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薦】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薦】小學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內容分析

  《三亞落日》是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短文。作者運用清新活潑的語言,正確生動地描繪了三亞落日的漂亮景象,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漂亮風光的讚美的思想感情。本文層次清楚,詞彙豐富,語言清新,字裡行間充溢著作者對三亞落日的深深喜愛和讚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情感薰陶、背誦積累的好教材。

  根據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應以閱讀為主的要求,結合課後四道練習題,我們不難看出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結合課文學會文中的10個生字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二是繼續進行朗讀、背誦的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品味中受到良好情感的薰陶。

  本文安排在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冊,透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經把握了識字記詞的方法,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透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可進一步豐富語言的積累,進一步把握寫景文章的學習方法,提升體驗文字的能力。本文篇幅不長,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考慮到絕大部分學生沒去過三亞,也沒親眼看到三亞的落日。基於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擬定基本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欣賞並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3)情感目標:朗讀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三亞落日的漂亮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指出:"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在教學實踐中,任何僵化的教學目標都是不足取的。因此,以上預設的教學目標只是一個大致的教學方向,而不是課堂教學的教條。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要根據不同水平學生的實際和生成的教學情境,靈活調動教學目標的內容和達成的水平。

  其中目標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也是第二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

  二、說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不同水平的發展,本節課教學,我根據課文的特點,主要採用"朗讀指導法"、"情感感悟法"

  三、說學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這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葉聖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引導學生認真地讀,使之見於書,出於口,明於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所以,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在"讀""畫""悟"進行學法指導,加上學生間的討論交流,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我力求體現以下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充分與文字對話,感悟文章的美言美景,在理解和體驗文字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喚起自己對大自然的讚美和熱愛。

  根據這些理念,我設計本節課的基本教學流程為:

  默讀課文,感受日落畫面

  組織交流,指導朗讀

  品味語句,想像體悟

  圖文對照,指導背誦

  1.默讀課文,感受日落畫面。在活潑輕快的音樂聲中默讀課文,看看日落的過程由哪幾幅畫面組成?估計學生能夠找出日落的三個過程: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像一個動作優雅的跳水員。

  2.組織交流,指導朗讀。透過"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描寫?"組織學生交流。結合交流,媒體出示相應的畫面,再指導學生讀出喜愛之情。

  3.品味語句,想像體悟。主要抓住太陽的變化、海水的變化來幫助學生理解日落的三個過程:像一個快樂的孩童,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像一個動作優雅的跳水員。

  如第3自然段的學習,我是這樣進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麼比作什麼?學生不難回答"像孩童".再進行研讀:哪些地方寫出了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估計學生很快就會抓住"紅撲撲、抖落、濺出"這些詞語體會到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為了讓學生體會蘊含在語言文字中作者對夕陽的喜愛,我採用教師範讀,學生想象並結合動作去感受夕陽"孩童"般的快樂形象。再指導朗讀,抓住要害詞語,讀出對此種景象的無限喜愛,由此體會三亞落日那富有詩意的情景。

  學習第4自然段其它兩句比喻句時,我也將採用上述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如,我讓學生畫出描寫夕陽滑落過程的語句,輕讀想像,體會大紅燈籠在"碩大無朋"的床面上頑皮蹦跳的可愛情趣,感受似跳水員"輕快靈敏彈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三亞落日的全過程,我緊扣文中三句描寫落日的比喻句,引導學生體會三亞落日的靜態美和動態美。並穿插課件中相應畫面的播放,透過引導點撥、朗讀品味、想象日落時變幻奇異、瑰麗無比的大自然景象,從而深深體會到三亞風光美,在這樣飽含詩意的地方看那麼美的日落,使學生對作者情不自禁的讚歎"在三亞看落日真有詩意"轉化為發自肺腑的感受。

  4.圖文對照,指導背誦。課的最後,我將留5分鐘左右,讓學生先理後背,逐段擊破,再連段成篇進行背誦練習,以競賽加星插紅旗來激勵學生,提高背誦能力。讓優雅活潑的日落畫面定格在學生腦中,讓詩意的文字內化為學生的語言積累,達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積累運用之目的,為學生今後的閱讀寫作類似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完課文,進入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我設想讓學生觀察我們這個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進行一次小練筆,學習作者用豐富的詞彙,正確生動的比喻、擬人等寫法,進行寫作練習,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簡潔、概括、重點突出的板書能給學生一目瞭然,加深理解。

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說說教材,《稱讚》這課是一篇新教材,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讚,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感覺,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讚,也就滿足了。

  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聖啊!當學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讚,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湧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10個生字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透過朗讀,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蝟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蝟”、“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讚會有什麼神奇的作用,這樣匯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遊戲激趣、鞏固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了摘蘋果、開火車等遊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三)讀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透過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蝟為什麼還要稱讚他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讚別人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洩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這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蝟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取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

  (四)拓展文字、延伸課堂

  透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這個質疑,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1、說教材

  《愛吃的水果》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中的口語交際訓練課。本課是透過實物或掛圖及投影片,讓學生運用普通話,說說這些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讓同學們來了解生活,熱愛生活。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1)你最愛吃什麼水果?把它的樣子、顏色、味道講給同學們聽。(2)評出一兩種最受同學們歡迎的水果。

  根據大綱和教材的要求,以及兒童的生活實際來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如何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和與人交流的勇氣。根據學生的識事經歷來確立本課口語交際的難點;怎樣來激發學生能圍繞“水果”積極地參與討論,踴躍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透過本節課要達到以下數學目的:進行聽和說的訓練,培養學生聽話和說話的能力。

  2、說教法

  合理運用快樂教學法,以投影儀、掛圖、實物圖演示,創設語言交際的情境,誘發學生語言的興趣,調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啟迪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口語交際的潛能。

  教師是學生口語交際過程中的引導者、點撥者、鼓勵者和協調者。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看一看”中學會辨別事物特徵;在“想一想”中學會善於思考問題;在“聽一聽”中學習口語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在“嘗一嘗”中學會判斷水果的味道,並能準確的表達出來;在“比一比”中培養學生的勇氣和口語表達能力;在“演一演”中培養學生創造性和口語表達交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課堂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和樂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逐步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yingyong/說教學過程

