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節目策劃書> 訪談節目策劃書

訪談節目策劃書

訪談節目策劃書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和新的目標,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策劃書吧。現在你是否對策劃書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訪談節目策劃書,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訪談節目策劃書1

  節目名稱:《名人面對面—韓寒》

  節目型別:人物訪談

  節目目的:透過一個全新的視角瞭解這一80後的青年。

  主持人風格:有親和力,互動性強。

  受眾人群:重要一年輕人群為主

  節目背景:韓寒從今入人們視線以來就備受觀眾,他被稱為一種現象,他是80後的代表人物。最近,由他主編的雜誌《獨唱團》自面世以來受到年輕人的大力追捧,並且在學術界大受好評。此節目邀請他,透過談話全面的來了解這個影響力頗廣的年輕人有著怎樣年輕而豐富的經歷與生活。

  播出時間:(略)

  採訪準備:

  1. 從網上搜尋資料,全面瞭解受訪嘉賓。

  2. 採訪他的父母、朋友,對嘉賓進行詳細瞭解,並將採訪畫面運用到節目製作中。

  3. 蒐集韓寒的一些籤售、賽車、音樂影片等音像資料。

  4. 採訪一些韓寒的書迷,蒐集他們對韓寒的看法以及關注的問題。

  節目流程:

  主持人:他的名字曾經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被討論,他曾經是叛逆的代言人。他,一度被《時代週刊》評為“20xx推動中國進步的100人之一”。從叛逆青年到暢銷書作家,從職業賽車手到雜誌主編,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備受爭議的人物,80後代言人,韓寒。

  畫外音:(人物介紹+圖片、資料)

  1999年,以《杯中窺人》一文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後因期末考試七科不及格而留級,被報道後引發社會關於素質教育政策及“學校應當培養全才還是專才”等系列教育問題的激烈討論。他的首部小說《三重門》至今累計發行200萬冊,中國近20年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在留級後,再次掛科七門並最終在高一退學。

  主持人:1、當時為什麼一定要退學呢,你才高一啊?

  2、有沒想過輟學後幹什麼?

  3、你退學有沒有徵求父母的同意?

  主持人:退學後,陸續發表了散文集《零下一度》、《通稿20xx》、《就這麼漂來漂去》一直到《他的國》和《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等作品;出於對駕車的熱愛,成為了一名職業車手,並減少了出版活動,但仍然透過部落格繼續發表了一系列的時評文章,其中不少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甚至論戰。

  1、你很關注民生百態嗎?

  2、你覺得你叛逆麼?

  3、你平時喜歡看什麼書?

  4、你最喜歡你的那本書?

  5、作家、賽車手、雜誌主編等身份,你更喜歡哪一個?

  主持人: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沒有,所以我們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給拿掉。時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6、你覺得你是全才麼?

  主持人:我成為現象,思想品德不及格,總比沒思想好。這是你說的,還有“我覺得我是全世界最聰明絕頂的人。”

  7、你為什麼有這樣的自信?

  8、你覺得現代的大學生怎麼樣?你比他們,有什麼不同?

  畫外音: (圖片+資料)

  韓寒, 1982年9月23日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的一個小鎮。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這個幽靜的南方小鎮 ,沒有城市的喧囂,也就薰染出韓寒自由、不羈的個性,父母開明的思想與教育方式也為憨憨的成長之路起到了深刻的影響!

  主持人:1 有沒有問父母,為什麼叫韓寒這個名字?

  2 你小時候調皮不?

  3、上學對你來說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麼?

  4 你認為父母對你思想以及現在所選擇的成功方式有沒有影響?

  主持人:20xx年12月接受公盟法律中心頒發的“公民責任獎”, 20xx年被 時代週報“時代100人—20xx推動中國進步100人”等等榮譽

  5、你對此有什麼看法?覺得他們為什麼會將這些榮譽給自己?

  主持人: 20xx年6月10日韓寒的主編雜誌《獨唱團》在北京全國圖書訂貨會上正式舉行新聞釋出會,20xx年9月出版長篇小說《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首印70萬冊。

  1、為什麼想到主編雜誌?

  2、對現代80後一些作家主編的雜誌有什麼看法?

  3、今後有什麼打算?

