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精選8篇)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精選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萌生一些新的感悟,這時就可以透過文字的方式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那麼,感悟文章到底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1

  似一股來自那片蔚藍大海的風,將《老人與海》輕輕開啟。海岸上沒有一絲肉沫的魚骨看似平常,在我的眼中卻閃爍成銀色的執著與堅強。

  一艘破舊的船上危坐著一位蒼老的老人,密密麻麻的褐斑蓋住了他原來英俊的臉,像“無魚的沙漠裡風化了的沙土”一樣古老的傷痕狠狠地印在他的手上,使它顯得格外蒼老。那打著補丁的船帆像敗軍的旗幟,高高懸掛在他頭頂,我暗自心疼起這位老人。

  隨著鮮紅的血泊漸漸擴散,船被這位老人拉上沙灘,幾天漫長的征程才宣告結束。船尾上拖著直而碩大的魚骨在“水裡街燈的倒影中”格外顯得耀眼。我看著這條魚,一條耀眼的白線劃過裸露的脊背,魚頭黑乎乎的,從頭到尾毫無血色。村民們趕著太陽早早地起了床,圍著魚骨紛紛議論起來,對這些只圖利益的人來說這魚骨只不過是一堆垃圾,正等著被潮水沖走。

  看到這裡,我心中的那片海洋頓時澎湃起來,靜靜想著老人所經歷的一切。不禁悲憫起自己如海船茫遠的未來。瘦弱的身體,有限的勞動力像千萬條繩子,將我與老人緊緊地擁在一起。

  我的努力就像老人帶回的這幅空空的魚骨,在他人看來竟無用處。每天做著一份份試卷,眼睜睜地看著時間從“沙沙”的筆尖流去,只留下一成不變的成績和無可奈何的嘆息。我的成果早已被“鯊魚”啃食的一乾二淨,留下即將腐敗的骨架。

  太陽漸漸升上天空,原來黯淡的魚骨經過太陽的洗禮,退去了昨日的黯淡,染上了一層銀色的光芒。“它沒有打垮你,大魚沒有打垮你。”曼諾林童真的話傳入我耳畔,漸漸點醒了我:那銀色的骨架並非是失敗者的旗幟,而是一面高潔的鏡子,磨去塵世的浮躁,將老人心中銀色的執著與堅強深深地映了出來。

  我終於明白,那龐大的金槍魚白骨,於老人來說不是累累“碩果”,亦不是昭昭“敗跡”。那只是蔚藍大海中八個日夜的風雨搏鬥,是老人在波濤起伏時的乘風破浪……經歷了這些,還有什麼是打不敗的,還有什麼是打得倒的。所以他在最後的疲倦中不爭不辯、不悲不喜,強大藏在老人的沉默裡,深沉如大海。

  我也曾這樣,載著沉重的骨架,孤獨黑暗危險像潮水般湧來,使我幾度想放棄。但有銀光相伴,便能再度揚起生活的小帆,誓死拼搏。骨架雖空,成果雖少,可那長於風雨、成與波浪的執著與自信卻翻滾於內心。這樣的我,在夢想的航程中,可乘風亦可破浪。面對成敗,我希望我可以“不問東西”!

  靜靜地,合上書,腦海中仍思緒起伏。那巨大的魚骨躺在岸上,銀光依舊……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2

  堅持就意味著成功,因為你戰勝了自己。只要永不放棄,就還有希望,一個永不放棄的人是不可以被稱作失敗者的。

  ——題記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我得到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原本對這本書毫無興致的我,在打開了它的第一頁後,卻像著了迷似的被這本書的內容吸引住了。

  這本書的內容異常精彩,講述了一個老漁夫聖地亞哥整整84天沒打到魚了。如果是我,毋庸置疑,早就放棄了。可是,這位老人卻沒有放棄,反而一天比一天更堅定自己要捕一條大魚回來的信念。他再次遠航捕魚,可仍一無所獲,就在他無精打采準備回去的路上,卻偶然釣到了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卻沒想到魚太大,甚至拖著船往海里走,可是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他終於殺死了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卻在此時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即使他一一地殺死了它們,可大魚還是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只能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

  雖然老人最後還是沒能釣到魚,但我仍佩服他,佩服他有一份擊敗兇惡鯊魚的勇氣,更佩服他堅持不懈、臨危不亂、永不放棄的精神。有時候甚至在想,這樣一個瘦弱的老人,能承受住一大群鯊魚的襲擊,受住飢餓和勞累,最後平安回來,真是一個奇蹟!

