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讀西遊記有感1000字初中(精選16篇)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讀西遊記有感1000字初中(精選1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西遊記有感1000字初中,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

  且看俺老孫七十三變——潑猴孫悟空成長記。

  我們在年少時總會有過張狂,有過叛逆,這些就像我們命運長河裡一陣陣流星。雖然只有一剎那,但卻給我們的人生增加幾分色彩。

  這個暑假,我翻開《西遊記》,一個一個跳躍的文字在我面前呈現,這裡面的孫悟空武功真的是高的不得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更神奇的是,他可以像變魔術一樣變化著七十二種不同的自己,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總能用這個絕技化險為夷,可在我看來,他不應只有七十二變,應再多有一變——由“潑猴”到“聖佛”的轉變。

  孫悟空是吳承恩爺爺筆下一個鮮明又傳奇的人物,為什麼說他傳奇,這還得要從他是一個美猴王的時候說起。

  孫悟空出生在花果山,傳言說他是從一個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他有著桀驁不馴的個性、非同凡人的膽識。從大鬧天宮開始,他就給我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那句“不好!不好!若驚玉帝,性命難存”,更讓我認為這猴子就是一個敢做不敢當,闖出天大的窟窿卻不敢補的人,你說這樣的人能落個什麼好下場?

  果不其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大鬧天宮的時候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一天,唐僧看見了,因為心裡充滿仁慈,把悟空救了出來,後來師徒四人一起到西天取經。在途中,遇到了六個強盜,他們向唐僧師徒勒索錢財,悟空衝動地拿起金箍棒將他們打死了,唐僧一氣之下將他趕走。剛踏上“西經之路”的悟空是非不分,舉動輕率,那六個強盜只是六個普通的凡人,雖經常小偷小摸,但不致死,悟空卻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他們打死,這時的悟空彷彿一個未成熟的花果,從頭到尾都展現出一副青澀相貌。唐三藏知道悟空有如此輕躁的心性,所以嚴格的管教他,稍有行為差池,便會給他念緊箍語,悟空慢慢的學會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在三打白骨精一章中,白骨精幾次三番假扮成凡人,企圖誘騙唐僧,可悟空有火眼金睛,識破了她的詭計,打死了白骨精的肉身,可唐僧他們卻被現象所矇蔽,趕走了悟空,後來唐僧他們被白骨精抓走了,幸虧悟空不計前嫌及時將他們救了出來,並一直跟隨著唐僧。悟空,不會因唐僧的誤會而選擇冷漠,即使他被唐僧趕走了,可他依然對唐僧保持忠誠。這個故事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一雙明亮的眼睛,不要被現象所矇蔽,不要聽信奸人的挑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為了救師傅,悟空來到了地獄,被幽冥王一番羞辱後,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燒卻仍然面不改色,只是在一陣陣狂笑中緩緩地走過去。當年那個大鬧天宮,威風凜凜、目無法紀的孫悟空,已經不見了。此時的悟空磨去了少年的稜角,成為了這個團隊的主心骨。在火雲洞裡,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紅孩兒就用大風捲走了唐僧,可悟空足智多謀,請來了觀音菩薩,又借來了李天王的大刀,收服了紅孩兒,悟空用自己的本領自己的能力保護著唐僧和師兄師弟們,這個團隊因為有了悟空有了安全感,他們因為悟空的存在取經路上更不懼艱險。最終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取得真經,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

  人總是要成長的,經歷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變得成熟。人本來就是要經歷風雨的,何不讓自己先堅強起來,只有克服自己,戰勝自己,才能見到雨後的彩虹。

  我們身為中學生,就像一粒正在成長的種子,我們經過了嬰兒的無知,幼年的懵懂,即將迎來一個新的自己,我們應該多多磨練自己,不斷修正自己個性的缺點,早日成為一棵挺拔的大樹。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2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

  寫唐僧師徒經理了九九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生活所需要的。他們勇敢的克服了一個個的困難,走過了一個個的艱難歲月。回想我們在學習,在生活中,我們做事經常半途而廢、虎頭蛇尾的,我們沒有他們那頑強的毅力去與困苦的險境抗衡,而是用各種的方法去逃避。嗤之以鼻的是,我們常常用諸多借口來為自己辯護。這無疑是對自己的一種沒有信心。《西遊記》雖然是一部神話小說,不同於其他的神話小說,這其中的道理是十分值得我們世人所借鑑的。

  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孫悟空是自由的化身,他是自由的代表。我們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束縛後,渴望得到那看似簡單的自由。孫悟空破土而出,大鬧天宮,大鬧陰曹地府,在花果山稱王,這便是擺脫束縛,重獲自由的象徵。孫悟空在書中無論是與妖魔打鬥,與師父師弟相處,還是同神仙交往,他在書中始終演繹著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現實社會中,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更新與變遷,人類對物質需求已經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孫悟空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們對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巨大力量和勇氣。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便充分體現了《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形象。世人都知道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是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愛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為什麼連這樣一個人也最終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淨壇使者”呢!這與豬八戒的知錯必改,能聽取領導和同事的意見有很大關係。在取經事業中的他對師兄的話算得上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這可謂是浪子回頭啊!我們同樣要學習八戒的這種品質。“知錯能改”這種品質在中國歷史長期發展中是一直被提倡的。不論是在人際關係還是在學習方面只要知錯能改,都是可以得到認可的。

