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熱愛勞動是我國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除學校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外,在班級也可以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如班級的佈置上,班級黑板報、專欄、等都可以圍繞熱愛勞動的內容。班裡可開展一些有關勞動的活動,如開展“每天一分鐘家務”,“整理小房間”,“養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後”等活動。種種實踐活動,會使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也不嬌氣了,個個成了愛父母,愛班級,愛學校,愛勞動的.好兒童。同時班上還可以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中隊會;開展“學習身邊人,評點身邊事”的演講;評選“班級勞動之星”,使“熱愛勞動、勞動光榮”思想意識紮根學生心裡。

  三、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於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們可利用家長會建議家長在家做到:

  1、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勞動。當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勞動。

  2、給孩子一段時間,學會勞動。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勞動。開始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家長要接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

  3、給孩子良好的物質空間,自主勞動。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很重要,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勞動的空間。比如低矮的傢俱放置孩子的物品,讓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發揮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4、給孩子良好的心裡空間,享受勞動。要讓孩子感受勞動的快樂,以鼓勵為主。

  5、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家長開始要教給孩子勞動的技巧,使孩子能勝任勞動。可以用遊戲的口吻引導孩子進入角色。

  6、給孩子一個要求,貫徹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務,成員要形成統一戰線,堅持貫徹到底

  7、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制定一個勞動獎罰規則,讓孩子看到自己勞動帶來的榮譽,也能體驗懶惰帶來的後果,促使孩子最終愛勞動,自覺勞動。

  四、強化措施,規範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範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為訓練。每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為訓練要反覆進行,持之以恆,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評估時間:每天自評,每週互評,每月班主任小結,期末總結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第一學期,本年級學生應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好值日生”、“撿起身邊的一張紙”為主;第二學期,以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入手,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抓好文熱愛勞動教育,調整行為偏差,矯正不良習慣,將養成的良好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使習慣穩固化。

  復興鎮中心小學

  20xx.09.12

  小學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9

  設計背景

  《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頒佈後,近年來被淡化、弱化的勞動教育有了“硬指標”。生活即德育,處處是課堂。用勞動教育築牢立德樹人的基石,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幸福,只有透過辛勤的勞動,才能走向幸福的彼岸。20xx年網課期間,疫情危機當前,同時也是隊員們成長的契機。雖然足不出戶,隊員們卻展現出不少積極品質。他們有行動力,抗“疫”健康餐定製活動一發起,全校隊員們紛紛曬出了自己的作品;他們充滿了創造力,看看不少隊員的自創菜譜吧,讓人不禁想跟著試試呢;他們也有著愛勞動、懂感恩的品質,全程自己動手,給家人帶來一頓愛心美食,讓家人幸福而感動的同時,也讓隊員們體驗到父母平日做飯的不易,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小小的一道菜,卻傾注了莘莘學子的心思和力量,匯聚起來,那就是文德以“食”抗疫的大力量。健康抗“疫”,文德學子在行動!

  作業目標

  1.學會烹飪一種美食的方法。

  2.在烹飪過程中認識各種食材以及其營養價值。

  3.學會均衡營養、科學飲食的相關知識,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

  4.在享受烹飪樂趣的同時,學會關愛家人。

  勞動過程

  環節一:任務驅動,為家人定製一份抗疫美食。

  內容:有哪些食物營養又健康?針對家庭成員的口味偏好,定製怎樣的美食可以滿足每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如何處理食材,讓食物變得色香味俱全?請你帶著問題去查閱資料(食譜、食材處理方法、課外書、上網……)、諮詢老師、家長、同伴等等,用心為家人定製一份抗疫美食。

  時間安排:3月1日

  學科融合與達成目標:結合資訊科技所學到的資訊搜尋與整理技能,收集營養學知識和做飯技巧。

  難度係數☆☆☆

  預計時長:週末一小時

  環節二:邀請家人點評,總結定製美食心得。

  內容:

  定製的美食是否受歡迎?製作食物前,你有計算一下所需成本和用時嗎?為了吸引食客,你會提前設計好擺盤嗎?這一切都是你發揮創意、聯絡生活實際、鍛鍊勞動技能的機會,請用心定製並記錄下你的抗疫健康美食吧!

  時間安排:3月5日至3月10日。

  學科融合與達成目標:結合美術所學習到的美學知識,進行擺盤、製作電子海報或影片。

  難度係數:☆☆☆☆

  預計時長:一小時左右

  完成情況

  本次勞動作業收到三到六年級共24個班級二百餘份作業反饋。學生以小隊為單位制營養套餐計劃,並將一定型別的套餐進行歸類,例如學霸套餐、女神套餐、護眼套餐等,推薦有代表性的作業。

  本次案例選取了七份有代表性的作業展示,在表現形式上有電子海報、手抄報、影片等不一而足。在作業中,學生針對套餐制定中的營養價值、色香味、製作方法等情況進行詳細敘述,圖文並茂。

  總結反思

  勞動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xx年由於疫情,學生都只能在家進行學習和鍛鍊。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我校緊緊抓住這個教育契機進行創新的勞動教育。在本次《文德小廚神——抗疫健康套餐定製》線上線下結合的勞動教育活動中,全校學生都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其中有600多個菜式在中隊中互動分享,200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參與評選,優秀的作品以湯品、菜品、主食、甜點四個菜式進行線上展示分享。學生在學會烹飪一種美食的同時,認識各種食材以及其營養價值,學會均衡營養、科學飲食的相關知識,養成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他們在享受烹飪樂趣的過程中,學會關愛家人。本次活動實操性強、參與面廣、反響熱烈、實用性強而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