  茫然恍惚間,我彷彿又回到了那一個夏天。當時,我房間裡的照片掉了下來,媽媽讓我自己想辦法掛上去,而那掛照片的鉤子恰好非常高,在房子的最頂端,這讓我覺得無計可施。我就好像螞蟻想碰天一樣,努力跳起來,卻怎麼也碰不到。搬來椅子,還差一段距離;把照片往上扔,只是輕飄飄地往下掉……想盡了一切辦法,最終,還是宣佈放棄,求助媽媽。只見媽媽徑直去陽臺拿了一根晾衣叉,把照片的繩子鉤在晾衣叉的叉子上,一下子就輕輕鬆鬆地把照片掛了上去。我恍然大悟,這麼簡單,只需要動動腦子,想想周圍有什麼可以利用起來的就可以了,怎麼就沒想到呢?反而想都不想直接說了放棄。再看看聖地亞哥,他跟大魚抗戰了兩天兩夜都沒放棄,而是學著用身邊僅有的東西作為武器來對抗鯊魚。無論是智慧,還是毅力,我真是一點兒也比不上他啊……

  堅持不懈,學會動腦筋,臨危不亂……千萬種好的品質都反映在了聖地亞哥的身上,他的精神傳染著我們,就像作者海明威所說的:“人生來就不是為了被打敗的。人能夠被毀滅,但是不能夠被打敗。”絕不輕言放棄,才能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3

  他是一個絕不失去希望和自信的老人,他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老人,因為他不願承認自己的失敗,他相信經過自己持續不斷的努力,能最終證明自己的價值。——題記

  暑假裡,我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它留給我的映象很深刻: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後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老人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後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是,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他又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不屈服於命運,無論再怎麼艱苦卓絕的環境裡,他都憑著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抗爭。大馬林魚雖然沒有保住,但他卻捍衛了“人的靈魂的尊嚴”,顯示了“一個人的能耐可以到達什麼程度”,老人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一個失敗的英雄。即使失敗了,也要坦坦蕩蕩,不失重壓下人的“優雅風度”。

  無論處在順境還是逆境,自然或是社會中,人應該正視現實,接受一切並超越它,繼續自己的人生之旅。縱然面對死亡,也要漠然處之,寧折勿彎!老人卻始終沒有停下行動的腳步,是一種面對巨大悲哀的追求,是一種面對死亡和失敗的追求,而這種追求同樣是頑強的、執著的。在人生追求夢的道路上,誰不經受一些挫折和失敗?此時是繳械投降呢?還是頑強拼搏呢?

  讀完這部小說,有人可能會發問:為什麼作者不讓老人最後獲得勝利呢?這樣不是更加能體現英雄的偉大嗎?老人的故事不僅象徵著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且象徵著整個人類堅不可摧的精神。在現實中,他雖然失敗了,但在精神上,他卻是勝利者,他那頑強搏擊的精神,展示了人的高貴和尊嚴。遍顧所有的人生,誰沒有經歷過失敗呢?哪怕再成功的人。失敗的原因可以不盡相同,但無論如何失敗總是一個讓你難以承受的打擊。再出海,你就會有勝利的希望。我想,這種險惡的人生環境和這種堅韌的人生態度,正是這部作品越來越吸引人的原因。

  讀完後,我獲得了許多人生啟示。什麼是失敗,失敗就是要跌倒了重新鼓起勇氣爬起來,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永遠不要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夢想。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敢於面對挫折,挑戰挫折,戰勝自己,戰勝挫折的人,他們有勇氣完成自己也許失敗了很多次的夢想,這才算得上是英雄。

  讀完《老人與海》這本書,我感到我渾身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無論是今後的教育道路有多少荊棘,多少挫折,我相信只有有老人那般不服輸的品質,我一定會是生活的強者,一定會實現自己偉大的夢想!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4