  能力的獲取過程比知識獲取的結果更重要,因此,我根據學生初識事物的特點,為本課設計了五個教學活動場面。

  “看一看”:出示投影:(1)內容是一盤水果。這是創設生活情景,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從小學會思考問題的習慣。先讓學生看一看盤子裡有哪些水果,平時看到過嗎?吃到過嗎?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讓學生去說,要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同學們能聽得懂即可,不能要求過高。把學生說話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想說要說這是至關重要的。(2)是一個水果店。讓學生看一看,然後,引出問題。這些水果你平時看到過嗎?吃到過碼?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把水果店裡的水果一一辨認出來,

  如果有困難,大家在一起討論,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特徵。

  “想一想”:聯絡實際讓學生想一想,我們平時吃過哪些水果?誰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如果有叫不出名稱,說出水果的特徵,就讓大家來幫助你解決。在培養學生說話時,要注意那些平時不大愛說話的學生,要多激發他們的說話興趣。另外還要注重說話要有條理。讓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例如按“名稱——樣子——顏色——味道”來說,即按從外到內的順序說。在這個環節教學中儘量引導學生能聯絡生活實際大膽發言,說出生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營造口語交際的環境。

  “嘗一嘗”:出示準備好的水果實物,讓學生親口嚐嚐其味道,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然後再“評一評”在這些水果中,最受同學們歡迎的水果是什麼?因同學們的口味不同,說法不一,少數服從多數。同時教育學生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學生平時要能做到注意衛生。在這個環節中,透過學生嘗一嘗,培養學生的辨味能力。

  “比一比”:選同學位最愛吃的水果,按照一定順序,說說它的特徵。比一比看誰說得最清楚、最具體。要求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推薦代表上講臺講演。同時從各組裡抽一名學生當評委,教師給予引導,提出比賽規則,評一評誰說得最好。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用比賽的形式,促使學生相互作學習,取長補短。鼓勵學生善於表現自己,鍛鍊自我。從而學會怎樣把事說明白,說清楚,說具體。並能做到表達自如。懂得聽話時要認真傾聽別人講述,邊聽邊想,有不同意看法要用“我認為”、“我覺得”的語氣向對方表達出來,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交際習慣和能力。

  “演一演”:組織學生開展演示活動,並在演示的過程中及時反饋,相機糾錯,以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手、口、腦、眼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充分發掘學生口語交際的潛力。先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引導學生想一想,這些小弟弟小妹妹到大姐姐來作客,大姐姐揣出一盤水果放在桌上,用手指著會說些什麼呢?先同桌說,再請學生表演。在表演中注意禮貌用語,如“謝謝、請”等。

  我還用投影片設計了兩個圖景讓學生上講臺演示。投影(1):“有個人挑著一擔水果在街上叫賣。”讓一學生扮演賣水果的,再讓幾個學生扮演買水果的。想一想,賣水果的可能會說些什麼?買水果的可能會說些什麼?先讓同桌學生說說,再請上講臺表演,看誰表演得像,大家給予鼓掌,教師給予肯定。投影(2):“小姑娘拎著一些水果來看望一個病著的老人。”透過老人的表情和小姑娘的動作,想一想,他們各自會說些什麼呢?先同桌表演試試,讓學生看畫面上的情景去想象,再指幾個學生上講臺扮演一下,看誰表演得好。我用這種方法來指導學生透過圖片來發揮想象,活躍學生的思維,將口語交際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培養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並在學習中創新,發展學生的個性,發掘其口語交際的潛力。

  教材簡析:

  《iuü》是漢語拼音中的第二課。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圖:烏龜馱著小螞蟻過河,小魚鼓掌歡迎,既讚揚烏龜樂於助人,又讚揚螞蟻善於開動腦筋。從這個語境中可以剝離出

  “蟻、烏、魚”這三個語音而匯入“iuü”這三個字母的認讀,在學生心理上形成“畫面——語音——字母”這樣一個學習鏈。第二部分是表音表形圖,以利於學生掌握字音、熟記字形。第三部分是六個單韻母的字音字形辨別。第四部分是“iuü”的筆順圖及其漢語拼音在四線格中的書寫。

  教學目標:

  1、學會“iuü”三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掌握“iuü”的4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它們的四聲。

  3、能準確地分辨這六個單韻母的讀音與字形。

  教學重難點:能讀準 “iuü”的音、認清它們的形。

  教具準備:情境圖的動畫演示課件、字母卡片。

  教法學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漢語拼音是一串抽象的表音符號,它缺乏具體內容,枯燥乏味,對於形象思維佔優勢的一年級兒童在入學伊始更應注意不能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應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呈現各種活潑生動的學習形式,將枯燥的學習內容與具體形象的實物聯絡起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將字母的音形在學生的腦海中建立有意義的聯絡。

  2、自主探究,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這種觀念是貫穿我們整個基礎教育始終的。所以在學生尚未形成“學習定勢”的起始年級,教師更要將這種觀念滲透在我們的教學中。因此在教學iuü的字形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字母形態的特點,自己去想辦法記住它,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小組合作,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加強合作:人與人的合作,人與自然的合作,群體與群體的合作。對於今天的小學生來說,從小就應該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在教學“a o e i u ü”六個單韻母的讀音和字形辨別時,可以開展合作學習,學生在活動中相互糾正、彼此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小學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畫風》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新選入的閱讀課文,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一)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體會三個小朋友能畫風的高興心情。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動口、動手的能力。

  4品德目標: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二)設重點為:

  1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和不斷創新的意識。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予、主動獲取。因為這篇閱讀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所以這節課,我基本選用“全放”的教學方法。以一個教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並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透過動手畫、動口說以及各種形式的讀,在畫中培養創新能力,說中訓練語言,讀中積累語言,感悟情境,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三、說學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畫—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說課堂

  教學行為策略的具體運用

  (一)談話,匯入新課,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愛好。從談話的方式引入新課,把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使學生樂學、易學。畫畫是學生最愛做的事兒,開始讓學生談自己會畫什麼,這個簡單的問題既能開啟學生的思路,又促使學生敢於說話,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進而談談風吹在身上的感覺,問題稍有加深,但感覺不一樣,答案就各不相同,學生依舊興趣盎然。風這一自然現象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

