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方山子傳》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透過對蘇軾與方山子的相遇與相交,瞭解他的人生經歷,透過對這些人生經歷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方山子特立獨行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讚賞。
【原文】
方山子,光、黃①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②為人,閭里③之俠皆宗④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⑤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餘謫⑥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餘所以至此者,餘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餘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餘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⑦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⑧,餘在歧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⑨獨出,一發得之。因與餘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勳閥,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餘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汙。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⑩見之歟?
【註釋】
① 光、黃:即光州和黃州。光州和黃州鄰接,宋時同屬淮南西路。
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漢時的遊俠,喜替人排憂解難。
③ 閭里:鄉里。
④ 宗:推崇,歸附。
⑤ 方山冠:漢代祭祀宗廟時樂舞者所戴的一種帽子。唐宋時,隱者常喜戴之。
⑥ 謫:降職。蘇軾是在元豐三年(1080年)貶到黃州的 。 黃:今湖北黃岡 。
⑦ 使酒:酗酒任性。
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鳳翔府籤判。
⑨ 怒馬:使馬怒,即縱馬向前。⑩ 儻:倘或。 歧山:地名,指風翔。
4、 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
A、 ①欲以此馳騁當世 ②其後以博學宏訶,授集賢殿正字
B、 ①餘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②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C、 ①晚乃遁於光、黃間 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 ①呼餘宿其家 ②累於此者既佚矣,幸無患。吾其何擇哉!
5、 清代王文儒評此文說:“隱字俠位元組乃一篇之主腦。”請選出下面四組中全都是具體
描述方山子“隱”的生活、思想和行為的一組( 3分 )
①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②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
③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 ④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 ⑥晚乃遁於光、黃間
A、 ①②④⑤ B、 ②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6、 下列對有關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 方山子出身貧寒,自幼苦讀,意欲以此馳騁當世,但不得意,晚年隱逸光州、黃州一帶,自得其樂。
B、 傳主少年、壯年時血氣方剛,意氣風發,一身俠氣;晚年時安貧樂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識選擇這兩種具有對比性的行為表現來豐富其形象。
C、 作者寫方山子,實際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詩文遭禍,不便直言,於是在文中隱約其辭。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方山子傳》是蘇軾在黃州的心態的一種形象的折射。
D、 這篇文章雖稱作“傳”,實際上只是粗線條地勾勒了陳慥生活中的幾個斷面。作為人物傳記,其寫法同歐陽修的《六一居士傳》如出一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餘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4分)
(2)因與餘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3分)
(3)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3分)
