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言稿>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範文(通用7篇)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範文(通用7篇)

  發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彙報會發言稿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很高興能在讀書報告會上向領導和老師彙報自己的讀書收穫和感悟。最近,一直在看臺灣作家龍應臺的幾本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野火集》。仔細把這幾本書放在一起比較,《野火集》曾經一度在臺灣軍隊中被列為禁,書,寫的是社會問題及思考,刀光劍影,寒氣逼人;而另外三本,卻是寫孩子和親人,緩緩道來,深情款款。

  《孩子你慢慢來》,是龍應臺寫她的兩個孩子從牙牙學語到上小學之前的事情,字裡行間有一片珍惜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柔軟心腸,看這本書的時候,心裡是歡喜的,平和的,柔軟的。沒做媽媽的,看了這書會覺得孩子的純真可愛;孩子已經長大了的,看了這書,會想起自己養育孩子時的無窮樂趣和無限歡喜。

  《親愛的安德烈》是我最喜歡的一本,這本書讀了很長時間,引人深思的問題太多,很多篇章都一看再看。這本書寫作的背景是,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夥子。她覺得與兒子之間多了一座無形的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

  活、世界和心靈。龍應臺“認識了人生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探討了一個人青年時期的困惑,例如“為什麼要用功讀書?”“你十八歲的時候知道什麼?”“如何接受平庸?”之類的問題,更多的是關於東西方教育差異、文化沉澱和包容、道德與民主、社會貧富差距甚至還有政治敏感問題的探討。

  如果家裡有中學生的話,這本書實在應該看,大人和孩子一起看,探討溝通。不僅能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理解,更能使孩子開闊眼界與心胸,讓他們知道——世界,不僅僅只有眼前,還有遠方與夢想、家國與責任。

  《目送》的扉頁上寫著: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是龍應臺寫於父親去世之後。從序就漫出一股世事滄桑的無奈,看得人隱隱作痛。一篇篇的看下去,每一篇非要把人埋在心裡的那些悽清悲涼扯出來才算。比如那篇《目送》中的那句出現了兩次的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誰沒有父母兄弟,老人孩子?這本書告訴你,這些離愁別恨人人都得經歷,今天是我,明天,將來,是你。心愛的人,自以為離不得的人,一個個的,都將失去,求不回,得不到。以前平淡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幸福。

  其實我覺得讀書的時候,心痛是好事,它能提醒你:好好對待家人,好好對待朋友,好好對待自己,珍惜每一天。現在我們平淡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幸福的。

  讀書的滋味,高雅的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通俗點說,像兩個人剛談戀愛的時候,她遞一個眼神過來,你馬上覺得心裡又是甜又是酸,那個滋味,不可說,不必說,不能說。

  但是,書比戀人好,熱鬧忙碌的時候我們看都不看書一眼,任它落滿灰塵,可是不論任何時候,書永遠在那裡忠實的等著我們,不因我們的淡漠使性惱怒,也不因我們的熱情恃寵而驕。無聊的時候用書消閒,難過的時候有書安慰,煩悶的時候有書啟迪,孤寂的時候還是有書陪伴。書作為朋友,有一種高貴的品質:不卑不亢,沉默安定;不離不棄,相濡以沫。

  書讀多了,就會多幾分寬容,少幾分挑剔;多幾分骨氣,少幾分驕氣;多幾分豁達,少幾分怨氣……最後祝願大家過一種書式生活:多讀書,少生氣。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二年2班的劉佳可人,站在這裡的我此時心中感到無比的激動與自信,首先我要感謝領導和老師給我這次彙報的機會,其次我還要感謝我的一位好朋友那就是――書!我從書那裡獲取了很多的精神食糧,吸取了更多的智慧營養。今天我彙報的題目是《書――你是我一生的朋友》。

  其實,以前我是個不愛看書的孩子,可爸爸媽媽經常鼓勵我多讀書,說讀書可以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懂得做人的道理等等,但我就是不感興趣。記得在一年級下學期,媽媽和老師讓我們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那時我覺得無從下筆不知如何去寫,就想起了媽媽常跟我說的一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於是我就讓媽媽帶我到書店買了兩本《手把手教你日記起步》,回到家裡我如獲珍寶似的認真看了起來,沒事時我就看,看完後我就模仿著寫了幾回,慢慢地我掌握了寫日記的方法,也能把我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寫出來了。就這樣我對書漸漸有了好感,覺得書對我幫助很大,從此我認定書是我一生的朋友,因此,我書架上的書也漸漸的多起來。像《愛的教育》、《母親》、《十萬個為什麼》、《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這些都是我愛看的書。

  在家裡每個房間都有我讀書的身影,讀書確實能讓我收穫頗多。瞧!從《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的源泉;從《母親》中,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從《四庫全書》中,我瞭解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我知道白雪公主因為善良多次上了皇后的當,也因為善良得到了小矮人的呵護並最終獲得了王子的愛情,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不僅為灰姑娘著迷,為醜小鴨喝彩,更為我存在的這個世界而驚歎!書,她就好像我的老師,傳授了我課本中無法知道的真諦,所以我對書的感情與日俱增,閒暇、無聊時我就與書為伴。我很喜歡過每週的星期三,也就是我校的讀書日,最後兩節課是我與書相約的時候,我可以暢遊在書的海洋裡。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願你們和我一起與書做一生的朋友吧,相信你也會從中得到很多的幫助,使你受益終生!最後我要對書說――書,你是我一生的朋友,有你相伴,我將無悔人生!