  在如今的社會中勾心鬥角到處氾濫,缺少的就是沙僧的那種心地善良、敦厚朴實、老實忠誠、默默無聞的人。沙僧在取經途中對師父,師兄可算是言聽計從。沙僧的這種任勞任怨、忠心不二的崇高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西遊記》反映的是當時帝王的昏庸無能,不辨忠愚,對封建統治的不滿和嘲諷,對黑暗社會的批判。同時也反映了人類嚮往自由的決心。

  一部鉅作,那正是人類文學的最高體現。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3

  《西遊記》這本名著可謂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它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最後他們四人取到了真經,頓時傳為千古佳話。

  整部的西遊記充滿了敢闖敢拼的大無畏精神和俠膽義腸。

  我從書中的三打白骨精裡真正知道了孫悟空的內心和外表:他的內心是一個不會忘恩負義的人,雖然師傅錯怪了他,但是他還是去救了他的師傅,並不會因此而記恨,從他的外表也是如此。我又從他們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途中知道了豬八戒,它是一個貪吃愛睡,有點好色的人,容易上別人的當,但是如果唐僧或其他師兄弟遇到了困難,也能出一把力來幫助他們。沙悟淨非常忠厚老實,是一個非常聽從大師兄和師傅對他的教導的人。白龍馬雖然在書中不是很引人注目,但是他是一個在主人們遇到困難時,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他們解困難,不怕苦,不怕累。

  書中,不管是行俠仗義、機智多謀的孫悟空,好吃懶惰的豬八戒,憨厚老實的沙悟淨,幫助主人的白龍馬,還是心地善良,卻對妖人不懂分辨的唐僧,還是各顯神通的神仙和詭計多端的妖魔,在我們的眼裡都是如此親切,如此可信,如此的活靈活現。

  在《西遊記》中,它的主線圍繞懲奸除惡的思想,唐僧為了拯救世人而去取經;孫悟空為報救命之恩而助唐僧一臂之力,豬八戒也有敢作敢為的勇氣,沙河尚則是任勞任怨的工作。雖然四人之間矛盾不斷,但在四人共同的努力下經過長時間的跋涉終究達成了此行的目的。雖然這些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表述,但這些好品德,好思想就應該在不經意見說給孩子聽,雖然聽到的是故事,但在年幼的心裡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雖然現在我們都過上了安逸的生活,我想當今社會還是很需要這樣的精神的,對身邊的種種惡事不理不採,看見老人行動不便不上前攙扶;看見老弱病殘不積極讓座;看見人家錢包被偷視而不見;看見小孩落水見死不救。這樣的世界也太過殘酷了吧!我們是否該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那位老人總希望有人依杖,不至於舉步為艱;生病的人總希望有地方暫做休息,不至於身虛體弱;丟失財物的人期盼有人告知,不至於勞作的成果丟失;落水的孩子渴望有援助之手,不至於命喪黃泉;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多給予他人一些關懷,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許這些你不在意的舉動,在被你幫助的人心理恰似冬日裡的陽光一樣溫暖。

  雖然四大名著已不在是現在孩子們的必讀文著了,但它們所提倡的精神卻是我們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就算時代再變,我想這種懲奸除惡、救死扶傷的精神將會隨著這些故事一代一代流傳下去,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時期這些都是人們所應有的好思想、好精神。就象歌裡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希望未來的世界將象人們期盼的那樣成為一個大同的世界。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4

  “你挑著擔我騎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這段歌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就是《西遊記》主題曲中的歌詞。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本書吧。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我們成長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最終闖過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作者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好吃懶做,尊師的豬八戒;滿腔正義,足智多謀殺伐果斷的孫悟空;沉默寡言的沙僧;沒有主見,單純善良的唐僧。讓我記憶猶新。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面對困難時,逃避和退縮,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相反,如果你勇於面對,那麼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正是這一點,才讓《西遊記》中性格不同的師徒得以戰勝妖魔鬼怪,最終取得真經。

  不光是書中,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敢於挑戰命運的人,張海迪就是其中一個,她五歲時就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換成別人,他們可能就自暴自棄,渾渾噩噩度過一生,但張海迪沒有!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一萬多人次。她憑藉著自己不屈不撓的韌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實不相瞞,以前的我是一個膽小,不敢面對恐懼的人,多年前的一個夏天,我和爸爸在菲律賓浮潛的時候,我就是不敢把頭扎到海里去,看著別人一個個都說海底太美了,本來就很著急的我聽他們一說,不僅更焦躁了,爸爸也有些不耐煩了,但我低著頭,仍然不敢。這時,爸爸終於按捺不住,把我的頭“撲通”按到了海里。當我睜開眼睛時,我瞬間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五彩斑斕,形狀各異的的珊瑚,成群結隊的魚兒和蔚藍的海水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原來,這也沒有我想的那麼可怕嘛!”從那天起,無論我遇到什麼困難,我都不會再逃避了,因為我知道,只有勇敢面對困難了,才能欣賞逃避者無法看到的美麗。正像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我一定要向《西遊記》重點唐僧師徒四人學習,勇於面對,勇於挑戰,堅持不懈,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中取得“真經”。