答案:
4、A(A“以”均作介詞:憑藉。B ① 代詞 他 ②兼詞 在那裡 C ①介詞 在②介詞 給 D①代詞 他②副詞表反問 難道)
5、B (①③是描述他的“俠”)
6、C(A句陳述“方山子出身貧寒,自幼苦讀”錯誤;B句陳述“傳主少年、壯年時血氣方剛,意氣風發,一身俠氣”錯誤,因為他壯年時“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D句“如出一轍”理解有誤,本文是人物傳記,而歐陽修的《六一居士傳》名為“傳”,實際上是一篇蘊議論於抒情的散文。二者寫法明顯不同。)
7、⑴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啊喲,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為什麼會住在這裡呢?”(採分點:“謫”、“適” 、句式各1分,句意通順1分。)
⑵於是, 他就在馬上跟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傑。(採分點:“馬上”、 “謂”各1分,語句通順1分。)
⑶ (他)都放棄不要了,偏偏要來到這荒僻的山裡,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這樣的嗎?或這難道是因為他一無所得才這樣的嗎?(採分點:“窮”、“然”、反問語氣各1分。)
【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 年輕時, 仰慕漢代遊俠朱家、 郭解的為人, 鄉里的遊俠之士都尊奉他。 年歲稍長, 就改變志趣, 發奮讀書, 想以此來馳名當代, 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 。到了晚年才隱居在光州、 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屋 ,吃素食 ,不與社會各界來往。 放棄坐車騎馬, 毀壞書生衣帽, 徒步來往于山裡, 沒有人認識他。 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 就說:“ 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 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 有一次經過岐亭時 ,正巧碰見了他。 我說:“啊喲,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麼會住在這裡的'呢?” 方山子也驚訝地問我到這裡來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訴了他, 他低頭不語, 繼而仰天大笑, 請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裡四壁蕭條 ,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奴僕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 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 酗酒任性, 喜歡使劍 , 揮金如土的遊俠之士。 十九年前, 我在岐下 ,見到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隨從, 身藏兩箭,在西山遊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 ,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 方山子拉緊韁繩,獨自躍馬向 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 自認為是一代豪傑。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 ,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 ,依然在眉宇間顯現,這怎麼會是一位蟄居隱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於世代功勳之家, 例應有官做 ,假如他能置身官場,到現在已得聲名顯赫了。他原有家在洛陽, 園林宅舍雄偉富麗, 可與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 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 。然而他都拋開不去享用, 偏偏要來到窮僻的山裡, 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
我聽說光州、 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逸士, 常常假裝瘋顛、 衣衫破舊, 但是無法見到他們; 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創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出仕,任風翔籤判。嘉佑八年(1063年)陳慥之父陳希亮來任府尹。陳希亮素以威嚴著稱,僚屬和他見面多不敢仰視,而蘇軾年少氣盛,常與爭議,甚至形於顏色。這年,蘇軾和陳慥初遇,二人一見如故,抒懷言志,頗為投合。自鳳翔返京後,蘇軾妻死父逝,宦海升沉,身經烏臺詩案的文字之獄,貶往黃州;陳慥也父死無祿,心志不得伸,以平民之身隱於異鄉。元豐三年(1080年),陳慥聽說蘇軾被放逐而相迎於途中,以後過往頻繁。據蘇軾自己統計,在黃州四年,他“三往見季常,季常七來見餘,蓋相從百餘日也”(詳《岐亭五首》)。兩人情至深,故蘇軾於元豐四年(1081年)寫下了這篇散文。