  (二)畫風,啟用思維,體現創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風”這個初步的概念之後,讓學生動手在紙上畫風(即畫出有風時各種景物的變化)並配上美妙的音樂。其目的有五:一是檢查學生課前觀察風的情況;二是透過畫風理解課文內容;三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五是創造一種輕鬆、愉悅的繪畫氛圍。

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課文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以及在這過程中體現出的這位巾幗英雄爽朗、善良以及忠孝兩全的精神。作者藉著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這件事,將其忠孝兩全的精神,展現在了讀者眼前。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課的三維目標定位於下:

  【三維目標】:

  1、知能目標:透過學習,認識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衝鋒陷陣”、“出生入死”等詞。

  2、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多種方法讀書,抓住文中的語言對話,領會她的忠孝兩全精神。

  3、情感目標:體會花木蘭孝敬父母,熱愛國家的精神。

  【教學重點】:瞭解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多種方法讀書,抓住文中的語言對話,領會她的忠孝兩全精神,學習作者是怎樣透過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二、說學情

  本課的學習物件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已經擁有了初步的看法和見解。本課內容表面上淺顯易懂,可學習作者怎樣透過人物的語言對話體現人物的精神品質,可能有些吃力。教學中需要引導,以便於在寫作中學習運用。

  三、說教法

  《課標》總目標的第七條表述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的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概括為五步:

  1、透過播放花木蘭的歌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入新課

  2、透過檢查預習,既強化學生的預習習慣,也為學習新內容奠定基礎

  3、整體感知,抓課文主要內容

  4、分角色以及其他朗讀形式,體會人物特點

  5、學習運用作者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四、說學法

  閱讀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腦結合的過程,是理解、揣摩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稱其為“讀”。所以,“讀”並不光表現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有靜思默想的默讀。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有默讀整體感知,也有分角色朗讀;既有文字的欣賞,又有個性化的情感朗讀。透過主體的“閱”,學生才能將文字的語言“翻譯”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別人的東西裝進自己的“倉庫”。

  學生透過反覆朗讀課文來找答案,然後再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時,注意結合本單元讀寫訓練重點,“要注意作者是怎樣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使思維訓練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個質的飛躍,體現了個性化的學習。

  五、說程式

  (一)、聽《誰說女子不如男》曲目,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聽一聽,想想

  你知道曲目中唱得是哪位女英雄嗎?(花木蘭)

  2、對,今天咱們一起去了解她的故事吧。

  (二)、檢查預習,強化預習習慣,為學習新課掃除障礙

  1、與大家分享收集到的關於花木蘭的資料、教師介紹課文背景。

  2、認讀生字。

  3、理解詞語。

  (三)、整體感知,抓課文內容

  快速默讀課文,邊體會劇本的特點,邊想想課文裡講了花木蘭的什麼故事?

  1、可將三幕的主要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2、可以從以下詞語中選擇幾個詞語串連起來說一說。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評價花木蘭是個怎樣的人?指名學生寫字黑板上。

  3、你從哪兒看出的?品讀文中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

  4、教師小結:課文透過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體現她忠孝兩全的精神。

  (五)、學習運用作者寫作的方法:

  1、找出課文裡哪些地方體現花木蘭孝敬父母?

  2、找出課文裡哪些地方體現花木蘭熱愛國家?

  3、體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領會作者是怎樣來表現人物精神的?

  (六)、課堂練筆:學習作者採用語言對話表現人物精神。

  有兩個話題可供選擇:

  1、奇蹟課堂書115頁“我的練筆”。

  2、看大螢幕。

  3、你也可以自定話題。

  六、板書設計

  女扮男裝 —爽朗善良—————

  花 替父從軍 —孝敬父母—————

  木 女子如男 —機智善辯—————

  蘭 勞苦功高 —熱愛祖國—————

  赫赫戰功 —勇於擔當—————

  板書設計簡單又清晰,緊扣文字,透過文章中的詞來展示人物的品質。

小學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簡析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課本第四冊的第22課《猴子種果樹》。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的童話故事。寫一隻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表演,從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緊扣教學之源——文字,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情,設定合適的教學目標。走進文字,立足基礎工具,使語文教學有時效;走出文字,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弘揚人文精神,達到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三教學目標:1、列在首位的是以文悟情的情感價值目標。讓孩子在反覆誦讀表演中懂得做事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

  2、其次是技能目標:透過教學培養學生賞詞讀句、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邊讀邊想,體悟處事的方法;並培養學生探究學習、互動學習的能力。

  3、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課文中要求掌握9個一類字,4個二類字,1個多音字。這個智慧目標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法學法根據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後放,以放為主,教師適當點撥,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五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先識字後學文,分3課時完成。以下是我第二課時學文的教學設計。這個過程,我安排了四大板塊。

  (一)複習匯入,激發興趣課始,我先出示頑皮可愛的小猴子的圖片,談話激趣:我把故事的主人公小猴請到我們的教室,你來跟它打個招呼吧!接著我問:你知道這隻猴子種了哪些樹?結果怎樣?這時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啟,也已進入課文情境,於是,我因勢利導:猴子怎麼會什麼樹也沒種成呢?讀了課文你就知道了。

  低年級的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於是我以小猴子的圖片匯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提出問題既是對上節課的複習,又讓他們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促進主體的發展。(二)自主合作,立足工具教師應注重傳授知識和培養技能。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結構相同,語言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沒有多少深奧難解的句子,因此,我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在教法上採用由扶到放,從中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1、指導學好第1—3節,讓學生體會到猴子種果樹過程中沒有耐心和急切的心情,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我首先抓住“天天澆水、施肥”一詞,讓學生對猴子初步評價,可以說明小猴很勤勞,也可以說明小猴很心急等等,評價可多元化。並相機指導朗讀:“怎樣才能把猴子的心“急”讀出來呢?”“請你把小猴勤勞的樣子讀出來”等。第二、三自然段,以扶為主。這兩小節是寫猴子聽了烏鴉的話,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結構與第四、五節、第六、七節相似,只要指導他們會學了這兩節,就為自主學好下文打好基礎。所以我接著創設情境:就這樣,在小猴子的期待中,梨樹苗慢慢成活了。這天,猴子又來給梨樹澆水、施肥,突然,耳邊傳來了說話聲,是誰來了?圖片的相機演示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聯絡上下文理解了“梨五杏四”後指導學生朗讀烏鴉對猴子說的話“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梨樹呢?……梨樹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要讀出烏鴉的擔心。需要重點指導的是朗讀猴子的想法“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透過朗讀時拉長聲調,加快語速,體現出猴子的心急,沒有耐心。