  只有勇敢面對,才會成功!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5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為優秀的神話小說,深受人們喜愛。它的作者是明代吳承恩,共100回。我兒時曾看過《西遊記》的小人書,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我著迷一般地聽著單田芳的評書《西遊記》,現在我則沉醉在它長長的小說世界裡,每一次的閱讀和欣賞,我都會有不同的感想。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一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後獲取了真經。故事情節引人入勝,風趣生動,婦儒皆知,深受人們喜愛。本書主要人物有五位: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唐僧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總是被妖魔鬼怪所矇蔽,一次又一次地上當受騙,但是對於徒弟他毫不手軟;孫悟空聰明機靈、勇敢善戰,不愧為“鬥戰勝佛”;豬八戒懶惰,貪吃、貪睡早已成了他的“看家本領”,但有時卻傻得可愛;沙僧樸實憨厚,從不撒謊,說了謊話準露餡——結巴;白龍馬低調內斂,甘為配角,西天路上,任勞任怨,歷盡艱辛,走過萬水千山,終於修成正果。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當數孫悟空。他從石頭中蹦出,天生充滿靈性。為了學到真本領,他涉洋過海,千里迢迢尋求師傅,經過勤學苦練,學會了七十二變、騰雲駕霧。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鬥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最終卻敗在如來佛主手下。被壓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他並沒有被打垮,對自由的渴望,靠的是意念,靠的是堅持不懈。在他的等待中,迎來了唐僧的解救,迎來了自由和重生。在和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經的漫漫長路上,他不畏自然艱險,面對無數的妖魔鬼怪,他毫無畏懼,奮勇向前。他掃蕩妖魔鬼怪不但是為了保護唐僧取經,而且也是為民除害。他疾惡如仇、敢於鬥爭、有膽、有才、有識。最終贏得勝利並取得美稱,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崇拜孫悟空,不僅僅是因為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而他身上所具有的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精神更令我敬佩。他敢和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鬥,敢和妖魔鬼怪鬥,敢和一切困難鬥……他自始至終都充滿了鬥爭精神。他的這種鬥爭精神,不正是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所需要的嗎?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將面臨重重的困難,前途坎坷,佈滿荊棘,只有具備了孫悟空這種鬥爭精神,才能披荊斬棘,獲得成功。我一定要做一個像孫悟空這樣的人。同時,唐僧取經的成功,再次說明了一個真理,那就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而且,整個取經過程中,唐僧師徒的齊心協力,也讓我深深體會到“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道理。《西遊記》作為我國文學領域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每次的閱讀和欣賞,都能讓我受益無窮,《西遊記》是陪伴著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6

  明代傑出小說家吳承恩用畢生心血著成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部長篇神話小說內容早已膾炙人口。《西遊記》因風趣曲折的劇情發展受百姓歡迎,更重要的是它對四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唐三藏心地善良、優柔寡斷;孫悟空勇敢正直、大膽魯莽;豬八戒知錯就改、好吃懶做;沙悟淨憨厚老實、缺乏主見等。他們活靈活現的形象都受百姓歡迎,令學者思考。

  細細品味名著《西遊記》,如一口香茗,不由對手中的書輕輕抒發感慨。是對作者塑造人物的讚揚,也是對性格與人生態度的理解。

  師徒四人的師傅——唐三藏,是以唐朝高僧玄奘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說中,唐僧是金蟬子轉世,食其肉可以長生不老。因此一路上的劫難都是那些妖魔鬼怪想要“吃”了唐三藏。唐僧心地善良,值得我們學習。在美好脆弱的自然中,我們應該友好的對待其他生命。保護碧綠的青草、春天裡盛開的野花、天空中飛翔的小鳥、花叢中飛舞的昆蟲。善待生命,讓自然更和諧。

  保護唐三藏的是他們的大師兄——孫悟空,是一個虛構的神話人物。孫悟空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上至飛鳥下至游魚。他的“金箍棒”運用自如,使他威震天地,連天神都讓他三分。孫悟空勇敢正直、不怕困難,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如此。在挫折面前不低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有孫悟空一樣的精神,努力奮鬥抗爭才可以獲得成功。但他也有值得我們吸取的教訓,他生性衝動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要保持好的態度和清醒的思維,否則就會招來我們的“緊箍咒”。

  好吃懶做的二師弟——豬八戒,原來是“天蓬元帥”但因為犯了錯誤貶到人間,又不小心掉進了豬窩,便有了小說中豬頭人身的形象。豬八戒雖然有很多缺點,是一個反面人物但依然有很多有點可以學習。在取經路上他犯了很多錯誤,但他每次都知錯就改。在高老莊犯了錯誤之後他改正錯誤跟隨唐僧西天取經,路上逐漸戰勝缺點修成正果。

  揹負行李的老實的三師弟——沙悟淨,又稱沙僧被貶流沙河。在取經的路上一直任勞任怨的揹負行李牽著白馬,有著老實厚道的形象。我們在生活中要學習沙僧:在學校幫助別人、在生活中謙讓別人。但它的缺點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他沒有主見,所以才有了他一直向孫悟空呼救的段子。我們要學會自己判斷對與錯,才能在不怕“妖魔鬼怪”,獲得成功。

  讀了這本名著《西遊記》,我學會了很多。在我們學習的“取經”路上,我們要有孫悟空的勇敢、豬八戒的悟性、唐三藏的善良、沙僧的老實,才可以與“妖魔鬼怪”百戰百勝。戰勝挫折,取得成功。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7

