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關於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通用10篇)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通用10篇)

  如果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們有必要仔細地調查清楚,調查的結果通常在調查報告上面呈現出來。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方法:

  觀察記錄,抽樣調查。

  二、調查物件:

  生活的周邊環境。

  三、存在的環境問題:

  (1)家在農村,在這裡,人們都為了省錢,燒飯用草和麥秸杆,燒這些時,向天空望去,全是黑煙,灰濛濛的,有時,燒的塑膠還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

  (2)有的人上街買菜,不帶籃子或包,用完的塑膠袋亂丟亂扔,堆的向山一樣。

  (3)周邊的小河原本十分乾淨的,但由於工業的發展許多工廠建在這裡。它們這有害氣體和汙水亂放亂排入河中,使水體嚴重汙染。河中的魚蝦也全部死掉,使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阻礙,周邊的莊稼也病秧秧的,一點也不旺盛。

  (4)社會的進步工業的發展這很好,使交通也發展起來,同時,那些汽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製造出很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5)有些人還很不文明地在牆上亂塗亂畫,影響市容。

  四、問題的原因

  (1)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只知發展不知環保,提倡先汙染後治理的方針。

  (2)環保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完善。

  (3)司機沒有認識到噪音汙染的汙害性。

  五、建立

  (1)宣傳環保的重要性,加強公民意識,素質,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

  (2)向工廠的有關人員反映將汙水先淨化再排放或淨化再迴圈利用。

  (3)向環保部門反映對車輛的喇叭的分貝進行限制規定,制定有關法律。

  六、反思,結論

  只有先保持環境,才可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我國環境汙染嚴重,形勢相當嚴峻,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好環境是發展工業的前提,保護好環境也就是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所以環保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2

  環境現狀分析:

  透過西湖村的環境調查以及其他農村的環境調查資料顯示,大致能夠分析得到農村的汙染現狀: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得當。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現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農村,各種生產、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現。在街道上,垃圾堆隨處可見。有塑膠泡沫、塑膠袋、碎玻璃、爛酒瓶等,不僅僅影響農業生產,還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危及人體健康,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還有一些牲畜的放養造成了村中道路環境較差。

  2、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低。農村的生活汙水處於無序排放的狀態。每家每戶的生活汙水都是順著自制的排水溝流到田地裡。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期,農村生活汙水成分簡單,能夠自然降解。但是隨著我國農村的城鎮化不斷髮展,生活汙水的成分不再簡單,加上農民對環保意識的欠缺,同時也受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鎮生活環境的汙染程度不斷加深。據村名告知,在許鵬村的唯一的一個池塘以前十分清澈,池內常常養有不少魚類等水生生物,而此刻,由於水汙染導致,池塘發臭,池內生物腐敗。

  3、土地汙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由於缺乏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公眾環境意識,不是靠改良種苗提高抗病潛力來提高產量,而是超多使用化肥農藥。遇到雨水沖刷,化肥農藥便滲入地下或流入河流。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不僅僅導致農田土壤汙染,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同時,還透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和空氣汙染,並威脅到農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氣汙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特別是在農耕時節,大面積的焚燒作物,屢見不鮮,直接導致了空氣汙染嚴重。除此之外,工業汙染也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農村汙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農村環境汙染的現狀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經過分析,造成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幾點:

  1、部分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不高。長期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後,資訊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了許多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衛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等等。環境意識的淡薄使農民養成了不注重環保的生產及生活習慣。

  2、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說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定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汙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3、農村環境監管力量過於薄弱。國家環境保護的重點都在於城市的汙染問題,而農村汙染問題則長期沒有受到重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雖然此刻許多地方鄉鎮一級政府也建立了環保機構,設立分管領導,但是多屬空架子,基本沒有認真履行環保職責。

  4、城市化程序中,城市的高汙染企業想農村轉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圍的化工廠,濃煙四起,給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農村環境汙染改善方案:

  對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我們就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工作:

  1、大力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及參與環境保護的消極性是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所在,所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用心參與環境保護與治理,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用心性和主動性。

  2、用心向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解決好農村產業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農民的許多不夠環保的生產習慣多緣於落後的生產技術,應加大政府對農村事業的投入,多向農民宣傳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應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層人員的各項素質提高了,農村的環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目標也才能儘早的實現。

  3、加強領導,保證隊伍的清正廉潔,營造農村環境保護濃厚氛圍。政府應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項活動負責到人,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程序的這天,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要儘量避免因為環境問題而阻礙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問題,勢必會出現農村環境汙染規模和影響的不斷擴大,進而最終影響到城市,這不貼合“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如果上述各項措施能夠切實落實到位,農村的樹才能更多、更綠,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藍,農村的生態和生活環境才能有明顯的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會更快、更穩。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3

  調查目的:

  透過對家鄉環境情況的調查,瞭解家鄉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希望透過我的調查和宣傳,提高家鄉農民的環保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把農村建設成子孫後代嚮往的美麗樂園。

  調查地點:

  我村和周邊村。

  調查時間:

  20xx年9月

  調查背景:

  我居住在農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隨處可見。可是近幾年,池塘的水由清澈變為渾濁泛黃,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著骯髒的雜物,泛著農藥的惡臭,學校周遍的土地裡也是垃圾遍地。環境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地頭號殺手。

  調查過程:

  (一)制定調查表

  (二)走訪調查

  (三)實地調查。

  (四)統計分析

  主要是對調查表和實地調查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究整理,從而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

  一、家鄉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活垃圾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使農村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

  2、大量的生活汙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自然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汙染。生活汙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的農藥和化肥,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汙染。

  3、近幾年在農村興起的畜禽養殖業,由於沒有足夠的地方消納畜禽糞便,養殖地點又離人的住所近或者乾脆處於同一個院子中,到處臭氣熏天,蚊蠅亂飛。同時也給地表水帶來有機汙染和富營養化汙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4、由於汙水灌溉、堆置固體廢棄物、承受了大量工業汙染的轉移,農村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已經延伸到了食品汙染。

  二、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

  1、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對環境汙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

  2、農民是被忽視了的環保群體,各種環保宣傳在農村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人們的眼睛都專注在工業汙染和城市汙染上了,對於人口相對比較稀疏,面積比較大的農村來講還沒有引起重視。然而誰會知道每天隨意丟的一個塑膠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呢?