小學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白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節的教學內容。本文寫了在開往新疆的火車上,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白楊,讚頌了邊疆工作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奉獻精神。本篇課文是對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極好教材,在本單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依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課改對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三個維度: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晰、新疆、戈壁"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深刻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體會無私奉獻的精神,瞭解西部,感受西部。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透過本篇課文的學習,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結構,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培養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他們擁有了一定的字詞知識的積累,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正確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強;學生對重點語句的理解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好動、愛模仿,學習積極性強,渴望受到老師的肯定。這些都將成為我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的因素。

  三、說教法

  教師的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朗讀體會法。透過默讀、有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和體會。同時,輔以問答法,透過丟擲問題讓學生思考與回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說學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是隻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啟發者,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的地位,因此,在學習方法的制定上,我將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在互助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進入說課的最重要環節:說教學過程。我的教學過程分為:匯入、新授、鞏固練習、小結、佈置作業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匯入

  在課程伊始,我將運用多媒體匯入法。運用多媒體展示戈壁灘上白楊樹的圖片,同時播放歌曲《小白楊》,讓學生對本節課要學習的白楊樹有一個清晰的瞭解。這樣,透過圖畫與聲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融入本堂課的學習中來。

  第二部分:新授

  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我將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透過查字典、聯絡上下文、同桌相互幫助等方式,解決課文中的字詞障礙。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對課文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其次,再讀全文,深入探究。在這一環節,我將向學生提出問題:在父親的話中,那些詞是課文的重點詞?這些詞又體現了白楊怎樣的特點?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將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並分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總結髮言。無論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我將一一予以肯定和指導。透過這樣的設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父親話語中重點詞語為"直"、"堅強"、"不軟弱"、" 不動搖",這些詞語表現了白楊高大筆直、不擇環境、不懼災難的特點。

  第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我將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並提出如下問題:這篇課文是寫白楊樹的嗎?如果不是,那白楊樹又象徵了什麼?本篇課文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在學生自己探究的基礎上,我將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相關段落,反覆閱讀,小組交流,仔細推敲,得出答案:白楊樹象徵了邊疆工作者,作者透過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達了對邊疆工作者紮根邊疆、無私奉獻精神的讚美之情。

  同時,我將引導學生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然後,我將提問學生:在最後,父親為什麼笑了?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理解父親的笑,更好地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體會白楊的象徵意義。在此環節,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

  第三部分:鞏固練習

  在這一部分,我將讓學生自己思考:文中的兄妹長大之後會紮根新疆嗎?如果你是文中的兄妹,長大以後,你會為新疆做些什麼?讓學生自己思考後,談一談自己的見解。透過這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進一步強化了本節課的難點。

  第四部分:小結

  在這一部分,我將以學生自主進行小結的方式進行。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新知,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第五部分:作業佈置

  讓學生蒐集邊疆建設者的相關資料,在課下以語文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西部邊疆的瞭解,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小學語文說課稿7

  【說教材】

  課文是一則歷史故事,記敘了曹衝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體重的故事。全文圍繞“稱象”這一中心,運用渲染烘托,映襯對比的方法記敘了稱象的全過程,表現了曹衝的聰明才智,給人以深刻啟迪。“曹衝稱象”原是一則民間傳說,作者根據這一傳說精心構思,按照“遇難題”、“議辦法”、“點結果”思路展開的,“遇難題”——大象到底有多重;“議辦法”——曹衝顯示才智;“點結果”——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固然稱出了重量。最後的結果點示照應了上文,起到了映襯作用。

  【說教學目標】

  1、會13個生字,區別形近字“象、像”、“稱、秤” ,練習上下文理解“議論、果然”等詞的意思,知道“直”、“才”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所起的作用。

  2、透過官員們的稱象方法和曹衝稱象方法的對比,理解曹衝稱象方法的科學性。悟出故事所蘊含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4、練學生的求異性思維。

  【教學重點及難點】

  聯絡上下文理解“議論、果然”等詞的意思,知道“直”、“才”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所起的作用。理解曹衝稱象方法的科學性(課文第3-4自然段)。

  【說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參與,把握時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挖掘教材內蘊,因勢利導,訓練學生的求異性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

  【說教學方法】

  自行預習後,本課時雖然是第一節課,可我牢牢圍繞“稱象”主要思路去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學會與老師,文字對話,運用讀讀、想想、議議來反饋問題,培養學生的求異性思維,

  可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五大部分。

  【說教學過程】

  一、設計懸念,引入課文

  1、教師導語: 小朋友們,以收到禮物為話題,轉入曹操收到禮物DD大象。

  2、看大象圖,揭示課題。(出示圖片。揭示課題)

  3、說說看圖、讀題後的感受,……

  (從小學生生活走中舉例,設計懸念,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讀文感受,整體把握

  1、出示要求:讀準字音,帶著疑問去讀。

  2、反饋初次讀文後的感受和收穫。(師隨機板書)

  3、說說自己最想學學哪些內容?

  4、師導語調控。

  (整體把握教材內容,做到將學的東西,心裡有底了。)

  三、讀議思悟,突破重點

  1、讀懂第3小節,體會官員們議論的稱象方法自由讀

  讀,與同座一起學者官員議議,理解“議論”詞義?

  2、體會曹操聽後有什麼反應,找文中句子讀讀,。

  3、理解“直搖頭”,從中感受到什麼了?

  (師板書導語:正當官員們為難時,有個人確想好了一個辦法,誰呢?什麼辦法?)

  4、找找、劃劃、讀讀文中有關內容,

  讀懂曹衝稱象的具體辦法。讓學生多讀幾遍,口頭用自己的話簡單描述一下。(師隨機板書)

  5、曹操聽了反應有嗎?找句子讀讀體會一下。

  6、演示稱象過程(指名學生讀,放課件展示)

  在此過程中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

  7、出示PPT學會抓重點簡單的描述稱象過程。

  8、稱象方法比較,顯示曹衝的聰明。理解“才7歲”?