  畫外音:(圖片+音樂韓寒、<我就是我>)

  20xx年底韓寒簽約環球唱片·天韻文化,20xx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第二站CRC北京站,韓寒終於奪得國際組國內車手冠軍。這也是FCACA車隊第一個車手的第一。20xx年韓寒出演賈樟柯導演的最新紀錄片《海上傳奇》!這就是韓寒,很多人願意稱呼他為80後的領軍人物,他是80後名氣最大的一位,也是80後出道最早的代表人物。他有著80後的智慧,不安於平庸,無論輿論如何,他永遠做著他自己。正因為有著不同常人的魅力,才會讓很多年輕人追隨。

  結束

訪談節目策劃書2

  一、前言。

  在大學這個能夠充分展示青春風采的舞臺上,湧現出一批批才藝非凡卓越超群的人物。他們在太工這片沃土上揮灑過自己的青春,洋溢著自己的才華。這些人物中有的執著於學習而勤勤懇懇、默默奮鬥,有的在學生組織的工作中運籌帷幄。但他們有著共同的經歷:他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美好未來努力耕耘,他們身上閃耀著不同的發光點。所以,為了將這些優秀人物進行深度挖掘,策劃對他們進行訪談,透過他們對一些人生、新聞事件的看法,瞭解他們的人生歷程以及背後的故事,探討和發現他們那五彩斑斕的內心世界。讓他們的青春風采得以在太工傳承。

  在借鑑相關媒體的成功經驗,藉助於太原工業學院網站的強大品牌優勢,組合記者團內部優秀的人力資源,擬在每月在校報和新聞網站上,聯合開辦的一檔高階人物訪談節目。該節目旨在對當今太原工業學院各方面優秀人物進行面對面的訪談,探討他們的人生理念,追尋他們的生活故事,從而為世人展現他們成才、成名、成業的非凡之路及其背後鮮為人知的精彩片段。

  訪談透過與新聞人物的對話,講述人生故事,解讀心靈秘密,挖掘新聞背景,辨析熱點難題,力圖將人與社會交織的起伏跌宕表現出來,感知當今校園發展的脈絡和走向。 因此,這個人物訪談欄目,針對的範圍應該是全校師生,風雲人物講述自己在太工奮鬥所經歷的各種故事,或其行為在太工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能夠打動觀眾、引起共鳴的經歷講述。因為我們的文章一方面對學生能產生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又讓老師們產生懷舊感,引起共鳴。

  二、欄目內容。

  (一)欄目描述。

  1、欄目人物的選擇:

  第一,我們要依託本校的人才資源,比如學生組織的學生幹部,成績優秀或是有特長的學生、在各大比賽獲得榮譽的學生及指導老師等重量級人物。

  第二,注重自我發掘在太原工業學院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過程申一馬當先,勇立潮頭的弄潮兒和優秀典型人物。

  2、欄目定位:

  我們在欄目定位上自始至終突出思想性,注重文化品位。透過共同努力,使欄目由一系列的設想到實現成功啟動,由不成熟到受到校園各界的關注,充分體現了太原工業學院自身的文化追求。該欄目要使人物選擇獨具特點、訪談內容深刻,具有哲理性,給人以啟迪和教益,同時還要突出在稿件上故事性強、富有感染力。

  3、欄目宗旨:

  訪談是在對人物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對全部訪談內容所進行的系統整理和再創作,以人物訪談為主線,穿插詳細的背景介紹,並配以精彩的照片。透過記者聆聽人物口述,見證風采,讓我們透過聆聽和見證,分享他們關於成長、關於學習、關於事業的人生經驗和智慧。

  4、欄目總體框架:

  這個人物訪談欄目為讀者深入瞭解風雲人物提供了一個視窗,也為太工的知名人物走進普通學生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平臺。透過這個視窗,同學們領略了精英人物的風采,透過這個平臺,拉緊了與讀者的距離。同時在每一期精彩訪談的背後,活躍著一支激情向上的創作團隊。

  (二)欄目特點(優勢)。

  1、特點:

  (1)該欄目能夠讓受眾從一個個案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感同身受,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感。

  (2)嘉賓具有廣泛性、真實性,只要願意,誰都可以成為我們舞臺的主色。

  (3)節目預期:讓我們舞動青春的手臂,讓我們高舉青春的旗幟,為我們的青春留下痕跡!讓更多我們的同齡人找到前進路上的同行者!