  暑假期間我讀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說起《西遊記》,那是眾所周知啊!這是由古代一位名叫吳承恩的人寫的。書中的內容豐富多彩,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頗有神韻。讀完後我感觸很深,覺得非常值得一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的慈悲、誠心向佛和頑固執著,孫悟空的正義大膽、英勇無畏、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的懶惰、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的忠誠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三打白骨精”了。白骨精很是狡猾,孫悟空每次打她時都讓唐僧認為是打死凡人的假象,其實自己早離開肉體不知到哪兒去了,以致於讓唐僧誤以為悟空三次打殺無辜之人,怒念緊箍咒,趕走了悟空,悟空灑淚而去……後來當唐僧被黃袍怪捉住被困時,他才明白,原來是自己冤枉了悟空,懊悔不迭。當悟空回來救自己時,他請求悟空留下,讓他隨自己繼續西遊去……這個故事說明了,不管是誰,也只是肉眼凡胎,所以不會永遠對。唐僧雖然錯了,但他知錯就改,所以他還是個好師傅,悟空也原諒了唐僧,還是一心一意的保護唐僧繼續西行。他們師徒四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最後終於取得了真經。

  從《西遊記》這本書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讓我看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有時學習或做事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深感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我想,不管面對什麼事,只要我努力去做,不管成功與否,也是一種成功啊!其實,我們學習也像取經,有的人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特別聰明,對學習有很好的興趣,回到家,總是把當天所學的複習一遍,沒有學的預習一遍,鞏固一下知識。也有些人像豬八戒,好吃懶惰,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兒耐心。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孫悟空和沙和尚一樣,有對學習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8

  讀完了《西遊記》,我對唐僧師徒四人有了重新的認識。唐僧是屬於“牆頭草”一派中的拉拉藤,因為他沒有一點自己的主見,一路上全都靠著孫行者和那根鐵棒,但是十分守清規,三規四戒,從未越過雷池一步,那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景仰的。孫悟空可以說是不服輸過了頭成了賴皮,但對師父是絕對的忠心耿耿,被趕走了心裡還默默掂記著師父的安危。對於豬八戒,那評價可要一落千丈,好吃懶惰,既好色又存私房錢,實屬詐騙類,每次都是他慫勇師父念《舊話兒經》,讓行者生不如死。沙悟淨嘛,做人誠肯,雖然只會些“三腳貓”功夫,但幾乎刻刻不離師父。

  這四個人雖然性格各不相同,但志向一樣:保唐僧取得真經,超度亡魂。在這部書中,他們意志堅定(豬八戒可能有一點出格),最終得到了如來的認可,成了佛。這就像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一樣,只要意志堅定,就一定能挺過去。

  如果用比喻的話,唐僧就像我們平時依賴父母的一面,悟空像我們平時要強好勝的一面,八戒像我們平時懶惰的一面,而沙僧像我們平時過於老實的一面。這樣一個人乍看上去真的很像我們,但如果各取一點來彌補不足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在需要之時藉助父母的幫助,困難時不服輸,勤於做好事,懶於做壞事,對那心靈已經經受不住打擊的人撒一個美麗的謊言,那麼一個人將多麼完美!但也許很少有人可以做到,不過,沒關係,我們還可以學習悟空不斷改錯的精神,他以前總愛殺人,遇到如來菩薩也不跪拜,但現在改過來了,多麼好呀!不斷犯錯是小,但不改事就大了。舉個例子,有一個殺人放火販毒品的勞改犯,原本被判死刑執行緩刑期時改正了,獲得了減刑的機會,雖然漫長,但是幾乎改掉了一個不能改掉的錯誤。由此可見,改錯是多們重要。

  《西遊記》與《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並稱為明代的四大奇書,是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經典作品。它不僅在中國史上影響巨大,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它的外譯本,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十數個語種之多。

  另外,這本書的作者小吳(吳承恩)強化了神話的現實批評性,所謂“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鑑寓焉”(《禹鼎志序》)。也因為有了鮮明的現實性,其能不涉於怪誕。封建迷信,而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

  《西遊記》的現實批評意義,固然表現在其“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更在其透過人間國度的描寫,批判諷刺了嘉靖朝廷的荒淫腐敗,昏庸失政。所以說,《西遊記》絕對配得上為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稱號。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9

  初讀《西遊記》,我只看到了孫悟空降妖除魔,八戒憨態可掬,師徒四人經歷神奇怪誕,當成一本故事書來讀。

  再讀《西遊記》,卻讀出些悲壯與憤怒的意味了,透過作者看似荒誕不經的字裡行間,我似乎看到各路神仙醜惡的嘴臉,如同張牙舞爪的封建王朝,虛偽至極,令人窒息。好一個時代鑄就的文字!

  “哪怕烈火焚燒,哪怕冰霜覆蓋,依然志向不改,依然信念不衰……”這種堅持固然令人讚歎,但若細細思來,這種堅持不是盲目的嗎?一路翻山越嶺,一路斬妖除魔,十七載光陰,不過是一個筋斗雲的距離罷了。

  那各路神仙,不正代表著封建統治者嗎?名義上大慈大悲,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挽唐僧師徒於危難之際。可,烏雞國國君只因將水火不侵的觀音大士溺了三日,便遭受枯井埋屍三年,兒子認賊作父的下場;鳳仙郡只因一人意外打翻了供奉玉帝的供盤,即招來三年不雨的彌天大禍……

  神仙們一邊“不小心”將各類坐騎放下界為妖,一邊又下界助師徒“降妖”,再不痛不癢地罵它一句“業畜”“孽障”,打它幾棍,接著意味深長地說一句:“你們註定要經此一劫啊……”

  假慈悲哉,偽君子也!