  謝謝大家,我的彙報完畢。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三年四班的任安琪,我彙報的題目是《書籍,是我忠實的朋友》。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讀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素養,培養一個人的品格,讓我們在讀有趣故事的同時學會辨識真善美,假惡醜。讀書能讓我們確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處世觀。作為一個小學生,我認為我們需要大量的閱讀,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寫作文了,要從好的書籍裡面積累好詞好句。

  我平時很愛讀書,並把書當成我最好的朋友,我讀過的書有《安徒生的童話》、《格林童話》、《愛的教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等。其中《愛的教育》這本書我非常喜歡,書中講訴了一個小學四年級安利柯的成長故事,記錄了安利柯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所見所聞,每個故事情節都洋溢著“愛”,洋溢著對老師、同學、父母和祖國的愛。

  書中有一個故事是寫安利柯頂撞了爸爸,媽媽對其進行教育,從這個故事裡我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明白了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知道應該用最好的自己去回報他們。老師說書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多讀書會讓我們明白更多的道理,想想自己透過書籍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很開心。

  書籍是我忠實的朋友,在今後的日子裡,我還會讀更多的書,做個積極向上的好孩子,來回報老師對我的愛,回報祖國、母親對我的愛。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讀書協會組織部的豐漫。首先,感謝圖書館給我們齊聚一堂共同交流讀書心得的平臺;然後,感謝各位老師(劉館長)和各個協會的代表在百忙中能來到這裡,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莊子說:“吾生有涯,而知無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人想求上進,就要先把書讀好。

  蘇東坡青年時酷讀書,曾寫了一副對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一個少年發出的錚錚誓言。讀書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有不移的恆心,還要提高讀書效率和質量,講求讀書方法和技巧,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讀書是就是為了培養獨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國學大師王國維有治學三境界。

  境界也就是階段。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讀書學習也應該有這三種境界:首先,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讀書;其次,要勤奮刻苦,捨得付出,百折不撓,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願;再次,要堅持獨立思考,學用結合,學有所悟,人無悟性如朽木,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眾裡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悟真諦。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不要閉門造車、固步自封,而要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關於善讀書,我有三點認識和體會。

  第一,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把它變為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

  讀書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思考認知的過程。第二,古人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注重讀書與運用的相結合,而不是讀死書、死讀書。如果讀死書、死讀書,即使“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能說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

  第三,荀子曾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讀書是一個長期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要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最後,我對讀書的一點認識(總結):讀書有益,我們愛讀書;行萬里路,我們多讀書;樂在其中,我們勤讀書;學海無涯,我們終生讀書。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三年級四班的崔子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真好!》。

  我愛讀書,從小就愛。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纏著爸爸媽媽問他們一個又一個稀奇古怪的問題,“一年中為什麼有時冷,有時熱?”“為什麼媽媽能生娃娃,爸爸那麼高大卻不能?”他們常常被我問得哭笑不得:“快長大吧!書,會給你滿意的回答。”爸爸不耐煩地說。於是,在每個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媽媽開始給我講書上有趣的故事,聽著聽著,我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在悠藍色的夜空中,我彷彿成了一顆長著翅膀的小星星,在宇宙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忽然,我夢見自己變成了故事中的小鹿斑比、善良的小矮人、可憐的流浪狗、流浪貓……上學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學會自己看書了,只要一有時間我就跑到泰華書城,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在書的百花園裡採集花粉。在這裡,我發現了一個又一個秘密:猿人是人類的祖先;恐龍高大可怕;遠古時代,人們鑽木取火。哦,世界原來這麼奇妙!讀書,真好!

  我愛讀書,因為書還能使我懂得做人的道理。透過讀書,我知道了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醜惡。當白雪公主逃脫了惡人的詭計之後,我禁不住大聲叫好;當神農氏重獲新生時,我快樂無比;當福爾摩斯巧妙地揭穿騙局時,我懸著的心才漸漸平靜。我愛讀書。書是知識的`寶庫,是她,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生活;書,是人類的階梯,是她,幫助我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書,是快樂的源泉,是她,帶給我幸福,帶給我滿足。讀書,真好!