  今天,我讀了一本著名的小說,叫《老人與海》,它的作者是作家海明威。

  《老人與海》講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原本還有一個叫曼諾林的小男孩跟著他一起捕魚,可小男孩在聖地亞哥第四十天都沒有捕到魚時,被父母親送到了一條幸運的船上,但在第八十五天,老漁夫在離陸地很遠的海域捕到了一隻比船還要大的魚,老漁夫和魚僵持了兩天,才憑藉他那堅強的毅力殺死了大魚。但大魚在和老人戰鬥中留下了傷口,鮮血在海上劃出了一條猩紅的蹤跡。無數飢餓的鯊魚順著這條道路不斷襲擊,瘋狂的鯊魚不斷湧來,老人和鯊魚進行殊死搏鬥,來到了海灣,但大魚已經被鯊魚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曼諾林來看老人,他認為老人並沒有被現實擊倒。晚上老人夢見了獅子那不屈不撓的面孔。

  我認為聖地亞哥是一個堅強的人,不畏困難折服,他並不把錢才看得很重,是一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當一些漁夫以捕殺鯊魚為生來賺錢時,他卻認為萬物皆有生存之道,他更看重友誼,認為友誼可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小男孩諾曼林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老人教他捕魚後,他就非常喜歡老人,天天想為老人做點事。作者海明威想透過這篇文章讚頌那些經歷困難時擁有堅強不催的意志的人,遭到打擊毫不氣餒的人。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也要保持人的尊嚴和勇氣,做一隻不倒翁。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5

  海平面上,旭日東昇,海水泛著點點金光。天的盡頭,與大海相交,海天一色。那片金光,是勝利的呼喚!

  海邊,一幢小木屋。殘破,搖搖欲墜。裡面住著一位老人,陪伴他的,只有一個小男孩、一艘破船,還有夢中的獅子。老人已經八十四天沒捕到魚了。一天,他修補著漁網,目光銳利的穿過視窗,眺望遠方。拿起略有鏽跡卻依然鋒利的魚叉,他再次出海。

  人是不會一直走黴運的,上天終於垂青於他,他成功的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可命運總是和他開玩笑,他出海太遠了,回去的路上要經過一片鯊魚帶。老人雖憑藉豐富的經驗,但最終寡不敵眾,拖回海灘的,只剩下一副白色的掛著零星碎肉的骨架。

  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老人有一句誓言:一個人可以輸,但絕不可以被打敗!桑提亞哥用生命在踐行這句誓言,也在用生命演繹著自己的誓言。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極限,但桑提亞哥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他的極限,從而使他的極限一次又一次的.擴大,以便迎接更大的挑戰。不管成功與否,他都是可敬的。

  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老人雖然失敗了,但他在與魚鬥爭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氣,表現了一種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勝利,他可以說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書中透過對老人與鯊魚鬥智鬥勇的場面,描寫細膩,引人入勝。作者從多個角度描繪了鯊魚的兇狠狡猾。老人拼盡全力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捕到的一條大馬林魚。充分體現出老人無畏精神。

  雖然最終老人以失敗告終,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老人最後說的這句話富含哲理。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這才是人的本性。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挫折,正因為有像老人那樣的人,敢於向自己困難挑戰,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6

  上星期聽了新民小學龍老師上此課,她也是抓住“讀中感悟”這點來展開的,我基本上也按這“招”來。學生還是興趣不少。學得相當投入,但我發現對於文章練習題中的重點句,學生分開一小句一小句地來,理解得很好,但提問整個大句來說說,竟沒人舉手!怎麼回事呢?我沒生氣,今天心情比較好,哈哈!我試著舉出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去引導,真靈啊!勇鋒舉手了,學龍也舉手了,連文傑也舉手了。孩子們終於慢慢地投入了課中,我從他們傷心的眼神中感覺到,從他們沒有笑容的表情中也感覺到。

  反思自己的不足,課前對教材的苦功還很不夠。學生回答不到位時,我沒有很好地進行點撥,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費了很多時間,致使教學任務沒有在規定時間裡完成。

  “被動就會捱打”在我身上有了真實地體現。因此,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7

  “好漢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這句話出自美國著名作家厄尼斯特·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講述的是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古巴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他在第八十五天出海捕到了一條十八英尺長,大約有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馬林魚。不幸的是,在老人回來的時候,遭遇鯊魚的襲擊,他盡力抗爭,最終卻只收獲了一副大馬林魚的骨架。一個簡短的故事,卻塑造了一個擁有頑強拼搏精神的老人。在我們看來,他是失敗的,但實際上他是一個成功者。