  3、從調查結果看,更讓人擔心的是,有環保意識的人與擁有環保知識的人由於產生從眾心理,別人怎樣自己就怎樣,所以同樣沒有任何的行動。比如知道塑膠袋危害的佔40%左右,但每個人卻仍然亂丟,如何讓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值得每一個環保人思索。現在農村環境確實不讓人樂觀,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4

  背景:

  現在農村水汙染情況較為嚴重,且水汙染嚴重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由於農村大多數居民都是飲用自然水,這直接關係到村民的生命安全,並且農村以種植業為主,水質安全也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而且雲陽大多數農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溝是長江的支流,汙染會直接影響長江水質!目的:

  1、透過調查瞭解現在農村水汙染情況;

  2、進一步瞭解水汙染造成的危害;

  3、瞭解造成水汙染的各種原因;

  4、向廣大村民提建議,向他們宣傳水汙染的危害,呼籲村民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為我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努力!

  調查內容:

  1、實地調查

  我們在雲陽縣黑馬村和雲陽泥溪鄉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大多數河流、池塘、水庫、水溝等都存在不同層度的汙染。 在黑馬村我們主要調查了2個大型水庫、一家山羊養殖基地以及流向長江的一條溪流。在這中間的一個水庫裡,我們發現水質汙染特別嚴重,水面漂浮著很多塑膠袋以及各種瓜果皮,不時傳來一陣惡臭。據瞭解,這個水庫已經廢棄沒有再使用了,但是這個水庫嚴重影響到了環境。在山羊養殖基地,我們老遠就聞到一股羶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廢物,我們看到一股夾雜著黑色的水順著一條小水溝流向了一條小溪流,我們繼續順著一條小溪一路走,發現有些乾涸的地方有許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還發現了3個農藥瓶,還有無數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築有兩個居民飲用水池,還有一個大型水庫,這個水庫為磐石水廠提供水源,這嚴重影響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鄉街道旁的小河裡,我們發現河面上了兩邊漂浮著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膠袋、各種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膠袋就不少於23個,並且只是一段流域,並且河岸兩旁泥沙堆積嚴重,導致河床抬高。

  在一條公路旁的水池裡我們發現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還漂浮著一層油狀物質,經過詢問原來是透過這條路的一些駕駛員的車漏了油流進去的。

  2、走訪調查

  在泥溪鄉我們向周圍的村民詢問了相關問題及情況,其中有些村民向我們反映經常就有建設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車運到河邊然後直接傾倒在河裡,造成河床泥沙堆積,河床抬高,嚴重影響船舶通行,並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帶到了長江裡面,當晴天時候,河裡總會散發出一陣惡臭,當下雨河裡漲水的時候,泥沙上翻,攪合著垃圾,經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馬村我們詢問了一位村民,他告訴我們有一個以前用來 10多位村民集體中毒,所幸的是沒有人死亡,後來經上面部門調查才知道是因為在上游的一個工廠裡鉻超標,後來該工廠被下令該造,現在已經撤了這個工廠。並且還向我們講述了有一個堰塘裡的魚大量死亡,造成的損失約有兩萬元的事。我們向他詢問了原因,他說是水裡長了一種叫水葫蘆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嚴重缺氧,我們查詢了一下水葫蘆,這是一種和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曾經瘋狂繁殖並造成水質被破壞,並且這裡經常有農村婦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裡含磷的話,造成的水華會更厲害。

  汙染源:

  1、居民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以及設房屋產生的廢物;

  2、工廠產生的未經處理廢水;

  3、種植農作物所用農藥殘留的汙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華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

  造成原因:

  1、農村大多數居民由於文化較低,品德素質較為低下,環保意識不高,對於水汙染造成的後果不瞭解,並且對於已造成的汙染不採取措施;

  2、沒有設立專門的垃圾處理點,都是隨便扔掉,對於有毒物質也未經處理;

  3、村裡沒有專門的水質管理條例和水質汙染處理方案;

  4、相關部門沒有定期進行水質監測等。

  解決方法:

  1、向村委會反映相關情況,向村裡提建議,讓他們把村裡被汙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汙染特別嚴重的村裡無力治理的向縣裡水利部門反映情況。

  3、向村民們宣傳水汙染的危害,讓他們懂得要珍惜水資源,為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做貢獻。

  感想:

  由於農村大多數村民都是老人,對於水質汙染的隱形危害不大瞭解,往往是危害顯現出來了才意識到嚴重性,並且水質遭到汙染嚴重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建設,希望人人都意識到環境惡化帶來的後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動投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回來!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5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汙染也開始向農村蔓延,並已經成為環保工作的一項現實而嚴峻的課題。我國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之一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村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些都為我們構建生態新農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們只有切實解決好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才能使農村真正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道路。

  環境汙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汙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境的唇寒齒亡的關係(人類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絡,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汙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境汙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汙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目前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於地球的水迴圈。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汙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迴圈、自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後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為每年3000億立方米,佔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另外,淡水資源的分佈與人口的分佈並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僅佔人均淡水資源擁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為1180立方米,已接近該國人均可利用總量1470立方米的極限。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汙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汙水排入江河湖海,汙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為“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水的汙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汙染;另一類是人為汙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汙染。水汙染可根據汙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於長期過量開採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汙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農業的發展。要解決水汙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於要發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製迴圈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汙水淨化技術等,並對排放汙水或汙染物質嚴重的企業、生活區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汙染

  1、概述

  在幹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範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汙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汙染。造成大氣汙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幹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佔78.09%;氧氣,佔20.94%;氬,佔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汙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汙染排放的汙染物對區域性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複雜的成分,在燃燒後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佔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許多環境問題是跨國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大氣汙染,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決。人們在70年代早期開始認識到氟氯烴可能對環境有害,並且開始尋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層破壞的證據已經日益清楚,採取共同行動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到了1987年,許多國家的代表彙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這個協定書是對付世界環境公害的一個開創性的國際協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烴和其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的消費量,保護地球的“外衣”,也保護人類自己。經過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是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按照規定,工業國的氟氯烴和其他受限制物質的排放量必須立即減少,在20xx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這類物品。發展中國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繼續有限度的增加這些物質的消費,然後就應當逐步減少,到20xx年時必須完全停止使用這些有害物質。除了時間上的優惠以外,這一協定書還包含了兩個對發展中國家有利的條款:一個是建立一項臨時多邊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採取代替氟氯烴的技術;另一個是技術轉讓條款,要求籤字國把最好的技術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條件”轉讓出去。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後的蒙特利爾協定書,並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範,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20xx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汙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於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迴圈,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由於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汙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於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範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境裡。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澱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後,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國土地資源遭到破壞的最常見的地質災害,其中以黃土高原地區最為嚴重。我國目前水土流失總的情況是:點上有治理,面上有擴大,治理趕不上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解放初期為17.4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於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損失n、p、k元素約4000多萬噸畝,到1980年約治理6億畝。由於治理趕不上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卻擴大到22.5億畝,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6,涉及近千個縣。全國山地丘陵區有坡耕地約4億畝,其中修梯田約1億畝,而另外3億畝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徑流在坡地上運動造成的。各項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減少坡面徑流量,減緩徑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衝能力,並儘可能抬高侵蝕基準面。在採取防治措施時,應從地表徑流形成地段開始,沿徑流運動路線,因地制宜,步步設防治理,實行預防和治理相結合,以預防為主;治坡與治溝相結合,以治坡為主;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以生物措施為主。只有採取各種措施綜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續治理,才能奏效。總之,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迅猛發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空前的繁榮,也為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技術條件。對此,人們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好象自己已經成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長期掠奪資源而不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然而,這種掠奪式生產已經造成了生態和生活的破壞,大自然向人類亮起了紅燈。我們必須承認面臨的嚴重危機,但是也應相信我們可以透過共同的努力戰勝它,尋求新的發展道路。要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一個大的方向就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即保證現在的經濟發展,又保證後代享受資源的權利,讓我們世代都生活在沒有汙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們要保護地球,節約資源,愛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6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國家提出了很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農村的環境問題卻越來越多,深刻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環境問題讓農村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到底農村的環境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究竟要怎樣對待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與幾位好友在寒假期間,組成一個小小的團隊,展開了一個以“農村環境問題”為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 調查物件與方法