  當年的齊天大聖,身著金甲,戰袍在風中烈烈作響,“百變金箍威長在,駕雲將軍志自雄”。當蒼穹動搖,當銀河燃燒,他放聲大笑,欲與天公試比高,這是何等的威風,何等的豪情!可五百年後,他已是麻木的孫行者,戴上金箍,與牛魔王等曾經的兄弟廝殺。他就像被招安的宋江,與方臘兩敗俱傷。聽封建王朝肆無忌憚的嘲笑,最後換得一虛名,四大皆空,成為虛無的佛……

  且怒且悲且狂哉,是人是鬼是妖怪,不過是,心有魔債!這是吳承恩的悲哀,誰能說,他曾經不是那沒戴上金箍的孫猴子?誰能說,他內心不曾反抗過封建王朝?只是最終,他失敗了,他就像那戴上了金箍的猴子,有那麼多的無奈,那麼多的牽絆,慢慢對他自己妥協,對他所處的時代妥協。不,他的心,依然是那樣赤誠,不曾黯淡,不曾消沉,不曾墮落!當悲憤化為筆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時代鑄就的文字!

  如果失去是苦,你還怕不怕付出?就站起來吧,英勇的反抗者!

  如果墜入是苦,你還要不要領悟?就滾滾而來吧,時代的洪流!

  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向前吧,即使封建不可戰勝,也亮出你的劍鋒;反抗吧,即使失敗,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吳承恩就是那個孫悟空吧,他會站在南天門,冷冷地望著天庭,那眼神是一道電光,穿越了記憶與歷史,與那個威武的影子緊緊相連。

  這,是那個壓抑的時代裡百姓的吶喊,這是時代,鑄就的文字!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0

  中國有四本書非常有名:《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還有《西遊記》,合稱四大名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西遊記》,因為它的情節非常吸引人。至於《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我就沒有什麼興趣,而《紅樓夢》又太虐了。

  既然如此,簡單介紹一下《西遊記》吧,其作者為羅貫中,是一部充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講述了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

  首先,我最喜歡的是大師兄孫悟空。他原來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一隻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夢遊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神丹,居然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裡,還自封“齊天大聖”,惹怒瞭如來佛祖,便被壓在五行山下。被唐僧救了之後,他知恩圖報,護送其西天取經。他正義大膽、本領高超,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是妖怪們的剋星。他嫉惡如仇,對付邪魔從不手軟,儘管很多時候並不被唐僧所理解,仍義無反顧地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我認為,在他的身上,吳承恩寄託了當時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呼喚社會上的正能量,除惡揚善,弘揚正氣。

  其次,就是沙僧了。沙僧雖外貌醜惡,但是個性比較憨厚,忠心耿耿。他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但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九骷髏頭項鍊了(自己取的)。

  據說,唐僧是十世靈童轉世,取了十世經,前九次都是獨自一人去,走到流沙河就被沙和尚吃了。沙和尚脖子上帶的九個取經人頭顱便是唐僧的,因那頭顱在鵝毛浮不起的流沙河裡沉不下去,沙僧覺得奇怪,便將它串起來玩耍。最後,唐僧靠自己的九個頭顱度過了流沙河。看來他吃唐僧,也是佛祖的任務啊,怪不得他。

  最後,就是豬八戒與那師傅了。豬八戒好吃懶做、貪生怕死。師傅則善良的太過了,特別是“三打白骨精”這一情節,他輕信白骨精而嚴重懷疑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把緊箍咒念得津津有味。看到這裡,我非常地憎恨唐僧。不過想想,如果書中的人物太過完美反而顯得不真實。其實,他們倆還是有優點的。豬八戒的小聰明,唐僧的意志堅定,不懼誘惑。正是有這樣的組合,才有克服九九八十一難的精彩。

  一路艱險,一路修行。同樣道理,我們的人生,也會遇到許多困難。有時候,困難大如天,不是一個人可以克服的。這時候,我們需要朋友、兄弟,共同當擔。就拿現階段我們的學習來說吧,何嘗不是困難重重呢?遇到“攔路虎”時,一人智短,眾人智長,同學們在一起,共同思考、相互討論,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或許,這就是讀《西遊記》,最大的啟示吧!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1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從小就遨遊在書海的我,愛“淡淡哀愁,濃濃相思”的《城南舊事》,愛“歷險流浪,堅強勵志”的《魯濱遜漂流記》,愛“群雄紛爭,多謀善斷”的《三國演義》……其中我最喜歡的仍屬“懲奸除惡,光怪陸離”的《西遊記》。《西遊記》這部章回體小說不僅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是稜角分明,骨肉勻停。有神通廣大,好勇鬥志的孫悟空;有慈悲善良,善惡不分的唐僧;有好吃懶做,本性純良的豬八戒,亦有吃苦耐勞,周到細膩的沙僧。

  《西遊記》產生於16世紀明朝,整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取得真經的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屍魔三戲唐三藏聖曾恨逐美猴王》這一回。