  9、朗讀3、4小節,體會一下曹衝是怎麼想出如此妙法?可以找夥伴交流意見。

  10、得出曹衝以船代稱,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聰明舉措。(師板書)

  (教學時我透過讓學生自己觀看稱象過程的課件,或讓他們親自做實驗,讓他們親自去感受,到學習,研究,真正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激情抒發,感情昇華。

  導語:(同學們,此時此刻,要是曹衝來到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嗎?)

  1、學生同座互說,後指名說說。

  2、你會想出比曹衝更好的稱象方法嗎?

  (質疑激發學生去想去構思,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五、出示作業題

  (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去做)

  1、田字本上抄寫自己感覺易寫錯的生字,幾個幾遍自己定。

  2、回家找時間自己做做實驗,給你的親人或朋友講講

  《曹衝稱象》的故事。

  3、摘抄文中寫大象又高又大的句子,自己照樣子學著也寫一個句子。

  4、想辦法去知道曹操和曹衝的其他故事,下節課交流。

  (作業的設計要面向所有學生,出一些層次不一的習題,可以讓學生自主的有選擇地去完成,回給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權。)

  【說效果】

  本節課圍繞“稱象”這一思路去展開教學活動的,學生在閱讀、思考、討論中嘗試了自主學習,理解中悟情明理,在思考中發揮想像,求異求新,大部分學生很會。教學重點和難點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一看就懂,既省事又收效好。課堂教學是門藝術,我要不斷進取,讓自己在課堂上更具生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富饒的西沙群島》

  一、說教材

  《富饒的西沙群島》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安排了四篇介紹祖國大好河山的文章,分別向學生展示了遼闊祖國的迷人景色與地方特色。《富饒的西沙群島》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文章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對大自然風光的熱愛。

  本篇課文是學生學完古詩兩首《望天門山》與《飲湖上初晴後雨》後的首篇白話文寫景文章,教好本課對後面課文的教學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魅力。二是學習課文裡的優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一)說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本課特點,特制定本課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富饒、五光十色、珊瑚、成群結隊、千奇百怪、祖祖輩輩等詞語。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認15個生字,會寫2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南海島風光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4、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讓學生了解文章採用總-分-總的寫作方式並學會運用。

  (三)說課前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或蒐集一些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文字資料。

  2、透過上網查資料瞭解西沙群島。

  3、預習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什麼。

  多媒體課件:西沙群島相關圖片

  二、說教法學法

  方法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本課我將採用以下教和學的方法:

  1、自主學習法。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時,我都採用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自主讀課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自主讀的同時教給讀書的方法。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時,我採用了合作學習法,透過學生自主讀全文,交流、探究,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麼,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3、質疑法。學貴有疑,教學中要有意識培養引導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逐步到自己能解決問題。課的開始,我讓學生質疑,整體感知時,讓學生自主解疑,還有些疑問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逐步解決。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蒙田說過:“教育孩童首重激發興趣和愛心,否則,只是填鴨式的灌輸,毫無意義可言。”教學開始,我先向學生播放西沙群島的風光圖,透過欣賞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把學生自然地引到本課的主題——富饒的西沙群島,有利於教學的進行。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課堂上過分要求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聽枯燥乏味的語言材料,只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疲勞和厭煩心理。因此,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

  第二模快——整體感知,掃清障礙。

  1、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的基礎。在學習課文前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既為學習課文作好準備,也加強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第三模組----整體把握課文

  1、學生通讀全文,瞭解每段的大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並簡要概括。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標記,看看這篇文章講課意見什麼事情?富饒的西沙群島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並把自己從文中瞭解到的內容作上記號並向全班彙報。透過彙報,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採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法,學生運用喜歡的閱讀方法,如掃讀、跳讀、快速瀏覽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感知文章大意}

  第四模組——精讀感悟,從中感受細沙群島的廣闊和富饒

  新課標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根據新課標這一要求,我採用多種方式加強閱讀指導。

  (“富饒”一詞是課文的一條紅線,牽引著海面→海底→海灘→海島→這幾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因此,抓住有關句子展開教學,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導學生以讀為主,以讀促悟,重點深究“富饒”含義成為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

  圍繞這一主題思想,我採用以下方法我採用以下幾個步驟:

  一、 聯絡上下文,初識西沙群島

  1、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透過看地圖瞭解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知道什麼是群島,同時明白“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西沙群島總的特點。

  (這樣既進行了默讀的能力訓練,又培養他們注意挖掘語言因素,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既訓練學生自讀能力 ),

  2、朗讀2~6自然段,整體感知

  課文主要是圍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兩個方面向我們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2~6自然段,想想畫畫,看看哪個自然段寫的是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西沙群島的物產豐富的呢?

  二、同位交流,品位重點

  (1)學習第二段,找出風景優美的句子

  (2)教師提示海水都有哪些色彩?用線劃出,再讀讀,想想海水還可能有哪些色彩?(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儘可能地去想象和感受海水色彩的美。)在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說說“五光十色”的意思,並進行替換詞語進行比較,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三)、潛入海底,體驗富饒

  (1)研讀第3~4自然段,潛水到神奇的海底,看看有哪些物產。(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找出西沙群島的物產,用筆畫下來。)

  (2)引導合作學習:海底不僅有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的海參和全身披甲的大龍蝦,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魚。同桌兩人合作學習第4自然段,討論完成習題:

  (1)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感受魚的多而美,學習排比句的寫法,並仿寫。讀出不同的語氣,讀出層次感。)

  (3)思考“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的意思。(教師出示課件圖,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然後指導學生分析體會,並非真的是水魚摻半,而是作者用誇張的手法,強調西沙群島魚多的特點,詩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透過上面的學習和之前的閱讀積累,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學習方法。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會貝殼的美麗、海龜的有趣、海鳥的多,從而昇華情感,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五)、情感昇華 鞏固全文

  將本堂課的教學重點落實之後,我將引導學生將個人情感有一個昇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對西沙群島的瞭解,這樣可以鞏固之前學習的知識,然後再把第七自然段呈現,繼續給出他的軍事意義。讓學生對它更加喜愛,進而昇華至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昇華主題,佈置作業