  俗語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因為學習成績落後而失去自信,因朋友的背叛而自暴自棄……但自從我看了這本《老人與海》後,我想:老人與我相比,我只是遇到了一丁點兒困難就自暴自棄,而老人遇到如此大的挫折,但始終這麼自信,難道我要就此放棄嗎?奧斯特靈曾經很好地總結了小說的主旨:“這個故事是一曲頌歌,它提倡哪怕結果一無所有也永不屈服的奮鬥精神,讚揚失敗中的道德凱旋。”

  我們要銘記《老人與海》這部小說給予我們的啟示:人生就是永無止境的追求,道路既漫長又艱難,還充滿了各種坎坷,但只要我們以一顆自信的心勇敢地迎接挑戰,我們必然會是真正的勝利者。

  讀老人與海的感悟和啟示 篇8

  我有一個小書櫃,上面有十幾本書。雖然只有十幾本,我卻總讀也讀不完,品也品不盡。因為書中包含人生哲理,是要我們連同生活,細細咀嚼的。

  從讀完《老人與海》開始,我就感覺有一種隱隱的衝動堵在胸口,卻無從辨認它的構成元素,也無法為它找到釋放的出口。最終得到的卻只是些零散的思想碎片,就讓我將它們一一羅列吧。

  作者是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他是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憑藉《老人與海》獲得1953年普利策獎及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並且是“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老人與海》的故事非常簡單,寫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在第八十天釣上一條大馬哈魚,但魚實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並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到岸上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有人說,《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作者借它道出了全書的主題---“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贊同這樣的觀點。誠然,小說中,作者借地亞哥的言行舉止體現了對英雄主義的歌頌,比如聖地亞哥不懼挫折,永不言敗的精神,比如他與大馬哈魚的殊死搏鬥,比如他對偉大的迪馬喬的狂熱崇拜。可是到了小說的結局,老人透過搏鬥所得到的結果被鯊魚搶劫一空,只留給他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從老人的話語中我只能感受到消極,無奈和落寞的淒涼,這樣的情節安排,還能說作者僅僅是在歌頌英雄主義的偉大嗎?這是否可以看作對英雄主義的某種反思?書中的英雄主義始於驚歎號,卻終止於一個大大的問號。

  人活著,唯一能確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必然的東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著的,那麼支撐人生存勇氣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喪失了自信,在持續那麼多天的背運之後,桑提亞哥還有勇氣和毅力出海捕魚嗎?因此人活著就必須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費不起的奢侈品。正因為桑提亞哥有著絕對自信,他對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寬容和理解。在這裡,海明威展現了自信與寬容之間的聯絡。

  在我看來,《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場老人命運使然的悲劇,而悲劇的根源也許正是所謂的英雄主義。書中寫到,聖地亞哥把大海看作自己的家,他對大海懷著原始,樸素而深沉的愛,他不僅僅是一個以打漁為生的漁人,而且是一個把自己的生命與大海相系的老人。他熱愛海里的每一條魚,每一朵浪花,甚至對海上的飛鳥都有一種出於愛的同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海不僅僅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和靈魂的棲息之所。在沒有捕到魚的八十四天裡,他是愉快而不屑認輸的,即便生活再困苦窘迫,他也從不絕望,而是滿懷信心地去面對。然而,在出海的第八十五天,當那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哈魚出現點燃老人征服的慾望時,他就開始一步步走進自己導演的悲劇。

  在與大馬哈魚搏鬥的過程中,老人的心態是複雜的。他對大魚是有感情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懷有同情的惻隱之心。可是出於職業習慣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殺死大魚---“我跟你奉陪到死。因為當漁夫正是我生來該乾的行當。”兩種彼此矛盾的心態源於聖地亞哥一人---一種出於人的本性,另一方面則是人的社會性。所以,在與大魚搏鬥的過程中,老人的內心深處正與自己進行著更加激烈和殘酷的心理鬥爭。當然,隨著故事的發展,老人戰勝大魚,這在更深層次上暗示著人的社會性最終征服了本性。

  這是一本好書大家快去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