賞析
蘇軾打破傳記文學的寫作常規,在《方山子傳》一文中,改變介紹人物姓氏、籍貫、生卒年月、家世、生平等平鋪直敘式的寫作手法,而著力選取人物活動的幾組有價值的特寫鏡頭,幾個表現人物性格的生活側而,一經作者維妙維肖地刻畫描摹,一個形象豐滿生動,見心靈,見性格的人物便活生生地展現出來了。擷取典型事例刻畫人物,是說易行難的事情,首先,典型事例如何選擇,要求既要生動感人。又要能有力地表現主題。其次,典型事例的選擇還要反映人物的性格、家世及主要業績,處理不當,就會導致文章寫作失敗。再次,佔來為人立傳。被立傳人多已作古,總括一生之事通盤考慮去寫較有選抒餘地。而蘇軾筆下的方山子。人還健在,如何把握運筆尺度,是不易界定的難點,然而,這些在常人看來難於克服的困難,蘇軾卻應對自如。作者以其神奇熟練之筆,匠心獨運,結撰出了這篇妙文。全文分四段進行敘述,層層深人地剖析了方山子其人。
第一段,作者起首一句,“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顯得突如其來。而且立刻會生出兩個疑問:其一,方山子並非人名,那麼何以不露真名,何以稱之“方山子”。其二,方山子是“光、黃間隱人”,他歸隱的原因是何。兩個問題很具吸引力。緊接著,文章以簡沽的語言,概要地介紹了方山子的身世。分五層加以敘述,第一層,方山子年少時尚俠義,深為鄰里推重;第二層,棄俠義而學文,欲用此有為子當世,但以“終不遇”而告終。“終不遇”三字在這裡有深刻的內涵。方山子自少年開始,就心懷大志,以報效國家為已任。面對北宋政權積貧積弱,邊戰屢敗,武備不興的殘破局面。方山子優心加焚,認為國家急需武人,因而練武行俠,團結鄰里之人,希圖將來有為護邊事,結果願望落空。當時的北宋統治者重文輕武,唯讀書求仕,才可有所作為。方山子無奈,只得改弦更張,棄武學文。然而學成之後,依然於事無補。這位文武兼備,心懷滿腔熱忱、立志為國分優的愛國者,宋統治者卻不予理採,皆以“不遇”相待,文中有“終不遇”三字,飽含著方山子幾多甜敗苦辣,可謂一言難盡;第三層,方山子苦鬥一番,迎來的只有冷遇,他感到心灰意冷,對世道黑暗充滿了厭煩和不展一顧的輕蔑,遂“遁於光、黃間”之岐亭;第四層,對於北宋王朝。方山子己失去信心,決心不再過問世事,專求佛事和清靜,日日以步代車代馬。身著百姓衣,往來於山中;第五層,方山子之謎終於揭開。因“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人們議論說“此豈方山冠之遺像乎?”,所以方山於得“方山”之名。這一段層次分明,交待清楚。言外之意層出不窮。
第二段,蘇軾謫官黃州,於偶然之中,路遇方山子。原來方山於是作者的舊識,真名陳慥,字季長。老友異地相選,白然各道所以。當方山子得知蘇軾今日境況時,“俯而不答,仰面笑”。短短七個字,方山子的音容笑貌宛然在目,可謂妙筆生輝,韻味無窮。承接文章第一段方山子的“終不遇”,“俯而不答,仰而笑”,以其對方山子形象生動的描摹,更深一層地揭示出方山子內心的痛苦。這種痛苦集中反映在“俯面不答”中。方山子何以不答,正是他對宋統治者極為不滿和完全喪失信心,直至麻木和厭世的結果。這是抗議和憤怒的混和體。“答”而一言難盡,“不答”則“此時無聲勝有聲”,兩相比較,顯然後者的藝術效果更高一籌。著到蘇軾請官的下場,方山子慶幸自己遠高塵世,隱遺不仕。因而“仰而笑”。轉瞬間即從年青時不得志的痛苦回憶中解脫出來,化優為喜。見到方山子家“環堵蕭然,面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極大地觸動了作者隱陳作痛的心,他由衷的羨慕方山子這種與世幾近隔絕的清苦生活。所謂的“自得之意”,並非方山子家人的實況,面是作者與方山子產生共鳴所致。
蘇軾是方山子的老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與昔日的方山子判若兩人,在強烈的對比中,很白然地會勾起他對方山子的回憶,於是文章進人第三段。蘇軾在閘述方山子“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之後,著意刻畫方山子往日的英雄氣概。以反敘的手法,精擇了十九年前,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事情如以證明:方山子精於騎射,武藝高強。一次遊獵西山時,“鵲起於前,使騎逐面射之,不獲”,此時,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神態何等豪縱,這是一個特寫鏡頭,以“不獲”對比得之,表現了方山子“氣蓋世”的英雄本色。而後,方山子又與蘇軾馬上論兵及古今成敗得失,且“自謂一世豪士”,氣宇軒昂,這是第二個特寫鏡頭,透過這兩個鏡頭,方山子那神形兼備,通真感人的形象便展露於出來,栩栩欲活,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報國利民的的英雄,竟然落得沉淪於窮鄉僻壤,終老於山谷林泉之中。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蘇軾與方山子的際遇同等,兩人同屬“不遇”,所以蘇軾文中透過這些例項的強烈對比,充分表現了對宋統治者的極端不滿和怨恨,雖未直言,但字裡行間飽含其意。
第四段,蘇軾透過談方山子家世,解開了疑問,方山子遠離塵世,並非因為窮得無以為生或不得為官所致。恰怡相反,方山子“世有勳閥,當得官”,且“園宅壯麗,與公侯等”。出人意料的是,他卻完全摒棄了這些榮華富貴,捐棄功名利祿,決然遠離塵囂,遙跡山林,自願過起艱苦的隱居生活,原因就是由於對北宋政權極度不滿和喪失了信心。蘇軾這篇文章,“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為方山子抱不平,骨子裡是在發洩對宋朝廷的憤怒,作者通篇無一宇一句憤懣之語,可字字句句都凝聚著蘇軾對統治者的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