  (一) 調查物件

  2009年1月27日、28日、29日,由我與四位好友組成的一個團隊,對我鎮的8個大隊的部分村民進行了問卷調查活動。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透過上門拜訪並填寫調查問卷為主,在調查的準備階段我們也隨機訪問了幾位老鄉,幫助我們完善了調查問卷的題目,也得到了老鄉的肯定。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80份,其中每個大隊10份,調查的範圍比較廣,而且老鄉也比較配合我們的調查,問卷得到了100%的回收率。

  (二)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麼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鎮老鄉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為調查專案:“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在80位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佔95.3%、96.8%和5.07%,這說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瞭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瞭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小學及文盲所佔的比例分別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於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為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汙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汙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工業三廢”是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80個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佔10.1%、38.1%和51.8%,而且多數村民並不瞭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溫室效應和溫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乾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說,溫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80個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只有55人,佔被調查人數的68.75%

  2.農民的環境行為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為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詢問了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為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裡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汙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裡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汙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裡,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6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於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為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穫後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汙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為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嗎”結果有23人勾選“不清楚”,10人回答“不會造成汙染”,兩項合計人數33人。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裡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膠包裝袋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主要汙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汙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33人, “隨生活垃圾堆放”的30人,佔全省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裡廢棄農藥瓶、農藥塑膠包裝袋汙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為。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汙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於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全採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穫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採摘食用”73.5%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說明大多數農民是瞭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有80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三、解決對策

  透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為環保知識缺乏,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為不雅。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際網路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保科普知識,表彰環保先進事蹟,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保“大篷車”、文藝演出、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群眾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為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透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建立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 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為的人群中,較低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較大,這說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於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小學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遊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瞭解環保知識;在中小學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群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三) 建立新型農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為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迴圈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為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迴圈系統,提高物質迴圈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迴圈建設相互依存。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7

  1.我國農村環境現狀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在推進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1環保工作從建立生態文明村做起。各地將“生態文明村”的建設標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有效的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很多村莊已建立起綠化帶、垃圾集中收集點、排水溝等;環保能源被廣泛應用;家禽家畜開始實行圈養,禽畜糞汙得到有效的處理和資源再利用。

  1.2水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展開。政府加強對工業結構的調整,重點治理化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造紙企業及主要流域,加強對水源的保護及水汙染的防治[1]。

  1.3農村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工作進一步展開。近年,農民自願投資的'主體作用和農村信用社融資主渠道作用得到很大的發揮,解決了農村沼氣建設資金困難的問題。各村將沼氣的開發利用與生態村的相關工作結合起來,對新農村的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另外,秸稈汙染也是農村環境汙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解決秸稈汙染問題,各農村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大部分秸稈粉碎作為牲畜的飼料,變廢為寶。

  1.4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壯大綠色資源。各農村積極營造農田防護林體系,使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從而建立起林、田和諧發展的成功模式

  總之,由於我國政府對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視,農村環保工作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逐年增加,使農村環保工作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由於遺留問題的存在,農村現在的環境仍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工業化等步伐的加快,農村環境總體呈惡化趨勢。

  2.農村環境面臨的嚴重問題

  2.1飲用水的汙染問題仍存在。我國農村飲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淺層水及地表水。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各種汙水排放量逐年增多,生活汙水和禽畜養殖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農村環境的基礎設施又不完善,使農村飲用水資源日趨短缺。

  2.2大規模畜禽養殖 汙染問題較嚴重。目前,畜禽養殖業的發展極為迅速,是農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但因為不能妥善的處理好畜禽的糞便,使禽畜糞便汙染成為農村環境汙染的重要因素,嚴重影響了農村的生態環境[2]。據調查,我國農村畜禽糞便的處理方式及比例為:隨便堆放25%,直接堆放到田中60% ,其他15%。

  2.4秸稈焚燒對水體和空氣的汙染。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的秸稈產量很大,儘管大部分會被用作飼料、肥料等,但還有一部分被直接燒掉造成大氣汙染,或者堆放在田間地頭及河岸,阻塞河道,汙染水源。據調查,目前,農村秸稈的處理方式及比例為:直接燒掉25%,飼養牲畜62%,當作有機肥料8%,燃料5%。

  2.5農村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成主要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使得我國農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汙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成為汙染農村環境的重要問題。

  3.農村環境問題的原因

  3.1思想認識不足。部分群眾思想覺悟不高,對農村的環保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有些部門也由於認識不足沒有把環保工作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我國一直都存在注重城市、輕視農村進步的理念和現象,因此,環保的相關法規和策略在農村不能得到較好的落實。另外,有些地方為保護經濟利益,輕視環保工作的開展,對環境問題視而不見。

  3.2資金投入有限。我國對城市環境保護方面的資金投入很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給予的重視不夠,尤其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較少,且將這些有限的資金分散發給各部門,這使得農村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來加強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

  3.3相關機構不健全。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機構不健全,縣級政府並沒有設立專門的環保機構,而且村鎮沒有專業的環保工作者,這就造成分工不明確,沒有相關的責任人,管理上混亂不堪,監管力度受到嚴重的影響。

  3.4技術落後。在我國農村,對於汙染的治理技術相對落後。就目前來看,沼氣的有效利用技術和相關的推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於其他方面,如對汙水及生活垃圾等的處理並沒有成熟的技術,因此,也嚴重影響了環保工作的開展。