  2、預期效果:

  透過與新聞人物的對話和交流,解讀新聞事件和時代特徵,在透視時事的同時觸及被訪人的經歷、感受、個性和智慧,在解讀新聞的同時,力求純粹、真實地展示人物的魅力。這就是訪談欄目。記者透過人物訪談,講述成長經歷,倡導積極向上,勇於挑戰的理念。主題突出、內容積極;題材廣泛,透過這一方法促進年輕一代和上一代人的溝通,做成一個老師與學生都喜歡的精彩欄目。因此積極運作,一定會取得成功。

  三、具體制作。

  1、人員組成。

  (1)策劃記者:

  預約訪談的物件,透過人脈以及學校各資訊調查被訪談人物的背景給予訪談記者一同合作提出將要訪談的問題

  (2)訪談記者:

  採訪前需與策劃記者協調好,對採訪者要熟悉,提出問題要精練,且要有臨場應變能力,注意防止冷場。 編輯記者 在採訪過程中,可用錄音筆錄好音,並手動記錄訪談內容,便於稿件整理。

  (3)攝影記者。

  2、欄目設定。

  (1)人物簡介 (介紹人物經歷 新聞背景及事件)。

  (2)人物照片 (生活照 新聞事件照)。

  (3)人物通訊。

  (4)訪談內容 (問答形式或文章格式)。

  (5)訪談影片 ( 訪談錄製 或新聞事件影片) 。

  (6)採訪手札 (訪談記者的切身感受或評論)。

  3、欄目週期:

  為保證節目的質量,建議一月一至兩期。

  4、欄目宣傳形式:

  主要登載於太工新聞網記者團專欄,可刊登於校報,也可為廣播站提供播音素材。

  5、採訪地點:

  記者團辦公室或隨機地點。

  6、採訪裝置:

  錄音筆、照相機、DV機。

訪談節目策劃書3

  一、欄目名稱:

  《青春無悔》

  二、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社會上逐漸出現了名為啃老一族的人群,他們以啃食父母的血汗為自己生活的全部,這些人對於工作受高眼底,從而造成了他們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但是這些孩子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可以承擔他們所需要的,可是有些孩子面對生活他們無從選擇,就像揹著有精神病的父親,領著妹妹上學的洪佔輝,面對生活的重傷,為了可以繼續學習,為了更好的養家餬口,他不得不去自謀生路,在學校快要停電之前,他早就買好了蠟燭,在下雨之前他就已準備好了雨傘去賣,在空閒的時間他會買一些筆和本去各個宿舍賣,等等,就是這樣養活著全家。

  還有北大的才子在讀完了四年的大學之後,面對社會的選擇他職能選擇回到老家賣肉但他沒有墮落,他用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的生意,辦的紅紅火火。

  面對這些我們可以看出,機會不是都給了那些有錢有勢的人,而是給了那些把 握住機會的孩子,使他們可以在泥沙俱下的`時代,大潮中站穩了腳跟

  三.欄目定位:

  青春無悔,努力追尋!

  四、受眾分析:

  《青春無悔》欄目的受眾主要針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當代大學生是願意做啃老一族,還是趁著擁有青春年少的無價資本努力奮鬥,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美好天空。讓同齡人從他們的故事中看到原來的自己和以後的自己,讓他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努力才有收穫

  五、嘉賓要求

  1)嘉賓:北師大院長,心理學家

  2)觀眾:在校大學生及父母

  六、主持人要求

  1)要求主持人符合本欄目的風格,要求主持人支援風格清新自然,使人有親切感。

  2)能夠引導嘉賓暢所欲言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要求反應敏捷,能夠應對嘉賓的各種問答

  七、欄目內容

  1)《青春無悔》欄目播出時間:每週六19:30——20:00 ,該欄目復播時間為每週日9:30——10:00

  2)播出形式:錄播,屬於新聞訪談類形式,有現場觀眾,在節目錄制期間,要求穿插一定的影像資料,更好的為節目服務,使節目更具有說服力。

  3)主持人點出事件的重點,保證嘉賓的觀點能夠順暢表達,確保節目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

  4)播出內容:

  從身邊尋找那些普通而又不平常的人來講述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說出他們自己內心的感受。

  八、欄目特點(優勢)

  1.《青春無悔》能夠讓受眾從一個個案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感同身受,拉近節目與觀眾的距離感。

  2.嘉賓具有廣泛性、真實性,只要願意,誰都可以成為我們舞臺的主色

  3.節目預期:讓我們舞動青春的手臂,讓我們高舉青春的旗幟,為我們的青春留下痕跡!讓更多我們的同齡人找到前進路上的同行者

  九、推介渠道

  透過自身電視欄目的推介,面向物件較為廣泛,透過電視欄目的徵集故事素材向廣大觀眾推介。透過各種渠道收集對於事件本身的各種反應和聲音

  十、具體拍攝製作

  (一)、運作模式:

  製片人制度,需要既懂節目運作、又懂節目經營的人做製片人。

  圍繞節目定位,經營該時段節目,製片人要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二)、建立電視欄目視覺識別系統

  1、欄目形象片花。這是突出頻道形象的重要手段。5至10秒片花,以欄目標誌為主要畫面,抽象的多層畫面疊透出三維的圖象,再加上電視欄目字樣,音樂要濃縮頻道個性

  2、欄目形象宣傳片。這是提升頻道形象的又一種重要手段,長度在20秒左右。欄目形象宣傳片的立意要高,要能代表整個欄目的特色和地位。畫面音樂也應非常講究,視覺衝擊力要強。形象宣傳片有如欄目的廣告,不僅要講究創作手法,還要講究創作主題。

  (三)、人員設定

  主持人(一名):負責串詞的攥寫,把握現在節目節奏,起到橋樑作用 編導(兩名):負責每期節目的策劃、撰稿、導演,把握整個播出節目及相關事宜。

  攝像(兩名):外景拍攝、訪談現場拍攝

  編輯(一名):負責剪輯、合成、節目包裝

  製片人(一名):對欄目的生產進度、拍攝質量、製作環節和經費收支負總責。敦促欄目確保創收和質量的雙提高

  燈光(二名):負責節目錄制期間的燈光的補給。

  化妝師(一名): 負責節目錄制期間主持人、嘉賓的化裝,補妝。

訪談節目策劃書4

  第一部分:前言(現實環境分析)

  如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無論是在工作中,學習中還是在與家人,同事的交往中。他們為事業拼搏,拼得焦頭爛額,身心倍感疲憊,很多時候,他們感覺前途渺茫,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去走,這時候一檔合適的訪談節目,有時候在一定程度上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為那些為前途而迷茫的人指引方向。也為那些在職場沉浮的人減減壓,分享一下成功寶典。

  第二部分:欄目定位

  (一)欄目概述

  一、欄目名稱:《傾聽》

  二、節目型別:訪談類

  三、節目主旨:剖析嘉賓的內心世界,讓觀眾能夠更深入更全面地瞭解嘉賓

  四、節目定位:人物訪談類

  五、節目風格:輕鬆,自然,隨意,減壓

  六、節目時長:40分鐘

  七、嘉賓選擇:文體明星、感動中國人物,網路紅人

  八、人物介紹:簡單介紹嘉賓生平及主要成就

  九、現場佈置:舞臺正中見擺放一張圓形小桌,圓桌左側放置一圓形單人小沙發,右側放

  一長排沙發,嘉賓與主持人面對面,舞臺與觀眾席形成兩個同心圓,舞臺後面是大螢幕,演播廳佈置以暖色調為主,輔以簡單的綠植

  十、節目流程(舉例介紹)

  1. 播放片頭:以節目logo為主,輔以簡單的音樂,突出節目特點

  2. 開場白:現場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傾聽》,我

  是主持人李靜,我們這一期邀請的嘉賓是馬蘇,大家歡迎

  3. 嘉賓馬蘇登場,與主持人對話,對話內容可以涉及上大學時的經歷、與孔令輝的

  相識(淺談)、成名之初的彷徨與對現在生活感悟,談談拍戲過程中遇到過的各種趣事和令她印象比較深刻的導演。主持人根據與嘉賓的談話,適當增加其它話題。對話過程中穿插各種剪輯的影片(她的影視作品如《北京青年》《大男當婚》以及他的好友李晨、杜淳、姚笛對她的印象等)