  當學生對課文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後,我趁機提出這樣的問題: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透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習理解了是按總—分—總,按地點的變化,抓住事物的變化,抓住事物的特點歸類敘述的。 2、你喜歡西沙群島嗎?為什麼?讓學生透過討論交流使主題得到昇華,課文得到延伸。

  為了鞏固使課題得到進一步延伸,我佈置了以下作業:

  1.積累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

  2、練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2.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並用自己的話來介紹西沙群島。

  3、閱讀閱讀基礎訓練51頁《美麗的草原》。

  五、說板書

  好的板書通常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這一課的板書是這樣的:先板課題:富饒的西沙群島,然後在下邊板出它的兩個特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簡單明瞭,起到了有效輔助教學的作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課堂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不斷求真,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創新。

小學語文說課稿9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濟南的冬天》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六年級語文下冊的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透過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作文,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練習精讀的技能,並作適當的摘錄。

  2、課文解讀: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個性的寫景散文,是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去閱讀文字、觀察生活的極好範例。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親切、自然,描寫生動形象而又妙趣橫生。作者對景物描寫得細緻入微,平中見奇,常處見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種觀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應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另外,還可以把本文與《春》比較閱讀,進一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對描寫景物,抒發感情的作用。文章開頭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親身的感受,寫出了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特點;接著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最後寫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文章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點。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發也非常別緻,不是採取直抒胸臆,而是透過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如這樣一句話,“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作者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在這些認識的基礎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a、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的細緻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b、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能力目標:

  a、養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b、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4、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透過讀品體會作者對濟南的讚美之情。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讓學生在反覆的讀的過程中,領會要旨。

  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獨特的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體現的情感。最後,用寫來昇華。

  二、說教法

  1、尊重學生個性,實行個性化教學。

  在研究新課標時,我體會到“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於是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能力,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用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透過朗讀去發現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學生的個性,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2、讀、寫、說相結合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結合課改精神,我在教授本課時,注重了構築讀的平臺,創設說的動機,讓學生透過摹寫,做到學以致用,加強了與文字的對話。從課堂反饋的情況來看,學生讀說寫都到位,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這就堅定了我課改的決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是文質兼美的寫景散文,適於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應堅定的引入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最終領會文章所蘊涵的豐富情感。

  三、說學法

  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進行拓展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10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逐步理解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以自己的特點為榮;逐步養成分享與合作的習慣。

  【能力與方法目標】

  能夠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包容別人的不同;學會分享與合作。

  【知識目標】

  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接受自己的不同

  【難點】

  理解別人的不同;學會分享與合作

  三、教學方法

  遊戲法、活動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匯入

  運用“大風吹”的遊戲進行匯入。教師說大風吹,小朋友們問“吹什麼”,教師說“吹短髮”,短頭髮的同學就請站起來。運用這個遊戲進行匯入不僅能夠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一起他們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活動一:自畫像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你瞭解自己嗎?你喜歡什麼?你最擅長什麼?你的性格是什麼樣的?讓我們按照教材上第22頁的圖片給自己畫個自畫像吧。

  畫完之後可以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自畫像,說一說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性格怎樣。透過這樣的畫一畫、說一說,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二:畫一畫

  (為了進一步加深小朋友們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認識,設計如下活動)

  利用PPT展示一幅圓的簡筆畫,讓小朋友們發揮想象,把他們聯想到的生活中的圖形畫在紙上。畫完之後讓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分享。每個小朋友畫了不同的影象,有畫氣球的,有畫皮球的,有畫笑臉的等等。

  接下來引導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同一個圓,到了我們每個人手裡,變成了不同的圖形?

小學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景象,寫出大潮這一壯麗的“天下奇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感情。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生動細膩的詞語、生動的比喻緊緊地抓住大潮的聲音、景象兩個方描寫,逼真的再現了大潮那雄奇壯闊、動人心魄的氣勢。

  2、說重點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是要繼續培養學生“抓住主要內容”的能力,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特點,瞭解敘述的順序,抓住主要內容。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壯,抓住聲音和形態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3、教學目標

  依照教學大綱要求,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三點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記敘景物的寫作。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生字新詞;透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4、說教具: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了錄音機、投影片、錄影等教學教具,目的是充分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入情入境,理解課文內容,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說教法

  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學生帶到一個錢塘江大潮來臨時雄偉壯美的景象中。讓學生身臨其境,情寓其中,從而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讀邊思”的方法來學生,即引導學生在觀看錄影時要用心看,仔細聽,在閱讀文章時要一邊讀、一邊想,並能做到聯絡上下文,讀後想前,邊讀邊想,學生採用聽、看、讀、思、品的方法學習。

  四、說學情

  我班學生雖沒去錢塘江,也沒觀賞到千軍萬馬奔騰的潮水,但他們思維活躍,善於發表個人觀點,敢於創新、想像豐富,而且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他們的特點,採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電教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觀潮》一文,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

  (二)逐段分析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後,我緊接著提問:錢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樣的一種景觀?(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天下奇觀)

  “天下奇觀”四個字說明了什麼?從哪裡知道?(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抓住中心詞“天下奇觀”理解錢塘江大潮是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教給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在學生經過合作交流,他們對“天下奇觀”的體會後,我隨後用充滿激情的語氣說道:“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一定壯麗、雄奇、令人神往的。遺憾的是老師沒見過,你們見過嗎?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們就做好準備。(接下來我以快速的動作放好投影片,用語言渲染氣氛。)學生興趣勃勃地,迫不及待地觀看錄影。

  農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據說這裡是觀潮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這時潮來了沒有?我們看到了什麼?隨著錄影的播放,我用生動語言向學生介紹,並提出問題,讓他們思考。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提問:說說你知道了什麼?(依照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江面很平靜……)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學們,潮來時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現在讓我們隨著錄象細細觀賞一番,不過要邊看邊聽邊想,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此時此刻你又想到了什麼?看完後小組討論。