  3.5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我國的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養殖業汙染、化肥農藥的汙染等方面存在無法可依的現象,這就導致這些汙染現象越來越嚴重,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加重了農村的環境汙染。

  4.農村環境保護的建議

  4.1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各級政府要認識到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對幹部及群眾進行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努力營造人人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3]。另外,還要在學校展開環保教育活動,透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影響學生家長乃至社會,達到人人環保的目的。

  4.2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我國各級政府應努力完善農村環保的相關政策,將農村環境汙染整治工作提到日程上來,因地制宜地制定政治方案。對環境衛生、畜禽養殖、垃圾處理等方面的問題,要制定詳細的整治計劃及方案,以便更好地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建立生態文明村。

  4.3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我國各級政府應增加農村環保工作相關資金的投入,保證每年都有固定的專用資金用於農村環保工作。不斷地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重點解決農村環境中存在的重點問題,例如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生活垃圾的處理、畜禽養殖汙染的處理等。政府應制定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儘快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

  4.4加強農村環境監測和監管。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因此,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相互配合,積極建立有利於農村環保工作開展的環境監管體系,特別是村、鎮的相關機構的建設。努力建設協調運轉快、工作效率高的農村環境保護監管機構,不斷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加強監管力度。

  4.5抓住重點問題,分類指導。受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各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因此,要因地制宜,將地區按特點分類進行環保工作的指導。我國農村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汙水排放、垃圾處理、土壤汙染等。要想更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第一,要做好前期的規劃工作,進行有效的統籌安排;第二,要提高節能減排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效率;第三,要推進生態文明村的建設工作,有利於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第四,加強工業汙染源的治理,一定程度上限制汙染企業的發展。

  5.小結

  雖然,我國農村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國各級政府和群眾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爭取將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做好。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8

  人類社會進人21世紀,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熱點問題。人們在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時,更加期望著有一個優美的生存環境及和諧的生產環境。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是人類共同的目標。近幾年來,我國的城市環境問題得到各級政府和市民的共同關注,已逐步得到改善, 然而,農村環境治理體系卻是明顯滯後,農村環境汙染問題卻日趨嚴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日益受到威脅。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改變村容村貌,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以面對農村的環境汙染問題不容忽視。

  XX年從7月到11月,我們對袁州區寨下鎮的橫塘、沙江、大宇、帶塘、長樂、新桃、圓嶺等行政村進行了多次環境衛生狀況調研,這些村莊都是基層行政所在地,都有村支委和村長,最大的村集中居住幾千人,如橫塘村,小的村莊也集中居住著幾百口人,如帶塘村。我們發現這些村的環境汙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髒、亂、雜、臭。

  一、農村環境汙染現狀分析

  1、贓。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既沒有實行分類收集,更談不上回收利用。走進村莊,不管是大路還是小路,或者是穿村而過的公路,到處都可以看到零星散落的雞糞、狗便、牛屎等髒臭物;有些較為偏避的路,行走都得多長上一隻眼,稍不小心,一腳踏在牛屎上,準讓你摔個仰面朝天。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拉極更隨意傾倒,微風過處,塵土飛揚,塑膠薄膜漫天飛舞,讓你無處躲藏。

  2、亂。首先是房屋建築很亂,改革開放後農民的經濟收入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不爭的事實,在農村,有了錢當然首先就想蓋房。這些新建的住宅,也許是由於各自的宅基地是祖傳的,也許是村裡缺乏統一規劃,總之,就是隨意隨地,橫七豎八,犬牙交錯,不分東西南北,雜亂無章。其次就是柴草、豬糞、牛糞的堆放,隨意隨地,非常散亂,有些柴草緊靠房屋堆放,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碰上小孩玩火,後果不堪設想。豬糞、牛糞作為一種農家肥料,有的就堆放在廚房的窗子下,這就不僅是難看,而且也嚴重影響著人的身心健康。

  3、雜。首先是人畜雜居。農戶院壩散養家禽嚴重;在這些村落基本上都是雞犬與人同行,它們四處活動,與人爭道,隨意亂竄,隨地拉灑。小孩坐在堂屋吃東西,大人如果不在旁邊保護, 雞和狗就會毫不客氣地與他們爭吃。孩子急得哇哇大哭,這是極為常見的事。村落雞鴨屠宰糞便殘物,隨處可見,小吃攤點更是汙染嚴重;柴草亂堆,垃圾亂倒,極為普遍,汙染極其嚴重。環境衛生設施幾乎是空白。既沒有垃圾池,更沒有垃圾桶之類的東西。

  4、臭。如果是在夏天走進村莊,用臭氣熏天來描寫,是既不過分也非誇張,由於地上隨處都可以看到雞糞、狗屎、牛便等髒物,經過太陽一曬,臭氣滿天飛散,其味確實難聞。更甚者,有的農民竟會利用兩幢房屋之間的空隙搭建豬圈,而農民往往又習慣把廚房建在自己的房屋後面,於是就常會出現廚房與豬圈緊靠,有些人豬圈內又設有廁所,此地此景此味,不用述說也可想而知了。

  5、森林遭受迫壞,水資源汙染嚴重:森林面積減少,造成了水土流失問題特別嚴重,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還有就是人為造成的森林面積減少。人類大量開發森林資源,然而又沒有及時的進行補進;森林面積的減少,土壤變得鬆散,雨水下來,泥土衝進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四處氾濫,席捲著地面的各種垃圾,形成汙染;而這些河流,往往就是我們城市河流的源頭。

  二、農村環境汙染原因分析

  隨著農村城鎮化的程序,農村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過度重視經濟指標,忽視了環境保護,因此對農村的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汙染。城市環境問題得到重視,而農村的環境保護與治理相對來說是一個薄弱環節,大量城市垃圾向農村的轉移等問題已給農村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此外由於管理體系不暢、資金來源不足、扶持措施不力、治理模式不適等原因,農村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數億農村人口生存環境惡化,健康受到危害,且糾紛頻發,成為社會一個非常不和諧的因素。

  1、長期以來,農民習慣於在這種髒、亂、雜、臭的環境中生活,環境衛生意識非常差,領導又只把環境保護的工作重點放在城市,忽視了對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的環保問題。農民難以接受到環保知識、政策、法律的學習教育,對環保瞭解甚少,自我參與的意識和積極性就更差。

  2、鄉鎮工作重視不夠。在鄉鎮工作中對環境汙染的治理,遠遠落後於經濟發展,就目前來看鄉鎮幾乎是無心去關懷農村的環境汙染,環境汙染在領導的心目中“排不上隊,掛不上號”,把它放在經濟發展之外。