  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三次,分別變成少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然而三次都被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並打死,可是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這是白骨精變的,認為孫悟空三次故意打死無辜百姓,驚痛交加,加上饢糠的豬八戒在旁嗦嘴添油加醋,唐僧決定趕走孫悟空。孫悟空百般辯護,祈求原諒,可奈師心似鐵,只得離去。臨行時一向心高氣傲的悟空一定要拜別師父再走,唐僧扭身不接受“歹人”的跪拜,他只好拔下幾根毫毛,變出許多“孫悟空”,把師傅圍起來拜了三拜才含淚離開……讀到這,我都不禁為至誠至信的悟空掬一把同情淚。

  我想如果唐僧也有火眼金睛就好了,這樣他就不會善惡不分,看風是風,看雨是雨,也不會再三誤會悟空,恨逐孫悟空了。是啊,我們人的眼睛畫素很高,但有時卻看不清楚真相。這讓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去年生日,小姑姑從國外帶回一個書包,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粉紅色的書包,上面還有些亮晶晶的亮片,我非常喜歡,愛不釋手,第二天便帶到學校上課。

  課間,同學們都來圍觀我的新書包,得經過我的.同意後,才允許小心翼翼地摸摸我的新寶貝。我還指著書包得意洋洋地炫耀:它是從國外買回來的,在這兒絕對是絕無僅有。之後那幾天我都為擁有這個書包感到驕傲和自豪。

  一天放學時,我背上書包,正準備離開教室,忽然感覺有人在動我的書包!我立刻轉過頭一看,是我同桌,他在搗鼓我的書包,我用力一甩,把書包甩在前面,狠狠瞪了他一眼,他緊張的解釋說:“是…我只是…”說著,手還在空中比劃著什麼,我還沒等他說完,立刻打斷了他,併發誓和他絕交。回到家後,我才發現書包拉鍊沒拉好,又想起我同桌在學校時可能只是好心地想幫我拉好拉鍊吧!是我誤會他了。第二天一到學校我就和他道歉了。

  其實眼見並不一定為實,耳聽也不一定為實,只有時時告誡自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儘量讓自己成為像擁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那樣的人,這樣生活裡就可以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2

  是善哉?還是惡呼?

  ——從《西遊記》人物說開去

  在這大千世界上真的存在著絕對的善與惡嗎?我想,應該是不存在的吧。那麼,何為善?何又為惡呢?

  《西遊記》中有一件頗有意義的事,不知各位是否發現?話說三藏等人一路西行時,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取得了真經、修成了正果。然而在遇上的諸多妖精中,有的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了,有的卻只是有驚無險。我總結了一下,發現凡是那些“有驚無險”的妖精都有著“後臺”,而那些被孫悟空一棒打死的妖精,則是一些背後沒人撐腰的“無名小卒”。

  都說神仙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不管什麼事,掐指一算就明白了。例如:有些妖精正要被孫悟空打死時,他的主人都會準時跳出來,擋住悟空,請他網開一面。每當讀到這裡,我心中就會產生一個大大的問號:那些神仙既然能算到自己的部下會有“血光之災”,那麼也應該能算到自己的部下正在為非作歹,可是他們好像從來都不去阻止,試問這樣的神仙、菩薩真得很“善良”嗎?

  而一向被評為“本性雖壞,但其心乃善”的孫悟空,他真得很善良嗎?佛有八大戒,頭一戒便為不可殺生,而像孫悟空這樣一個手上沾滿了鮮血的“人”,如來居然還封他為佛!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面對各種妖魔,他老人家理應慈悲為懷,一勸再勸,畢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無論如何,也不能大開殺戒啊!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妖魔當誅,可是,他們的手下也有許多無辜之人,用現在的話說,應該分別量刑才對啊,但孫悟空等人就喜歡一網打盡,把事做絕了。

  我們再站在那些在一般人眼中被視為“十惡不赦”的妖魔的角度上想一想。人們為了獲得美食,不惜屠殺野獸,而妖又由獸化。因此,以他們的角度來看,人類就是他們的生死大敵,既是生死大敵,那麼又有何不可殺呢?

  現如今,人類的餐桌上,好像除了“自己”以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好像全齊了吧?

  再看看那些所謂的惡人。其實在他們當中,除了少數一些罪大惡極的人應當得到法律的懲罰外,大多數人都是由於這個或那個的種種原因才被逼上絕路的。《水滸傳》裡面的一百零八條好漢,不就是一個個鮮明的例子嗎?

  正因如此,所以我想,再這三千大世界上,應該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吧!老子曾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既然禍福可以互相轉換,那麼善惡又何嘗不可呢?畢竟,有時善惡只是在一之念間。隨著環境的變化,善有時會變成惡,而惡有時也會變成善。人們常說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不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嗎?