  (2)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點描寫的?(板書:聲音、形狀)潮來時是先聽到的?還是先看到的?為什麼?聲音是怎樣變化的?請用“”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依照檢查學習情況,相應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3)江潮由遠及近滾滾而來,它的形狀又是怎樣變化的?是怎樣描寫的?學生輕聲朗讀課文。並按要求用“____”在課文中劃出有關詞句。學生自由組合檢查,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並相應板書:“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4)指導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語氣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讀出潮由遠到近,由小到大的聲勢來。並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透過讀表達出來。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大潮奔騰而去,這時的江面又是什麼情景呢?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學生透過學習讀、劃、議,明白潮過之後江面才恢復平靜,江水漲了兩丈來高。

  (板書:恢復平靜)

  5、總結全文

  剛才我們一起去觀看了錢塘江漲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真不愧為天下奇觀。

  6、佈置作業(略)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部過程。本篇板書我按照觀察的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設計的。

  附板書設計:

  觀潮

  天下奇觀

  潮來前: 江面很平靜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潮來時

  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牆——白色戰馬

  潮來後: 恢復平靜

小學語文說課稿12

  【說教材】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是,是不對的,《坐井觀天》位於本單元四篇課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撈月亮》、《狐狸和烏鴉》下跟《小馬過河》。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說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學生用紙圈成筒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為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揭示寓意;

  (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多識廣;

  (4)設計“跳出井口”,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影、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三、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小鳥漫遊各地後,讓學生練說,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後練說;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自己認為天有多大,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落”、“井沿”,在簡筆畫中貼圖找青蛙與小鳥的位置。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問號和感嘆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從小鳥漫遊的畫面想象走過的地方,領悟出小鳥眼界寬,看得多,見識多。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透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

  (2)透過捲紙筒“觀天”,懂得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

小學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莊嚴肅穆的凱旋門》是上海教育出版社S版中高年級一篇課文。課文透過對凱旋門的位置、建築的描寫,讓學生體會凱旋門宏偉壯觀、精美絕倫的特點,瞭解凱旋門與拿破崙的關係,同時品味法國濃重的西方文化。

  教學目標設計: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藉助網路資源,透過合作交流、感悟體驗等形式,理解課文內容:凱旋門的建築構造和拿破崙與凱旋門的關係。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能圍繞一個主題練習說話。利用網路,提高學生收集、整理、運用資訊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品味法國文化,讓學生感受到網上收集資料的樂趣、樂意主動參與探索問題、研究問題。

  教學重難點:

  《莊嚴肅穆的凱旋門》一文記敘了巴黎凱旋門的地位位置、宏偉的建築及構造,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凱旋門的宏偉壯觀、精美絕倫,凱旋門建造的歷史意義及拿破崙與凱旋門的關係。文中知識涉及面廣、內涵豐富,且內容又距學生實際比較遠,因此透過這些知識的綜合,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課瞭解如此多的知識是一個難點。傳統的以接受性學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絕對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慾望。因此,利用網路教學,以超媒體方式組織學習內容,透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十分寬鬆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願望選擇學習順序,自主地探究發現,透過合作交流互補的協作學習,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教學物件分析:

  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是積極的知識探索者、建構者,雖然他們對於凱旋門知識掌握得並不多,對於拿破崙的興趣並不太強。但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有較強的求知慾望,愛動手、動腦,思考問題比較積極。透過對資訊科技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上網操作能力。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讓學生透過網路自主探究、尋找學習夥伴分組學習,透過課堂交流達到知識互補,並讓學生透過BBS論壇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學習交流,從而達到自我發現,自我宣傳,自我教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真正的知識探索者。

  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是體會特點,品味文化。教學過程設計為:自讀感悟,提出問題;讀議研討,領悟神韻;創設情境,評價拓展

  二.教學方法

  (1)情景創設設計——創設的情境,將學習者引入課文的境界。

  (2)資訊資源設計——豐富、有價值、易檢索。

  (3)自主學習設計——體現“學生主體,自主探究”的特點。

  (4)協作學習設計——師生協作、生生協作、人機協作、學科協作、遠端協作、家校協作。

  (5)感情體驗設計——引導學生對了解的知識進行說一說,演一演

  三.資訊整合設計(多媒體設計)

  儘管Internet是一個知識庫,但要將網路應用於課堂教學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在網上的學習效率問題更顯得突出,因此解決之道是針對教學內容對資源進行整合。因此,本課教學採用的網路環境為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學生透過IE瀏覽器瀏覽收集資訊、合作交流。我利用易教專題網站平臺,建成本課的專題站,將教學中要利用的網上資訊,設計成幾大模組:學習指導、線上課堂、課外拓展、學習評價等,透過超級連結的形式與網站中有關文字、圖片、聲音內容相連結。學生透過網路尋找學習合作伙伴,組成組成課題組,進入相應頁面進行學習。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學習所得,並透過BBS進行學習交流。在課堂教學中,網路只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或媒體,學生透過網路瀏覽資訊,進行交流,不斷融入自己的思想觀念,進行分析問題、提煉問題、探究解決問題。

小學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課《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並展開想象的事,讚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作為一篇文質兼美的經典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指導學生朗讀和發現語言的美,進行美的教育。

  根據新課標要求,並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瞭如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挨挨擠擠”、“冒”等詞語。

  3、抓住不同姿態的荷花,展開想象,欣賞荷花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體會課文詞句之美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荷花之美

  二、說教法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法:展示一個以讀為主線的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

  2、情境教學法:採用影片、演示等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年級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並且喜歡直觀、形象的畫面,讓他們動動

  手,動動口的活動更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運用“看、讀、演”等學習方法來培養自身的語文能力,並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交流中培養敢於發言,樂於交流的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在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謎語匯入,引發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的開始我會以謎語形式匯入,我會對同學們說:“同學們,老師今天提一個謎語來考一考你們,看誰能最快猜出謎底: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心,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在謎語的牽引之下,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順利過渡到課文。

  (二)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通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

  在學生自讀、自學生詞後,老師抽查學生的認讀情況,隨後讓學生字發現哪些字詞容易讀錯寫錯,教師作適當的提醒,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三)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

  讓學生初讀課文,談讀後對荷花的印象,感知荷花的美和多,然後再讀課文第二、三段,找出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反覆誦讀,並讓同桌間交流讀後感受。最後於全班發表見解。透過上述兩個環節,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也定會產生一定的疑惑,這時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句子,在讀中理解,並展示圖片,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荷花的美。