  3、宣傳教育不到位。對農村環境汙染宣傳教育在鄉鎮工作中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是空白。我們對相關鄉鎮領導採訪時,他們覺得:一是市縣級政府經濟的劃撥大少,即使想治理環境汙染也是杯水車薪,無能無力。二是農民的環保意識太差,他們對現有狀況習以為常,教育工作太費力。三是鄉鎮工作太繁,無暇顧及等。對行政村採訪時,他們覺得現在的村民很難管,叫他們乾點活,就要報酬,而村裡的錢又太少,想做也只能是望洋興嘆。採訪相關農民,50歲以上的老年人,對我們的調查感到疑惑,覺得自己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生活,已經習以為常,不會有什麼問題。40-50歲的中年人,對這種狀況雖然有不滿意的情緒,但也是覺得無能無力。

  三、農村環境汙染危害分析

  人類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要擁有健康的生活環境。環境汙染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氣體,影響呼吸,影響健康;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因之一。其中致使農村環境惡化一個重要原因是涉及農村環境汙染治理方面的公共產品供給嚴重短缺,與城市的公共產品供給相比,農村環境保護的公共產品供給幾乎是一片空白。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農村環境汙染問題一定會成為制約農村進一步發展的重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處理好經濟與環境、政府管制與企業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在高度提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下,如何處理好農村環境汙染的問題對以後開展農村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同時這對當地政府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1、“白色汙染”的危害有:視覺危害,散落在環境中的塑膠廢棄物對破壞了村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膠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膠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2、潛在危害:塑膠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在地面上或水中的塑膠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膠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部分的塑膠含有毒性,現在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對人體的健康極為不利。

  4、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可謂是廢水、廢渣四處奔流,汙染環境,汙染水源。這就不僅是在汙染農村,同時也在汙染城市,因為城市的飲水源頭都在農村,因為農村河流大多是城市水源地。

  四、農村環境治理措施及設想

  透過調查的我瞭解到: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既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也不是一個村莊,一個地方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雖然家鄉現在在的環境狀況不是很樂觀,但是據調查,環境汙染是極為普遍地存在廣大農村。我們發現政府也並不是沒有進行環境保護的工作:如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也向老百姓宣傳環境保護,以期提高人們的環境白虎意識等,目前來說只是力度不夠。不過,我們也相信在政府的努力下,作為這片土地主人的人們,就更應該努力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愛護它,保護它,從手上的事做起,不亂扔、亂折、亂吐;從身邊的是做起,共同把我們的家鄉建成美好的家園。

  1、加強環境立法。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管理機構,明確環境保護職責許可權,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水汙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汙染治理的具體困難儘管考慮不夠,但還是有一定的約束作用。

  2、 政府要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援力度。城鄉分治使城市和農村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國家把汙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汙染向農村擴散,而農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汙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於專項治理的排汙費。

  3、強化扶持力度,建立農村汙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政府應對農村和規模以上的企業汙染治理,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如排汙費返還使用,規模以上企業汙染治理設施建設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對貸款貼息等。

  4、探索科學的治理模式,提高農村汙染治理效率。農村的生活汙染、鄉鎮企業汙染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汙染,不同於城市、工業企業的汙染,不能簡單的套用其汙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創新,以適應農村環境汙染的治理,進而提高汙染治理的成功率。

  透過這次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對人的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特別是在農村,每當大風颳起時,空中就瀰漫著黃色的粉塵,有時在空中還飛舞著白色塑膠袋。使人們出門十分狼狽。因此,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這種狀況,政府的投入,特別是財經的劃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光靠政府的努力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所以保護環境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牢記心中,青山綠水一定會到來。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9

  前言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環境汙染問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有電視媒體也曾報道過“垃圾圍村”的現象。以前人們只重視城市環境汙染的問題,處於邊緣位置的農村地區的環境破壞問題往往被忽視。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重視村容村貌的整潔,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問題得到普遍的重視。筆者透過實地考察和在農村生活多年的經驗並加以深入思考,理論結合實際精心撰寫了本文。簡要論述了農村環境汙染問題的背景原因、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及其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其言論無論多麼精妙都只是高閣之談,其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還需要得到實踐的檢驗。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縣新廠鎮營寨村為例,分析了造成該村環境汙染的原因,還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意見措施,筆者認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處。

  一、營寨村簡述

  新廠鎮營寨村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地處靖州縣邊陲,與通道縣縣溪鎮接壤。全村共六個自然團,名多村民。營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極為不便,境內沒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還沒有一條正式的公路,通往鎮政府駐地的公路正在鋪築當中,工程竣工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多年以來當地村民都是經過泥濘的盤山公路去往通道縣縣溪鎮,而很少再到新廠鎮趕集。該村的落後與閉塞全縣聞名,雖然如此,由於當地村民勤勞能幹,坐山吃山也是溫飽有餘,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這得益於當地的香菌種植產業。該村相當一部分的村民都從事香菌種植,尤其是上營寨和下營寨更勝一籌。香菌種植給該村帶來的財富一時間還難以統計到具體的數字,但是,自從種植香菌以來村內面貌的改變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時顯著的。

  與此同時,香菌種植業給該村的環境帶來巨大壓力,生態環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壞。極不符合“生產發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針的“村容整潔”一條。

  二、營寨村環境惡化的現象、特徵及危害

  一營寨村環境汙染現象簡述

  營寨村的環境汙染問題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為突出。筆者便有深刻的體會。從前的青山綠水被糟蹋得遍體鱗傷滿目瘡痍不堪入目。

  該村的環境汙染主要是沿溪流區域呈帶狀分佈,而又以有居民帶更勝。營寨村各個自然團都有其賴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團寨而過,或繞團外而流,這些水量並不豐富的溪流是當地主要的水源,不僅灌溉農田,還為當地居民提供滌衣洗菜之便。營寨雖處於閉塞之地,但山水田園風光清秀無比,民養自給有餘。但是現在已經儼然不是那般模樣,小溪裡沉積了厚厚的淤泥,爛橘子爛菌包破塑膠袋將溪水堵得水洩不通,部分流段出現斷流現象,如廁後使用過的衛生紙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併統統傾瀉於小溪當中,不但有礙觀瞻,時間一長臭味熏天。

  處於這樣的生活環境之下當地村民卻不以為然,得過且過,放任自流。還在門前溪流中餵養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鴨糞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們還在這樣的水質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據食物鏈的原理,最後傷及當地居民在所難免。

  二營寨村環境汙染的特徵

  1、汙染來源單一。汙染源主要是當地農業生產所產生的生產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爛菌包。爛塑膠袋、如爛水果、洗衣汙水等。

