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籍> 《夜坐有感》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夜坐有感》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夜坐有感》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夜坐有感

  何夢桂

  銀漢無聲玉漏沉,樓高風露入衣襟。

  洞龍睡熟雲歸岫,枝鵲啼幹月滿林。

  甕裡故書前世夢,匣中孤劍少年心。

  徵鴻目斷闌干角,吹盡參差到夜深。

  【注】①何夢桂,淳安人,南宋遺民詩人,元至元中,屢召不起,築室湖南小酉源。②雲龍:君臣風雲際會。③參差:排簫,古樂器名。

  (1)本詩頷聯為人稱道,運用了比喻、寓情於景、化用典故等手法,請選一種作具體賞析。(4分)

  (2)詩題為“夜坐有感”,作者在詩中抒發了哪些感情?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4分)①頷聯成功地運用了比喻手法。“洞龍睡熟”比喻南宋政權早已不存在。“雲歸岫”比喻作為遺民的詩人和他的同志者遠居巖藪,埋名隱姓。“枝鵲啼幹”隱喻詩人悼念故國故君之淚已枯,也體現了詩人不屈服於元朝的決心。這些比喻都抒發了詩人眷懷故國故君的悲痛之情。

  ②頷聯寓情於景。把自己對國滅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悽清幽靜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

  ③頷聯化用典故。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詩意,表明自己決不屈服於元朝和眷懷故國故君的情懷。

  ④頷聯在寫景上遠近結合,虛實相生。“洞龍睡熟雲歸岫”寫得虛而遠,“枝鵲啼幹月滿林”寫得實而近,突出了夜景的.悽清幽靜,烘托了詩人隱居的孤寂和亡國的悲痛心情。

  (2)(4分)首聯借夜坐高樓所見清冷幽靜的夜空景象,抒發了隱居出世者的孤寂淒涼感受。頷聯借高樓周圍夜景,抒發了眷懷故國故君的悲痛感受。頸聯,寫書不能讀、劍不能舞,直抒胸臆,抒發了不甘現狀而又無可奈何的孤寂與憤激之情。尾聯,借目斷徵鴻,抒發宋朝復興無望的鬱悶悲涼心情;借深夜吹簫,寄託對故國故君的悼念之情。

  作者:

  何夢桂(生卒年不詳),字巖叟,初名應祈,字申甫,別號潛齋,淳安(今屬浙江)人。鹹淳元年(1265)進士。授台州軍事判官。官至大理寺大卿。入元,累徵不起。有《潛齋集》。

  【譯文】:

  夜深人靜,銀河橫空,報時的玉漏發出低沉的聲音。我佇立高樓上,風露潤溼了我的衣襟。大宋江山早已淪入敵手,多少遺民像雲歸深山,隱姓埋名。我的淚水已灑盡,只能以枯乾的眼,空對滿林月明。閉門讀書的生涯變成了前世的夢,深鎖匣中的孤劍正象徵著我少年時的壯心。倚著欄杆的一角,遙望徵鴻逐漸飛盡,只有吹幽怨的排簫來打發這長夜沉沉。

  賞析:

  這首詩的音調是低沉婉轉的,詩中大量採用比興手法,以表現深沉的故國之情,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寫龍熟睡,雲歸岫,烏鵲擇枝,啼號林中,以喻君亡臣隱,誓不仕於異朝之節義。寫讀書為學乃前身之夢,寫劍睡匣中但壯心不死,以抒自己的激憤之情,但這一切都與夜色聯絡在一起。作者獨坐於茫茫長夜,浮想連翩,沉鬱深遠之感受渾化於一片幽暗、孤寂的氣氛之中,聯絡當時形勢,是不難理解的。詩風沉鬱,頗得老杜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