  同學們,其實真正的善與惡呀,就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去把“善”找出來吧,然後在把“惡”深深的埋起來吧!讓真善美之花開遍全國!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3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願望,但一個人的願望卻由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瞭解、認識和把握的程度不同而會不同和變化。

  毛澤東曾說:“如果一個人十年來未找到真理,十年都未立志”。找到了自身生命中存在真理就確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目標,就找到了獨一無二的偉大的人生和事業,一個人如何才能人生定位,找到和確立自己始終不渝的人生信念和目標!這隻能其從的人生努力奮鬥中去探尋追問,只有其人生體驗才真正包涵了他人生的獨一無二、包涵著他生命旅程中的真理。他必須在其深心裡問他自己:“到底我該生該幹什麼?!”你必然能幹成什麼!在你的人生努力中要真誠地執於自問。那麼,在你的苦苦的自我追問之下,在所有的世俗社會所引發的人生願望和目標全部消失之後,一個出自你內心深處的、綜合你生命所具有的全部、將會激勵和喚起你去始終不移地去實現它的人生信念和目標就會自你心中升起!它就是你人生中、心靈深處升起的太陽。即使是在你未來的人生征途中處身黑暗,你都能看到人生和事業的依稀希望和光輝,它將喚起你生命所具有的全部才智和力量去成就你這獨一無二的偉大而輝煌的人生和事業。

  你與生俱來的、在你心中激揚流淌著的那股心力、內在力量,名之為悟空,行者就是你必須要以自己的行動在生活的實踐中肩負和履行你的責任和道義,一個人對現實的關注和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生活能力名之為豬悟能,八戒就是自己為生活之所得必須要嚴格遵循的一定準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內心發生的矛盾衝突,因左右為難而容易導致人生的傾斜——能否行之於中庸、泰然和鎮靜——這種能力名之為沙悟淨,和尚就是服從於高尚的目的和動機;對自己所覺知和把握的是和真理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和遵循,這種堅定的意志力稱之為龍馬;而在內心裡始終如一地抱持一個自我期望的、要去達到的一心之所繫的心願和目標就謂之為唐僧。——這就是古往今來所有成就偉大的偉人和天才都具有的成就偉大事業的五種偉大的內在素質。正是這五種協調的內在素質,使人們一旦發現和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會始志不移地去達成它。——這就是牛頓何以在獲得蘋果落地的啟示之後會不懈地去探索,從而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馬克思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獲得了啟示之後會不懈地去探索,從而發現了經濟規律的內在原因,……事實上,有廣泛的人在蘋果落地、衣食住行……中產生過困惑和啟示,但人們不會把這個問題當真地去探索出個究竟,他們在真理召喚他的時候會放棄它,對它棄耳不聞。但如果一個人具備了這五種良好的內在素質,他就會在自己的人生中不遺餘力地去為真理而鬥爭。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4

  一個故事,一條大道,一個決心,師徒四人降妖除魔,天竺取經。

  沒錯,西遊記!這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他被翻拍成了各種形式的電視劇、動畫片、電影,人們都沉浸在影視劇的情節中,反覆的看著劇中人物的奇蹟相遇,不如關上電視、電腦,翻開書,讓我們的想象力遨遊在文字的世界裡。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到了天竺取得真經的故事。可是,眾所周知,孫悟空一個跟頭就十萬八千里,他為什麼不揹著唐僧飛去天竺呢?是的,孫悟空是有上天入地的本領,可是如果他這麼做了,沒有這九九八十一難,他們師徒真能取得真經嗎?在西遊記的結尾,唐僧只經歷了八十難,所以拿到的只是白紙,可當他們經歷了最後一難後,白紙上才顯現出真經,這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不經歷足夠的磨難,我們怎能成長?不體會過失敗,我們怎能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會在磨難中一點一點成長,一點點看清自己,一點一點變得優秀。

  讀書可以使人明智,再讀西遊記時,我深深的感到羞愧,羞愧自己的小肚雞腸,羞愧自己的狹隘心胸,羞愧自己的半途而廢,羞愧自己的意志不堅。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途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經歷了無數的妖魔鬼怪,多少次都差點成為妖精口中的一道菜餚,雖然,有時也會迷茫,也會失望,可是他們從未想過放棄,意志堅定、信念不移,最終取得真經。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孫悟空雖然頑皮,但他懂得感恩,對唐僧忠心耿耿,一路上盡心盡責的護送師傅,而我們呢?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又任勞任怨的將我們撫養長大,我們又做了什麼呢?媽媽嘮叨幾句,我們便不耐煩,父親責罵我們幾句,我們卻還要頂回去,父母辛苦賺錢,供我們上學,我們卻拿著父母的錢肆意揮霍,不懂得珍惜。孫悟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尚且懂得感恩,而我們又做了什麼呢?

  孫悟空還有個寬廣的胸懷,取經途中,被唐僧多次誤解甚至趕走,可在他並沒有怨恨,盡心盡責,努力保護著師父。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三打白骨精的片段,白骨精三次化為人形來迷惑唐僧,都被悟空看破,可是唐僧一次次被迷惑,儘管悟空多次解釋,他卻相信自己的眼睛,趕走悟空。當得知道唐僧有難時,悟空仍然義無反顧的去救師父。再想想我們,平時因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就和同學、朋友、家人產生矛盾,怎能不感到羞愧?