  2、主要表現為水源汙染。幾乎所有的垃圾都排洩到小溪裡,遠遠超過了溪水的自淨能力。

  3、汙染區域集中於居民區及河灣處。很多居民為圖方便就近傾倒垃圾,所以很多門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積了很多垃圾廢物。溪水拐彎處則沉積了大量的垃圾。

  4、汙染時間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漲水的時候,由於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會把沉積下來的垃圾沖走,但是最近這些年由於河道淤塞嚴重,垃圾數量劇增等原因溪水已經無力帶走沉積多年的垃圾,因而汙染的時間由原來的季節性汙染轉變為全年的汙染。

  5、治理的艱難性。環境破壞了需要治理,但是農村環境的治理起碼受到一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1農民文化素質低下,環保意識薄弱,對環境汙染問題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人們對公共衛生的維護還缺乏認識。

  2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奇缺。汙染起來是舉手之勞,而要治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規模的治理、清除和保護沒有一定的經濟支援是不現實的。

  三營寨村環境汙染的危害

  這樣的環境汙染所帶來的危害的嚴重性和廣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破壞當地生態平。被汙染的小溪內魚蝦幾乎滅絕。

  2、不利於飼養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人是環境汙染的最終和最大的受害者。因為人所食用的是在汙染的環境下成長的家禽家畜,是汙水洗滌後的蔬菜人們所呼吸的是惡臭難聞的被汙染後的空氣。

  4、間接危害到城市區域。當地被汙染的農產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間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於當地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環境換取的繁榮一定是不持久的。總有一天人們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局面。它將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時代的一個不和諧音符。

  6、對當地形象影響不好。環境的破壞時人們素質低下的表現。

  總而言之環境的汙染和生態的破壞時百害而無一利,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當地居民的重視,抓緊治理。

  三、營寨村環境汙染的治理

  縱然是困難重重,總不能因噎廢食。權利弊,人們還是支付不起環境汙染的沉重代價。它所帶來的危害不只影響一個人,而是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們這一代人,還有今後的子子孫孫

  治理環境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麼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於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體方案之前筆者認為還需要花一些篇幅來論述一下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問題。這樣才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我們制行動方案時有宗法可循。

  筆者認為有關治理農村環境汙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條件的措施,這樣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方法。例如營寨村是一個貧困山區在財力上無法安排專門的環衛車輛就不要做這樣不切實際的幻想,應當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解決類似問題。

  二依靠廣大群眾。“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要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脫離了群眾,一切都是空談,毫無價值。

  三從根本入手,標本兼治。這個根本就是要透過環保教育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發揚熱愛家鄉熱愛家鄉河山的精神,杜絕不良衛生習慣,積極愛護公共環境。人的覺悟提高了,自然就不會再做有害生態環境的事,環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護好。

  四堅持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這是我國在治理環境汙染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根據上述幾點原則方針,結合營寨村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一. 加強環保教育,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從分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危害。宣傳教育工作應該由村委會安排人員專人專辦,這項工作應該長期堅持不容放鬆。

  二. 制定本村的環境保護日程表,具體規劃每一個時段季節的環保目標。第一步是在汛期來臨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應該在汛期來領之時藉助水力將河道清理乾淨,將沉積多年的垃圾沖走第三步應該鞏固成果,積極防範,杜絕再次汙染。

  三. 制定相關的保護措施,全體村名共同協商制定後嚴格執行。

  四. 責任到戶,責任到人。每戶居民負責自家門前路段流域的環境衛生。

  五. 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設衛生監督員巡視本村衛生。汙染公共環境者應給予一定的罰款。

  六. 探索新的運作模式。一個村可以成立一個環保合作組織,每個組設分理處。每個自然團應該選擇合適場所作為垃圾處理場,垃圾焚燒場應遠離居民區。實行“戶、團、村”模式,戶分類,組回收、村收購。也就是說每戶居民事先將垃圾分類,將可回收的廢棄物分離出來以適當價格賣給環保合作組織,然後每個組派專人定期回收可迴圈利用的廢棄物儲存,最後由村統一再能行二次回收並轉運出售,所得款項將用於本村環境保護的日常開支。

  七. 開展衛生評比工作。在本村轄區範圍內的各個小組或自然團之間進行衛生評比工作,定期評比一次,評比的內容主要是看該團組的公共衛生情況和村容村貌是否整潔,評比出最佳衛生團寨和最差衛生團寨通報全村,表揚先進批評落後。

  八. 嚴禁在上游河段飼養或放養家禽家畜,以免動物糞便造成水質汙染。以上八點只是一個框架性的建議,僅供參考,不足之處可在具體實踐中補充或修改。

  四、結語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我們並不希望生活早汙濁不堪的環境當中,我們呼喚青山綠水,那就要從我們每一個做起,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做起。有時候文明只是舉手之勞,營寨村相較於其他村而言經濟較落後,但我們必須讓環保先行,保護好這原本美好的青山綠水,這或許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所謂“留的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只有這樣才能為我村的經濟發展提供恆久動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比別人先建成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村生態環境的調查報告 篇10

  農村環保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為了解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推進農村環保工作的進一步開展,XX年8月至9月,我們對我市農村環保工作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先後深入閻良、灞橋、高陵、周至、戶縣、藍田等區縣的數十個村、鎮和農戶,對我市農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汙水處理、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面源汙染、飲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觀的瞭解,就進一步防治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汙染,綜合整治鄉鎮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我市農村環保工作的基本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近年來,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以“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能源”為目標,以生態示範建立為載體和抓手,把環境綜合整治作為農村環保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大力推進生態示範建立,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汙染治理設施建設與環境保護力度,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環境安全保障。

  (一)生態示範建立取得積極進展。

  生態示範建立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工程。我市堅持“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的原則,透過大力開展示範區、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建立和綠色文明單位建立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環保工作的整體推進。截至XX年底,全市獲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1個,省級生態示範區2個,市級生態示範鄉鎮9個、生態示範村43個,綠色文明示範單位800餘家,臨潼區、周至縣通過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縣預驗收。為使建立活動順利開展,各區、縣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哄鄙態區、曲江新區強力推進生態建立活動,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生態區驗收。閻良區制定了《閻良生態區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村生態建設活動。閻良區、灞橋區積極開展治理“三亂”(亂倒垃圾、亂潑汙水、亂堆雜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糞便堆、垃圾堆)、推廣“三改”(改水、改廁、改廚)、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門口)的活動,優化了農村環境,推動了生態示範建立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農村飲用水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近年來,市和區、縣都把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困難、保障飲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視。劃定水源保護區,加大資金投入,3年來全市建成集中飲水工程600餘項,解決了90.6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市財政XX年投資3700萬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和戶用沼氣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戶縣按照政府規劃、環保牽頭、部門配合、鄉鎮監管、村子保護的原則,制定了《戶縣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確保農村飲水安全。閻良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80個行政村全部用上了自來水。藍田縣今年計劃建設飲水工程55處,已建成15處,開工28處,解決了1.5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高陵縣已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91處,解決了16.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臨潼區徐楊街辦新華村、屯劉村建成了飲用水淨化工程。周至縣沿山、沿渭的17個鄉鎮及全縣各處飲用水質均符合標準。灞橋區今年安排資金1300萬元,計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1個,單村供水工程20個,可解決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三)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積極開展。