  同學們,讓我們愛讀書吧!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整個世界,擁有書,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八卦嶺中心小學的唐海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給了我快樂。有人說,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美麗的花朵;也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勞作到死絲方盡;還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著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在我看來,教師,是一個永遠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快樂的人。今天站在這裡,我不想用華麗的詞藻去描述讀書的美好和意義,只想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真實感受。

  教了這麼多年的語文,突然改行教數學,真是不適應。站在講臺上,五十雙眼睛看著我,心裡非常彷徨,不知道課堂上該講什麼,講多少,更讓我害怕的是會不會把知識傳授錯了,害怕??

  這些問題困擾著我,帶著這種困擾,我開始如飢似渴地投入到讀書中去。首先為了不把知識講錯,我通讀了小學數學的全部教材,瞭解自己所教的這一部分在整個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及其與前後知識的關聯。只要有空閒時間,我就捧著小學數學書在看,所以現在的我站在講臺上充滿了自信,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講錯,而且自己看數學書的一舉一動竟然影響了學生。有一次課上處理習題,0是不是偶數?大家正在各抒已見,突然有一名學生站起來大聲地說:“0是偶數。”我問他:“你怎麼知道的?”“我跟您一樣,沒事就看看數學書,五年級下冊明明寫著0是偶數。”他的回答令我吃驚,但更令我興奮與欣慰。對於這位學生我真誠地進行了表揚與鼓勵。所以班裡現在形成了一股良好的氛圍,有一部分學生閒暇時間就捧著數學書津津有味地看著。數學書不光給我帶來了自信,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知識的回顧。自從吳正憲工作站在興隆設下分站後,讓我更多地認識了吳老師,更多地瞭解了吳老師。

  為什麼吳老師能得到許多孩子和家長的喜歡?贏得許多老師的景仰呢?我仔細地閱讀了《吳正憲與小學數學》,從書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吳老師的課堂是充滿激情的課堂。書中說:“我一直努力讀懂他們,真誠地和他們站在一條戰線上,友善地走進他們的心靈,努力地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們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使它迸發出情感與智慧的火花。”在她的課堂上,吳老師說的最多的語言就是:“好、真好、棒、真棒、好極了!”;在她的課堂上,處處透著尊重與平等,處處透著童趣與樂趣;在她的課堂上,永遠看不到他對孩子的否定,更沒有批評。而我呢,做不到吳老師那麼完美,但是可以做到不讓學生討厭我。在課堂上,我積極地改變著自己,以熱情的鼓勵和巧妙的疏導與孩子們同喜同憂,發自內心的欣賞美一個孩子,看到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我不但關注成功的孩子,更關注出現問題的孩子,給他們真誠的期待和重新躍起的機會。我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揚起自信的風帆,抬起頭來學習。

  瞧,經過幾次真心地溝通,曾經昏昏欲睡的張騰活躍了,“老師,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道題應該這樣做??”迎接他的將是同學們對他的鼓掌。“國超,你回答的棒極了,咱倆握握手。”從此以後,他總能把手舉得高高的。“楊志敏,是你勇敢地站出來指出了我的錯誤,為了感謝你,老師要和你擁抱一下。”一個小小的擁抱,她開始真心地接納我這個數學老師了。現在課堂活躍了,課上得輕鬆了,師生之間配合默契了,孩子們愛和我交流談心了。為什麼?這都得感謝《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還有我手中的這一本本數學書。

  書,的確是一件好東西,讀書更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從書中感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一種真真實實的快樂。

  我的彙報完畢,謝謝大家!

  讀書彙報會發言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我問你:“是什麼與我們終日相伴?”“是什麼為我們指點迷津?”“又是什麼讓我們瞭解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我想大家一定會肯定地回答。是書籍!的確,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一本好書,就像看一副名畫,聽一首名曲,能使人陶冶情操,心情愉悅;讀一本好書,就像品一杯香茶,和高尚的人談話,讓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的就是我們班級最近在讀的一本書——《三毛流浪記》。(課件)《三毛流浪記》是中國著名的漫畫大師張樂平爺爺的驚世之作。主人公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沒有飯吃,沒有衣穿,餓急了就吃貼廣告用的漿糊,晚上睡在垃圾車裡,冬天用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拾過菸頭,幫別人推過黃包車,受到了非人的虐待。

  (課件)這就是三毛幫別人推黃包車而被人欺負的情景。

  (課件)三毛幫老闆幹完活從外面回來,飯菜都已經吃光了,他只能餓著肚子繼續幹活了。

  三毛四處流浪,嚐盡了我們無法想像的苦難。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三毛還是非常堅強,他聰明善良,樂於助人。(課件)你看他勇敢地跳進河裡,搶救落水兒童。(課件)他還拾金不昧,把撿來的錢包還給失主。這本書頌揚了在極度的苦難中,依然堅強、樂觀、善良、的“三毛精神”。

  同學們,與孤苦伶仃的三毛相比,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啊!我們有爸爸媽媽的呵護,有老師的關愛,有明亮的教室,有嶄新的書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有些同學還身在福中不知福。嫌衣服不新,嫌飯菜不可口,嫌學習太累等等。讓我們快來讀一讀這本書吧!相信它帶給你許多快樂的同時,一定也會讓你深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