  4. 嘉賓表演節目【如《北風那個吹》】,跟觀眾互動,現場觀眾提問,主持人總結

  5. 片尾:今天跟馬蘇聊了很多她的故事,相信大家對馬蘇也有了更多更深的瞭解,

  我們相信馬蘇可以做的越來越好,也會有更多的人喜歡,非常感謝馬蘇今天參加我們的節目,謝謝。觀眾朋友,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6. 下期精彩節目預告

  第三部分:攝製策略

  一、主持人要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對現場有較好的把控能力,能適時洞察嘉賓及觀眾的訴求,事先對嘉賓要有較全面的瞭解,準備好訪談內容話題,在現場有較好的應變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證問題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學會聆聽,尊重訪談物件

  二、節目包裝 :輕鬆、真實、親切的人物訪談,分享嘉賓的生活經歷,從而為普通人提供人生感悟

  七、製作裝置 :一臺主機位於演播廳正前方,兩臺遊機分別位於臺左右兩側,另外一臺在演播廳內盤旋,負責抓鏡頭

  八、節目標準 :40分鐘

  九、製播週期 :由於訪談節目本身的特點,並無嚴格的時間要求,節目採取錄播形式,正

  式播出時間為每週六晚9:20—10:00,重播時間為每週日10:20—11:00

  十、工作人員設定:主持人(一人)、攝像(兩名)、編導(兩名)、化妝(一人)、燈光(一人)、製片(一人)、 音響師(一人)

  第四部分:推廣營銷

  一、節目優勢分析:這是一個個人魅力當道的時代,也是一個特定人物及其影響力、話語

  權產生 效應的年代,同時,當然依然是一個偶像崇拜氾濫的時代。個性人物是社會的焦點,是領略大千世界的一個個視窗。在這種背景之下,發現真正有“亮點”的人物,並循序漸進、條分縷析地對其進行探索與分析,然後錄成節目,絕對是吸引觀眾眼球的“頭版頭條”。

  二、節目市場分析:當今時代,“不盲目隨從”已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特點,觀眾對假、大、空的節目非常反感,我們設計的人物訪談類節目正是迎合了廣大電視觀眾的需求,使他們真切地看到了毫無矯飾的人和事,各個階層的觀眾從談話節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身上都能找到與自己心理訴求相呼應的位置,從心理上融入話題的拓展和談話的過程中

  三、廣告營銷規劃:將節目與廣告結合,透過冠名的手段,將冠名品牌商標與節目logo同步顯示在螢幕下方,並在節目播出過程中在螢幕下方反覆滾動播出節目的各個贊助商,節目間隙插播廣告。

  四、節目受眾分析 :節目受眾主要針對那些希望聽故事的人和對名人感興趣的人群,通過了解自己的偶像在成功途中經歷的酸甜苦辣;得出人生感悟,成就背後要多付出的艱辛努力,加以借鑑,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

訪談節目策劃書5

  節目名稱:

  國慶閱兵的那些事兒

  節目型別:

  電視訪談節目

  節目長度:

  30分鐘

  播出時段:

  筆架山資訊平臺影片播放

  選題背景:

  今年觀看國慶大閱兵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反響熱烈,隨後關於大閱兵的報道是鋪天蓋地,許多看過的人都感觸頗深,與閱兵相關的話題在網路上更是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節目元素:

  把演播室做為主陣地,用錄播的方式,以主持人引導,嘉賓訪談、影片畫面相結合的“1+2”(即一個主持人加兩個被採訪嘉賓)訪談節目。

  節目構想:

  本期節目是以國慶大閱兵為切入點,話題圍繞今年國慶閱兵展開討論,想了解這次國慶閱兵在大學生這個群體當中有怎樣的影響,因此請來兩名在讀的大學生擔任嘉賓發表意見,主要談論看完大閱兵的感想、知道的關於大閱兵現場的、背後的故事。對事件進行評論,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在不與國家利益相沖突的情況下,實話實說,暢所欲言。

  節目目的:

  透過這一期節目來告訴觀眾更多關於閱兵的事情,從而擴大觀眾的知識面,培養觀眾的愛國情操。間接的瞭解大學生對待國家舉行此次閱兵的態度。

  節目特色:

  這期節目是根據現有資源和條件做的一期針對韓園學生的訪談節目,圍繞國慶閱兵這一熱點事件,由大學生當嘉賓來討論和評論,節目以朋友間談話的方式進行,嘉賓表達的都是自己觀點,這樣的開放式的談話讓觀眾覺得更加具有交流感和親切感,討論的氣氛更加活躍。

  現場人員:

  導播一名,主持人一名,嘉賓兩名。

  嘉賓選擇:

  一男一女(蕭偉潮、李少瓊)

  李少瓊,女,學校廣播臺、筆架山資訊平臺主要負責人,思維敏捷,觀點新穎獨特、語言組織能力強。

  蕭偉潮,男,廣播臺時政部編輯,表達清晰流暢,思維縝密,關心國家大事,對時事政治有深入的瞭解。

  節目流程:

  1先播一段影片引出,主持人先點評一下這次閱兵的創新和亮點,創造之“最”。

  2.介紹嘉賓,進入訪談內容,先問嘉賓對閱兵的整體感受。然後切入國慶閱兵的那些事。分為閱兵現場的事,閱兵背後的故事[如:包括閱兵村發生的事,老百姓(如:沒被選上進行閱兵的人和一般的老百姓的故事,閱兵前的準備工作)] 。中間穿插影片和圖片,主持人與嘉賓共同聊。

  3.最後播放影片和圖片(有關閱兵後的激動喜悅,社會各界的反響)主要突出普天同慶的感覺。

訪談節目策劃書6

  節目名稱:國慶閱兵的那些事兒

  節目型別:電視訪談節目

  節目長度:30分鐘

  播出時段:筆架山資訊平臺影片播放

  選題背景:今年觀看國慶大閱兵的人數創歷史新高,反響熱烈,隨後關於大閱兵的報道是鋪天蓋地,許多看過的人都感觸頗深,與閱兵相關的話題在網路上更是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節目元素:把演播室做為主陣地,用錄播的方式,以主持人引導,嘉賓訪談、影片畫面相結合的“1+2”( 即一個主持人加兩個被採訪嘉賓)訪談節目。

  節目構想:本期節目是以國慶大閱兵為切入點,話題圍繞今年國慶閱兵展開討論,想了解這次國慶閱兵在大學生這個群體當中有怎樣的影響,因此請來兩名在讀的大學生擔任嘉賓發表意見,主要談論看完大閱兵的感想、知道的關於大閱兵現場的、背後的故事。對事件進行評論,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在不與國家利益相沖突的情況下,實話實說,暢所欲言。

  受眾定位:

  節目目的:透過這一期節目來告訴觀眾更多關於閱兵的事情,從而擴大觀眾的知識面,培養觀眾的愛國情操。間接的瞭解大學生對待國家舉行此次閱兵的態度。

  節目特色:這期節目是根據現有資源和條件做的一期針對韓園學生的訪談節目,圍繞國慶閱兵這一熱點事件,由大學生當嘉賓來討論和評論,節目以朋友間談話的方式進行,嘉賓表達的都是自己觀點,這樣的開放式的談話讓觀眾覺得更加具有交流感和親切感,討論的氣氛更加活躍。

  現場人員:導播一名,主持人一名,嘉賓兩名。

  嘉賓選擇:一男一女(蕭偉潮、李少瓊)

  李少瓊,女,學校廣播臺、筆架山資訊平臺主要負責人,思維敏捷,觀點新穎獨特、語言組織能力強。

  蕭偉潮,男,廣播臺時政部編輯,表達清晰流暢,思維縝密,關心國家大事,對時事政治有深入的瞭解。

  節目流程:

  1先播一段影片引出,主持人先點評一下這次閱兵的創新和亮點,創造之“最”。

  2.介紹嘉賓,進入訪談內容,先問嘉賓對閱兵的整體感受。然後切入國慶閱兵的那些事。分為閱兵現場的事,閱兵背後的故事[如:包括閱兵村發生的事,老百姓(如:沒被選上進行閱兵的人和一般的老百姓的故事,閱兵前的準備工作)] 。中間穿插影片和圖片, 主持人與嘉賓共同聊。

  3.最後播放影片和圖片(有關閱兵後的激動喜悅,社會各界的反響)主要突出普天同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