  大力推進綠色生態養殖,強化養殖業汙染防治。強化畜禽養殖環境監管,不斷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汙染治理,引導畜禽業生產在農業生態系統內的良性迴圈。市上下撥11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支援了4個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示範工程建設,其中戶縣馬村養雞場生態示範園區、閻良區綠源瘦肉型豬繁育基地、藍田縣西安旺源養殖廠和臨潼溢盈畜牧養殖公司透過建設沼氣發酵池,使畜禽糞便資源化,實現了“畜-沼-農”迴圈發展,節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灞橋區以益稼科技公司提供的技術為支撐,開展了三綠生態養殖廠畜禽糞便無寄存化處理試點工作。戶縣惠豐有機肥廠收集蒼遊鄉各村散養戶雞糞、採取烘乾技術生產有機肥,西安天源綠州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蚯蚓分解牛糞消除汙染專案,實現了汙染防治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為農村養殖汙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徑。高陵縣圍繞沼氣池建設改廁、改圈、改灶,已建成6633口沼氣池,有效防止了人畜糞便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汙染。

  (四)農村生活垃圾汙染整治穩步推進。

  市建委、市愛衛會出臺了《關於加強我市農村垃圾處理管理工作的意見》,制定了農村地區建立垃圾集中處理管理體系的總體規劃,市環保局積極推廣村收集、鎮中轉、縣(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一些村組建立了垃圾環衛管理制度,設立了專職保潔員。高陵縣制定了《高陵縣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辦法》,並積極組織落實。閻良區7個街鎮的29個村(234個組)共聘請保潔員275人,形成了“組清掃、村收集、鎮(街)清運、區處理”的垃圾處理機制。灞橋區在13個重點村修建了76座垃圾臺,配備垃圾密封清運車14輛,收集車9輛,為垃圾規範化處置打下了良好基礎。臨潼區代王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已經建成,並透過驗收。周至縣為20個生態村配備了垃圾清運車、垃圾箱,建立了簡易垃圾填埋場,做到了日產日清。戶縣積極開展村組垃圾處理示範活動。長安區上王村每天下午專門將農家樂產生的廢棄物收集起來運送到區上指定的垃圾處理場,並建有村上的汙水處理設施。閻良區垃圾資源化處理廠擁有20多項發明專利,採取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仿生實時處理技術,經過原始創新和整合創新,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的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化處理快速生產線,每天可處理200噸生活垃圾。

  (五)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開始啟動。

  針對我市農村群眾居住地理位置差異較大的實際,對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採取分散和相對集中、環境工程設施與自然淨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我市除城六區外的其他區縣全部開工建設了汙水處理廠,同時結合“百鎮”建設,在藍田、周至等區縣同步規劃建設鄉鎮小型汙水處理工程。閻良區汙水處理廠將周邊農村的生活汙水納入管網處理,正在建設關山鎮、武屯鎮汙水處理廠以及啟動了武屯鎮全市首個汙水生物處理專案的建設,農村的乳品行業廢水處理設施建設也在進行之中。藍田縣動工建設湯峪鎮、葛牌鎮汙水處理廠,玉山鎮汙水處理廠正做前期論證,湯峪湖森林公園建立了汙水處理設施,對產生的生活汙水經生化處理後,全部用於花草樹木澆灌,實現了零排放。

  (六)土壤汙染防治初見成效。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得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土壤有機質、鉀和微量元素嚴重失調,土壤理性化性質惡化,穩定性差,肥力下降。過度使用農藥,不但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而且汙染環境。非降解 農膜碎片進入土壤後,會嚴重改變土壤物理性質,影響土壤透氣性,阻礙農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長,導致減產。我市加強對農業用地的環境監測和評估,透過技術、工程等多種手段,積極防治土壤汙染。XX年,灞橋區就開展了土壤測土配方工作。周至縣以科學施肥為指導,大力推行測土施肥和減量增效技術,減少農田氮、磷流失,積極鼓勵使用有機肥,發展綠肥種植。目前已完成61萬畝測土配方工作,為建立一批農藥減量控制示範區和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提供了保證。高陵縣加大了對假冒偽劣化肥農藥的檢查打擊力度,堅決取締銷售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劇毒農藥,淨化農藥市場。

  (七)農村大氣汙染和工業企業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我市加大了區域大氣環境整治力度,取締了一些碎石和加工企業,搗毀了一些廢舊塑膠加工點,建立了聯合整治揚塵汙染的工作機制及空氣質量預警機制,制定了嚴格的考核辦法,強化了對城鎮工地及渣土拉運車輛的監督檢查。特別是秸杆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成效顯著,今年夏季秸稈禁燒工作實現了未出現一起著火點的可喜成績,秋季秸稈焚燒工作也取得好成績,10月份良好空氣質量比去年多2天。涉農區縣積極推廣玉米硬茬播種、旋耕滅茬播種、秸稈撿拾打捆和秸稈粉碎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為禁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藍田縣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飼料、秸稈草編等綜合利用措施。閻良區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技術、秸稈氣化技術,武屯鎮三合村、紅豐村秸稈青貯率達到90%,完成秸稈氣化技術近XX戶。同時,加大了農村工業企業和造紙企業治理監管力度,使農村老百姓呼吸的空氣更清新,居住的環境更舒適。

  二、我市農村環保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農村生態建立工作有待深化。要實現“村在林中,院在綠中,路在樹中,人在景中”的農村生態格局,必須持之以恆地抓好生態建設。而目前我市農村的生態建設工作尚處於示範階段,農村環境“髒、亂、差”的問題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目前,我市農村飲用水源主要採用地下淺層水源及地表水。在渭河、涇河等河流附近的農村,多飲用淺層地下水,其水質普遍較差,口感苦澀,礦化度偏高,以苦鹹水、高氟水為主,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加之農村生活汙水長期汙染淺層地下水。畜禽養殖汙染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既汙染環境,又汙染水源。特別是灞橋區唐家寨水庫汙染,由於受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影響,庫中COD濃度達到14100毫克/升,氨氮濃度為1969毫克/升,給生活在附近的上千村民飲水造成嚴重的危害,群眾反應強烈。