  《西遊記》讓我懂得感恩,懂得寬容,學會堅持,學會成長。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如孫悟空一樣,堅定信念、戰勝困難、跨過失敗、揹著夢想、砥礪前行。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5

  當我翻開第一頁時,心中無比的激動,當我再次體會時,有感而發,世間的文學作品無數,獨為《西遊記》情有獨鍾,裡面人物的刻畫,人物的心理轉變,都是寫的那麼好,因此我便愛上了這四大文學鉅著之一的《西遊記》。我便帶著濃濃的興趣讀了這本書。

  這裡面有智勇雙全,翻個筋斗雲就能行走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有貪婪,好吃的豬八戒,有賢愚不分,心地善良的唐僧,有任饒任怨的沙和尚,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難道他們是輕而易舉的就行完了這段路程嗎?我想不是吧,他們的故事,影響了後人,因此後人將明朝吳承恩的鉅著拍成電視劇,製成動畫片……

  正因為他們的精神,啟發了所有讀者,因此這本書是我們作為學生必讀物,因此這本書對我很有啟示。

  人們都說,人要有志向,才會去努力,奮鬥,如果一個人沒有志向的話,那麼這人離成功的道路還差一大截,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啊,他們正因為有著遠大的志向,不管在取經道路上遇到的困難重重,他們都克服了。吳承恩的妙筆,影響了我們,因此我們看了這本書中的第一感悟,就是人要樹立遠大的志向。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就想退宿,放棄,就確定了我們不能完成這項任務。當我們受到挫折時,我們就失去了信心,就不再想去努力,而這幾位人物所遇到的困難比我們的困難多,他們呢,他們不是克服了嗎,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及樂觀的心態,他們對任何困難都不怕,都敢於面對,如“三打白骨精”,“女兒國”,我們難道不應該有著他們的精神嗎?我們不應該學習嗎?

  當我們在學習中,我們遇到了難題時,不應該光自己獨立思考,我們不懂就要問,我們在做什麼事情時,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要團結合作。“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就是反映了我們要團結合作,這不是他們師徒四人具備的精神嗎?

  我們在做一件事,總是堅持不到最後,難道是我們能力不夠嗎?難道是我們不能玩成的任務嗎?我們不應該好好思想嗎?我們缺少的是什麼?是持之以恆的精神,“水滴穿石”這個成語不是反映了這個精神嗎?如果我們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們什麼困難克服不了啊!!我們要學習他們師徒四人這種精神。

  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品質,那麼我們是不會得到別人的好評,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品質高尚啊,他們師徒四人難道沒有嗎?是啊,品質是人的根,如果品質不好,可想而知,這人會是什麼樣子?

  這是一篇彙集了我們人應該具有的精神啊,品質啊,教我們應該如何去克服困難,從這《西遊記》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遇到困難,要有堅定的信念……等品質。從書中收穫了日常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東西。

  讀西遊記有感初中 篇16

  窗外是經歷了嚴嚴寒冬後的新生的太陽,陽光充足而又溫暖。而我卻因為桌上的數學題皺著眉頭,面對這些困難,我有些煩躁不安,但在姐的勸說下,我翻開了剛買的《西遊記》

  這《西遊記》中的孫猴子便是我兒時最喜歡的形象,我細細品味著這書中的孫悟空,我漸漸感受到了孫悟空是如何面對困難的。孫悟空面對困難,自信樂觀。在大戰紅孩兒中,悟空明知紅孩兒煉成了“三味真火”卻仍然自信滿滿地要與他大戰,並在陣前開玩笑說紅孩兒是他的侄兒。這種自信樂觀,才使得他在各種困難面前有著戰勝困難的決心和頑強的鬥志,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樣就可以將敵人惹怒,使敵人亂了陣腳,於是就在心理上戰勝了敵人。

  孫悟空面對困難,勇敢機智。在困難面前,勇敢就是精神支柱和動力。因為勇敢,孫悟空再能在水簾洞門口逆流而上;因為勇敢,孫悟空才能在所有天兵天將面前絕不低頭;因為勇敢,孫悟空才能在各種妖魔鬼怪面前永不逃避。但只有勇敢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機智,還要將勇敢與機智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首先逃出敵手,再殺敵制勝。在女兒國國王要求唐僧成親時,悟空就巧妙地運用了機智和勇敢。首先他先讓唐僧假裝與國王成親,國王將通關文碟寫好後,悟空要求唐僧為他們送行,國王陪著唐僧去了後,悟空在於唐僧道別時,對國王和其他人使了定身法。這才走出女兒國。若悟空當時沒了機智或勇敢,就不會有這樣圓滿的結局。當然,悟空在取經路上的機智,才使得他在精神和戰術上戰勝了敵人。

  在書中,我們會經常看到“悟空與妖怪大戰幾百回合,妖怪已經疲憊不堪了。”這樣的話語,這就體現了悟空面對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幾百回合那時多麼長的時間啊!悟空卻仍然堅持著,哪怕使出了渾身解數,他也不肯服輸;哪怕被打的遍體鱗傷,他也要堅持不懈。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悟空可以在煉丹爐裡呆上七七四十九天,才使悟空在取經路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悟空在困難面前,有一種方法大家最為熟悉,也最為有效。那就是尋求別人的幫助。悟空尋求別人幫助的基礎是什麼?那就是他在天宮時,廣交有用的朋友,並取得了他們的信賴。於是在日後,這些朋友就成了他的救命恩人。悟空會在自己戰勝不了困難時尋求幫助,這並不是說明悟空沒有能力,在我看來,尋求幫助就是一種能力,只有尋求幫助,才能多一種戰勝困難的方法,多一種戰勝困難的可能。

  孫悟空面對困難是那樣的自信陽光,用著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堅持在困難面前永不低頭,就算是求助也要戰勝困難。而我卻在困難面前煩躁不安,向困難低下頭。我羞愧地拿起筆,突然心情又變得不再寒冷,向窗外的陽光一樣溫暖,用著讀書的感悟,用著悟空面對困難的態度和方法做著一道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