  (會話是協作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環節。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透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計劃。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學習成果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演繹荷花,加深印象美

  在體會語言美之後,為了加深印象,請學生用手勢演繹課文中合適各樣的荷花。

  (建構主義認為,情境創設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考慮到教學目標,讓學生進入情境,演繹荷花,有利於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

  然後採取齊背、小組比賽,個人挑戰等形式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在學生有一定攝入認識的時候打鐵趁熱,及時背誦,減輕課後學習負擔。

  (五)播放影片,欣賞荷花美

  播放相關荷花影片,讓學生回憶課文中相關句子,讓學生直觀認識白荷花的美,再現荷花的情境美。

  最後由學生髮言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

  (獲得知識的多少不取決於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而取決於學生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可以方便教師檢驗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情況,方便教師在下一課時做適當的強調和補充)

小學語文說課稿15

  對教材的簡要理解分析

  這篇課文出自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五單元第四篇課文,該單元雖然體裁不同,但都是要讓學生學會怎麼去愛。

  文章《自己去吧》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語言寓有童趣。讓學生知道做什麼事都要靠自己,不要有依賴性的好教材,是一篇以故事為主的文章,文章主要講的是小鴨和小鷹的媽媽們帶它們的孩子去學會生活的本領。小鴨想請媽媽帶它去學游泳,鴨媽媽鼓勵小鴨自己去遊,知道自己學會游泳以及小鷹想請媽媽帶它到山那邊看美麗的風景,鷹媽媽也鼓勵小鷹自己去看,最後成功了。故事內容能激勵學生自強自立,學生讀後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確立的教學目標及理由

  根據我對教材的分析,文章在本單元的地位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從小刻苦鍛鍊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確立的教學重點及理由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

  確立的教學難點及突破難點的方法

  這篇課文所授的物件是一年級的學生,透過反覆理解這幾個自然段,理解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麼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作為本課學生理解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對重點句的品讀與體會。學生體會到了“自己去吧”這個短句的含義,由此可以體會到鴨媽媽和鷹媽媽的用心。利用重點句詞的品讀與體會達到對難點的理解把握。

  選擇的教學方法及理由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保準》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方法:

  1、討論法:由於學生比較喜歡提問,老師則要多鼓勵學生敢提問,愛提問,這不僅是教學的需要,也是學生張揚個性的需要。小鴨和小鷹問什麼想要學會本領呢?鴨媽媽和鷹媽媽問什麼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呢?這些問題都可以引發學生討論,自由發揮,是他們對學習此文章有良好的興趣。

  2、品讀法:這篇課文情感渲染的高潮是兩次成功,我在這裡會讓學生採用齊讀、默讀品嚐這兩次成功,讓學生在學習中更體會自己動手的含義,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美好的感情,提升閱讀的興趣。

  教學過程設計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匯入新課,質疑課題。

  教師講《自己去吧》的故事或聽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想、邊記,聽清楚故事講的是誰和誰的什麼事?聽完故事之後說說:

  1、這個故事講了兩種小動物的什麼事?

  2、主要是在誰的幫助下成功的?

  3、質疑,讀了課題,也聽了故事,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初讀課文,圖文對照。

  1、看拼音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要讀準字音。

  2、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請標上序號。

  3、檢查自學情況:

  (1)、識記生字詞。

  (2)、指名說說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分段朗讀課文。

  (3)、評議朗讀情況。

  4、圖文對照,說說課文哪一段寫第一幅圖的內容?哪一段是第二幅圖的內容?

  、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分小組學習討論:口頭組詞,看誰組的多?教師巡視輔導。

  3、認清字形,記憶生字。

  (1)、用熟字加偏旁識字。(加一加)

  (2)、用熟字去掉學過的偏旁認記。(減一減)

  4、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時,仔細觀察田字格。

  (2)、提醒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寫法,“自”、“己”、“東”、“西”。

  (3)、學生練習時,注意寫字姿勢。

  (4)、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圖文對照,講解課文。

  1、自讀自悟,領會課文第一自然段內容。

  (1)、出示掛圖第一幅。

  (2)、自己再聯絡讀讀書中的句子,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3)、全班討論交流。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5)、啟發學生想想小鴨剛下水時心裡會怎麼想?

  (6)、分小組練習表演,師生共同評議。

  2、學習第二自然段,看看有幾句話?都告訴我們什麼?

  (1)、讀小鷹和媽媽的對話,體會句子的意思。

  (2)、觀察圖,讀句子,體會媽媽為什麼讓小鷹自己去?

  (3)、師小結:小鷹也是在媽媽的訓練下,慢慢地學會了飛翔。只有很好地掌握了飛行技術,才能夠在藍天上自由飛翔。所以說,無論是誰都要從小學好本領,打好紮實的基礎,長大了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課文。

  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是我們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教育,只要你肯努力去做,不怕困難,就能學到本領,增長才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你們會有更深的體會。下課後,大家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你向小鴨、小鷹學習什麼?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透過匯入新課,質疑課題。初讀課文,圖文對照。學習生字詞。圖文對照,講解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課文。總結全文的環節。到達了為文章掃清文字障礙,對字詞的積累,提出所學重難點。考查學生時,第一課時的學習程度,利用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透過自讀,透過自讀了解全文,使學生自讀時有重點的把握瞭解點,讓學生能抓住重點理解事件。在此環節運用了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在圖文對照,講解課文環節中運用討論法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範讀中讓學生感受自己去吧的含義。在熟讀課文中利用品讀法,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思想感情。最後總結中,讓學生了解並學習只要你肯努力去做,不怕困難,就能學到本領。

  板書設計及意圖

  自己去吧:鴨媽媽——————→小鴨————→游泳

  (自己去吧) (學會)

  鷹媽媽——————→小鷹————→飛翔

  (自己去吧) (學會) (關愛他人)

  意圖:本文由鴨媽媽、小鴨、游泳,鷹媽媽、小鷹、飛翔的過程講起,在學會游泳和飛翔中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因此我採用了詞語式板書,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課堂所講重點,使學生一看即懂,看到板書就能夠明白所講內容及文章重點。