  (三)化肥、農藥和農膜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汙染不容忽視。化肥的應用對農業的增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使用技術落後,導致大部分化學元素進入環境和土壤,對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嚴重後果已經顯露。同時,隨著農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農膜破碎部分殘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汙染了環境。據統計,我市化肥使用中,氮肥施用量過大,鉀肥施用量過低,全市有六個區縣的化肥使用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和發達國家警戒線。

  (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保投入不足。多數農村沒有垃圾填埋場或是垃圾填埋場比較簡陋,一些村子沒有汙水排放設施,垃圾清運車輛數量不多,保潔人員以及垃圾桶的配備並未覆蓋全部村莊,僅限於重點村鎮,有待大面積推廣,以及農村環保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機制不完善等。

  三、對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幾點建議

  加強農村環保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對此要高度重視。根據專題調研的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環境意識。

  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各種宣傳工具和渠道,採取有效措施,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保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加強農村環保工作的重要意義,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環境、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良好氛圍。要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相關內容編成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透過舉辦文藝匯演、“下鄉”等活動,寓教於樂,潛移默化,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要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生態環保教育活動,透過青少年文明素質的提高,帶動家長,影響社會。要加強對農民等生產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系列標準和生產技術、生態環境保護基本知識作為農技培訓、“綠色證書”培訓的重要內容,引導農民逐步從傳統的耕作方式向現代高效農業轉變。

  (二)建立長效機制,完善監管體系。

  農村環保是一項跨部門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涉及到環保、發改、財政、農業、建設、衛生、水利、國土、林業、科技等部門。因此,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農村環保機構建設,建立城鄉一體化環境監管體系,環保機構要向鄉鎮、街辦延伸,形成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街辦以及村組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農村環保工作機制。根據受益者付費、破壞者賠償、開發者補償的原則,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研究制定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考核辦法,把生態環境保護狀況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以落實好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任務。積極探索加強農村環保自我管理的村莊保潔機制,鼓勵、支援村民建立村規民約,增強村民的自主保護環境能力。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專案,要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與訴求,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維護農民的環境權益。

  (三)發展生態農業,重視科技支援。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要從科學發展的戰略高度,積極發展良性迴圈的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加強農藥、化肥控制,堅決禁用超標農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準施藥等技術,積極扶持生產企業開發生產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種。要儘快建立和完善農村環保科技支撐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大力研究、開發、推廣農村生活汙水和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汙染防治、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農村健康危害評價等方面的環保實用技術,將清潔生產和廢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大力扶持並建設一批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化廢為利的生物科技企業,透過“壓小上大、扶優汰劣”提升產業層次,延伸產業鏈條。推廣農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重視對塑膠農膜的汙染防治。採取適時揭膜技術,增加塑膠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勵開發農膜再生加工技術。加強農村飲用水水質衛生監測、評估,掌握水質狀況,採取有效措施,保障農村生活飲用水達到衛生標準。要對灞橋區唐家寨水庫汙染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

  (四)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能力建設。

  市和區、縣政府要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逐步增加農村環保的資金投入,加強能力建設,著力解決農村環境中的突出問題。要在財政安排、城建和預算內資金補助、各專項資金等向農村傾斜,圍繞重點小城鎮、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農民培訓、產業引導等制定明確的支援政策,形成長效有力的支援新農村建設機制。在每年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保工作,重點支援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質改善和衛生監測、農村改廁和糞便處理、生活汙水和垃圾處理、畜禽和水產養殖汙染治理及生態示範建立工作的開展。逐步建立“政府補助、部門幫助、社會支助、農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將資金更多地投入到解決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威脅城鄉居民食品安全、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上。

  (五)加強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要把農村環保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大力推進農村生活汙染整治工作,明確整治的重點區域,制定科學合理的整治規劃和方案。一要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對農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亂倒、糞便亂堆”等髒、亂、差現象進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內見成效。按照國家農村戶廁衛生標準,推廣無害化衛生廁所。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農村垃圾處理系統,努力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逐步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鄉運輸、縣處理的方式,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三要加強畜禽養殖集中整治。科學佈局畜禽養殖場(點),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堅決落實養殖業禁建區、禁養區的要求;加強對畜禽養殖散養戶的引導和扶持;把養殖與改善燃料結構結合起來,把農村汙染治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同發展清潔能源結合起來,大力實施改廚、改廁、改圈,實現“一池三改”,推廣“豬-沼-果”、“四位(沼氣池、畜禽舍、廁所、日光溫室)一體”等能源生態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發展農村戶用沼氣,推廣秸稈利用、秸稈氣化、秸稈發電等措施,逐步改善農村能源結構。四要結合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示範村、生態村、文明村建立活動,出臺支援建立活動的獎勵辦法,推動建立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升農村環境面貌。對一些有條件的村鎮道路兩側、房前屋後及廢棄的曬場等裸露閒置地進行全面綠化或硬化,營造優美整潔的村居環境。

  (六)加大監管力度,保障環境安全。

  在農村環保工作中,環保、水務、國土、衛生、農業、林業等各職能部門要以保障環境安全、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為目的,充分行使執法職能,認真履行督促職責,嚴肅查處有關違法行為。要加強對礦產、旅遊等資源開發活動的監管,努力遏制新的人為生態破壞。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和基本農田等重點區域的環境監測。努力實現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從源頭抓起、由控制工業汙染為主向控制工業和生活汙染並重、兼顧農業汙染控制轉變,加強對農村工業企業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企業汙染物達標排放和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防治農村地區工業汙染,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工業汙染向農業轉移、城市汙染向農村轉移。要對不能達標排放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實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氣力保護好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

  (七)加強法制建設,促進依法治理。

  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制定較早,其規定雖然適用於農村環境的汙染治理,但不夠具體,針對性不強,其側重點是工業汙染控制和城市環境保護,對農村環保相對薄弱。為保證環保法律的有效實施,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農村環保事業協調一致的發展,完善農村環保的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十分必要。因此,有關方面要研究制定村鎮汙水、垃圾處理及設施建設的政策、標準和規範,逐步建立農村生活汙水和垃圾處理的投入和執行機制。加快制定農村環境質量、人體健康危害等相關監測、評價標準和方法。抓緊研究擬訂有關土壤汙染防治、面源汙染防治、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農村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法規規章。在目前情況下,我市可考慮制定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或者規章,以確立“誰汙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利用誰補償”原則。制定鄉鎮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的規章制度,以明確村民、村委會、鄉鎮管理部門在垃圾的清運、收集、貯存、處置過程中的責任和分工,使農村環保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